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57—2000年台州市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发病流行规律。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肝炎分型三间分布、疫苗效果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为115.5/10万,1998年起位居法定传染病的首位。甲肝疫苗的应用,使0-9岁组发病率从170.8/10万下降到1.6/10万,削平了儿童发病高峰。乙肝疫苗接种后,相应年龄组的发病率从43.7/10万下降到6.3/10万,HBsAg携带率下降到2%。结论:疫苗接种是防制病毒性肝炎的主要措施,乙肝成人免疫和加强免疫是控制乙肝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发病流行规律,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病毒性肝炎分型三间分布,发病趋势,疫苗效果等比较分析。结果病毒性肝炎年均发病率为133.78/10万,1992年起位居法定传染病的首位;全市甲肝发病占总发病报告总数的25.34%,总报告发病率为30.59/10万,0岁~9岁组发病率从181.44/10万下降到22.56/10万,地区分布以上街区为多,目前登封发病率超过15年均水平;使用乙肝疫苗接种后,相应年龄组的发病率从29.84/10万下降到15.85/10万。结论全市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及食品卫生督管力度,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治,预防控制甲肝流行,同时乙肝疫苗免疫和加强是控制乙肝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三明市1995-2004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三明市1995—2004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趋势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法定传染病统计年报表、疫情汇编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年来病毒性肝炎年发病率波动在44.07/10万~82.87/10万之间,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以乙肝病例最多,占71.63%,发病逐年上升;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32.62%;全年分布基本均匀;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性别比为2.60:1,20~加岁组为发病高峰。结论三明市病毒性肝炎发病呈上升趋势,未来预防工作应以乙肝防治为主,以疫苗免疫为重点。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大兴区1994-2003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和分布情况,掌握流行规律,为进一步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传染病统计年报表、疫情汇编资料及疫情专题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10年来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波动在53.39/10万-16.08/10万,平均发病率为31.69/10万。甲肝发病率逐年下降,乙肝发病率也呈下降趋势,但其在肝炎病例中的构成比逐年上升。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6月份,发病数占全部病例数的49.03%;各个乡镇、街道均有病例发生;发病年龄以20一49岁的青壮年为主,男性多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33.68%),其次为学生(21.89%)、工人(14.63%)。结论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病毒性肝炎发病的主要措施,在青壮年、成人中开展乙肝疫苗的普遍接种是控制乙肝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濮阳市病毒性肝炎(肝炎)的流行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濮阳市1995~2004年肝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4年肝炎年均发病率为78.59/10万。甲肝发病逐年下降,近2年有上升趋势;乙肝在各型肝炎中所占比例最大,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甲肝发病有明显的夏秋季高峰,乙肝季节分布不明显;甲肝的年龄分布以0~2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乙肝以20~45岁年龄组为主;甲肝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6.84/10万,女性为7.98/10万,乙肝年均发病率为112.62/10万,女性为44.76/10万;病毒性肝炎的地区分布呈现市区高于农村。[结论]乙肝是濮阳市肝炎的防治重点,甲肝发病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乙型肝炎流行状况及应对策略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针对广东省HBV流行率高的严峻局面,寻求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根据1990~2002年广东省法定传染病年报表、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报表结合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广东省乙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90年代初的19.00/10万升至2002年的37.26/10万;2002年乙肝占病毒性肝炎总病例数的80.51%;14岁以下人群乙肝发病数占当年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数的比例逐年下降。乙肝疫苗接种率从1999年的87.7%上升至2002年的96.0%。结论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对低年龄组儿童已见明显的保护效果,今后乙肝的应对策略是:对高危易感人群进行高覆盖率的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乙型肝炎流行趋势及应对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四川省乙型肝炎(乙肝)流行趋势,探讨应对策略。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根据四川省1990-2004年法定传染病报表及四川省接种率抽样调查资料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四川省乙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990年的14.51/10万上升到2004年的98.19/10万,高于全国乙肝报告发病率的67.98/10万。乙肝在病毒性肝炎中比重越来越大,构成比由1990年的9.13%上升到2004年的83.92%。发病年龄集中在15-44岁,10岁儿童发病构成比逐年下降,10-19岁发病构成比逐年上升。结论:加强新生儿以外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建立健全乙肝监测系统,重视安全注射和血液制品的监督管理等,以加速全省乙肝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赣榆县1990-2001年病毒性肝炎流行趋势。方法:根据该县卫生防疫站疫情资料,对1990-2001年赣榆县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0-1992年发病率在60.87/10万-138.08/10万,1995年开始针对性地开展15岁以下人群甲、乙肝疫苗接种,每年接种人数占总人口的3%-4%,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至2001年发病率为11.62/10万,低于上级下达的控制标准(60/10万)。结论:持之以恒地延续甲、乙肝疫苗程序接种工作,就能降低肝炎发病率,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儿童甲肝和乙肝疫苗接种与病毒性肝炎发病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儿童甲、乙肝疫苗接种与相应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危险度变化。遂对 1990~ 2 0 0 0年间 ,0~ 7岁儿童接种甲、乙肝疫苗与相应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影响 ,进行了回顾性群组研究。结果表明 :0~ 7岁儿童经多年甲、乙肝疫苗接种 ,甲、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渐下降 ,疫苗保护率为 83 .66% ,疫苗效果指数为 6.12 ,流行病学观察效果显著。疫苗接种后 ,总体 AR减低 14 3 .16/ 10万 ,RR仅为 0 .16,接种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意义。提示甲、乙肝疫苗接种对预防甲、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高度有益 ,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疫苗接种率越高 ,RR越低 ,呈“负”的暴露—疾病联系 ,暴露越多 ,疾病减少 ,具有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葛备  马焰 《中国校医》2010,24(12):882-883
