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脉诊是中医学最具特色和标志性一种诊断方法,但对中医脉诊进行准确掌握、灵活运用具有较大难度。自上世纪50年代,国内的专家学者开始对中医脉诊进行客观化研究,虽取得了诸多成绩,但脉诊的客观化并未产生突破性进展,在临床应用上也未凸显出脉诊——这种无创诊断的优势。因此,脉诊的客观化研究倍受关注。金氏脉学理论在传统脉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论,实现了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思想的统一,搭建中医脉学与现代医学的桥梁,根据金氏脉学理论进行脉诊客观化的研究,可能是中医脉诊客观化的根本思路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医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医脉诊研究是指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对中医脉诊进行的实验研究。中医诊病非常重视脉诊 ,而各种脉象的辨别依据仅是医生的指下感觉 ,对其判断主观因素太多 ,不同脉象很难界定 ,故不同医者对同一脉象很难统一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以及生物医学、数学、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向中医领域的渗透 ,脉诊客观化逐渐成为实验研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客观化的目的是为了临床应用和促进脉学理论的深入研究 ,而脉诊的临床应用和理论研究反过来又有利于脉诊客观化的实现。1 脉象的客观化描记公元 1 2 41年 ,施发的《察病…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中医脉诊客观化的内涵、脉象仪及脉图参数指标的概念及意义,系统总结了脉诊客观化在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肿瘤等临床常见疾病中的评价方法与应用进展,分析了当前脉诊客观化在临床评价研究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建立规范统一的脉诊客观化评价标准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脉诊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近年除文献及临床研究外,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脉诊研究中亦取得一定成果。本文从古代文献、脉学理论、临床应用、客观化、标准化及教学方法方面,对近年脉诊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脉诊是中医特色诊法,传统脉诊受医师临床经验、主观感悟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临床应用与继承发扬受到限制。近几十年来脉诊客观化研究受到关注并取得一些成绩,但存在偏离中医理论、反映信息不全面、检测分析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在系统分析脉诊客观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结合中医整体观、动态观、平衡观及现代脉诊技术,将新型三探头中医脉诊信息系统与中医特色的脉象信息采集、分析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新思路,搭建中医脉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使脉诊客观化研究能真正有效地服务于中医临床。  相似文献   

6.
脉象信息的定量描述是脉诊客观化研究的必经之路,为此,各种脉象采集设备应运而生,脉象采集设备的研发大大推动了脉诊客观化进程,然而目前的研究在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为了使得脉象采集设备能真正的为临床服务,通过对中医脉象采集设备研究及市场化产品等的论述,分析了脉象采集设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探讨了运用单一或者几个特征指标来描述脉象信息还远远不够,只有基于中医系统、辨证两大基本理论,遵循“位、数、形、势”脉诊纲要,结合不同的信息采集手段,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信息进行挖掘,才能进一步促进脉诊客观化研究。  相似文献   

7.
脉诊临床应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笛 《西部中医药》2007,20(6):6-10
通过总结十几年来中医脉诊的临床应用研究概况,对临床脉诊研究的病证种类,对临床辨证诊病、疗效、预后的作用,与辨证客观化及西医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研究,作了客观论述及评价;同时介绍了脉诊理论及名师临床脉诊经验.提出研究脉象要从多维空间去描述其特征,对脉象进行整体、动态、多指标、多学科结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医脉诊客观化可行性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十年来脉诊的客观化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期待,但脉象的客观检测、脉波图的分析、脉诊仪的应用,并未得到突破性的进展,无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从实验角度研究脉诊也未有实质性发展。搭建中医脉学与临床实践的桥梁,对中医古代文献和典型医案的脉证规律和脉证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相关信息数据库,可能是中医脉诊客观化的根本思路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金氏脉学致力于脉诊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以传统中医脉学理论为基础,吸收和借鉴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和思想,提出了脉应与脉相、脉动与脉点等基本要领及病脉统一性的基本原理。以脉诊为手段,以数学为量化工具,对疾病基本做到了定位、定性、定量诊断,为脉诊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脉诊作为传统中医药最具特色的诊法之一,是千百年来中医临床诊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和依据。近年来脉诊客观化取得重要进展,脉图作为一项灵敏的生理、病理信息,是具有中医特色的客观诊断技术。对近10年脉图诊断在生理评价、临床病证诊疗应用方面进行了综述,对脉诊客观化今后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医脉象的多信息特征,在超声图像动态分析和识别技术的基础上,将B型超声与柔性传感器结合构建了脉诊复合信息检测系统,对超声波动态图像、压力脉搏波、光电容积脉搏波和心电图进行信息整合,并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综合分析,建立了脉象特征分析方法,形成了描述中医脉诊“位数形势”4种属性的优化解决方案。应用此系统采集了健康人的多信息脉象数据,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新的脉诊客观化方法切实可行,取得了预期效果,为中医临床的脉诊客观化研究和中医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特征数据。  相似文献   

