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骨膜蛋白(periostin, POSTN)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乳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科2012 年5 月至2016 年12 月手术切除的45 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另取15 例患者手术切除的无菌癌组织及正常组织进行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H-E及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原代培养的成纤维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qPCR)分别分析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乳腺正常组织以及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和正常成纤维细胞中POSTN mRNA的表达情况,并用相关性分析乳腺癌组织中POSTN表达水平和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乳腺癌组织芯片H-E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OST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定位。结果:乳腺癌组织POSTN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0.05);癌相关成纤维细胞POSTN mRNA表达与正常成纤维细胞无明显差异(P>0.05)。POSTN蛋白主要在乳腺癌实质组织中表达,间质中表达较少。乳腺癌组织中POSTN mRNA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呈负相关(P<0.05)。结论:POSTN主要在乳腺癌组织实质中表达,其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与分子亚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中Galectin.3的表达水平。结果Galectin-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及淋巴结转移者中表达增高,且随着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其表达率在基底细胞亚型高于管腔A型,ER阴性组高于ER阳性组。结论Galectin.3蛋白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通过检测有助于对乳腺癌预后及分子亚型的判断,为指导临床激素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62例乳腺癌、15例癌旁及12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性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56.5%)显著低于癌旁组(86.7%)和正常组(100.0%),P均〈0.05;癌旁组(86.7%)低于正常组(100.0%),P〉0.05。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32.1%)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61.8%),P〈0.05;浸润性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44.4%)显著低于早期浸润性癌(75.0%),P〈0.05;PTEN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P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 PTEN蛋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PTEN蛋白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判定乳腺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在浸润性乳腺癌及其各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89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和Her-2的表达情况,并据此将乳腺癌患者分为腺腔A型、腺腔B型、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细胞样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4种分子亚型乳腺癌组织中IMP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IMP3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8.5%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有IMP3表达.IMP3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Ki-67指数有关(P<0.01),组织学分级越高及Ki-67指数高者IMP3表达越高.IMP3在腺腔A型、腺腔B型、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细胞样型中表达率分别为5.3%、10.0%、21.4%和58.3%.Her-2过表达型的IMP3表达率高于腺腔A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细胞样型表达率高于腺腔A型、腺腔B型及Her-2过表达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MP3阳性表达者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者(P<0.001).[结论]IMP3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可作为乳腺癌预后的评估指标之一,并有可能成为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靶向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戴岳楚  潘印 《癌症进展》2004,2(6):484-486,440
目的探讨CD147蛋白表达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检测了CD147蛋白在58例乳腺癌标本和1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中的表达.结果CD147蛋白分子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CD147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状况、组织学分级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D147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Ku80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Ku80蛋白在乳腺癌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乳腺癌组织Ku80、ER、PR、HER-2和突变型p53表达水平.结果:65例乳腺癌标本中Ku80、ER、PR、HER-2、p53阳性率分别为78.5%、40.0%、53.8%、44.6%和32.3%.Ku80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ER、PR、HER-2和p53的表达水平有关(P<0.05),其中Ku80与HER-2密切相关(rs=0.319,P=0.010).结论:Ku80表达水平与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特别是与HER-2关系密切;Ku80与HER-2之间可能存在调控通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乳腺癌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半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88例乳腺癌组织和61例乳腺增生组织中Claudin-5 mRNA及Claudin-5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乳腺癌组织中Claudin-5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年龄、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的Claudin-5 mRNA和Claudin-5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87±0.13和0.95±0.23,均高于乳腺增生组织的0.23±0.09和0.5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laudin-5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Claudin-5蛋白低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为45.5个月,高于高表达者的29.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audin-5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和转移有着密切关系,并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波形蛋白(Viment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 月至2016 年1 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56 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以及病历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qPCR 分别检测癌组织中Vimentin、E-cadherin 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析Vimentin 和E-cadher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Vimentin 和E-cadherin 蛋白表达的独立因素,用Spearman 分析Vimentin 与E-cadherin 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 分析Vimentin 和E-cadherin 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Vimentin 和E-cadherin 蛋白表达对预后的诊断。结果: 56 例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 和E-cadherin 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76.79%和19.64%;其中47 例(47/56,83.93%)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 mRNA 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46 例(46/56,82.14%)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Vimentin 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 阳性、ER阴性、PR阴性及HER2 阴性表达均有关(均P<0.05);E-cadherin 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 阳性、ER阴性、PR阴性及HER2 阴性表达均有关(均P<0.05)。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 阳性、ER阴性、PR阴性及HER2 阴性表达均是促进Vimentin 和E-cadherin 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且Vimentin 与E-cadherin 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Vimentin 蛋白高表达的患者3 年生存率为67.44%,E-cadherin 蛋白低表达的患者3 年生存率为68.89%。结论: 在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高表达和E-cadherin低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断与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溶质载体家族50蛋白成员1(SLC50A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乳腺癌患者 39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入组患者的血浆进行 SLC50A1蛋白浓度检测。分别使用 Kendall's tau-b以及Mann-Whitney U检验对SLC50A1蛋白浓度与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及差异性分析,并根据log-rank检验结果进行多因素 Cox回归分析。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 TCGA数据库中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 SLC50A1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浆SLC50A1水平在早期与晚期患者组、雌激素受体阳性和阴性组、Ki67高表达与低表达组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C50A1表达与 CA153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Kendall's tau-b=0.257,P=0.004)。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SLC50A1表达水平是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HR=0.385,P=0.03)。TCGA数据库分析结果表明,乳腺癌组织中的SLC50A1基因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升高(P<0.01)。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血浆 SLC50A1水平升高,SLC50A1表达水平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SLC50A1有望作为乳腺癌预后预测与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转录相关酸性卷曲蛋白3(transforming acidic coiled-coil proteins, TACC3)mRNA和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85例,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Western blot的检测。  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的TACC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 < 0.05), 且TACC3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分化程度、肿瘤直径、淋巴结的转移、P53表达相关, 而与患者的年龄、是否绝经、ER、PR、Ki-67、HER-2等无明显相关。  结论  TACC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程度与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细胞周期蛋白D1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 1(cyclinD1)的表达 ,及其与激素受体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97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和 2 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情况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雌、孕激素受体 (ER、PR)的表达。结果 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 ,cyclinD1蛋白表达率 (5 7.7% )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15 .0 % ) (P <0 .0 1)。ER阳性、PR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cyclinD 1表达较ER阴性、PR阴性者增高。cyclinD 1高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TNM分期显著相关 ,而与患者年龄、肿瘤病理类型无关。结论 cyclinD1的高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并与激素受体、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3.
