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完善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行胆总管探查术的麻醉方式。方法30例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胆总管占位拟行胆总管探查术,随机分为全麻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A组)和单纯全麻(B组)两组,每组15例,分别于术前、插管、切皮、拔管各时段观察两组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围术期BP、P、EKG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相对而言A组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麻药用量小,清醒快,拔管早,术后躁动少。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行胆总管探查术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改进胆总管探查术,探讨降低残石率及胆道损伤风险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同时检索相关文献,总结胆总管探查术式的改进方法。结果本组38例采用改进的胆总管探查术式,发现胆总管结石35例,探查阴性3例。无手术死亡、术中无胆道损伤。术后1个月T管造影无结石残留及胆总管狭窄。结论术中作kocher切口、经T管胆道造影及应用气囊导管探查、取石,可明显提高结石的取净率,降低残石发生率及胆道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胆总管探查术一期缝合胆总管217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对217例患者在胆总管探查取石后行一期缝合胆总管,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17例,男98例,女119例;年龄20~78岁,平均42.1岁。其中继发性胆总管结石86例,原发性肝总管和/或胆总管结石116例,胆总管探查阴性15例(Mirizzi综合征)。单发结石124例,多发结石78例。结石位于胆总管139例,肝总管13例,肝总管合并胆总管结石50例。术前肝功能血清胆红素增高186例,转氨酶增高194例,白蛋白≥35g/L217例。无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例。同期我院共施行胆总管探查术621例,一期缝合胆总管占34.9%。2.手术…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610017)张诗诚现在腹腔镜技术在外科各个领域有了很大发展,它改变了外科手术的观念和模式,尤其是在治疗胆道结石病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我院从1992年3月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获得成功,并且不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联合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在老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14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LC联合LCBDE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n=42)和对照组(年龄<65岁,n=98),比较2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死亡率有无差异.结果 老年组住院费用(17 149.7 ±8275.8)元,显著高于对照组(13 710.8 ±5228.4)元(t=2.964,P=0.004);老年组手术时间(100.2±25.8) min与对照组(106.3±48.3) min无统计学差异(t=-0.772,P=0.442);老年组中转开腹率7.1% (3/42)与对照组7.1% (7/98)无统计学差异(x2=0.000,P=1.000);老年组术后住院时间(13.0±4.5)d与对照组(11.9±4.1)d无统计学差异(t=1.412,P =0.160);老年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7% (7/42)与对照组15.3% (15/98)无统计学差异(x2=0.041,P=0.839).2组均无死亡病例.140例随访8 ~42个月,平均25.9月:老年组2例结石残留,其中1例术后3个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出结石,1例术后2个月行ERCP+ EST取石;对照组无结石残留,1例术后20个月胆道结石复发,行ERCP+ EST取石.结论 LC联合胆总管探查不仅对年轻患者,对老年患者也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道结石是常见病 ,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溶石、碎石、排石、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等。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n doscopicsphincterotomy ,EST)后取石 ,自 2 0世纪 70年代由Kawai或Classen先后报道后 ,逐渐被临床应用 ,并成为老年及体质虚弱胆总管结石患者的选择性治疗措施。随着纤维胆道镜和腹腔镜在临床中的应用 ,给胆道结石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也改变了传统外科手术的模式和观念 ,被认为是胆道外科的一次飞跃。 1991年Fletcher和Stoker等分别报道了腹腔镜下经胆囊管途径胆总管…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58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优势、手术要点及术后处理。方法:分析5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手术方法和操作要点。结果:58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11min,平均出血85ml,平均住院7d。2例术后发生胆漏,保守治疗3~4d痊愈,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EST操作困难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理想的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在诊疗老年复发性胆总管结石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复发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LCBDE组(n=35)和开腹胆总管探查术(OCBDE)组(n=35)。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相关指标、肝功能指标以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残余结石率、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复发率明显低于OCBDE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O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d的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术后发热和近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O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BDE治疗老年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安全可行,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更少。  相似文献   

