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对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超声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愈合情况。方法:对89例剖宫产术后7~10天子宫大小、宫腔、切口及术后4~7月子宫瘢痕形成的切口进行观察。结果:术后7~10天子宫复旧良好,官腔积血、或/和宫旁血肿,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分别为49.4%、30.3%、3.4%。术后4~7月子宫瘢痕缺陷易造成节育环放置困难,或节育环移位。结论:剖宫产术后超声检查能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等并发症,可及时为临床处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们回顾性研究了1996年4月~1998年11月间19例剖腹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声像图改变,探讨B超对切口愈合不良的诊断价值。三资料和方法19例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27岁,孕37~41周。14例于刮腹产术后5~7天内行B超检查,其中2例有发热和下腹隐痛,余均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5例于术后2-6月因下腹痛或恶露不尽而就诊,其中1例伴有发热。应用AIDKA-SSbe20型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3.SMHz。患者膀跳适度充盈后取仰卧位,探头于下腹适度加压分别行纵切、横切,多切面观察子宫大小、宫腔、子宫切口和盆腔情况。2结果19例…  相似文献   

3.
超声对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监测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声像图表现.方法 应用B超监测3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 根据声像图特点将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类:I类子宫切口呈平行或弧状强回声带为愈合良好;Ⅱ类子宫切口呈实质性非均质性回声团或无回声区为主的混合性回声团为子宫切口炎性反应,26例(86.7%);Ⅲ类子宫切口区局部中断,内见斑片状强回声,边缘明显增厚,突向膀胱,附件区可及形态不规则,非均质性实质性包块伴无回声,为子宫局部裂开,溃疡形成伴附件炎性渗出,4例(13.3%).结论 B超能够监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对防治晚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刮官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声像图表现。方法应用经阴道超声及腹部超声联合监测1362例削宵产术后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子宫切口分为4种类型:Ⅰ类子宫切口1327例(97.43%),Ⅱ类子宫切口28例(2.06%).Ⅲ类子宫切口4例(0.29%),Ⅳ类腹部切1512例(0.15%),伴子宫切口明显炎性反应1例(0.73%)。结论 超声能够监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对及时治疗防止远期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剖宫产率的增高,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常常难以避免.术后超声对子宫复旧情况进行监测,早期发现切口愈合不良和血肿形成,并及时处置是避免术后晚期切口裂开导致阴道大出血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临产前后采取两种剖宫产术式的产妇的腹部切口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方法 施行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400例为观察组,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400例为对照组,在手术后5~7d进行超声检查,对临产前后的两组产妇的腹部切口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已临产的产妇腹部切口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和施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临产前的产妇实行新式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不适宜用于临产前的产妇。剖宫产术后应常规行B超检查了解切口愈合情况。  相似文献   

7.
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对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诊断价值, 探讨切口愈合不良的声像特点及其分型。方法 对100例剖宫产切口愈合良好和38例切口愈合不良的声像图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 38例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超声影像特异。根据病理变化, 结合声像图表现归纳为实性非均质型、混合回声型及类囊肿型三类。结论 超声诊断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是简便易行、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对防治晚期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超声诊断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阑尾炎在二维声像图中的特征性表现,总结提高对阑尾炎的诊断水平。方法:使用GE200型超声诊断仪,采取仰卧位,左、右下腹常规扫查。结果:217例阑尾炎与手术结果对照,符合率为92.6%(201/217).其声像图特征可分为8种类型。结论:通过多切面探查,分析图象特征.提高阑尾炎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程度应用常规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进行评价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26例剖宫产产妇,全部开展常规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案对患者的切口愈合程度、子宫复旧情况评价效果。结果:在宫腔积液及(或)残留物、切口愈合不良、子宫复旧良好检出详情、切口愈合不良分型上,经阴道超声显著优于经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程度使用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够更为直观的反应切口愈合情况,有利于远期剖宫产术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超声在腹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寻找超声在腹部外伤中的快速诊断规律,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以腹部外伤就诊患的超声检查结果,对53例阳性患的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对内脏出血的检出率100%。超声检查结果与内脏破裂程度及部位完全符合45例占85%,提供间接征象7例占13%。结论:超声在腹部外伤内脏破裂出血有独特的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女性 ,30岁。因发现下腹部包块伴腹痛 2年余 ,加重 2月而入院。 3年前曾做过剖宫术。入院专科检查 :下腹部切口触及一包块 ,大小约 5 cm× 4 cm× 5 cm,周界清晰 ,质硬 ,压痛明显 ,活动度差。子宫大小正常 ,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超声检查 :下腹部正口略偏右腹壁切口周围皮下组织中 ,见一 3.8cm× 3.0 cm× 3.2 cm混合性包块 ,形态欠规整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晰 ,其内可见大小不等无回声区 ,最大为 1.2 cm× 0 .7cm,呈蜂窝状 (彩图 11见 页 )。CDFI;其周围及内部见少许血流信号。超声提示 :下腹部腹壁切口周围混合性包块 (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2.
对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00例腹部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为1.8%,妇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0.8%;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与妇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妇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诱发因素主要是肥胖、贫血、术后咳嗽、伴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细菌感染等;建议加强术后护理,如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保持病房通风无菌环境、密切观察病情、外阴清洁护理、腹部切口红外线照射等措施,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妇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且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切口愈合良好的患者779例为对照组,分析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原因,探讨如何能够预防切口愈合不良,加速切口愈合。结果我院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4.88%,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夏季、宫颈分泌物培养见致病菌、胎膜早破、孕前超重或肥胖、腹壁脂肪层厚度>3 cm、试产、皮下组织内残留线结、皮下组织使用电刀止血、术后发热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为手术时间为夏季、宫颈分泌物培养见致病菌、胎膜早破、孕前超重或肥胖、腹壁脂肪层厚度>3 cm、试产、皮下组织内残留线结、皮下组织使用电刀止血、术后发热,应从孕期保健、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管理几个方面着手预防,发现切口愈合不良后,及时敞开切口、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有利于愈合。  相似文献   

