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鑫  沈唯薇 《华西医学》2011,(9):1428-1431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少数患者通过充分的哮喘治疗包括使用全身性激素治疗后仍不能有效控制,通常称为“难治性哮喘”。免疫反应在难治性哮喘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而Thl/Th2失衡贯穿于难治性哮喘发病的整个过程。现就难治性哮喘中Thl/Th2失衡机制,以及影响因子(干扰素-y、白介素-12、白介素-4、白介素-17,白介素-33和转化生长因子-β 等)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深入探讨难治性哮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利用非创伤性方法研究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方法 4%高渗盐水诱导痰液,利用ELISA法检测哮喘患者及对照者血清、诱导痰中TGF-β1的浓度,并检测各种炎症细胞的数量。结果 哮喘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的TGF-β1含量明显增加(P〈0.01)。痰中嗜酸细胞与TGFβ1呈明显正相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诱导痰中TGF-β1与肺功能呈负相关,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结论 用诱导痰的方法检测哮喘患者气道炎症与气道重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嗜酸细胞、中性粒细胞在哮喘发作中均有重要意义,中重度哮喘患者TGF-β1含量明显增加,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说明TGF-β1在哮喘气道重塑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痰中的TGF-β1可作为气道重塑指示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卵清蛋白注射液制作气道重构哮喘豚鼠模型,观察气道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及电针对其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8/10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健康豚鼠48只,雌雄各半。将动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电针治疗组、地塞米松组和模型组4组,每组12只。电针治疗组,地塞米松组和模型组动物于实验第1天腹腔注射100g/L卵清蛋白注射液1mL以致敏,正常对照组动物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1mL。第15天起作部动物隔天用卵蛋白粉末加上生理盐水配成10g/L卵蛋白溶液超声雾化吸入约20s。电针治疗组每次卵白蛋白喷雾攻击前0.5h开始电针治疗。地塞米松组于每次卵白蛋白喷雾攻击前0.5h腹腔注射100g/L地塞米松1mL。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不进行干预。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与气道重构相关的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各组动物支气管和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结果:纳入的48只豚鼠,4只于造模过程中死亡而脱落,其余44只进入结果分析。各组豚鼠的支气管、肺组织切片中均见棕黄色颗粒状的免疫阳性反应,主要集中在气道上皮细胞、基底膜、肺间质、软骨和炎症细胞中。模型组转化生长因子β1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治疗组与地塞米松组的支气管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阳性细胞数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①哮喘豚鼠气道重构模型气道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蛋白表达增加,电针豚鼠背六穴能降低气道重构豚鼠模型支气管肺组织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②电针豚鼠背六穴可通过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表达干预哮喘豚鼠的气道重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茶碱干预对哮喘小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增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哮喘小鼠气道重塑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哮喘组、茶碱组。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活性TGF-β1表达的变化,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TGF-β1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测定管腔基底膜周长、气管壁总面积、气道平滑肌面积、ASMC核数及TGF-β1在ASMC的灰度值。结果:(1)哮喘组出现管壁、平滑肌层增厚及ASMC增殖等气道重塑的特征,与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升高。(2)茶碱组与哮喘组比较炎症反应减轻,管壁、平滑肌层增厚及ASMC增殖减少,TGF-β1表达减弱;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反复的变应原吸入可导致气道重塑尤其是ASMC增殖,TGF-β1在ASMC增殖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小剂量氨茶碱干预可能减缓气道重塑尤其是ASMC增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粒细胞(EOS),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性疾病,病机十分复杂,实质是气道EOS、Th2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浸润。气道重塑和气道慢性炎症是支气管哮喘的特征性改变,后者由多种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参与,是炎症细胞迁移、趋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变应性和气道高反应性炎症。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局部区域的聚散反映着特应性哮喘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气管哮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正常人群与哮喘患者外周血、鼻粘膜的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检测,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发病中的细胞学作用。  相似文献   

7.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气道可逆性狭窄,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目前的研究认为哮喘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神经因素相互作用有关。本文从哮喘的发病机制方面,  相似文献   

