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68例四肢良性骨肿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中将病灶彻底刮除,根据病损情况选择大段同种异体骨或骨颗粒联合自体骨紧密填塞骨缺损空腔;术后固定关节6周。68例术后随访1~8a,平均3a6个月。4例发生轻度病理性骨折;6例术后切口渗液较多,1个月后停止渗出,切口愈合;其余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病例均未见病变复发,所有骨移植体X线片显示理想的再生形态。同种异体、自体骨联合移植用于四肢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骨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物联合VEGF局部应用对兔桡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 以新西兰白兔松质骨为同种异体骨,取4月龄新西兰白兔红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制备同种异体骨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物.另取新西兰白兔36只,制作桡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12只.A组植入同种异体骨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物,局部应用VEGF;B组只植入同种异体骨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物;C组植入同种异体松质骨(兔松质骨).分别于术后2、4、8、12周通过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观察三组动物骨缺损愈合情况,术后12周采用万能实验机通过三点弯曲试验,测定骨缺损愈合处的桡骨弯矩和最大应力.结果 术后2、4、8、12周X线检查及组织学检查示A组骨形成及塑形情况均优于B组,B组优于C组.A、B、C组术后12周兔桡骨弯矩分别为( 82.55±6.29)、(70.22±5.11)、(66.13±5.07)N·cm,桡骨最大应力分别为(45.39±8.16)、( 35.28±8.67)、(27.53±9.40) Mpa,三组相比,P均<0.05.结论 同种异体松质骨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物联合VEGF局部应用可明显促进兔桡骨缺损愈合,效果优于单用同种异体松质骨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物及同种异体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围术期应用醋酸强的松龙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行同种异体骨移植术患者,于术前以醋酸强的松龙处理移植骨,术中及术后局部点状注入、分散注射醋酸强的松龙;术后观察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定期复查X线片,随访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患者术后3~6周切口出现渗液,培养显示无细菌生长;X线片复查显示自体骨逐步向异体骨爬行、替代;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2 a植入的同种异体骨均稳定,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对同种异体骨移植术患者于围术期应用醋酸强的松龙可减轻免疫排斥反应,改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各种感染、创伤、肿瘤、骨髓炎手术清创、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导致的骨缺损,已成为临床治疗难点和热点之一.为了避免影响骨骼稳定性及防止病理性骨折,需要对骨缺损进行修复.临床上修复骨缺损的方法众多,目的是填补缺损,恢复连续性和稳定性.综合国内外治疗方法,归纳有以下四类: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异种异体骨移植;Ilizarov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自体骨移植具有骨诱导性、骨传导、骨愈合、成骨等方面的优势,在移植材料中属于较为安全可靠的一种,本文就前路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病灶区内固定术对老年脊柱结核的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筛选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3例脊柱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病灶区内固定术。男45例,女38例。  相似文献   

6.
应用新西兰大白兔自体髂骨制成直径为0.5~1.0mm的颗粒骨和2.0mm×1.0 mm×1.0mm的条状骨,分别植入兔的L2~3及L5~6椎间骨缺损处,通过影像学、组织学、力学测试,比较颗粒骨与条状骨在腰椎后路融合术后诱导成骨情况.结果术后2、4、6、9、12、15周,颗粒骨较条状骨新骨生成速度快、生成量大(P<0.05);两者垂直应力试验及水平扭转试验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直径≤1.0 mm颗粒状自体松质骨可以诱导成骨,颗粒状较条状自体松质骨的爬行替代过程进展迅速、完全.颗粒状自体松质骨移植可以用于后路脊柱融合.  相似文献   

7.
