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叶青  吴青 《世界中医药》2015,10(4):619-623
目的:分析美国新闻媒体对中医药的报道话语,揭示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医药的认识和态度。方法:建立美国中医药新闻报道专题语料库,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对报道文本进行索引行解读和词簇研究。结果:1)自2000年以来,中医药相关报道的数量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2)在描述中西医关系时,美国媒体频繁使用了具有“融合”语义的词汇。3)在报道针灸和中药时,媒体的词汇选择存在明显差异,在宣传针灸安全有效的同时,强化了中草药有害、受污染、甚至危险的负面形象。结论:美国新闻媒体对中医药的报道体现了美国社会和民众对中医药发展的密切关注和对寻求中西医结合的浓厚兴趣,然而中草药的安全性问题仍是美国民众关注和担忧的焦点。为了提升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和接受度,需要加强对中医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媒体宣传和报道。  相似文献   

2.
运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法国主流媒体《费加罗报》中的中医药报道话语进行研究,旨在了解中医药在法国主流媒体中的传播热度和认知态度,可以对当前学术界研究起到补充和丰富的作用。研究发现,与中医药在法国漫长的传播史相比,《费加罗报》对中医药的关注较晚,关注度偏低,报道主题以针灸类、中医类和推拿类为主;报道倾向以正面和中性报道为主;关于中医药的报道信源主要是来自法国本土相关专家;《费加罗报》大多以类似科普的方式来报道中医药,内容浅显易懂,治病原理简单明了,让深奥的中医药知识变得更接地气,有利于中医药文化在法国普通民众中的传播;但《费加罗报》对于接受中医药治疗后受众的体验反馈以及利用名人效应的宣传等相关报道则较匮乏。  相似文献   

3.
叶青  吴青 《环球中医药》2014,(8):626-629
目的:分析美国主流新闻媒体对中医药的报道状况和主题。方法以美国主流新闻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于2000-2013年刊登的有关中医药的267篇报道为研究语料,建立中医药媒体报道专题语料库。结果(1)根据具体议题,报道分为针灸(n=92)、中药疗效(n=51)等12类。(2)采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 3.3.5,报道语料呈现五类主题词:治疗对象(如疼痛、癌症)、实施主体(如医生、针灸师)、治疗手段(如针灸、补充剂)、治疗效果(如缓解、安慰剂效应)、研究方法(如假针、试验)。(3)通过文本分析,美国对针灸和中药疗效报道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虽然针灸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但新闻媒体报道一般认为它是相对安全、有效、无创的疗法,已被广大民众和医学工作者接受和认可。但中草药却在多篇报道中,被宣传为有害、受污染、甚至危险的产品,是医药部门检查和研究的对象。结论美国主流新闻媒体对中医药的报道整体上呈现丰富和深化的趋势,体现了美国社会和民众对中医药的浓厚兴趣和密切关注。在未来,中医药被广泛接受和认可,还需要继续加强中医药的国际宣传和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取4家报刊媒体,研究中医药文化报道现状,以期为中医药报刊媒体传播更好发展提供建议。方法:以《人民日报》《中国中医药报》《南方都市报》以及英国广播公司(BBC)这4家代表性报刊媒体对中医药相关报道新闻稿内关键词为研究对象,运用NVivo11软件分析关键词,探索中医药文化报道情况。结果:4家报刊面对不同受众,对中医药的报道数量、篇幅、呈现中医药的侧重点各异。共获得BBC中医药报道34篇、《人民日报》中医药报道340篇、《中国中医药报》中医药报道7826篇、《南方都市报》中医药报道495篇。结论:造成中医药报刊传播现状的原因既有国家政策的影响,也与中医药行业机构、中医药科研、中医药人才培养以及媒体缺乏对中医药的专业素养有关。要塑造良好的中医药社会形象,需要政府、中医药机构、媒体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日报》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媒体平台,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基于功能语言学、视觉语法学和人类学等理论,采用文本民族志、扎根理论和话语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日报》中的中医药新闻报道文本、图片和视频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中医药新闻呈现国际化、普及化、产业化、科学化、标准化、时尚化等形象特点。文本客观表述中医药发生事实,报道态度为中性偏积极,语篇构式较为合理。图片元素主要使用人物或静物,与文本呈现语义扩展关系;视频主要应用主位文化体验,立足当地人的视角去理解文化,与文本呈现语义投射关系。从传播策略上讲,可进一步增强报道的系统性、专业性和深度;加强图片与文本语义投射关系,凸显图片现场镜像与文化表征功能;增加视频数量,利用最新媒体技术,提升中医药文化真实性体验。  相似文献   