9.
<正>胆囊结石是肝胆外科常见病,发生率为8%~12%,老年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概率为11%~16%[1]。文献报道[2],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结石清除率可达85%~98%。LCBDE既可达到常规手术的效果,又具有患者创伤轻、痛苦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3]。但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LC BDE)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 2006年7月至2010年6月期间对127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微创治疗.其中78例采用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49例采用内镜十二指肠括约肌切开术(EST) +LC治疗.比较二组的手术治疗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残余结石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费用等指标,并随访二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CBDE+ LC组:手术成功率94.8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1%.EST+LC组:手术成功率95.9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77%.两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随访1~5年,平均(3.2±0.8)年,LCBDE+LC组结石复发率、胆管积气发生率、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显著低于EST+LC组(P<0.05).结论 LCBDE+LC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术式,对于适宜的患者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更能体现微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与经胆总管切开胆总管探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LTCBDE)(n=32)和腹腔镜下经胆总管切开胆总管探查术(LTDBDE)(n=38)。结果 LTCBDE组手术成功28例,成功率达87.5%,4例因胆总管结石较大,无法通过胆囊管取出,转行LTDBDE术。LTDBDE组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并腹腔引流32例,T管引流并腹腔引流6例。与LTDBDE组比,LTCBDE组的术中出血、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较少(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胆漏、结石残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能够降低术后住院时间和费用,但对腹腔镜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胆道系统结石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4%~7%,目前手术是治疗胆道系统结石最有效的手段,经典的手术方式是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前壁切开探查后取出结石,并留置T管引流胆汁,但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和残石率.胆道镜技术的出现与迅猛发展给肝胆外科带来了革命性改变.纤维胆道镜可直视胆道内部,可作组织学检查,还可治疗狭窄胆管及取石等,我院自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开展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128例,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临床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胆总管探查术后腹膜后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胆总管探查术是临床常用术式 ,如施术不当可发生各种并发症。探查术后腹膜后感染 ,因其临床表现隐匿 ,常被忽视而造成严重后果。我科在 1992~ 2 0 0 0年间遇 7例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 1 女 ,6 5岁 ,因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阻黄 2周入院 ,行胆总管切开取石 ,下端炎性狭窄扩张后置“T”管引流 ,术后胆漏腹腔感染 ,1周后再行手术出现腹腔内胆汁性感染 ,腹膜后重度感染 ,术后 2 0d死于感染性休克。例 2 男 ,6 6岁。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阻黄 3周入院 ,行十二指肠前壁切开 ,胆总管切开联合取石 ,术后出现高热等毒性症状。B超检查未发现腹腔内感…  相似文献   

14.
胆总管探查术中致十二指肠穿孔4例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近几年收治了胆总管探查术中,因探查探子造成医源性十二指肠穿孔4例,现将处理结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例1.男,42岁。胆总管探查术后持续发热并出现黄疸,右侧腹痛并有腹膜炎表现。术后第10天右下腹切开,流出混有食物残渣的液体约3000ml。此后每天...  相似文献   

15.
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冠脉搭桥术病人围术期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伴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的预后较差,左室射血分数(LVEF)<30%被认为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禁忌证, 主张进行心脏移植。近年来,随着对冠心病病理生理认识的深入及围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CABG的适应证不断扩大。1998年10月至2003年2月,本院为31例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病人(LVEF<30%)成功施行了CABG,现将围术期处理的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 胆总管探查术是外科常用的术式,由于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不易管理,住院时间长。我院于1992年2月~2002年3月开展了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术,术后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切口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切口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谭祥荣近年国内外均有小切口胆囊切除的报道[1~5]。作者自1994年1月~1995年6月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125例,切口长3~6cm,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禹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18-01—2021-05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6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LCBDE组(32例)和开腹组(28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均成功完成相关手术,手术过程顺利。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BDE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少(短)于开腹组,术后12 h、24 h的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LCBDE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疼痛程度轻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总结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分析为4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5~185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5 ml;结石取净率100%。术后1例出现少许胆漏,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患者均顺利出院。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完全可行,手术安全、可靠,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胆总管探查口一期缝合术4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胆总管结石,术后须常规较长时问留置T管,给病人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我们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有选择地对46例应用术中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后,行胆总管探查口一期缝合,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