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颌下腺结石对腺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99mTc连续动态显像对20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颌下腺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颌下腺结石时,腺体的摄取和分泌功能均有明显降低,结石的大小及腺体的感染程度是影响腺体功能的主要因素。摄取功能和分泌功能通常发生同步降低,早期病例则只表现为分泌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颌下腺腺体结石的诊断与治疗,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颌下腺腺体内结石临床资料。颌下腺腺体内结石好发30~~50岁,男女无性别差异,65.3%发生于导管后段,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查体及颌下腺侧位片确诊。结果:行腺体摘除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刮善,未见复发者。结论:对于早期总者行腺体结石摘除术与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阻断炎症的发展,但对于反复发作、腺体功能消失者实行颌下腺摘除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颌下腺结石症的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上怀疑有颌下腺肿块或颌下腺结石者进行B超检查。结果:探查发现颌下腺腺体内及主导管内有强回声光团及后方声影,并可准确描述结石位置以及健侧与患侧观察颌下腺腺体形态、回声改变情况,明确腺体炎症程度。结论:高频超声对颌下腺结石症检出结石的阳性率高,不仅可以了解结石的具体位置,同时可以了解腺体炎症程度,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愈后有一定参考价值,并且此法具有无创性,方法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临床资料。下颌下腺导管内结石好发30-50岁,男女无性别差异,65.3%发生于导管后段,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查体及下颌横断黯片确诊。结果行导管取石术后,临床阻塞症状明显改善,但有复发者。结论对于早期患者行导管取石术辅助腺体按摩及合理使用催涎剂与抗生素,可以有效阻断炎症的发展,但对于反复发作、腺体功能消失者行下颌下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颌下腺结石发生的临床和病理相关性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光镜下观察颌下腺腺体的病理变化,对颌下腺结石患者进行临床、X线片及病理资料复习,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颌下腺结石发生与性别、病程、细菌感染、口腔环境密切相关。结论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预防颌下腺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涎石病多发生于颌下腺,在三对大涎腺中,颌下腺结石最常见,约占80%~90%。腮腺次之,舌下腺极为罕见。它的发生,可导致腺体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颌下腺结石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雅琴 《吉林医学》2008,29(16):1396-1397
目的:探讨颌下腺结石发生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理。方法:光镜下观察颌下腺腺体的病理变化,对颁下腺结石患者进行临床、X线片及病理资料复习,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颌下腺结石发生与性别、病程、细菌感染、口腔环境密切相关。结论: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预防颌下腺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姚声  周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17-117
目的分析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情况,为该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因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就诊的病人176例,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76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病人中选择保守治疗36例,选择经口内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60例,选择下颌下腺摘除术75例,5例在经口结石取出术后再次手术摘除下颌下腺。结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阻塞性下颌下腺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经口导管结石取出术、下颌下腺摘除术。需依据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难易程度及腺体功能损害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6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进行检查,得到下颌下腺导管和结石及异物声像图,分析其特点,经手术或内镜取石治疗后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观察56例均见结石,下颌下腺主导管结石32例;下颌下腺-腺管交界处结石15例;下颌下腺腺体内结石9例。其中导管扩张51例,不扩张5例,提示手术与超声诊断基本相符。结论超声可以较直观地显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大小和结石在导管中的位置,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颌下腺涎腺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颌下腺涎腺结石患者,采用下颌横断合片及锥形束CT(CBCT)的方法判定颌下腺结石的位置和形态。结果位于前牙区结石4例,前磨牙区7例,磨牙区8例,磨牙后区10例,腺体内1例。按结石所处位置分为导管前部11例,占36.67%,导管后部结石18例,占60.00%,腺体部1例,占3.33%。术后观察导管结石长径范围为2.0~29.0 mm。结论采用下颌横断合片及CBCT的方法判定颌下腺结石的位置和形态,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揭示上海市闵行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全癌种恶性肿瘤发病状况。方法  以上海市闵行区2004—2014年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登记管理的新发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于上海市恶性肿瘤登记系统追踪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计算T2DM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及与当地一般人群的恶性肿瘤标准化发病比(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io,SIR)和95%CI。 结果  男性和女性T2DM患者恶性肿瘤全癌种发病率分别为969.69/10万和834.17/10万人年(person year),世界人口年龄标化发病率(age standardized rate,ASR [W])分别为206.72/10万人年和285.80/10万人年,男女性全癌种恶性肿瘤的标化发病比分别为0.93 (95%CI:0.88~0.98)和1.07 (95%CI:1.01~1.12)。结论  与一般人群相比,T2DM患者特定癌种的发病风险增高,不同癌种的发病风险变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丹参配方颗粒及丹参超细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丹参配方颗粒[0.45 g/(kg·d)]组及丹参超细粉[2.25g/(kg·d)]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制备模型。监测实验周期内小鼠体重,比较药物对小鼠健康状况的影响;神经功能评分实验、角落转向实验、前肢力量测定实验,比较药物对神经缺损、运动、感觉功能的恢复作用;脑组织含水量测定观察脑水肿程度,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计算梗死体积,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比较药物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丹参超细粉组小鼠前肢力量改善明显(P0.01),体重恢复明显(P0.05),TNF-α、MPO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丹参配方颗粒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丹参配方颗粒组和丹参超细粉组小鼠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配方颗粒及丹参超细粉对脑缺血损伤均具有一定保护作用,等效剂量比较作用强度相近。  相似文献   

13.