6.
《中医杂志》2016,(5):438
<正>《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是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中医药学术期刊。《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4年创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随着期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已相继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和《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等知名检索系统收录。主要栏目:专题论坛、论著、实验研究、中药研究与开发、经验交流、综述等。报道内容涉及中医动态、改革与管理、中医药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的中医药学术期刊。《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4年创刊,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随着期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已相继被美国《化学文摘》、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和《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等知名检索系统收录。主要栏目:专题论坛、论著、实验研究、中药研究与开发、经验交流、综述等。报道内容涉及中医动态、改革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百度新闻搜索引擎,获取2009年中药注射剂网络新闻数量的有关数据;进而以2009年中药注射剂标题相关新闻为样本,进行媒体类别、标题倾向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新闻首发媒体类别与标题倾向的交叉分析。  相似文献   

9.
辨析中药不良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丽  何嘉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2107-2108
近来来关了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屡见不鲜,一些临床常用的中药,如龙胆泻肝丸、壮骨关节丸、消渴丸、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川琥宁注射液等均有不良反应的报道。各种媒体关于“关注中药ADR”报道引起的强烈反响:如某中心分析了1993~1996年900份ADR报告,中药以13.4%仅次于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排在第3位。各种报刊耸人听闻的标题报道中药不良反应,如《中药名列药品不良反应“三大祸首”》《中药安全无毒?错!》《中药吓人一大跳》等。这使得长期以来以为中药无毒副作用的使用者十分困惑,多有忌惮,中药是不是真的存在问题?怎样认识和对待中药不良反直?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韩钟 《江苏中医药》2003,24(10):50-50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医药文献信息的研究整理 ,目前已取得了许多成果 ,如美国出版的《中医学》、《中医专家》 ,台湾出版的《中国针灸》、《中国药典》等多媒体产品 ,对中医药知识的传播与应用皆有很大贡献。但中药方面的多媒体产品总的来说数量少、内容简单 ,多以科普性质为主 ,收载的中药品种也偏少。近几年来 ,笔者参与开发了中药多媒体检索系统 ,该系统是计算机多媒体高新技术与中药研究成果二者的结晶 ,利用计算机把各种文字、图形、图像、声频、视频资料有机地联结起来 ,建立一个高效率、多功能的中药信息系统。系统按照植物药、动物药…  相似文献   

11.
段琼辉  李永 《西部中医药》2013,(10):142-144
分析了当前我国中药资源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突出矛盾,提出了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加强监管与引导、加大新品种培育、加强产地适宜性研究与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指标研究,期望为中药资源发展以及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华文媒体是中医药海外传播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了解华文媒体关于中医药的报道,对认识中医药在海外发展的优势和阻碍,以及提出对策和建议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首个立法承认中医的国家澳大利亚,搜集并分析澳洲华文媒体对中医药的报道情况,为华文媒体在海外传播中医文化发挥的作用及影响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医药系统综述/Meta-分析的质量。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鉴定所有中医药包括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针刺及针灸的系统综述(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报告,按照国际Meta-分析报告标准《QUOROM声明》中的18项条目及相关信息提取资料,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有无具体目的、资料来源、资料提取方法、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定量资料综合等。结果鉴定了共82篇中医药系统综述文章,排除重复发表和不符合纳入标准的6篇,最终纳入76篇进行质量评价,涉及51种疾病。其中,疗效评价70篇,以中药疗效评价为主,针灸疗效的9篇。大多数系统综述以随机对照试验为纳入研究,描述了资料来源;而26篇仅检索了中文资料库,对资料提取和分析的方法描述过于简单,70%(53/76)评价了纳入研究的质量。所有系统综述均未采用流程图表示研究的选择、纳入与排除过程。结论能够达到国际标准的高质量中医药系统综述/Meta-分析很少,其方法学描述不足,难以得到重复.研究者尚需要严格的方法学培训.  相似文献   

