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扶正化瘀319方对肝细胞白蛋白生成的拆方配伍作用(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319方促进肝细胞白蛋白生成的机理及其拆方配伍的意义。方法: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原代培养。将扶正化瘀319方拆分为扶正组、化瘀组、虫草组、丹参组,虫草加丹参组,灌胃大鼠,制备各组药物血清,并作用于培养肝细胞。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白蛋白含量,并以细胞  相似文献   

2.
3.
扶正化瘀方预防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方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组织形态学影响。方法:用CCl_4诱导Wistar雄性大鼠造成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同时将其分为模型组、扶正化瘀方组、秋水仙碱组,分别灌胃给药,第6周末处死。肝组织标本作HE染色,用PAP法作Ⅰ、Ⅲ型胶原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同时测肝组织Hy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扶正化瘀方组大鼠肝组织结构破坏不明显,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程度轻(P<0.01),Ⅰ、Ⅲ型胶原和肝组织Hyp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P<0.05,P<0.001),肝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与秋水仙碱组相比,扶正化瘀方组各观察指标的变化似略占优。结论:扶正化瘀方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出扶正化瘀方(FZHY)调控的差异微小RNAs(miRNAs),并对这些差异miRNAs进行生物功能分析,部分揭示FZHY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CCl4皮下注射制备小鼠肝纤维化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FZHY组;自造模前3 d开始给药,1次/d,共8周。天狼星红染色及羟脯氨酸(Hyp)含量测定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应用miRNAs芯片检测各组小鼠肝脏miRNAs表达谱。基于miRNAs表达谱筛选出正常组、FZHY组与模型组具有相同变化趋势的差异miRNAs,即FZHY调控的miRNAs,并以qRT-PCR进行验证。采用Target Scan及PITA数据库对miRNAs靶基因进行预测,并采用DAVID数据库对这些预测的靶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及信号通路分析,发现其调控的显著性功能及信号通路。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miRNA差异基因筛选采用随机方差模型的t检验。结果 FZHY可明显降低纤维化肝组织Hyp含量,减轻胶原沉积。miRNAs芯片分析共发现3个FZHY调控的miRNAs,分别为:mmu-miR-322、mmu-miR-342-3p和mmu-miR-296-5p。信号通路分析共得到32条这些miRNAs可能调控的信号通路,其中趋化因子信号通路、黏着斑、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间隙连接、细胞外基质蛋白相互作用、Wn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功能富集分析共得到32项显著性功能,其中三磷酸尿苷(GTP)酶活性调节、细胞连接、凋亡调节、Ras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及小GTP酶活性调节等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结论下调miR-322,miR-342-3p及miR-296-5p表达,从而调节这些miRNAs对应的相关功能,如MAPK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凋亡调节及Ras蛋白信号转导调节等可能是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扶正化瘀319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从病理形态学探讨扶正化瘀319方(简称319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6例患者治疗前后腹腔镜检查和肝活检,另6例作了治疗前后的经皮肤穿刺,肝组织经HE染色和I,Ⅲ,Ⅳ型胶原及层粘蛋白(LM)PAP法免疫组化显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肝圆韧带,大网膜和肠系膜的血管增生和静脉曲张好转,肝表面纤维束减少,炎性粘连消失,肝细胞变性坏死有所减轻,7例肝纤维化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7.
