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临床治疗疾病过程中使用麦粒灸疗法出现热敏灸感病案进行报道,以供同道及学者研究热敏麦粒灸提供临床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子宫脱垂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针刺+麦粒灸组、针刺组及麦粒灸组,三组各24例,每组中子宫脱垂的程度及人数相同。治疗10次为一个周期,一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针刺结合麦粒灸组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与麦粒灸组,针刺组疗效稍优于麦粒灸组。结论:针刺结合麦粒灸治疗子宫脱垂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过临床观察脾虚泄泻患者经麦粒灸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尿D-木糖排泄率,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的改变,了解麦粒灸的治疗作用。结果发现经麦粒灸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两项实验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作用优于中药对照组,证实了麦粒灸对脾虚泄泻证的独特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灸法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CPID患者随机分为麦粒灸组、温和灸组、热敏灸组、药物组,每组各35例。3组灸法治疗组均取穴关元、中极、归来、足三里、三阴交,分别采用麦粒灸、温和灸、热敏灸治疗。月经结束后开始治疗,麦粒灸组每穴每次灸3壮,每周3次;温和灸组每穴灸5 min,每天1次;热敏灸组在上述腧穴中选取热敏穴,灸至感传完全消失,每天1次。连续治疗2个月经周期。药物组口服妇科千金片治疗,连服2个月。比较4组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结果:麦粒灸组、温和灸组、热敏灸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33/35)、85.71%(30/35)、91.43%(32/35),均优于药物组的71.43%(25/35)(均P<0.05);麦粒灸组和热敏灸组总有效率均优于温和灸组(均P<0.05)。治疗后各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3组灸法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均大于药物组(均P<0.05);麦粒灸组、热敏灸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均大于温和灸组(均P<0.05);麦粒灸组、热敏灸组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粒灸、温和灸、热敏灸均可有效治疗CPID,疗效均优于中成药治疗,其中麦粒灸、热敏灸改善症状、体征的作用优于温和灸。  相似文献   

5.
目的 麦粒灸治疗1例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探讨。方法采用麦粒大小艾灸置于阿是穴及配穴上直接灸,3天为1个疗程。结果经麦粒灸治疗后患者痊愈。结论麦粒灸对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改善,消炎、镇痛,及局部症状的改善效果值得探讨。麦粒灸值得在临床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采用麦粒灸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确诊为支气管哮喘且处于缓解期的51例患者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设为实验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以大椎及双侧肺腧、脾腧、肾俞为主穴进行麦粒灸治疗,对照组取穴相同,进行穴位敷贴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记录各自临床症状、体征及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量表,并评价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麦粒灸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及ACT的评分变化上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粒灸和药物敷贴对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均有肯定的疗效,且麦粒灸的疗效更为显著,操作简便效果良好,应在临床医疗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乌龟灸浅析     
通过对乌龟灸(其实质为着肤灸,以麦粒灸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理论来源、临床应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较详细的介绍,希冀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麦粒灸在施灸部位所造成的短暂灼痛以及持续性炎症化脓现象,比较麦粒灸与针刺、艾条温和灸的区别,指出麦粒灸更适宜用于病理复杂、病位广泛、免疫功能失调的顽症痼疾。  相似文献   

9.
马玲 《广西中医药》1997,20(4):36-37
针刺加麦粒灸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马玲南宁市针灸医院530012广西南宁市共和路209号关键词中风偏瘫;麦粒灸;针刺疗法笔者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进修期间和在临床治疗中对针刺加麦粒灸治疗中风偏瘫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对象为1995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2例颈椎病颈痛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精灸组、麦粒灸组和无热灸组,三组分别为30、31、31例。三组分别用精灸、麦粒灸及无热灸进行治疗,均为3天进行一次治疗,每周2次,两次治疗间隔48h以上,10次为一疗程。采用NPQ量表、McGill量表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随访28天时进行评价。结果:三组间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其中精灸组与麦粒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精灸组与无热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1),麦粒灸组与无热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三组患者NPQ、Mc Gill量表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差值两两比较,精灸组与其余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麦粒灸组与无热灸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患者NPQ、McGill量表随访28天时与治疗前差值两两相比,精灸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或P 0. 05),麦粒灸组与无热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精灸技术是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麦粒灸任督脉腧穴配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平分为A、B、C、D组,A组健侧针刺,B组健侧针刺加麦粒灸任督二脉,C组患侧针刺,D组患侧针刺加麦粒灸任督二脉,比较各组FMA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四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B组最为明显(P〈0.01)。结论:麦粒灸配合巨刺法治疗痉挛性偏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麦粒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及下丘脑辣椒素受体1(VR1)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加局部刺激制备实验性U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并与正常组作对照,治疗组施以麦粒灸治疗,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结肠及下丘脑VR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及下丘脑VR1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结肠及下丘脑VR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实验性UC模型大鼠结肠及下丘脑VR1增加,麦粒灸可以降低UC大鼠结肠及下丘脑VR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麦粒灸配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健侧针刺组(简称健针组)、健侧针刺加麦粒灸组(简称健针加灸组)、患侧针刺组(简称患针组)、患侧针刺加麦粒灸组(简称患针加灸组)各20例,并根据改良Asworth量表(MAS)评定疗效。结果:健针加灸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余三组(P〈0.05)。结论:麦粒灸配合巨刺法治疗痉挛性偏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艾炷隔姜重灸脐及脐四边穴治疗腹泻的疗效。方法:大艾炷隔姜重灸脐及脐四边穴30min治疗腹泻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22例,有效5例。结论:大艾炷隔姜重灸脐及脐四边穴治疗腹泻疗效满意,适合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5.
麦粒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麦粒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麦粒灸进行治疗。结果 60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6%。治疗后患者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双手握力等症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麦粒灸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艾灸对慢性顽固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 例,予艾炷灸脾俞、肾俞等穴治疗;对照组予口服中药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炷灸治疗慢性顽固性腹泻疗效优于口服中药。  相似文献   

17.
创新“灯火灸法”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建蓉  刁本恕 《中国针灸》2012,32(3):237-239
刁本恕医师在继承传统"灯火灸法"的基础上,创新灸具与灸法,研发出"刁氏药棒灸法",即将多种中药做成类似火柴棍大小的灸条,直接点燃迅速灼烧在人体穴位上,激发经气的运行,以达到防治病痛的目的。"刁氏药棒灸法"具有制作更科学、操作更安全、方法更简便、功效更快捷的特点,在临床运用中疗效较佳。本文对"刁氏药棒灸法"从施治方法、临床应用和灸法讨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辨析。  相似文献   

18.
王琳  陈岩  高希言 《中国针灸》2012,32(7):657-660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探讨古代灸法操作技术.古人根据艾炷大小、施灸壮数的多少、灸时病者的感觉及灸后出现的反应来判断用灸剂量.艾炷大小、壮数多少是凭医者自身经验而定,而以患者的反应(疼痛、灸疮、汗出、花斑等)来判断灸量,更加客观、更加适合患者机体需要.重视患者自身的这些反应和现象,结合把握艾炷大小、壮数多少、施灸时间,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直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子艾灸仪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电子艾灸仪治疗胃脘痛,作为治疗组,并与温和灸组比较,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电子艾灸仪组与传统温和灸组疗效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子艾灸仪可替代传统艾灸用于治疗胃脘痛,还有能恒温、安全、使用方便、不污染空气、同时可灸多个穴位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