Huang HF  Wu JY  Han F  Wang YM  Zhang JG  Chen JH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8):3397-3400
目的 观察慢性移植肾肾病(CAN)患者采用西罗莫司(SIR)替代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开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诊断CAN患者74例,基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30~60ml·min-1·(1.73 m2)-1.其中36例采用SIR切换治疗(CNI药物停用12 h后开始使用SIR),另外38例继续使用CNI药物维持治疗(环孢素治疗30例;他克莫司治疗8例).所有患者霉酚酸酯适当加量并随访4年,定期观察移植物肾功能和eGFR,记录排斥反应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监测血常规、血脂、肝功能等指标.结果 SIR切换组和CNI维持组切换前eGFR分别为(40±7)ml·min-1·(1.73 m2)-1和(38±6)ml· min-1· (1.73 m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换后SIR切换组较CNI维持组移植肾功能改善明显,在随访至3、12、24、36和48个月时SIR切换组eGFR均明显高于CNI维持组(均P<0.05).随访结束时SIR切换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蛋白尿1例,肺部感染1例;CNI维持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例(P>0.05).以肌酐翻倍作为终点事件显示SIR切换组的4年存活率(75.0%)显著优于CNI维持组(50.0%)(P=0.03).随访3个月时SIR切换组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显著高于切换前;总胆红素显著低于切换前和CNI维持组(均P<0.05).结论 SIR替代CNI药物治疗CAN患者可以明显改善移植肾肾功能,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同时并不增加排斥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CIR)后脑组织中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的表达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再灌注后于3、6、12h及1、2、3、7d取脑,免疫组化法和脑组织匀浆法检测PAR-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PAR-1表达增加(P<0.01),MDA含量增多(P<0.01),SOD活性降低(P<0.01);PAR-1表达与MDA含量正相关(r1=0.844,P<0.05),与SOD含量负相关(r2=-0.901,P<0.01)。结论:CIR后PAR-1表达增多可加重脑组织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CIR)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在不同时间大脑各区的表达特点,采用人尿激肽原酶(Hk-1)干预后ERK在不同时间大脑缺血区的表达变化及特点,探讨ERK与脑缺血的关系。方法:通过线拴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急性缺血不同时间脑区及干预后的ERK阳性神经元的动态改变。结果:①在纹状体平面,CIR 6 h后梗死中心ERK阳性神经元数量急剧下降,CIR24 h组中完全消失。半暗带皮质和海马平面,ERK阳性神经元均有先升后降的趋势。②Hk-1干预后从CIR 6 h始ERK活性均较同期CIR组高。结论:CIR的ERK早期活性升高与随后的下降在用药干预后其ERK活性均较模型组高,可能与人尿激肽原酶促进了ERK生存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肝护脑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对照组、保肝护脑针法组。线栓法制作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测试大鼠行为学、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并观察肝细胞线粒体形态变化。结果模型组、针刺对照组和保肝护脑针法组缺血2 h(电针治疗前)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经10次电针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对照组和保肝护脑针法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针刺对照组相比,保肝护脑针法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更为显著(P<0.05)。电针治疗前,与假手术组、针刺对照组和保肝护脑针法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ST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血清GSH和T-AOC明显降低(P<0.01);经10次电针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对照组和保肝护脑针法组血清AST水平明显降低(P<0.01),同时血清GSH和T-AOC显著升高(P<0.01);与针刺对照组相比,保肝护脑针法组血清AST、GSH和T-AOC各项变化更为显著(P<0.05)。电镜观察肝细胞线粒体形态改变:假手术组肝细胞线粒体形态正常,模型组肝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针刺对照组肝细胞线粒体轻度肿胀,保肝护脑针法组肝细胞线粒体形态近乎正常。结论保肝护脑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效果较单纯头穴针刺更为显著,其治疗机理与抗氧应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韩人远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5):786-788
目的总结和分析非牙源性牙痛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3例非牙源性牙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叉神经痛10例;蝶腭神经痛3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症5例;涎石症3例;面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1例;心源性牙痛2例;脑血管病变2例;上颌窦疾患2例;咽部炎症3例;带状疱疹1例;非典型牙痛1例。结论非牙源性牙痛临床有较多表现,需认真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分为两组,各41例,治疗组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加用中药外治,对照组单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5.1%,对照组治愈率为90.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复发率10.3%,对照组复发率为35.1%,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FMCL)对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舒血宁1.8 mg•kg-1)及山楂叶总黄酮高、中、低(100 、30和10 mg•kg-1)剂量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凋亡相关蛋白Fas、细胞色素C(Cyt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山楂叶总黄酮高剂量组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山楂叶总黄酮高和中剂量组Cyt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Fas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可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Cyt C通路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化学去神经法阻断辣椒素敏感的C类神经纤维(CapsCF),观察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影响,并探讨氧化应激反应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辣椒素组(CS组)、辣椒素肺缺血再灌注组(CIR组)。分别予以辣椒素(100 mg/kg)或其载液皮下注射,5 d后建立肺IR模型。实验终末检测血气分析,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肺组织湿干比,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S组和CS组比,IR组和CIR组动脉血氧分压降低(P<0.0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升高(P <0.05),肺组织湿干比升高,氧化应激反应加重(P均<0.05),病理学损伤加重。CIR组指标改变均较IR组加重(血气学指标除外)。结论 化学去神经法阻断CapsCF,加重肺IR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加重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