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分析1例脑胶质瘤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同时对有关脑胶质瘤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复习.结果 脑胶质瘤病临床表现多样,颅高压症状、癫痫、认知功能下降、肢体瘫痪是脑胶质瘤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在MRI上均侵犯2个或2个以上脑叶,以额叶、颞叶受累最多见,无脑结构的破坏,无明显占位效应;所检病例中12例在写作时已死亡,存活时间为1个月至7年;其中病变累及幕下及深部结构的9例存活时间<12个月.结论 脑胶质瘤病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尤其是MRI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幕下及深部结构受累者可能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特点,以提高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例术后随访6个月,癫痫发作2次,复查脑电图仍然异常;2例随访6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帮助临床诊断。最终诊断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神经胶质瘤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开颅手术或定向活检证实为脑神经胶质瘤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8例CT扫描共发现20个病灶,其中病灶累及3个脑叶者5例,累及2个脑叶者4例.CT平扫病灶呈高密度5个,等密度5个,低密度13个,大多数病灶强化不明显,瘤周轻中度水肿.4例行MRI检查发现胼胝体肥大2例.9例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结论 脑神经胶质瘤病CT扫描易误诊为转移瘤,MRI扫描对脑神经胶质瘤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确诊有待于病理检查.手术切除程度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后分割放疗是控制肿瘤生长及延迟复发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于跃怡  谢淑萍 《北京医学》2007,29(12):712-715
目的 探讨大脑胶质瘤病(G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高度怀疑大脑胶质瘤病的8例患者进行脑组织活检,将临床症状、影像学及病理特点做对照研究.结果 8例患者有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并伴有智力与精神障碍、癫痫、偏瘫等症状;影像学显示双侧大脑半球对称性弥漫性病灶,灰白质均受累,占位效应不明显,无显著强化;病理证实为大脑胶质瘤病.结论 大脑胶质瘤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结合可帮助诊断,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至2007年在我院诊治的4例脑胶质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MRI平扫、增强扫描及病灶的病理学检查,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结果随访1年,本组临床症状改善者2例,病情恶化1例,死亡1例。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和MRI等相关检查,对脑胶质瘤病作出早期诊断,并综合利用手术和放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病理确诊的4例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结果】 患者均为中青年女性表现缺乏特异性,可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颅高压症状?癫痫?脑神经瘫痪以及不自主运动等,累及脊髓可致运动感觉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影像学呈弥漫性浸润病灶,4例患者均侵犯大脑半球3个以上部位并同时侵犯胼胝体,未见明显局灶性占位效应及增强扫描强化?发病早期均被误诊,尤其难与炎症性疾病相鉴别,4例最后均经病理确诊【结论】 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可帮助诊断,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68、66和52岁;主要临床表现分别为上腹痛,腹泻及消化道出血;行影像学检查提示2例十二指肠降部占位,3例胃十二指肠镜检示十二指肠乳头病变,活检病理为神经内分泌瘤。3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分析患者术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结果  术后病理发现2例为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肿瘤G1级,1例为G2级。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1例术后7个月仍无瘤生存,1例术后生存>5年,1例术后4年8个月死于复发。 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神经内分泌瘤临床较罕见,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十二指肠镜检有助于明确诊断,积极的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分析 2 5例脑实质型囊虫病病人和与之相似的 2 5例脑转移瘤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探讨其鉴别诊断要点。