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技术. 方法 2001年7月~2004年6月我院采用经眉弓2.0 cm×3.0 cm游离小骨窗锁孔入路,开放鞍区脑池,显露深部结构,切除鞍区肿瘤33例. 结果 26例垂体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7例;4例颅咽管瘤全切除3例,1例次全切除;2例脑膜瘤全切除;1例视交叉胶质瘤大部分切除.术后5例出现一过性尿崩症,1例发生癫痫大发作,无出血、感染等术后并发症.33例随访4~36个月,平均27个月,全切24例肿瘤无复发,7例垂体瘤、1例颅咽管瘤、1例视交叉胶质瘤术后放疗肿瘤未见增大. 结论经眉弓锁孔入路对脑组织无效暴露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经眶上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鞍区肿瘤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总结经眶上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巨大鞍区肿瘤的经验。方法 经上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鞍区肿瘤18例,其中垂体腺瘤7例,颅咽管瘤8例,生殖细胞瘤、脑膜瘤、成熟性畸胎瘤各1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6例。术后随访4-23个月,恢复良好12例,生活自理3例,生活需人照顾2例,死亡1例。结论 眶上翼点入路能很好地显露鞍区 肿瘤及其周围结构,显微手术是安全切除肿瘤、保护下丘脑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蝶鞍区肿瘤。方法:全麻下按Yasrzl’s翼点入路咬除蝶骨嵴外侧,显微镜下显露前床突、嗅神经、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等,根据肿瘤情况进行切除。结果:11例病人,全切9例,近全切2例。病理示:垂体腺瘤8例,鞍结节脑膜瘤2例,颅咽管瘤1例。无1例复发。结论:翼点入路具有暴露清楚、术野清晰、鞍区4个解剖间隙可充分显露的优点,对鞍区重要结构暴露好,可直视下保护减少手术并发症,增加手术全切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道应用选择性硬膜外前床突(ACP)切除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体会。方法对标准翼点入路不能满意暴露的鞍区肿瘤,采用选择性硬膜外ACP切除入路进行显微手术:手术显微镜下由硬膜外选择性地切除ACP,得到楔形的床突间隙(CS),使得第Ⅲ间隙扩大;游离颈内动脉(ICA),增加视神经-颈内动脉三角(OCT)的宽度,使得第Ⅱ间隙扩大;再通过扩大了的第Ⅱ、Ⅲ间隙进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全部病例均成功切除前床突,无颈内动脉、视神经和动眼神经损伤。前床突切除后,病变的暴露显著改善,40例中在手术显微镜下全切28例(70.0%),其余12例(30.0%)大部分切除,术后均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手术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术后一过性的下丘脑损伤症状,如尿崩、高血糖、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1例垂体瘤患者虽镜下全切肿瘤,但因严重的下丘脑损伤症状自动出院,其余患者经积极治疗1周内均缓解,恢复良好。随访1.5个月至7年,39例肿瘤复发5例,其中镜下全切者复发1例,占全切的3.7%(1/27);大部分切除者复发4例,占大部分切除的33.3%(4/12)。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由硬膜外选择性地切除ACP,安全有效,可改善鞍区肿瘤的暴露,扩大手术操作空间,减少手术区域内重要结构的损伤,提高鞍区肿瘤的手术全切率,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5.
眉弓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鞍区及鞍周肿瘤经眉弓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眉弓锁孔显微手术切除的鞍区及鞍周肿瘤的f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其中颅咽管瘤7例,垂体巨大腺瘤11例,鞍结节脑膜瘤4例.微膈脑膜瘤1例,蝶骨嵴脑膜瘤1例,鞍区及Ⅲ室巨大胶质瘤1例。部分病例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观察。结果术后复查MRI显示,颅咽管瘤5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垂体巨大腺瘤全切除10例,次全切除1例;脑膜瘤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巨大胶质瘤1例镜下全切除。无手术死亡、颅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尿崩6例,3日至1月后恢复正常,视力下降2例,并发脑血管痉挛而行去骨瓣减压术1例。近期随访疗效良好。结论眉弓锁孔入路适用于鞍区及鞍周肿瘤的手术切除,具有手术路径短、创伤性小、切除率满意、疗效佳等特点。内镜术中辅助观察可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神经血管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岩斜区肿瘤手术入路选择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hi W  Xu QW  Che XM  Hu J  Gu SX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126-128
目的 探讨岩斜区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对53例岩斜区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方法患者采用颞底经天幕入路11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2例;(颧弓或眶颧)翼点入路12例;乙状窦前入路2例;颞底、乙状窦后幕上下联合入路7例;颞下前岩骨硬膜外入路7例;扩大的前颅底硬膜外入路2例。结果32例(61%)患者肿瘤全切除,9例(17%)次全切除,12例(22%)大部切除。术后新发生颅神经功能障碍16例(30%),死亡2例(4%)。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颞底经天幕入路等岩斜区手术入路均可以在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及神经导航、神经内镜下进行。主体生长于硬膜外的岩斜肿瘤适合于采用硬膜外入路手术切除。幕上下联合入路对巨大岩斜区肿瘤是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7.
