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8):1-4,后插1
目的运用复杂网络技术探析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不同处方的腧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F)、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数据库截至2020年1月14日公开发表的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建立针灸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处方数据库,采用IBM SPSS MODLDER对数据行关联规则分析,后利用Gephi软件对复杂网络示意图进行分析展示。结果现代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配穴方法以局远配穴为主,最常取膀胱经、任脉和督脉腧穴,特定穴中背俞穴、五腧穴和募穴为常用。复杂网络分析发现其核心腧穴为百会、印堂、三阴交、太冲、心俞、肝俞、肾俞、内关、合谷、神门、太溪、足三里、四神聪;关联规则分析表明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核心腧穴组合为五组,即百会-印堂、百会-三阴交-太冲、太冲-合谷、百会-内关和心俞-肝俞-肾俞,其配伍规律与围绝经期抑郁症肾虚肝郁、肝郁气滞、心肾不交、心神不宁和肝郁脾虚的常见证型相一致。结论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配穴明显多于单穴使用,以局远配穴为主,核心腧穴组合可作为不同证型的核心处方应用,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顺 《山西中医》2009,25(1):36-37
配伍是方剂的核心问题,研究配伍的目的是揭示方剂的配伍规律。方剂配伍规律是方剂学学科定义的三项研究对象之一,也是方剂学与中药学、临床各科相区别的关键内涵所在。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学者陆续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研究,内容和方法多种多样。笔者将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内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51首中医古籍与中医药杂志期刊刊载的治疗慢性肝病有效方剂的研究分析,总结归纳常用治疗慢性肝病的16种组方配伍规律,并简要分析了其中4种。结果 :慢性肝病的基本治疗原则为:滋肾柔肝、养血通络;活血化瘀、理气祛湿;清热利湿、疏肝健脾;疏肝解郁、健脾养脾、补血。这些原则常常相互掺杂,交互为用。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抑郁症(PDD)在围绝经期发病率较高,发病率是绝经前的 2~3倍,以围绝经期症状和抑郁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药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PDD症状。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中医药可通过调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白细胞介素 4受体(IL-4R)/JAK激酶 1(JAK1)/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6(STAT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和雌激素等信号通路对PDD发挥治疗作用。今后可从PDD的发病机制入手,以中医药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干预PDD的疗效及结果为依据,探索中医药对PDD各个通路的分子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的以情绪低落、忧郁焦虑为主要特征的情志类疾病,激素和抗抑郁类药物是目前治疗常用药物,但存在一定局限性。该病病因复杂,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晰。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以及协调相关信号通路表达等方面来阐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发现针灸、中药等中医药疗法可以通过提高神经递质水平,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抑制神经细胞凋亡等途径减轻抑郁症状、改善预后,且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抑郁症中医治法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薛静燕 《河北中医》2003,25(11):823-824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并发症状 ,多发生在妇女绝经前后 ,以情绪低落 ,思维迟钝 ,语言动作减少 ,思想悲观或易怒善哭为特征 ,并伴有心悸失眠 ,胃纳不佳等症状 ,甚至消极厌世 ,郁结不解而自杀。该病症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危害 ,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发病 ,除其特定的社会因素外 ,主要与卵巢功能衰退 ,导致大脑皮质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卵巢 )轴各个环节作用失调 ,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下降等生理因素有关。中医学对围绝经期抑郁症虽然未有专论 ,但对其描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功效组成对方剂进行标引,可以写出方剂的组方结构式,由此可以客观地分析该方的组方结构及配伍结构。运用数据库软件编程处理1310首哮喘方剂,对其用药分析显示哮喘方剂的功效组成有21种。写出全部哮喘方剂的组方结构式,发现其重复率低的特点,并可以看出其中治疗效果的突现现象。进一步指出哮喘方剂中常用的30种配伍方式及化痰、行气、利水的常用配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理气疏肝、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祛湿化痰、活血化瘀、清热祛火、滋养肝肾、舒筋通络等八个方面分析了治疗抑郁症方剂的配伍规律及配伍原则,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嘉欣  姚鉴玲  马嘉慕  鲁艺  折改梅 《中草药》2022,53(22):7153-7163
目的 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OM)聚类-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solution,TOPSIS)算法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组方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并结合中医理论,挖掘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新组方。同时证明AHP-SOM聚类-TOPSIS算法可以用于临床疾病处方规律挖掘。方法 收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21年)中中医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方剂信息,先后使用关联规则算法(Apriori)、AHP、SOM、TOPSIS等关联、决策和聚类机器学习算法,挖掘其中高频原料药味的配方规律,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得到可能的新组方,并且使用TOPSIS对新方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同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得出新方。结果 用药频次分析得到前3位高频药味为柴胡、白芍和甘草,关联规则结果显示高频药味之间产生较强的关联性,排名前3位的药物组合分别为柴胡-白芍、柴胡-甘草、柴胡-茯苓。继而对39个高频药味进行AHP分析和加权后,得到加权值排在前5位的药味为柴胡、白芍、甘草、郁金、半夏,这些药味可以考虑在组方时优先选择。SOM聚类显示所有高频药味可分为7类,其中最优选配方药味与AHP分析结果权重排名前列的药味有极高的重叠。依据传统中医理论中疏肝理气、化痰开窍、活血化瘀等治则进行配伍组合,最终设计了10个可能的配方,并进行TOPSIS分析评价,排名第1的配方为柴胡、酸枣仁、白芍、半夏、郁金、甘草。最后使用中医药传承辅助平台,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出2个潜在的核心药组:白芍-麦冬-远志、石菖蒲-柴胡-远志,核心药组再次组合成1个新处方:白芍-麦冬-远志-石菖蒲-柴胡。结论 在中医药基本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各类机器学习算法,分析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组方规律,设计获得可能的新组方,为临床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2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月华 《河北中医》2007,29(2):148-148
2001-02—2006-04,笔者运用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21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均为本院针灸科女性患者,年龄44~56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5年。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为单相或双相情感障碍的抑郁症患者,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抑郁  相似文献   