E-cadher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上皮钙黏附素 (epithelialialcadherin ,E cadherin)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对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 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E cadherin表达水平 ,并对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 5 1例中E cadherin高表达者 2 1例 ,占 4 1 2 % ;低表达者 30例 ,占 5 8 8%。E cadherin表达水平与肿块大小、腋淋巴结状态、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复发和转移相关 ;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E cadherin高表达组术后 5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 ;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E cadherin表达水平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 :E cadherin表达下调促进肿瘤恶性进展 ,可作为乳腺癌失分化和强侵袭性行为的指标。E cadherin表达水平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4.
乙醛脱氢酶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乙醛脱氢酶1(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LDH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92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ALDH1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和无病生存期分析.结果:ALDH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和cerb-B2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ALDH1阳性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ALDH1阴性患者(P<0.05),接受CEF方案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ALDH1阳性患者2年无病生存率显著低于ALDH1阴性患者(P<0.05).结论:ALDH1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其无病生存率降低与耐药有关,ALDH1可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雌激素受体(ER)的检测在乳腺癌的术后综合治疗及预后检测中已得到普遍的应用,尽管目前又加测孕酮受体(PR)使其更具有判别价值及预后意义,然而多年的临床实践仍发现至少有30%的EP阳性乳腺癌患者对内分泌等治疗不敏感,故有必要寻求出能更好地反映ER实质或当结合ER检测后能更全面地指导乳腺痛预后评估的标志物。作者试图通过雌激素诱导蛋白——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在乳腺癌的表达状况,来确立HSP作为更好地反应ER状况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Bcl-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c1-2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分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45例乳腺癌进行bcl-2蛋白表达检测.结果45例乳腺癌中,bcl-2蛋白表达的总阳性率为68.9%.bcl-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无关,与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组织学Ⅰ级中,bcl-2蛋白表达阳性占90.9%,显著高于Ⅱ级(62.5%)和Ⅲ级(33.3%,P<0.01).生存≥5年组bcl-2蛋白表达阳性为79.3%,显著高于生存<5年级(50.0%P<0.05).结论乳腺癌bcl-2蛋白表达阳性提示肿瘤分化程度高,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17.
c-erbB-2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erbB-2和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原发性乳腺癌c-erbB-2和nm23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5.7%,与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与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明显正相关(P〈0.05)。在组织学分级的比较中,高分化患者阳性率低,中低分化患者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中低分化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nm2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8.6%,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腋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与年龄及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c-erbB-2表达与nm23表达两者之间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和nm23表达来估计患者预后指导意义更佳。  相似文献   

18.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检测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pi(GST-π)的表达作相关性比较,探讨其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定量RT-PCR技术,检测了55例乳腺癌组织中MRP和其中40例GST-πmRNA的表达水平,并和术前化产疗比较分析。结果:MRP表达的阳性率为76.4%,高表达占18.2%,中低表达各占23.6%和34.5%。MRP和GST-π有40%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2(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s 2,MCM2)基因和蛋白水平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技术,半定量检测在54例乳腺癌组织、12例乳腺良性疾病组织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CM2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blotting技术检测MCM2蛋白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乳腺组织、良性和恶性乳腺肿瘤组织中MCM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升高呈逐渐增高趋势。MCM2 mRNA和蛋白表达量在不同TNM分期和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组织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Ⅰ期与Ⅱ期、Ⅲ期与Ⅳ期间MCM2表达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CM2可以用于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病理分级的高低,可能为乳腺癌的未来基因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潜在分子靶点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erbB-2和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原发性乳腺癌c-erbB-2和nm23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c-erbB-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5.7%,与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与腋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呈明显正相关(P<0.05).在组织学分级的比较中,高分化患者阳性率低,中低分化患者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中低分化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nm2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8.6%,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腋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与年龄及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c-erbB-2表达与nm23表达两者之间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和nm23表达来估计患者预后指导意义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