目的分析江阴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完善病毒性肝炎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1—2009年江阴市报告的病毒性肝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1—2009年江阴市病毒性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52.13/10万,2009年发病率最低,为13.10/10万,比最高的1993年下降90.20%;2009年报告乙肝123例(53.48%)。结论 1991—2009年江阴市病毒性肝炎发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以接种甲肝疫苗、乙肝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成效显著;乙肝是病毒性肝炎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沈阳市皇姑区乙肝流行特征,评价乙肝疫苗(HBV)的预防效果。[方法]对皇姑区1990~2004年乙肝疫情与HBV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2004年乙肝年均发病率为42.42/10万。累积发病率.男性为915.20/10万,女性为374.04/10万(P〈0.01);20~39岁为1436.36/10万,0~9岁为196.24/10万,10~19岁为294.98/10万(P〈0.01)。14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与同年HBV接种率呈高度负相关(r=-0.832),不同街道全人群乙肝累积发病率、14岁以下儿童乙肝累积发病率均与儿童HBV平均接种率呈高度负相关(r=-0.659、-0.815)。[结论]乙肝发病率逐渐降低,与儿童HBV接种率逐年提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分析和免疫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东省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为制定广东省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广东省1992~2003年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乙型肝炎发病率和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等资料。结果乙肝疫苗1992年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纳入计划免疫,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逐渐完善,1997年、2003年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分别为73.6%、93.1%;1993~2003年乙型肝炎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3.80/10万,从1993年的28.85/10万上升至2003年的33.00/10万,其中0~4岁组和5~9岁组分别由17.05/10万、26.10/10万下降至6.36/10万、6.72/10万;1~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由1992年的16.76%下降至2002年的13.28%,其中1~4岁组和5~9岁组分别由16.76%1、9.14%降至4.86%、6.39%,10~59岁组变化不大。结论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能显著地降低乙肝发病率和HBsAg携带率;今后在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的同时,应考虑开展对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和重点人群进行乙肝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1958~2006年病毒性肝炎发病及干预措施的研究,为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做好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降低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8年病毒性肝炎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研究。结果房山区48年间共发生病毒性肝炎25132例,年均发病率80.31/10万;1981年发病率最高,412.40/10万,1995年发病率最低,7.30/10万。48年间发病率波动明显,发病趋势与HepB,HepA接种措施实施有关。性别发病以男性为主,职业分布干预前后均以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为主。结论病毒性肝炎在房山区传染病发病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经对20世纪80年代末HepB接种,90年代的HepA对易感、高危人群两次接种干预实施效果评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进一步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提示应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防控措施的落实,特别是HepB,HepA疫苗接种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接种小学生抗体反应比较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观察国产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学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2批国产、2批进口酵母乙肝疫苗和4批国产仓鼠卵巢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对550名小学生进行了1年免疫效果观察。结果未发现所有接种对象出现严重副反应。完成3针免疫后1个月时,接种各疫苗组的抗体阳转率均达90%以上,其后开始缓慢下降。除两组外,2批国产酵母疫苗组免疫后7个月时抗体滴度显著低于进口酵母疫苗和国产CHO疫苗组,但在第一针免疫后1年时,与Merck公司疫苗和CHO疫苗差异无显著性。除Amgen公司酵母疫苗外,其他各批疫苗抗体滴度峰值均出现在免疫后7个月。2批国产酵母及2批同年CHO疫苗不同批号间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国产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的安全性好,对小学生免疫效果达到进口基因重组疫苗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甲型肝炎疫苗免疫的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提高甲型肝炎疫苗接种的经济效益和为制订甲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平衡点分析和抗体水平平衡点分析等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结果 发现调查地嘉兴市在甲型肝炎发病率为41.15/10 万的情况下,甲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成本效益比为2.53 ,成本效益平衡点甲型肝炎的发病率应为16.26/10 万,对甲型肝炎抗体阳性率50% 以上的人群接种时,抗体筛选后再接种能节省费用。结论 开展甲型肝炎疫苗的大规模人群接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15 ~29 岁的人群为接种的首选对象,对25 岁以上人群接种前先进行抗体筛选能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儿童乙肝疫苗免疫后乙肝病毒感染和发病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于2000年和2006年共计抽取1 904份接种人群血液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结果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及时率均保持较高水平。20岁以下人群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HBsAg携带率降幅为78.34%。儿童乙肝患者中84.35%(124/147)未接种过乙肝疫苗;23例接种乙肝疫苗但患病的儿童中,12例患儿的母亲或父亲HB-sAg阳性。结论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降低乙肝感染的有效措施。需加强母(父)婴阻断和家庭内传播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