焦兆德  孙英华 《山东医药》2009,49(46):64-65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镶嵌式自体骨软骨移植修复膝关节局限性软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关节面局限性软骨缺损患者在关节镜下采用镶嵌式骨软骨移植术,将膝关节非负重关节面骨软骨条移植至膝关节负重面的病灶性软骨缺损处,术后行系统性康复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良好,疼痛症状基本消失。采用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优15例,良2例,优良率为89%。结论关节镜下镶嵌式自体骨软骨移植修复膝关节局限性软骨缺损疗效好,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目前骨移植是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骨质缺损的重要手段,如何加速骨质愈合及减少并发症将是其临床应用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该文对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的研究进展以及联合骨移植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了联合骨移植的优点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徐立辉  李远  牛晓辉 《山东医药》2010,50(10):93-94
目的观察在骨肿瘤刮除术后进行异体松质骨植骨时使用纤维蛋白胶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异体松质骨结合纤维蛋白胶进行植骨治疗骨肿瘤刮除术后的骨缺损共52例(关节软骨面下植骨14例,填充空腔缺损38例)。结果关节软骨面下植骨量为5-10ml,均未出现关节面塌陷;填充空腔病变植骨量为5—70ml,骨愈合时间为3~9个月,无伤口感染;均无异位骨化。结论骨肿瘤刮除术后进行异体松质骨植骨时使用纤维蛋白胶安全有效,不影响骨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松质骨骨基质明胶(bone matrix gelatin,BMG)负载兔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同种异体关节软骨缺损。方法 BMG载软骨细胞,体外培养12d后植入同种异体新西兰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对照组植入BMG或不作任何植入。移植前用胰蛋白酶处理关节软骨缺损。术后2、4、8、12、24周行解剖显微镜、组织学、电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BMG术后8周降解。实验组术后24周关节软骨缺损以软骨组织修复,与周围软骨及软骨下骨愈合良好。Safranin-O、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其基质有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电镜观察表明修复组织软骨细胞及基质与正常关节软骨一致。BMG对照组以部分软骨组织修复,空白对照组以纤维组织修复。结论 松质骨BMG可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天然细胞支架,其负载软骨细胞移植能修复同种异体兔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自体与同种异体骨-髌腱-骨(B-PT-B)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术前MRI检查有前交叉韧带断裂且术中关节镜检证实为前交叉韧带断裂者25例,按病人要求,分别选择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自体组)和同种异体(同种异体组)骨-髌腱-骨移植重建膝前交叉韧带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变化及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7个月.结果 两组术后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关节失稳明显改善,客观指标正常.手术时间自体组为(80±10)min,同种异体组为(60±10)min.术后发热时间自体组为(2±1)d,同种异体组为(3±1)d.膝关节功能按Lysholm评分标准,自体组为(86.7±4.3)min,同种异体组为(85.8±4.4)min.按Lukiano评分标准,自体组优良率为92.5%,同种异体组为90.09%.两组病例膝关节活动范围均正常.结论 采用关节镜下自体B-PT-B移植手术时间较同种异体B-PT-B移植时间长,而术后吸收热时间较短(P<0.01),但自体与异体B-PT-B移植住院时间、Lysholm评分和重建ACL临床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种异体移植重建无明显排斥反应,避免了自体B-PT-B重建时的自体组织损伤.同种异体B-PT-B是ACL重建的良好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骨折的发生率和患病率显著增加,特别是骨质疏松性骨折[1,2],骨不愈合和近远期固定不佳是骨折后的常见并发病,目前骨科植入物尚存在不足,需要新的植入材料来改善这一现状,多孔金属内植物具有较好的生物学相容性和近远期固定效果,能够修复严重骨缺损和良好的生物学固定[3~6]。修复骨缺损的当前策略包括自体移植、同种异体移植物、合成移植物、金属假体、多孔涂层假体和经皮注射骨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冷冻异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缺损部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骨肿瘤患者行部分或全部骨切除手术,用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同种异体骨进行骨重建,于术前2 d及术后14、28 d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补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以检测宿主免疫反应,术后1、3、6、12、24个月行X线检查,观察骨愈合情况,且按Mankin标准随访评定骨关节功能,术后3、6、9、12、24个月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骨扫描检测,以观察异体骨的成活替代或吸收情况。结果本研究骨重建后外形良好,无严重感染或排异反应发生。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比较,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补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体骨的愈合率可达92.7%(51/55),骨关节功能优良率达到91.0%(50/55);术后3~6个月异体骨两端及髓腔内同位素浓集明显低于正常,而自体骨端同位素浓集明显高于正常,并于术后9个月逐渐减弱。结论采用冷冻方式的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切除后缺损,不但可降低宿主排异反应,而且具有骨愈合好、功能恢复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胸骨移植修复胸壁侵袭性纤维瘤手术切除后胸壁缺损的可能性.方法 对1例胸壁侵袭性纤维瘤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然后行同种胸骨移植重建胸壁.结果 随访15个月移植胸骨无坏死,刀口愈合良好,肿瘤无复发.结论 同种异体胸骨移植重建胸壁侵袭性纤维瘤手术切除后的胸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后VEGF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移植后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探讨VEGF在异体皮质骨“爬行替代”过程中表达的意义。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60只,30只用于制备深冻异体骨。30只手术移植异体骨,术后第2、4、6、8、12周双侧尺桡骨干X线摄片,记录移植骨周围和近、远侧结合部骨痂生长情况。1、2、4、6、8、12周取材,观察异体骨移植后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 ①移植后早期(1~2周),X线观察无骨痂形成,VEGF阳性表达只出现在移植骨周围软组织内;②移植后中期(4~6周),X线观察出现外骨痂和环状骨痂。移植骨外骨痂和结合部骨痂的VEGF阳性表达到最高峰,移植骨内部VEGF开始表达;③移植后晚期(8~12周),X线观察结合部的间隙完全消失,形成新的髓腔。成熟的外骨痂和结合部骨痂VEGF阳性表达减少,移植骨内部VEGF阳性表达的细胞大量出现。结论 VEGF参与了大段同种异体皮质骨的“爬行替代”过程,与异体皮质骨的血运重建密切相关。异体骨不同部位“再血管化”的时机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6.