14.
孟祥才  于鹏程  何录文  关瑜 《中草药》2022,53(16):5235-5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药材基原种类混杂、产地多、以野生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野生资源急剧减少,药材来源由野生转为栽培、品质下降、产区变化明显。中药资源的变化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的增加、对中药知识认识增强和快速发展交通条件是中药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未来中药资源以栽培为主,优质药材是中药资源发展的基本方向。围绕药材质量形成的因素,通过明确具体的基原、具体的生态型,进一步通过目标育种优化种质,实现品种精准化;通过优化产地,实现产地集中化;通过适当生物调控,再现植物野生状态下的次生代谢或增强次生代谢,实现生产技术独特化,从而大幅度提高栽培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基于转化毒理学的中药肝损害客观辨识与早期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来源于中药的药源性肝损害已成为严重影响中药临床用药安全、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性命题。早期、客观辨识药源性肝损害的致病源头,及时调整药物方案和针对性干预治疗,是减少或避免药害发生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步骤。然而,目前临床判断肝损害药源主要是通过排除法,依赖患者提供的用药史和医生经验判断,缺少客观可靠的指标。由于中药多为复方用药以及临床上广泛存在中西药联合用药的情况,中药肝损害的诊断确认尤其困难,加之普遍存在“非西即中”的诊断思想,影响中药肝损害客观辩识。该文从转化毒理学的理念切入,提出构建基于转化毒理学的中药肝损害客观辨识与早期诊断研究模式和方法,以临床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临床-实验室-临床”的研究路径,采用代谢组学等组学方法筛选发现中药肝损害的相关生物标志物和特征入血成分,结合临床生化、肝穿病理指标和临床验证试验确定诊断标志物,在此基础上整合建立以诊断标志物库为核心,包含文献数据库、病历数据库、临床标本库的中药肝损害综合数据库,使临床中药肝损害药源诊断从排除法的主观模式向指标支撑的客观模式转变,以期提高中药临床合理用药能力和水平,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医药在美国的社会需求日益增长,美国政府也逐步表明了对传统医药的态度,学术界和有关企业的研究开发工作已经展开,但是中医药尚未能进入其医药主流市场。为此,应当努力加强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水平,在开拓市场的同时保护好宝贵的中医药资源和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防治方案的病机与组方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卫生主管部门以中医专家共识性的病因病机分析为依据,制定了一批中医诊疗方案,对预防、治疗、恢复等3个阶段不同证型推荐了指导性处方。为有效总结各方案对病机的认识以及各类处方的组方规律,本研究以全国地级市及以上卫生管理部门发布的49种中医防治方案为依据,对其中308种中药处方进行了分期整理(治疗期处方151种、预防期处方118种、恢复期处方39种)。进一步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各阶段处方进行处理,总结出常见证型频次、常用中药用药频次,提炼各阶段常用药对及组合,分析其关联规则,初步总结了COVID-19中药处方用药规律。治疗期主要证型为内闭外脱、疫毒闭肺、寒湿郁肺、邪热壅肺,共涉及187味药材,单味频次20次的共29种,使用频次最高的为苦杏仁,药对出现频次最高者为石膏-苦杏仁,核心组方为麻杏石甘汤,主要病机为寒、湿、热。预防期无统一证型,共涉及119味药材,单味频次20次的共13种,使用频次最高的为黄芪,药对出现频次最高者为黄芪-防风,核心组方为玉屏风散,主要病机为气虚。恢复期主要证型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共涉及113味药材,单味频次10次的共12种,使用频次最高的为茯苓,药对出现频次最高者为陈皮-茯苓,核心组方为二陈汤、生脉饮,主要病机为脾气虚、阴虚。本研究初步探索了中医药参与疫情救治思路的共性,旨在为加强临床精准施治、提高中医救治效果、推进中药防控资源管理提供多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8.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is a prevalent and highly malignant cancer throughout the worl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is impeded by the high rate of metastasis, recurrence, and chemoresistance. Recent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lignant phenotype of HCC and cancer stem cells (CSCs). Therefore, CSC-targeted therapy is considered a promising strategy to eradicate HC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an be effective in preventing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of some advanced HCC. A growing amount of literature has discovered that extracts or compounds derived from TCM exert an anti-CSC effect. This review introduces some formulas and chemical compounds derived from TCMs that have been reported to inhibit CSCs of HCC; these TCM-related drugs may help to provide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help manage cancers, especially for HCC which has a great potential of metastasis, recurrence, and chemo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9.
王烁  刘金民 《中国中医急症》2013,(12):2014-2016,2031
目的统计近16年中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药物频次,以探寻对该病有效的主要药物组成。方法对1994年至2010年以来中医药汤剂治疗VBIV的文献进行整理,建立数据库。将药物按功用分类,进行频次和频率统计,以累积频率超过50%的各类药物组成高频药物子库。对VBIV的治疗药物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近16年中医治疗VBIV的常用药物种类包括补益药、活血化瘀药、平肝息风药、止咳化痰平喘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同时析出了治疗该病高频药物。结论益气养血、滋阴息风、化瘀祛痰是现代医家治疗VBIV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借助数据挖掘手段,探讨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1975—2015年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频数分析、剂量分析和关联规则探索常用有效中药、药对及剂量。结果:对筛选出的56张处方中102味中药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和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6味核心中药和2个核心药对(桂枝+附子、附子+细辛+麻黄),并确定其参考剂量为黄芪15~50 g,附子6~20.5 g,丹参12~30 g,桂枝9~20 g,麻黄5~10 g,细辛3~10 g。结论: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核心药物为黄芪、附子、丹参、桂枝、麻黄、细辛,黄芪宜为君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