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全球高发病率、高病死率的疾病,是导致各年龄段人群死亡和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极大地消耗了卫生、社会和经济资源.及时和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对改善CAP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β-内酰胺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CAP的临床获益仍存争议.本研究对β-内酰胺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成人CAP的进展进行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阿米卡星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阿米卡星注射液抗感染,对照组患者单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除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药物过敏,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阿米卡星注射液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虽然不能提高药物疗效,但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β-内酰胺类抗菌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18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观察组90例。其中对照Ⅰ组45例给予头孢噻肟钠50~100mg/(kg·d)静脉点滴治疗,对照Ⅱ组50例给予美洛西林100~200mg/(kg·d)静脉点滴,观察Ⅰ组45例在对照Ⅰ组的基础上加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点滴,观察Ⅱ组在对照Ⅱ组的基础上加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点滴,连用3~5d。结果:观察Ⅰ组总有效率97.8%,观察Ⅱ组总有效率95.6%,对照Ⅰ组总有效率84.4%,对照Ⅱ组总有效率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退热、肺部罗音和症状消失及治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β-内酰胺酶抑制剂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难治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选用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合成剂或头孢哌酮与舒巴坦合成剂,对照组选用头孢哌酮或头孢曲松,同时两组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措施,对两组治疗后退热时间、心力衰竭纠正时间及肺部湿性罗音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治愈率、缩短退热时间和湿性罗音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难治性肺炎多为耐药菌感染所致,应考虑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感染,选择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成剂治疗肺炎,临床获得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治疗应用乙酰半胱氨酸与氨溴索联合用药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22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61医院及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诊治的78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经数字随机抽样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9例。常规组患儿使用氨溴索静脉注射治疗,研究组使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4.87%)较常规组(74.3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3,P<0.05);研究组发热改善时间、咳嗽改善时间、肺部啰音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使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治疗,能够改善患儿临床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类最常用的抗菌药物,他们的化学结构中均有β-内酰胺环,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非典型β-内酰胺类。临床工作实践中为了扩大抗菌谱常采用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基础的联合用药来治疗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或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为了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产生、获得协同作用等目的时也常联合用药[1]。比较常用的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氨基糖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用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联合β-内酰胺类药物,以及单用碳氢霉烯类药物在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5例重症医学科诊断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住院患者。根据抗生素使用情况将其分为三组,第一组为单独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第二组为联合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曲松和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第三组为单独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比较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临床症状(咳嗽咳痰、发热及肺部啰音)改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炎症指标WBC、CRP、PCT水平变化等情况。结果 105例患者中,在总有效率方面,第一组和第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274,P=0.116);第一组和第三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9,P=0.005);第二组和第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1,P=0.856)。在临床指标方面,三组均有改善,第一组与第二组相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组和第三组相比较,除ICU住院时间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组与第三组相比较,仅ICU住院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均有降低(P0.05),第一、二组相比较,WBC及PCT降低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第一组与第三组相比较,WBC及CRP降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与第三组相比较,仅PCT降低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中,相比单用莫西沙星,莫西沙星联合头孢曲松以及单用亚胺培南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且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感染性疾病领域,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最常见且重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生β内酰胺酶,因此开发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的复方制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哌拉西林(piperacillin)-三唑巴坦(tazobactam)即为β内酰胺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新品种之一,1992年在欧洲上市,在国内临床应用也已5年。现对该药抗菌活性,临床药代动力学以及临床应用进展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王芮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430-5430
目的监测分析解放军第307医院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解放军第307医院2007-10-2010-10发生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孢呋辛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变态反应和消化和呼吸系统为主,时间多集中于1 h以内,引起ADR频次最高的依次为头孢曲松钠(27例)、青霉素钠(19例)和头孢噻肟钠(12例)。结论应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重视ADR的监测工作,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媛  赵虹 《临床医学》2002,22(8):15-15
目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难治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选用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合成剂或头孢哌酮与舒巴坦合成剂,对照组选用头孢哌酮或头孢曲松,同时两组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措施,对两组治疗后退热时间,心力衰竭纠正时间及肺部湿性罗音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在治愈率,缩短退热时间和湿性罗音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难治性肺炎多为耐药菌感染所致,应考虑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感染,选择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成剂治疗肺炎,临床获得确切疗效。β  相似文献   

12.
王明贵 《新医学》2005,36(6):357-358
1 引言 β-内酰胺类(β-lactams)为临床最常用的一大类抗生素,又包含下述数个类别: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头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药、β-内酰胺酶抑制药合剂等.这类抗生素的品种多,近年来第4代头孢菌素也已在临床应用.本文从药效学、药动学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讨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同时探讨目前临床分离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菌的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6.400,P=0.001;观察组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及咳嗽消失、白细胞数恢复、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比较均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CD4+、CD8+、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7.604,P=0.006。结论活血化瘀法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促进患者较快恢复,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孙雪丽 《中国临床研究》2013,(10):1069-1070
目的总结儿童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49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方法和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儿童大叶性肺炎中43例(87.86%)以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肺部听诊无异常或仅闻及干罗音31例(63.27%),可闻及呼吸音减弱或湿罗音仅18例(36.73%);49例X线胸片均可见到节段或大叶分布的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治疗均给予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45例(91.84%)治愈,4例(8.16%)无好转,转上级医院治疗。住院时间10~14 d。结论大叶性肺炎可有肺炎支原体与细菌的混合或单一感染,临床表现越来越不典型,容易误诊,在临床中发现不典型肺炎症状的患儿应及早行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在病原不明确时,可及时应用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以免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IVIG)冲击治疗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免疫功能、细胞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5例老年SC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2)予对症治疗,研究组(n=53)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增加IVIG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疗效、预后转归,测定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细胞因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自然杀伤细胞、CD8、CD4/CD8、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CURB-65)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G冲击治疗可通过正向调节老年SCAP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细胞因子,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加速康复进程,但并未降低患者28 d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分析62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不典型,易出现并发症。且老年人多合并基础疾病,误诊、漏诊多见,治疗时间长。结论:针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尽早诊断,重视综合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3~5 d,口服莫西沙星序贯治疗3~6 d,平均疗程10 d。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平均疗程14 d。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人采用硫酸依替米星与头孢菌素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康平县人民医院诊治的94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其中,两组均实施头孢菌素治疗,研究组加用硫酸依替米星,分析研究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丁苯酞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对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预后的影响,探索其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诊治的120例DPN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α-硫辛酸单药治疗,研究组予α-硫辛酸与丁苯酞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四肢疼痛、麻木、腹胀等主要症状发生率均减小,且研究组各项主要症状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MCV、SCV均较治疗前提高,研究组提高幅度更显著(P<0.05,P<0.01)。结论α-硫辛酸联合丁苯酞治疗DPN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现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内药敏试验液的配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非典型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由于疾病谱的改变及耐药菌株的广泛产生,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现临床治疗最常用的是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的β-内酰胺类的复方制剂。由于该类药品种繁多且剂量大小不等,应用于临床,如何做皮内药敏试验,有不同的看法。药理书、基础护理学及药品厂家也没有说明如何做药敏试验,只是提到对青霉素过敏禁用或慎用。对我科2000-01~2004-06现常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