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一般日久难愈,西医治疗疗效不好,且容易复发,同时大量抗生素治疗对胃肠道造成的损伤有时会混淆此病的一些症状。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医属“泄泻”范畴,笔者自1995年以来,采用藿香正气散汤剂治疗此病38例,疗效显著,并与用西药治疗的38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藿香正气散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生福 《新中医》1994,26(3):53-54
藿香正气散新用温生福1空调症王××,男,38岁,1987年7月15日初诊。畏寒,无汗,恶心欲吐1月,加重3天,现全身畏寒,头困身重,胸腹满闷,恶心欲吐,纳呆,大便不爽,排便时间长,小便尚可。能坚持工作,体力劳动后症状反觉减轻。近2年来,入夏均有轻微畏...  相似文献   

3.
藿香正气散新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藿香正气散出自《和剂局方》,是解表芳化、升清降浊之良剂.笔者用其治疗多种疾病,屡获卓效.今举多寐、恶阻、带下各一则如下:一、多寐林某,男,32岁,教师,1974年8月16日诊.近1个月来,自觉周身酸懒无力,头重如裹,不欲饮,不知饥,胃脘部有痞闷感,大便溏,  相似文献   

4.
藿香正气散组方特点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菊妍  彭敏美 《陕西中医》1994,15(5):231-231
<正> 藿香正气散出自《和剂局方》,方由藿香、紫苏、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半夏曲、陈皮、厚朴、桔梗、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本文就此方的配伍特点作一浅探,仅供参考。 1 一药双效奏表里同治之功 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浊证,法当外散风寒,内化湿浊。陈修园指出:“四时不正之气,由口鼻而入,与邪伤经络不同,故不用大汗以解表,只用芳香利气之品。”因此本方中既不以麻桂峻汗驱风寒,亦不用羌活苦温燥热除外邪,而用藿香为君,辛散风寒,芳化湿浊,悦脾和中,辟秽止呕,《药品化义》云:“藿香,其气芳香,善行胃气,  相似文献   

5.
浅议藿香正气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藿香正气散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玉芳  高大伟 《新中医》1992,24(4):43-43
藿香正气散出自《和剂局方》。具有解表和中、理气化湿、健脾宽中之效。笔者根据方义在临床上灵活运用,治疗多种病证取得了较好疗效。兹举例如下。例一:高热不退李××,女,21岁,工人,1983年6月27日诊。患者半月前因气候炎热,饮食生冷,出现发热(体温  相似文献   

7.
藿香正气散研究及应用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藿香正气散出自《和剂局方·卷之二·治防寒》,方由藿香、紫苏、白芷、腹皮、茯苓、白术、半夏曲、陈皮、厚朴、桔梗、甘草、姜枣组成,原书主治“伤寒头痛,憎寒壮热,上喘咳嗽,五劳七伤,八般风痰五般嗝气,心腹冷痛,反胃呕恶,气泄霍乱,脏腑虚呜,山岚瘴疟,遍身虚肿,妇人产前产后,血气刺痛,小儿疳伤”等病证。后世对此方的运用多有发挥,如清代吴鞠通  相似文献   