用扶正化瘀319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例,服药3个月后,用腹腔镜检查、肝脏病理形态学观察和PAP法免疫组化显色Ⅰ、Ⅱ、Ⅳ型胶原和层牯蛋白(LM),观察319方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结果:腹腔镜下见治后肝镰状韧带、大网膜和肠系膜上的细血管增生和静脉曲张好转,肝表面纤维束减少,炎性粘连消失。光镜下见治后肝细胞变性坏死有所减轻.12例中肝纤维化程度减轻7例,无明显变化4例,1例略加重(P<0.05)。免疫组化示治后肝宴周围Ⅰ型胶原和LM减少或不再增加,Ⅳ型胶原增多或不再减少,大部分样本的Ⅰ、Ⅱ、Ⅳ型胶原在汇管区和纤维间隔的表达减少或转阴,LM也有所减少。结论:319方能阻止慢乙肝肝纤维化的进展和促进肝内增生纤维组织的降解,有一定的保护肝细胞、抑制肝脏炎症的作用。其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与该方抑制肝宴毛细血管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肝脏》2015,(7)
<正>肝纤维化是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成分过度增生与异常沉积,导致肝脏结构或(和)功能异常的病理变化,见于大多数不同病因的慢性肝脏疾病中,及时治疗是可逆的,若进一步发展可形成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与生命。扶正化瘀胶囊对肝纤维化具有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的综合药理作用。一、对肝星状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肝星状细胞位于肝窦Dissei间隙,在肝细胞损伤等的刺激下,星状细胞活化、大量增殖并生成胶原等细胞外基质,导致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RNA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应用乙基亚硝胺(DEN)腹腔注射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选用RNA和COQ_(10)进行治疗,另设正常对照组和病理对照组,观察其对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RNA治疗组血清谷丙转氨酶、单氨氧化酶(MAO)、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血清5种意义较大的氨基酸水平的升幅较小,与病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扶正化瘀方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纤维化及活化肝星状细胞(HSC)的影响. 方法 6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模型组、药物干预低剂量组和药物干预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所有大鼠用CCl4复合法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同时,药物干预组给予扶正化瘀方灌胃,1次/d,6次/周,共6周(低剂量组按0.75g/kg,高剂量组1.5 g/kg);分别在实验的第2、4、6周处死正常组、模型组及药物干预低、高剂量组大鼠各4只,收集大鼠血清及肝组织标本,测定大鼠血清ALT、AST、总胆红素(TBil);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及Masson三重染色,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大鼠肝组织纤维化面积比例;测定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积分吸光度值.组间数据比较用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2周末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干预低、高剂量组ALT分别为(24.68±1.50) U/L、(85.33±5.68)U/L、(56.49±4.85) U/L、(36.94±5.23)U/L,4组比较,F值为9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组的AST值分别为(37.69±3.35)U/L、(112.34±7.02) U/L、(82.89±5.32) U/L、(61.39±6.06)U/L,4组比较,F值为9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组的TBil值分别为(6.70±1.10) U/L、(14.12±0.68) U/L、(10.85±0.64) U/L、(7.78±0.69) U/L,4组比较,F值为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周末4组ALT、AST、TBil比较,F值分别为111.24、72.11、101.20,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周末4组ALT、AST、TBil比较,F值分别为154.16、190.80、158.91,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比较,2、4、6周末模型组、扶正化瘀高、低剂量各组ALT、AST、TBil的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各组ALT、AST、TBil数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以扶正化瘀方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显著.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药物干预低、高剂量组肝组织纤维化面积比例明显升高,2周末正常组、模型组、药物干预低、高剂量组肝组织纤维化面积比例分别为5.23%±0.10%、11.93%±1.78%、9.33%±1.09%、8.26%±0.77%,4组比较,F=18.68,P<0.01;4周末、6周末正常组、模型组、药物干预低、高剂量组肝组织纤维化面积比较,F值分别为49.95、82.44,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α-SMA表达亦较正常对照组均有升高,药物干预低、高剂量组大鼠肝组织α-SMA的表达与正常组和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调,且药物干预高剂量组α-SMA表达下调显著.结论 扶正化瘀方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且可减少α-SMA的表达,其抗肝纤维化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活化HSC的凋亡,减少活化HSC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扶正化瘀方对肝纤维化大鼠弹力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迄今为止,对弹力蛋白酶是否参与肝纤维化的形成与降解过程知之甚少。细胞外基质(ECM)的弹力纤维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逐渐增加。我们曾报道正常大鼠肝细胞、肝窦壁内皮细胞等均有弹力蛋白酶mRNA表达。本研究进一步观察了弹力蛋白酶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抗肝纤维化药扶正化瘀方对弹力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肝纤1号”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昆明种小白鼠170只,分成正常(N)对照组、CCl_4中毒(Ⅰ)对照组,CCl_4中毒同时给桃仁(A)、秋水仙碱(C)治疗对照组,“抗肝纤1号”方小剂量(H_1)、大剂量(H_2)治疗组。分期分批剖杀。用排液法测量脾脏体积;取肝脏作肝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检查;图象分析法测肝脏切片中胶原纤维相对比面积;生化法测肝组织脯氨酸羟化酶(LRHL)活性、脯氨酸(Pro)、羟脯氨酸(Pyp)的含量。结  相似文献   

13.