8.
朱宏 《检验医学》2002,17(3):168-169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不同疾病期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变化.方法对哮喘发作组、缓解组、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患儿用常规方法进行血小板(PLT)和嗜酸粒细胞(EOS)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TGF-β1浓度.结果血清TGF-β1浓度在4组中逐组上升,4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并与EOS呈负相关(r=-0.90),血块回缩试验显示哮喘组显著下降.结论哮喘患儿血小板功能障碍,TGF-β1可作为哮喘治疗疗效判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咳喘平冲剂对幼龄哮喘大鼠气道重塑TGF-β1和IL-12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咳喘平冲剂组,通过对大鼠采用卵蛋白致敏,并反复雾化吸入卵蛋白建立哮喘气道重塑模型.肺组织石蜡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测定TGF-β1表达(以染色吸光度值表示).ELISA法检测血清IL-12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TGF-β1、IL-12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咳喘平冲剂组大鼠TGF-β1、IL-12含量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咳喘平冲剂能够降低哮喘大鼠肺组织TGF-β1含量,升高血清IL-12含量,从而减轻气道炎症,干预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哮喘都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二者的气道炎症存在异同性.一些炎症细胞和肺的结构细胞如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均参与气道炎症的发生,COPD主要的炎症效应细胞是中性粒细胞,而哮喘的气道炎症以嗜酸性细胞(EOS)炎症为特征.二者参与气道炎症的细胞因子也有很大区别,在COPD主要是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而哮喘主要是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和白介素-13(IL-13).COPD与哮喘气道炎症的差异决定二者气道炎症的本质,并可能与气流受限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如嗜酸粒细胞(EOS)、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以前大多数研究表明,哮喘是因接触刺激物引起的以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为特征的可逆性慢性气道炎症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张罗献 《临床荟萃》2004,19(10):568-569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主要是介导细胞聚集,特别是嗜酸粒细胞的聚集和跨内皮转移至炎症部位,释放多种炎性介质而致气道高反应性。白细胞介素8(IL-8)作为一种前炎因子通过调节内皮上的黏附因子,介导炎性细胞的趋化、黏附,参与哮喘的慢性  相似文献   

13.
气道上皮细胞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燕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0):3485-3487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在环境激发因子的作用下,气道上皮细胞是首先受累的细胞,气道上皮损伤与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等密切相关,气道上皮细胞可合成和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1-2].气道上皮细胞已成为哮喘发病机制及治疗靶标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气道上皮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姜黄素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与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支气管大鼠气道炎症及核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姜黄素组各12只,采用卵蛋白(OVA)等致敏大鼠哮喘模型,观察3组动物哮喘发作症状、气道炎症情况及免疫组化染色后NF-κB的核着色情况。结果:哮喘模型组大鼠哮喘发作症状最明显,姜黄素组大鼠症状轻,正常对照组无症状。哮喘模型组支气管周围明显炎细胞浸润,且以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姜黄素组较哮喘模型组明显减轻,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炎细胞浸润。肺泡灌洗液总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哮喘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姜黄素组。肺组织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发现哮喘模型组NF-κB的核着色最强,姜黄素组较弱,正常对照组微弱表达。结论:姜黄素可抑制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抑制哮喘大鼠NF-κB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属于中医"哮病"、"痰饮"范畴。张颖[2]认为,哮喘缓解期虽然多数没有临床症状,但几乎所有患者均存在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和细胞亚群的不平衡状态,因此不能轻视哮喘缓解期的治疗。李仁丰等[3]提出,  相似文献   

16.
哮喘是由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在内的各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并以气流受限的可逆性为特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是急诊常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朱宏 《临床检验杂志》2001,19(5):300-301
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可拮抗淋巴细胞的许多反应 ,是免疫应答的关闭信号 ,同时可刺激某些类型细胞生长 ,它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1] 。支气管哮喘属于Ⅰ型超敏反应 ,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导致疾病的反复发作 ,为了解TGF β1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我们选择了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患儿进行了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支气管哮喘患儿共 5 5例 ,其中急性发作期 35例 ,缓解期 2 0例 ,所有患儿均根据文献[2 ] 确诊 ,缓解期患儿在试验前二周没使用过相关药物 ,发作期患儿在给予药物治疗前采集血样 ,正常对照儿童 30例 ,为…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治疗的重点已从单纯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转为以预防、防治气道炎症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哮喘的定义:“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增加。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国际上对哮喘的认识不断发展,我国在哮喘病的诊断、防治、科研及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上述各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在我们基层医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现将问题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参与的气管慢眭炎症。单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常因哮喘缓解而掩盖了气道炎症的存在,甚至可能加重潜在气道炎症,因为支气管扩张后会有更多的过敏原进入支气管深部,加重非特异炎症反应。消除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才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根本,而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另据报道激素尚有防止长期应用β2激动剂导致的β受体功能向下调节的作用,如何合理应用激素,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避免全身副作用的发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现结合临床,谈一下激素在支气管哮喘中合理应用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