14.
总结20例心脏术后胸部正中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护理。彻底开放手术切口,拆除缝线,清除切口坏死组织;根据切口处理的TIME原则,为防止切口感染应用含藻酸盐银敷料填塞切口,隔日换药。待创面呈现100%红色肉芽组织,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进行切口换药,直至切口全部愈合。20例患者治疗后切口全部愈合。平均治疗天数31.6天,随访1~12个月无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是产科常见的手术,而上环术则是计划生育常用的避孕方法,剖宫产术后行上环术稍有不慎易将环嵌入前壁切口,造成切口的损伤。由于患者早期无特殊感觉,术者往往不易查觉,在日后逐渐引起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穿孔、大出血等)。通过B超检查,可及时发现环偏移及嵌顿的位置和切口损伤程度,避免患者术后的并发症,保障妇女的身心健康,配合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120例肾小球肾炎患者的B型超声探查资料。通过对肾脏大小的测量,皮质回声及皮髓质结构、肾包膜等分析认为:肾脏(长径)愈小,肾小球功能愈差;肾皮质回声增强及皮髓质结构紊乱均提示慢性肾炎。并讨论了声像形成的病理基础、肾小球肾炎与肾占位的鉴别以及B超在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饶俐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950-1951
[目的]评价超声检查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中的诊断价值,探讨切口愈合不良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对58例临床疑诊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术后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并动态监测至切口愈合.[结果]根据声像图特点,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为三类:①愈合良好30例,占51.72%;②愈合欠佳25例,占43.10%;③未愈合3例,占5.18%.[结论]超声能早期诊断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动态观察子宫切口的变化,对防治晚期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对肠道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内窥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肠道肿瘤疑诊患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92例中,超声诊断肠道肿瘤75例,特征表现为“靶环征”和“假肾征”,其中结肠肿瘤56例,小肠肿瘤5例,直肠肿瘤14例;超声诊断肠结核1例,克罗恩病2例;超声误诊、漏诊或未能提供阳性诊断14例。结论:“靶环征”及“假肾征”并非肠道肿瘤所特有的超声表现,应与肠结核、克罗恩病等鉴别,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戴薇  王婷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3):1974-1977
目的 探讨骨盆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骨肿瘤病区收治的骨盆恶性肿瘤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60例,按基本资料组间匹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根据骨盆肿瘤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采用专家会议论证建立护理干预方案,内容包括手术前后切口系统管理、湿性切口处理、跟踪随访、居家护理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和护理。分别于术后14 d开始干预至术后1个月。结果 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切口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第14天,观察组切口愈合计分(PUSH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结束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盆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切口组织修复,提高切口治愈率并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80 d.因左臀部包块就诊.彩超检查:左臀部偏内侧见4.6 cm×3.8 cm×3 .3 cm的囊实性肿块(图1),表面光滑,囊壁较薄,见多个突向囊腔的结节回声,最大2.1 cm×1.9 cm.CDFI:肿物内及周边未见血流信号.超声提示:左臀部囊实性肿块(畸胎瘤) .X-线示:软组织肿物.术后病理:畸胎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