11.
冯秀英 《山西中医》2005,21(2):62-63
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中医学绝经前后诸症范畴。据统计,围绝经期妇女约有85%~90%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多种不适,约10%~30%罹患围绝经期综合征。现将近年来中医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抑郁症临床组方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仕文  孙世发  左言富 《光明中医》2007,22(1):F0003-F0004
本文通过对历代常用治疗郁证用药配伍分析,发现抑郁症临床组方是以疏肝解郁药为主,配伍健脾养血、养心安神、活血行血、化痰散结、清心泄火、补益肝肾等类药物而减.强调重视抑郁症临床组方规律的认识,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新方的创制.  相似文献   

13.
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医实现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4个重要环节之一。方剂又是联结中医与中药的桥梁。在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抓住中医方剂这一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中医现代化和中药现代化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研究方剂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呢?1 研究方剂的关键问题是配伍,研究配伍目的是揭示方剂配伍的规律首先我们认为,方剂不完全等同于复方。方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辨证的前提下,针对病机的关  相似文献   

14.
吴红斌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4):1034-1036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就中医而言,其属于中医绝经前后诸症、郁证、脏躁、虚劳、失眠、心悸、汗症等范畴,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中医药对于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笔者对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实验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中医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特色鲜明,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具有明显优势。本文从专药专方、针灸疗法和联合治疗三方面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中医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围绝经期抑郁症是指发生在围绝经期的以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紧张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精神疾病,大多数患者还伴有失眠、躯体不适及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常发生在44~55岁之间。有研究表明到2020年,抑郁障碍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残原因~([1])。世界范围内女性抑郁症的发生率是男性的1.5~3倍~([2]),围绝经期妇女由于内分泌代谢功能的紊乱及身体各项机能的逐渐衰退,更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之一。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女性社会地位的逐步  相似文献   

17.
段清珍  赵志付 《新中医》2012,(12):161-162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们应对各种压力的增加,围绝经期妇女容易罹患抑郁症。临床以情感忧郁、焦虑和紧张为主要症状,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较大,易紧张、抑郁、焦虑、妄想,可伴有失眠、躯体不适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并伴有性腺功能减退、月经紊乱或闭经,  相似文献   

18.
综合干预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5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指发生于妇女自然绝经前后的以抑郁为主要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兴趣丧失,思维迟滞,意志行为减少,严重者伴有自杀观念和行为等。此病对围绝经期妇女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且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加,本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所以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9.
介绍金季玲教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经验。金师认为肾精不足、肝气郁结、心神失守、脑神失养是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主要病机,"补肾疏肝、宁心安神"是主要的药物治疗原则,心理干预及走罐是重要的辅助措施。以中药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能够切实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6,(12):1096-1100
目的:对近年来中医药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进展做一整理,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以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为关键词,通过CNKI及相关搜索引擎检索近10年有关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因病机及其治疗的论文2 000余篇,再以中医药为关键词对文章进行筛选,获得相关文献300余篇。结果:阅读了两百余篇有关中医药与围绝经期综合征或更年期综合征的论文,发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并无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药通过改善脏腑功能、调节阴阳平衡和补虚祛邪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参考文献58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