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依据术前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采用经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病变7例。骨窗大小约2.0 cm×2.5 cm,上缘达横窦和窦汇下缘。结果7例中,胚生殖细胞瘤2例;松果体细胞瘤2例;松果体母细胞瘤1例;胶质瘤1例;胆脂瘤1例。术后均行MRI检查,肿瘤全切除6例,1例次全切除。并发术后小脑肿胀、脑积水1例,再次行手术减压;1例术后出现一过性缄默及凝视;无死亡、感染及术后出血病例。近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应用幕下小脑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不仅可取得满意的切除率,而且手术创伤小、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鞍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报道鞍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采用显微技术治疗24例鞍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按Simpson手术分类:1类2例,2类12例,3类10例。24例患者随访2-10年,生活自理5理,恢复工作19例。结论:对鞍区脑膜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可以避免损伤正常结构前提下尽量切除肿瘤,能大大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脑膜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3例鞍区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结果,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治疗。结果 全切17例,大部切除6例。随访1个月~6年,平均19.1个月,22例恢复良好,随访期间3例复发。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是鞍区脑膜瘤全切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显微手术切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报道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治疗的入路选择及显微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鞍结节脑膜瘤29例的临床资料,29例鞍结节脑膜瘤分别经额下、翼点或额下翼点联合入路,采用显微手术方法切除肿瘤。结果29例均采用显微手术治疗,全切除27例,大部分切除2例,无死亡。28例术后视力得到满意的恢复。结论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和采用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眉弓处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肿瘤的可行性。方法复合静脉全麻,仰卧位。皮肤切口位于眉毛的外侧半,切口长3.5~4.0 cm,将额肌骨膜瓣牵向上,眼轮匝肌骨膜瓣牵向下,颞肌牵向外侧,颅骨钻孔定位于颞线后方(关键孔),铣刀向内侧铣开,骨瓣大小约2 cm×3 cm,磨除眶缘上方颅骨的内缘以扩大显微手术视野。弧形切开硬脑膜,使基底朝向眶缘,轻轻抬起额叶,释放脑脊液,显露肿瘤并切除。结果肿瘤全切22例,2例颅咽管瘤后部残留部分肿瘤包膜。1例ACTH腺瘤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应用激素替代治疗;8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崩,均于1周内缓解。9例术前尿崩术后尿量明显减少。1例鞍隔脑膜瘤术后术侧视力障碍加重,1周后逐渐好转。18例术后3个月MR I未见肿瘤复发。结论经眉弓处锁孔入路手术切除鞍区肿瘤可行,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提供鞍区足够的手术空间,有效地切除病变,手术切口美观。  相似文献   

12.
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上区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o ZW  Shi KS  Jin H  Shi XF  Li G  Chen HX  Chen XD  Lin P  Yan S  Chen M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6):414-416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上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减少手术创伤。方法 16例鞍上区肿瘤患者依据手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制订个体化手术方案,采用眉部皮肤切口,在眶上行直径2cm左右开颅,应用内镜辅助的显微手术技术切除病变。结果 16例患者经眶上锁孔入路技术获肿瘤全部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眶上锁孔入路可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提供鞍上区足够的手术空间,有利于肿瘤的全切除。  相似文献   

13.
