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传染性强且危害大[1]。人体受感染后,螺旋体很快播散全身,可引起神经心血管等多系统损害,甚至威胁生命[2]。为掌握梅毒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对制订和实施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合肥市蜀山区2006~2012年报告梅毒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龙岩市1999—2008年梅毒疫情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龙岩市1999—2008年梅毒疫情的趋势和特点,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9—2008年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龙岩市累计报告梅毒4 432例,疫情近5年与前5年相比上升了181.1%;年均发病率为15.44/10万,2008年高达40.6/10万。其中Ⅰ期梅毒1 273例(28.7%)、Ⅱ期梅毒1 304例(29.4%)、Ⅲ期梅毒17例(0.38%)、胎传梅毒103例(2.3%)、隐性梅毒1 735例(39.2%)。患者中,男性2 613例,女性1 819例,发病以20~29岁和30~39岁为主,分别占24.8%和29.2%;职业以农民与农民工为主(39.6%),其次是工人(13.9%)和待业者(13.5%);地区分布:新罗区占36.4%,其次是上杭(17.7%);疫情四季均有发生,无明显季节分布。[结论]龙岩市梅毒发病率维持在较高水平,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嵊泗列岛2004-2006年网络直报梅毒、淋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嵊泗列岛梅毒、淋病发病趋势及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6年网络直报的梅毒、淋病疫情资料用Excel2003的透视表功能进行归类、分析。[结果]2004--2006年梅毒、淋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9.98/10万和64.63/10万。3年间梅毒发病率无显著变化,淋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年龄段,男女梅毒发病率最高均为20~29岁年龄组,并随年龄上升而下降。男性梅毒、淋病患者职业以渔(船)民为多;女性患者以家务及待业为主,该人群为本县性病防治的重点。[结论]加强主动监测,广泛深入地开展渔(船)民和家务及待业妇女的健康教育和性道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自我保护意识切断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泉州市2005—2009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泉州市2005—2009年梅毒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方法]对泉州市5年梅毒疫情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结果]5年共报告梅毒10 229例,发病率由2005年的17.85/10万上升至2009年的34.98/10万,年均增幅18.7%;近年来隐性和胎传梅毒增幅较大;男性患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07∶1;高发年龄组为20~39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重点人群是农民、工人和无(待)业者;本地发病人数多于外地;县级医疗单位、综合性医疗机构报告病例最多。[结论]泉州市梅毒疫情呈持续上升趋势,应继续广泛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福建省2013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感染情况,分析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为改变其高危行为,遏制梅毒疫情提供依据。方法在福州、宁德、南平、莆田、泉州、三明设立8个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监测点,用连续抽样法,对符合要求的就诊者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3 257人,其中66.0%来自性病专科医院,34.0%来自综合医院。近3个月有45.7%的人与暗娼发生性行为,33.5%的人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接受干预服务的覆盖率较低。影响该人群梅毒感染的因素为样本来源、年龄、近3个月是否与暗娼发生性行为、安全套宣传和发放/AIDS咨询与检测、同伴教育。结论应扩大干预服务,加强对有婚外性行为者的健康教育和性病治疗,以控制其梅毒传播。  相似文献   

6.
刘光明  辜伟伟 《职业与健康》2007,23(22):2064-2065
梅毒(syph ilis)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 a pallidum)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传染病,是经典的性病之一。十堰市辖5县1市2区,1970—1994年期间,仅丹江口市1990年和茅箭区1991年各报告1例梅毒。为了解十堰市梅毒的流行态势,以便采取有效的防制对策与措施,现将1995—2006年梅毒疫情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十堰市1970—2006年传染病年报表,人口数据由十堰市统计局提供。对1995—2006年梅毒疫情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十堰市1995年以前报告2例梅毒。自1995起,每年均有病例发生,12 a共报告梅毒1559例,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997年梅毒开始分型报告…  相似文献   

7.
2004~2006年临沂市梅毒疫情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临沂市梅毒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2006年, 对全市性病报告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沂市自2004年以来,梅毒发病呈逐年升高趋势,2004~2006年临沂市共报告244例,发病率0.80/10万.3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49/10万、0.88/10万和1.02/10万.各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临床分期以二期梅毒为主(130例),三期较少(1例).男性发病率为 0.82/10万,女性发病率为 0.78/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30岁年龄组发病较高,占36.98%;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1.23%;其次是工人和商务人员,分别占10.66%和9.43%.[结论]临沂市梅毒发病呈逐年增长趋势,加大梅毒等性病危害及健康知识宣传,加强社会治安等综合管理力度,是控制梅毒蔓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8.
9.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引起神经、心血管等多系统损害,甚至威胁生命。梅毒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导致自发性流产、死产或先天梅毒等。2010年传染病疫情数据显示,建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营口市2006—2015年梅毒疫情流行情况及特征。方法对营口市2006—2015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梅毒疫情资料对2006—2015年营口市梅毒流行趋势及特点等进行探究。结果营口市2006—2015年报告梅毒病例数共6 648例,梅毒平均发病率约为27.20/10万,且整体呈逐年增高趋势;隐性梅毒发病率最高,为66.62%,其次为一期梅毒(28.49%)及二期梅毒(3.08%),胎传梅毒(0.74%)及三期梅毒(1.07%)发生率较低,且2006—2015年隐性梅毒发病率增高最为迅速;梅毒病例主要由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离退人员组成,占病例总数的44.09%,其余人群分布主要包括工人、商业服务人员、干部职员及其他人员;梅毒患者文化程度以中学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4.54%,其余为小学(26.61%)、大专(6.30%)、文盲(12.55%);梅毒患者传染途径主要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7.13%,其次为配偶间性传播(22.91%)、其他途径及不详(9.96%)。结论营口市梅毒发病率整体处于增高趋势,应根据梅毒疫情特征、职业、文化程度分布情况及传染途径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降低梅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福建省梅毒疫情态势及其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福建省梅毒报告数据,按时间、地区、人口特征和感染谱等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998-2007年,梅毒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9.1/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沿海地区福州、厦门和宁德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3.06/10万、32.57/10万和31.39/10万,居前3位;男女性别比1:1.3;年龄集中在20-49岁(78.9%);农民和家务待业者占51.0%;隐性梅毒占38.4%,显性感染占61.6%,病程以Ⅰ、Ⅱ期为主,[结论]福建省梅毒疫情态势严峻,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疫情以沿海地区和青壮年高发,隐性感染在该病感染谱中占首要权重。  相似文献   