8.
毛春华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043-2043
藿香正气散是四时常用的芳香化湿方,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两种病因同时共有的病证。是一个疏表和里剂,有疏解外感之表邪,芳化胃肠湿浊而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浅谈藿香正气制剂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丽霞 《陕西中医》1996,17(3):134-134
通过对藿香正气配方的成分分析,面对现存的多种剂型形式,提出应建立统一的藿香正气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0.
藿香正气散之精要在于正气二字,一扶正气,其外证之生在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故治疗时,不仅仅祛湿寒之邪,更重视恢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以白术、茯苓、甘草扶中气、健脾运;二正气机,其内证乃三焦津凝气滞而生,尤以中焦气机升降出入失常为主,故调畅中焦气机,使脾气得升,胃气得降,气津得散,局部正气得复,后邪自祛,病自安。三祛邪气,已生之寒湿当化之,寒湿不去,津气难散,甚者湿郁成痰,或从热化,或湿盛而阳微,或变生他病,当使邪有出路,邪祛而正自安。藿香正气散为治湿之方,却没有单纯运用治湿的药物,而是从补益、疏通、祛邪三个方面帮助人体恢复肺、脾功能,使湿得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处理芦荟鲜叶外皮所制备的芦荟凝胶中芦荟多糖的含量,并考察其稳定性,为芦荟多糖的制备工艺提供依据.方法 以鲜榨汁法制备芦荟凝胶,醇沉法以60%、70%、80%、90%比例提取芦荟多糖,蒽酮-浓硫酸比色法测定不同醇沉比例所提取的芦荟多糖含量;比较不同方法处理芦荟鲜叶外皮所制备的芦荟凝胶中芦荟多糖的含量;考察芦荟多糖在不同温度、pH和氧化还原剂等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 以80%醇沉比例提取的芦荟多糖含量最高.芦荟鲜叶不去皮处理提取的多糖含量较去皮处理者高,为灰绿、灰褐或灰白色粉末;去皮处理者芦荟多糖含量较低,为偏白色均匀细腻粉末.芦荟多糖在低温、还原剂及pH值为5~7的溶液中稳定性较好,在高温、氧化剂及强酸、强碱溶液中稳定性相对较差.结论 以不去皮处理的80%醇沉组分芦荟多糖含量最高且粉末性状最佳,注意避免在高温下与氧化剂、强酸强碱溶液等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12.
肝靶向氧化苦参碱毫微粒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优选肝靶向氧化苦参碱毫微粒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以毫微粒的包封率作为考察指标,系统观察法优化最佳制备工艺.结果采用该制备工艺得到的毫微粒粒子均匀圆整,平均粒径在100~200nm之间,包封率较高,平均为87.06%.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肝靶向氧化苦参碱毫微粒生产工艺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选中药复方制剂妇舒保凝胶的精制、浓缩及干燥工艺.方法 本试验以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总含量的保留率和纯度为评价指标,优选水提液精制工艺,以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甲醚总含量和盐酸小檗碱含量的转移率及干燥品外观性状为评价指标,比较常用的浓缩、干燥方法,优选出最佳浓缩、干燥工艺.结果 最佳精制工艺为0.2 g/ml水提液在70℃下加入ZTC1+1-Ⅱ型澄清剂B组分0.6 ml/g,搅拌10 min,70℃水浴保温30 min;再加入A组分0.3 ml/g,搅拌10 min,70℃水浴保温30 min;静置12 h,过滤.最佳浓缩、干燥工艺为在真空度为-0.08~-0.09 MPa,温度为60℃的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05后,将浓缩液喷雾干燥.结论 优选出的妇舒保凝胶精制、浓缩、干燥工艺稳定可行、科学合理,可为大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刺病变部位的腰部夹脊穴,进针深度30 mm,运用平补平泻手法,并配合口服中药桃红四物汤,治疗了162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结果显效65例,良好53例,有效3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6.3%.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痛可停胶囊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不等水平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物油利用率为指标优选包合工艺。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挥发油加40倍量水,4倍量β-环糊精,以胶体磨研磨10min包合,包合物70℃烘干。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简单、可行,适合痛可停胶囊的大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交试验法优选大枣渣多糖水煎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优选大枣渣多糖提取工艺。方法 以多糖得率、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大枣渣中大枣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优选工艺为:90℃水温浸3次,每次5h,80%醇沉。多糖得率及含量分别为20%、43.54%。结论 该工艺合理,多糖成分提取完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转相超声乳化技术制备的莪术油亚微乳理化性质,并与高压乳匀法制备的莪术油亚微乳进行比较.方法 分别采用转相超声乳化技术和高压乳匀法制备莪术油亚微乳,比较其形态和粒径分布,HPLC法测定了其含药量,并进行稳定性比较.结果 转相超声乳化技术和高压乳匀法制得的亚微乳平均粒径分别为188.14、277.78 nm,含药量分别为9.240 1、8.743 6 mg/mL.转相超声乳化技术制备的亚微乳的稳定性和粒径分布有了显著提高.结论 转相超声乳化技术制备的莪术油亚微乳平均粒径更小,粒径分布更窄,含药量更高,稳定性更好,而且制备工艺设备简便,对改进亚微乳生产工艺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转相超声乳化技术制备的莪术油亚微乳理化性质,并与高压乳匀法制备的莪术油亚微乳进行比较.方法 分别采用转相超声乳化技术和高压乳匀法制备莪术油亚微乳,比较其形态和粒径分布,HPLC法测定了其含药量,并进行稳定性比较.结果 转相超声乳化技术和高压乳匀法制得的亚微乳平均粒径分别为188.14、277.78 nm,含药量分别为9.240 1、8.743 6 mg/mL.转相超声乳化技术制备的亚微乳的稳定性和粒径分布有了显著提高.结论 转相超声乳化技术制备的莪术油亚微乳平均粒径更小,粒径分布更窄,含药量更高,稳定性更好,而且制备工艺设备简便,对改进亚微乳生产工艺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药代谢化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阳长明  侯世祥  张志荣 《中草药》2000,31(9):641-644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中药代谢化学的研究概况,介绍和评述了有关中药代谢研究方法,并对中药代谢化学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应加强中药和中药复方代谢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太极通天液对偏头痛病人脑血流速度的影响与防治效果,采用双盲对照法观察118例偏头痛病人口服太极通天液和丹参口服液前后TCD改变和头痛程度、头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的变化,观察期为3个月。结果太极通天液组MCA、PCA、ICA血流速度较前显著下降(P<0.01),头痛程度、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也较前明显降低,远期缓解率、总有效率客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表明太极通天液能降低脑血流速度,缓解脑血管痉挛,是防治偏头痛的良好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