血府逐瘀汤分解方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以SD大白鼠为实验动物,用CCl4诱导肝硬化模型,以观察血府逐瘀汤分解方的作用。提示桃红四物汤具有极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桃红四物汤Ⅰ、Ⅲ型胶原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其抑制Ⅰ型胶原作用优于抑制Ⅲ型胶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扶正与化瘀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不同药效作用及作用机理。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将扶正化瘀方拆方为扶正、化瘀、丹参、虫草、丹参 虫草等组,制备其大鼠药物血清,温育星状细胞。~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Ⅰ型胶原含量,并测定细胞层总蛋白含量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丹参黄芪合剂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观察丹参黄芪合剂对二甲基亚硝胺所致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结果:丹参黄芪合荆对SD大鼠的肝纤维化有明显的干预作用,血清白球蛋白的比值上升,血清透明质酸和羟脯氨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整合素α5β1蛋白的变化特点,及其扶正化瘀方影响该蛋白表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 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与高脂低蛋白饲料复合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135只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与扶正化瘀方药物干预组。模型组又分为2d、1、2、3、4、5、6周共7个动态观察点。药物组自造模之日起以扶正化瘀方稀释液灌胃,共用药6周。其余大鼠灌以等量生理盐水。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盐酸水解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印迹法分析肝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α5β1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随肝纤维化形成,模型组大鼠肝组织FN、α5β1与α-SMA蛋白表达量逐渐上升,早期以FN升高明显,而后以α5β1及α-SMA增加较为显著,三者之间呈明显正相关。与模型组比较,扶正化瘀方预防组大鼠肝脏胶原沉积减轻,肝羟脯氨酸含量下降。FN、α5β1与α-SMA蛋白表达减少。结论 CCl4大鼠肝纤维化形成中肝脏整合素α5β1表达逐渐增加,肝损伤早期FN显著上升,并可通过α5β1促进肝星状细胞活化与肝纤维化。扶正化瘀方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脏FN与整合素α5β1表达,该作用为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丹参水溶性提取物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CCl_4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设立低、中二种不同剂量的丹参提取物组,以秋水仙碱和丹参原生药为对照。观察项目包括:肝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肝组织羟脯氨酸(Hyp)、一氧化氮(NO)含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和白蛋白(A1b)含量。结果:①各丹参提取物组肝纤维化病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软肝冲剂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对慢性肝炎(中、重度)、肝硬变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①实验研究:将20只Wistar大鼠分成造模组和软肝组,每组10只。均用人血清白蛋白与弗氏不完全佐剂等量混合的乳化液造模,在两组大鼠皮下多处注射乳化液0.5ml/次,共5次,前2次间隔时间为14天,后3次间隔7天,末次注射7天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生成与沉积 细胞外基质如胶原、糖蛋白、蛋白聚糖等过度生成,沉积于肝细胞周围则形成肝纤维化,因此,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则可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以丹参、黄芪为主药的中药制剂861用于治疗肝纤维化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该方也能减轻大鼠白蛋白免疫损伤性和四氯化碳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病理主要表现为“湿”、“瘀”、“虚”三个方面。据此特点,研制了软肝化纤胶囊(主要由生黄芪、醋鳖甲、炮山甲、冬虫夏草、三七粉组成)。1996年以来,共治疗肝纤维化患者52例,经治疗半年,临床症状大多消除或缓解。其中ALT正常者34例,波动者18例。治疗半年后ALT正常者11例,7例始终不正常。治疗前血清白蛋白异常者32例,均值为33.5±3.8g/L,服药半年后上升为39.3±3.2g/L。球蛋白异常者33例,治疗前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