12.
丽水市莲都区1991-2000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水市莲都区位浙南山区。总人口为36万余人。1988年开始报告、登记性传播疾病(以下称性病)。1991年报告发现首例梅毒,之后梅毒病例数和发病数逐年增加。为了解梅毒在莲都区的流行动态,现将19912000年梅毒疫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梅毒流行演变趋势,为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遂昌县1993--2006年梅毒报告资料系统分析。[结果]14年共报告563例,报告发病率17.81/10万,年平均递增49.3%,男女比为0.80:1,20-39岁占59.5%,农民占51.5%,中学文化占52.2X,患者来源本县占93.4%o,无明显季节高峰;I期、Ⅱ期、隐性和胎传梅毒分别占27.4%、18.1%、49.4%和5.1%,近年隐性和胎传梅毒增长迅速。[结论]梅毒疫情日益严重,对青壮年、农民等重点人群,加强疾病监测、婚前筛检和高危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可以引起全身组织和器官的损害,导致器官功能障碍乃至死亡。  相似文献   

15.
王兆成 《中国校医》2011,25(8):574-575
目的分析沭阳县近年来梅毒流行情况与发展趋势,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0年沭阳县的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沭阳县共报告梅毒病例2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934/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43.93%;梅毒病例中以I期梅毒为主,占37.16%,年龄分布以20~49岁年龄段为多,占72.48%;男女性别比为1∶1.2;职业构成以农民和家务待业居多,占44.50%。结论沭阳县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职业主要为农民,防治的重点应放在青壮年和农民工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江山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1年江山市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江山市2006-2011年共报告梅毒560例,年均发病率15.85/10万;患者男多于女,性别比1.11∶1;高发年龄组为20~49岁(76.4%),农民占58.4%;非婚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结论应继续加大性病防治宣传力度,尤其是高危人群和外出务工人员的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同时进一步加强梅毒疫情监测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遏制梅毒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7.
衢州市1992~2006年梅毒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我市梅毒发病明显增多,为了解梅毒流行特征,并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1992~2006年衢州市梅毒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 材料与方法 1992-2006年衢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年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衢州市公安局,婚检资料来自衢州市妇保院婚检统计年报表。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1993-2006年梅毒疫情及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杭州市1993-2006年梅毒的流行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杭州市预防和控制梅毒流行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1993-2006年杭州市各级医疗单位、市公安局妇教所、看守所、市性病监测中心门诊部等部门报告的梅毒及其他性病疫情,并对梅毒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结果杭州市梅毒疫情呈逐年递增趋势,1993-2006年共累计报告梅毒21130例,以早期梅毒(Ⅰ、Ⅱ期)为主,占总数65.93%。患者年龄集中在20~29岁的年龄段。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的文化程度以中学文化最多。患者职业分布广泛,本地患者与流动人口患者的比例为1.22∶1。非婚性接触是梅毒传染的主要来源。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7月、8月、9月三个月。结论:杭州市需加大对梅毒的防制力度,积极控制梅毒流行;同时对减少重点人群HIV感染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宣武区2008-2012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以后制定梅毒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宣武区梅毒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2共宣武区共报告梅毒病例775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23.80/10万、23.57/10万、20.20/10万、32.00/10万和23.42/10万。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发病年龄以20~29岁年龄组病例数最多,占所有梅毒病例数的20.26%。结论规范梅毒诊治,加强对该地区重点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行为干预和监测工作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高密市梅毒疫情的流行趋势和特点,为今后制定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密市2005~2012年乙类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2年高密市共计报告梅毒709例,发病率为10.14/10万,死亡0例。梅毒发病率(/10万),2005~2012年分别为4.09、8.37、6.48、8.18、11.37、18.42、12.84和11.08(P〉O.05);密水街道、经济开发区较高为21.71/10万、12.31/10万,柴沟镇较低为4.20/10万;男性为8.G6/10万,女性为11.63/10万(P〈0.05)。709例中,发病以20~、30~39岁为主,分别占27.96%和12.00%;农民占41.75%,职业不详者占39.21%。结论2005~2012年高密市梅毒发病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