所有病例均行腰穿、头颅MRI平扫及强化。结果表明 ,脑转移瘤病人脑实质受损的症状、体征较脑实质型脑囊虫病明显 ,颅内压增高突出 ;影像学方面也各有其特点。提示 :脑转移瘤与脑囊虫病有相似之处 ,但应注重临床表现、脑脊液化验结果、脑脊液病理学和影像学的特征等 ,对鉴别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术中超声判定脑胶质瘤边界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IOUS)在脑胶质瘤手术中判定肿瘤边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幕上胶质瘤患者105例,择期手术患者88例,其中男42例,女46例,年龄15~67岁(平均41岁),手术中肿瘤切除前、后均进行B超探查,判定肿瘤边界并对可疑回声进行活组织检查,经病理学最后诊断,术后3日内进行MRI复查,判定肿瘤切除程度.结果 88例患者均在B超检查下进行手术,肿瘤近全切除83例,大部切除5例.病理学诊断为胶质瘤Ⅱ级30例,Ⅲ级31例,Ⅳ级27例.术中B超发现可疑回声120处,经病理学证实为肿瘤101处.B超探查发现视野死角残存肿瘤17处,发现脑内挫裂伤(血肿)1例,无手术死亡,灵敏度80.1%,特异性69.8%.结论 术中超声辅助确定胶质瘤边界,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优势,对低级别胶质瘤更具价值,并未显著增加手术时间及手术风险,可以作为术中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脑胶质瘤术中博莱霉素缓释化疗1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应用国产生物胶为载体 ,行脑胶质瘤术中肿瘤残腔博莱霉素缓释化疗的临床可行性及疗效 ,本科自 2 0 0 0年 9月~ 1 2月对 1 2例大脑半球胶质瘤术中应用生物胶与博莱霉素混合剂进行了肿瘤残腔喷洒 ,取得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例患者 ,男 8例 ,女 4例。年龄 32~ 66岁 ,平均 44岁。病程 9d~ 2 4个月 ,平均 9个月。其中以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要表现者 9例 ,癫痫发作 3例。术后病理为星形细胞瘤I级 2例 ,Ⅰ~Ⅱ级 1例 ,Ⅱ级 7例 ,Ⅲ级 2例。1 .2 缓释化疗方法  1 2例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  相似文献   

11.
大脑胶质瘤病10例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脑胶质瘤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大脑胶质瘤病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男6例,女4例,年龄2875岁,中位数47.4岁,以颅内压增高合并神经功能缺损或刺激性症状起病,头颅影像学检查可见病灶弥散,累及≥3个脑叶。头颅CT扫描呈低密度,头颅MR扫描可见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强化或仅可见轻度强化。10例患者病理检查,5例符合WHOⅡ75岁,中位数47.4岁,以颅内压增高合并神经功能缺损或刺激性症状起病,头颅影像学检查可见病灶弥散,累及≥3个脑叶。头颅CT扫描呈低密度,头颅MR扫描可见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及FLAIR高信号,增强扫描未见强化或仅可见轻度强化。10例患者病理检查,5例符合WHOⅡ级,4例Ⅱ级,1例Ⅲ级。病理检查可见异常增生的胶质细胞伴轻度的核异形,7例以弥漫性星形胶质细胞为主,2例以弥漫性少突胶质细胞为主,1例呈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为主同时合并少突胶质细胞增生,呈"结构性生长"。免疫组化结果可见GFAP(+Ⅲ级,4例Ⅱ级,1例Ⅲ级。病理检查可见异常增生的胶质细胞伴轻度的核异形,7例以弥漫性星形胶质细胞为主,2例以弥漫性少突胶质细胞为主,1例呈星形胶质细胞增生为主同时合并少突胶质细胞增生,呈"结构性生长"。免疫组化结果可见GFAP(+++),部分病例Olig-2(-++),部分病例Olig-2(-+)P53检查除少突胶质细胞增生为主类型外均在5%+)P53检查除少突胶质细胞增生为主类型外均在5%75%(+)之间,Ki-67在5%75%(+)之间,Ki-67在5%50%(+)。6例手术患者中,失访1例,存活5例;4例非手术患者中,死亡2例,存活2例。结论大脑胶质瘤病发病率低,临床表现不特异,影像学及病理检查可见特征性改变,联合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可提高其确诊率,手术切除病灶较非手术治疗存活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脑胶质瘤病(GC)的诊断方法和疗效。方法:对该科1993年至2003年收治的6例GC患者,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并采用手术治疗,术后行放疗或化疗。结果:6例患者死亡5例,从首发症状起平均病程16.4(6~23)个月,有1例患者病程为5个月,仍在随访中。结论:GC有特殊的MR表现,该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经病理确诊的4例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均为中青年女性。表现缺乏特异性,可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颅高压症状、癫痫、脑神经瘫痪以及不自主运动等,累及脊髓可致运动感觉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影像学呈弥漫性浸润病灶。4例患者均侵犯大脑半球3个以上部位并同时侵犯胼胝体,未见明显局灶性占位效应及增强扫描强化。发病早期均被误诊,尤其难与炎症性疾病相鉴别。4例最后均经病理确诊。