12.
脉诊是中医特色诊断方法之一,需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凭借长期的切脉经验感知脉象信息,从而识别病症、分析病情。由于脉象复杂难辨,传统脉诊方法带有医者主观经验,缺乏客观量化标准,导致传承和发展受到限制。人体脉象与心脏搏动、动脉弹性等密切相关,随着超声技术在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不断发展,超声辅助脉象定量分析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本文从脉象形成机制、各类超声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方面对脉诊客观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可为脉诊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参数变化的特点,为抑郁症临床诊断及辨证治疗提供相应的指导,并为脉诊的客观化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方法将10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肝郁气滞组、肝(气)郁化火组、肝郁脾虚组、气阴两虚组、肝肾阴虚组、痰气互郁组,采用脉象仪DDMX-100(上海中医药大学自主研制)对抑郁症患者及4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脉图测试,采集患者桡动脉(寸口)的脉象信息,并运用脉图参数评估抑郁症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分析其变化特点和规律。结果抑郁症患者PHZS(Vh/Vt)值升高,且各组PHZS值均高于正常组;痰气互郁组Vt值降低;肝郁脾虚组Vh值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痰气互郁组。结论脉图参数和植物神经功能参数可作为抑郁症的诊断和辨证指标。  相似文献   

14.
寸口三部脉诊是中医传统的脉诊方法。医者通过手指的施压,在寸关尺三部进行"举按寻"的脉诊过程,从而获取需要的脉象信息。以往的脉诊客观化研究主要局限于单一的关部脉象,而三部脉诊客观化研究尚处在起始阶段,还没有成熟统一的硬件及软件解决方案。寸关尺三部与脏腑有对应关系,获取三部脉象信息是脉诊客观化重要环节。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研究者们已研发出几种三部脉象获取装置,取得了一些进展。  相似文献   

15.
王赛  陆小左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256-2257
当今社会,情志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日渐明显,从脉象的角度探索情志因素有独到优势。至今脉象与情志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理论研究:整理总结历代医家相关理论以探讨脉象与情志的相关性;2病案研究:挖掘大量病案信息以探讨脉象与情志的相关性;3脉象客观化研究:借助脉象仪客观描记脉象信息以探讨脉象与情志的相关性,为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开辟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7,(7):539-540
伴随精神行为病证志意辨证理论与方药体系的实践应用,相应的志意脉象诊法需要构建;临床脉学研读体会,单因素、典型脉象的感悟须从重视儿科开始。病证、体质、志意脉象的拾取与诊断技能提升,应秉承中医传统脉学理法,学习汲取现代脉家精华,注重脉感的训练与研习,区分疾病类属,选择相宜脉诊方法,依据脉征特点,选择相宜脉诊指法,顺应脉象规律,选择相宜脉诊层位。  相似文献   

17.
脉象模拟仪研制思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园  陆小左 《天津中医药》2006,23(2):138-139
脉诊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中医教学中脉诊教学难度大,学习者仅凭教师讲授,个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在实践中摸索,缺乏对脉诊指感的直观、感性的认识。因此研制中医脉象模拟仪有其必要性。现就脉象模拟仪研制的必要性与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对中医脉诊的发展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CiteSpace分析30余年冠心病舌诊客观化研究,探索其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1976年1月- 2021年10月冠心病舌诊客观化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数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归纳总结。结果 共纳入文献131篇。发表有关冠心病舌诊客观化期刊论文数量呈现上升态势。作者和机构分析发现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忆勤、许朝霞、宋雪阳等构成研究冠心病舌诊客观化的核心团队。关键词分析提示研究方向主要在冠心病舌象信息与临床指标相关性研究、冠心病不同证候舌诊信息特征诊断性研究等方面。结论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客观反映了30余年冠心病舌诊客观化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本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独具特色,是中医师最核心的技术.但由于脉诊难于学习和掌握,使中医学生脉诊技能的培养效果不佳.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的脉诊七步法,使学生由浅入深,便于操作.脉诊七步法分别从脉位、脉体、脉势、迟数、滑涩5个方面,与三部九候进行组合分析,及特殊脉象甄别,使初学者易于掌握,易入门径,中医医学生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