赵春茂 《山东医药》2010,50(30):8-8
2006—2009年,笔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胸骨移植修复胸骨肿瘤切除后胸壁缺损的效果。方法对21例胸骨肿瘤患者行胸骨部分或全部切除,用经深低温冷冻处理后的同种异体胸骨重建骨性胸壁,用胸大肌肌瓣、胃网膜右或左动脉为蒂的大网膜重建胸壁软组织。分别于术前4 d及术后14、28 d空腹抽取外周血,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3)及血清补体(C3、C4)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观察宿主的免疫反应;分别于术后1、4、6、9、12、24、48个月行胸部X线检查,观察异体胸骨愈合情况;术后3、6、9、12、24、48个月行99mTe SPECT骨扫描,观察宿主的免疫反应及与异体骨的成活替代或吸收情况。结果本组重建后胸廓外形良好,无感染,无排异反应,呼吸动度良好;仅1例皮肤愈合延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C3、C4、CIC手术前后比较,P均>0.05。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异体胸骨愈合率为94.7%(18/19)。术后3~6个月SPECT骨扫描显示,移植的异体胸骨两端及髓腔内同位素浓集明显低于正常,而异体胸骨两端所对应的自体骨端同位素浓集明显高于正常;此现象于移植后9个月开始逐渐减弱。结论采用同种异体胸骨移植修复胸骨肿瘤切除后胸壁缺损,不仅确保了胸廓的完整性与稳定性,且排异反应轻、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家兔20只,左右桡骨制成1.5 cm的骨缺损模型,于骨缺损处用同种异体髂骨骨松质制成颗粒状植骨后分成两组各10例,观察组用接骨合剂(骨碎补、续断、自然铜、土鳖虫)饲养,对照组用普通饲料饲养,于手术后1、2、4、6、8周处死动物取材骨痂行HE、TGF-β2免疫组化及cDNA探针原位杂交,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结果 病理学示观察组骨缺损愈合快于对照组;1周时骨缺损处TGF-β2染色两组均呈弱阳性,其后观察组TGF-β2表达均强于对照组;电镜观察各时点观察组软骨细胞的形成及血管的数量多于对照组。提示接骨合剂可增加TGF-β2在同种异体骨缺损修复中的表达并对骨缺损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骨移植修复老年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骨缺损。方法  2 8例患者术后通过 X线和骨扫描观察骨移植愈合情况和假体位置 ,并检查髋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病例 8个月至 1年复查显示 ,移植骨愈合和假体位置良好 ,髋关节功能满意。结论 老年人髋关节翻修术时如有骨缺损 ,采用骨移植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马建军  曹波 《山东医药》1999,39(6):14-15
报告24例颌骨缺损患者,采用植入相应形态天然型无机骨复合骨形成蛋白(NNB/BMP)修复11例,采用单纯天然型无机骨(NNB)修复13例,两组均有术后局部组织水肿、均无全身反应,21例I期愈合,NNB组中3例Ⅰ期愈合,NNB/BMP组骨缺损修复早,启动快,成骨多,X线示12周颌骨缺损完全修复。NNB组术后0.5 ̄1年形成骨性愈合,密度趋于一致。术后颌骨外形和功能良好,避免了自体骨移植缺点,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