经前颅底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显微外科手术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报道采用经前颅底入路切除前颅底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7年6月-2000年12月采用该入路切除前颅底中线部位肿瘤20例,其中肿瘤位于筛板5例,鼻筛窦4例,筛蝶窦7例,蝶斜坡区4例。术后10例行放射治疗。结果:本组20例中,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1例死亡,6例有脑神经麻醉。结论:该手术入路能充分暴露病变,术野开阔,切除肿瘤较安全,对脑组织损伤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23例鞍内非垂体瘤病变经蝶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23例鞍内非垂体瘤病变:Rathke囊肿7例,垂体脓肿5例,颅咽管瘤3例,脑膜瘤2例,垂体结核性肉芽肿2例,空蝶鞍2例,脊索瘤2例。全部采用经唇下-鼻-蝶窦入路,C-臂机透视监测下,手术显微镜放大10~15倍行显微手术治疗。结果病灶全切除14例,大部切除7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患者视力及视野明显及部分好转13例,女性患者月经紊乱及男性患者性功能障碍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者。结论经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肿瘤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延髓腹外侧区肿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延髓腹外侧区肿瘤杨卫忠,石松生,张国良,刘才兴,倪天瑞,梁日生,陈建屏延髓腹外侧区的部位深在,且重要结构众多,以致致该区域病变的手术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题。90年代以来,我们采用枕下远外侧经髁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延髓腹外侧...  相似文献   

16.
核磁共振多平面重建在鞍区肿瘤显微手术入路选择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报道核磁共振多平面和曲面重建技术在鞍区占位病变对鞍区重要结构的显示效果和探讨其在显微外科手术入路选择的作用。方法 通过应用核磁共振和核磁共振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鞍区常见肿瘤进行术前检查,重建鞍区病变和周围重要结构整体解剖三维切面,显示视神经、视交叉、垂体柄和视丘部等的三维结构,指导手术计划。结果 13例鞍区肿瘤通过核磁共振多平面重建技术能清楚显示受肿瘤压迫移位的视神经、视交叉、动眼神经、视丘部和垂体柄等结构。其中垂体瘤8例、颅咽管瘤3例、鞍结节脑膜瘤2例均获全切除。结论 核磁共振多平面重建技术在显示鞍区整体结构的效果良好,术前应用核磁共振多平面重建技术检查鞍区病变有助于其显微外科手术入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Zhang X  Fei Z  Fu L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0):782-785,T002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LAN)的最佳入径。方法 对术前经CT或MRI证实,且肿瘤位于桥脑小脑角区,直径≥31mm的216例LAN患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肿瘤切除术;术后评估治疗效果。分析比较术前、后的听神经和面神经功能。结果 肿瘤全切除率79.6%(172例);次全切除率15.3%(33例);部分切除率5.1%(11例);术后病死率1.4%(3例)。听神经解剖保留率为12.5%(27例)。出院时功能保留率为4.2%(A级,9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2.4%(178例),出院时功能保留率为52.8%(House分级,Ⅰ-Ⅱ级94例)。对187例患者平均随访3.9年,其中128例(68.4%)恢复良好。44例(23.5%)恢复一般,15例(8.0%)恢复较差。在恢复较差患者中有10例(5.4%)肿瘤复发(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对手术入路、显微手术技巧、手术后处理及并发症防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临床应用15例,其中肿瘤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学保留13例,耳蜗神经解剖学保留6例。术后短期并发症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对脑组织结构的创伤小,利于提高肿瘤全切除率并有效保护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20例邵彤,聂振明,刘学宽,程启龙,段德义,赵长地,朱广庭,李洛垂体腺瘤手术入路很多。从1990年1月至1996年12月,我们对向鞍上及鞍旁等部位发展的大型垂体腺瘤,采用翼点入路切除20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20.
经纵裂蝶窦入路切除蝶鞍区巨大肿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切除巨大蝶鞍区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技巧,方法:经纵裂蝶窦和显微手术治疗56例巨大蝶鞍区肿瘤,做额骨跨中线小型骨瓣,扩大骨窗前缘达前颅窝底,经纵裂达蝶鞍区,磨除鞍结节,蝶骨平台及蝶鞍前壁骨质,显露并切除鞍上,鞍内及蝶窦内肿瘤,切除肿瘤后,根据情况行颅底重建,结果:肿瘤全切除43例(76.8%),次全切除6例,大部切除7例,术后死亡例(7.1%),结论:该手术入路可较好地显露蝶鞍,蝶窦,鞍上,鞍旁及鞍后,适合切除蝶鞍区巨大肿瘤,尤其是浸及蝶窦的及视交叉前置型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