【结论】弥漫性神经胶质瘤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可帮助诊断,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海洛因脑病(heroin-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HE)的MRI特点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34例病例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MRI、实验室检查及其中10例病理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而诊断HE.MRI检查用1.5T MRI扫描仪,行T1WI、T2WI、FLAIR检查.4例死亡患者中2例进行尸解,8例行脑立体定向活检.MRI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34例HE,全部病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灶同时累及幕上半球、脑干及小脑占85.3%,三者分别单独受累均<10%.病灶以累及脑白质为主.脑内两侧同时受累占91.2%.MRI显示的幕上半球"八字征"、脑干的"中空征"、及小脑的"蝶翼征"诊断HE有一定意义.MRI信号改变,主要与HE的脑白质脱髓鞘及大量空泡形成,这些空泡构成海绵状结构,内含液体增多有关.结论 MRI对HE能准确的定位定量诊断,并有一定特征MRI表现.MRI显示HE与病理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血吸虫病的MRI表现与临床联系,旨在提高对该病的临床、MRI特征的认识。方法:搜集我院经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脑血吸虫病14例。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5岁。本组病例全部来自血吸虫疫区,均有疫水接触史.病程7天~6个月不等。所有病例均采用GE1.0T超导磁共振机.每例均常规做MRI平扫及Gd—DTPA增强扫描,其中8例在行MRI检查前做过CT扫描。结果:幕上lO例,幕下4例;局灶性脑炎及脑膜炎型4例,肉芽肿型9例,脑萎缩型1例。病变在T1WI为低、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其形态呈脑回状或指套状。Gd—DTPA增强后13例病灶出现不同程度强化.其中6例呈结节状强化.6例呈多发、散在小点状强化,部分聚集呈簇状.1例幕上病变呈散在密集的结节状强化.同时伴有小点状.泥砂样强化。1例病灶无强化,呈脑萎缩改变。所有病灶周围均有明显脑水肿表现,病灶大小与灶周水肿不成比例,即病灶体积小而水肿面积大,有不同程度占位征象。结论:脑血吸虫病MRI表现有较高的特异性,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同时MRI检查也是术后随访及观察疗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脑胶质瘤病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或临床随访的大脑胶质瘤病的平扫及增强核磁共振(MR)影像资料,找出其中的特征性表现并与既往文献对照。结果:6例患者MR影像均显示双大脑半球多叶弥漫性病灶,边界不清,除1例外胼胝体均受累,1例侵犯脑干,3例侵犯外囊、基底节区。4例增强MR无明显强化效应,2例可见多发局灶性结节样及环状强化。结论:MR对诊断大脑胶质瘤病有较大价值,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脑血吸虫肉芽肿的MRI表现及临床特征.方法搜集资料完整的脑血吸虫肉芽肿11例,其中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对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1.0 TMR扫描机,全部病例均行增强扫描.结果 6例单发,5例多发;病灶主要位于顶叶(5例)、枕叶(5例)、颞叶(4例)、额叶(3例)、小脑半球(1例).平扫呈团、片状异常信号,T1WI为低、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周围水肿明显,增强扫描有多个小结节状、斑点状强化,并呈"泥砂样"聚集成团.结论脑血吸虫肉芽肿的MRI表现有很高的特异性,MRI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囊性病变的临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颅内囊性病变的临床症状体征、CT和MRI检查结果,并结合既往文献资料,总结出颅内囊性病变的特点。结果除蛛网膜囊肿和脑脓肿外,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脑转移癌、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脑膜瘤、神经鞘瘤和室管膜瘤等肿瘤都有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囊变,且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结论颅内囊性病变病理性质较复杂,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王昌新  曾飞雁 《安徽医学》2006,27(6):462-464
目的通过对脑血吸虫肉芽肿的MRI表现、病理材料及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资料完整的脑血吸虫肉芽肿11例,其中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4例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对MRI表现及病理进行分析。采用1.0TMR扫描机,全部病例均行增强扫描。结果6例单发,5例多发;病灶主要位于顶叶(5例),枕叶(5例),颞叶(4例),额叶(3例),小脑半球(1例)。平扫呈团、片状异常信号,T1WI为低、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周围水肿明显,增强扫描有多个小结节状、斑点状强化,并呈“泥砂样”聚集成团。结论脑血吸虫肉芽肿的MRI表现有很高的特异性,MRI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