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因具有抑制血管生成、调节免疫等作用从而产生抗肿瘤活性,在靶向治疗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结直肠癌、晚期肝癌及晚期胃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临床研究也发现其在改善肿瘤恶病质及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国内外沙利度胺抗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现状.方法: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沙利度胺和肿瘤”为检索词,检索2000-01-01— 2011-06-30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沙利度胺抗肿瘤的基础研究;2)沙利度胺抗肿瘤的临床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33篇.结果:沙利度胺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等作用机制.临床上可与化疗联合,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肝癌、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神经胶质细胞瘤、前列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等的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晚期食管癌、晚期结直肠癌和高危复发肾癌的治疗中无明显疗效.沙利度胺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乏力、皮疹和嗜睡等,深静脉血栓是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结论:沙利度胺对常见多数恶性肿瘤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耀辉  张颖  秦英 《中国肿瘤》2011,20(3):209-212
沙利度胺因致畸作用撤出市场后又被发现在抗炎及免疫调节方面具有活性作用,并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麻风的并发症麻风结节性红斑。近年来其抗血管生成的作用又成为研究热点,2006年5月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该药再次受到医学界的瞩目。文章以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沙利度胺研究的最新文献报道为基础,对沙利度胺在临床前及临床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沙利度胺的抗肿瘤作用及临床用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沙利度胺早期曾作为镇静药、止吐药使用,但因其有很强的致畸作用于1963年被停止应用.几年后又开始被用于麻风病的治疗.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沙利度胺具有抗血管生成及免疫调节作用,在一些动物肿瘤模型及临床治疗中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随着对其药理机制研究的深入,沙利度胺的临床适应证取得了重新认识.在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已取得良好效果,正在开展的Ⅱ,Ⅲ期临床试验显示可能对某些实体肿瘤也有一定作用,但确切的机理目前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5.
马芳  黄学惠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9):1799-1802
沙利度胺早期曾作为镇静药、止吐药使用,但因其有很强的致畸作用于1963年被停止应用。几年后又开始被用于麻风病的治疗。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沙利度胺具有抗血管生成及免疫调节作用,在一些动物肿瘤模型及临床治疗中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随着对其药理机制研究的深入,沙利度胺的临床适应证取得了重新认识。在治疗难治性和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已取得良好效果,正在开展的Ⅱ,Ⅲ期临床试验显示可能对某些实体肿瘤也有一定作用,但确切的机理目前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6.
沙利度胺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与数个基因组修饰的异质性肿瘤.HCC由于药物的抗药性和伴随肝功能障碍,因而系统抗癌疗法的疗效有限.沙利度胺是一种谷氨酸衍生物,研究发现它有抗血管生成、免疫调节和抗炎等作用.本文综述沙利度胺单药、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或放疗治疗晚期肝癌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放射治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34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单纯放射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采用沙利度胺联合放射治疗治疗的3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试验组,沙利度胺剂量为100 mg/d,睡前顿服,连续1周,如无明显不良反应,则在第2周调整剂量至200300 mg/d,维持此剂量至第6周,同时给予总剂量为50300 mg/d,维持此剂量至第6周,同时给予总剂量为5060 Gy的放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6个月、1年和2年生存率以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恶性呕吐、便秘、嗜睡无力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放射治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沙利度胺在治疗肺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丹  宋向群 《肿瘤学杂志》2008,14(4):326-328
抗血管生成药物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研究发现沙利度胺能够抑制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表达,进而减少血管生成。已证实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有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克服耐药性。基于沙利度胺的抗肿瘤活性,临床上已用于多种实体瘤。现将沙利度胺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国内商品名:反应停)单药或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单药组:男性13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58岁。其中2例为初发的MM;1例为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PCL);12例为难治性MM,其中3例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术后复发。反应停治疗起始剂量为100mg/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加量,最高达800mg/d。联合组:男性20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56岁。其中初发1例;1例为原发性PCL;25例为难治MM,其中2例为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utoPBSCT)术后复发。反应停剂量为400mg/d左右加用地塞米松40mg/天,第1~4天,第9~12天,第17~20天,1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单药组42.9%(6/14)的患者对治疗有效,其中3例为完全缓解(CR)或接近完全缓解(Near-CR),1例有明显治疗反应(Major response),1例为部分缓解(PR)。12例难治性MM中4例有效(33.3%);联合组有效率为57.7%(15/26),其中4例为CR或Near-CR,2例有明显治疗反应,9例为PR。25例难治性MM中11例有效(44.0%)。两组间在总有效率及难治病例的有效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便秘、皮疹等副作用,但均可耐受。结论:沙利度胺单药或联合地塞米松对难治性复发性MM均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沙利度胺联合PF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2例确诊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6例,对照组26例。每21 d为一周期,每两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52例均可评价疗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7.7%和46.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5.9个月(3~7个月),中位生存期10.5个月;对照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4.1个月(3~6个月),中位生存期9.3个月。Karnofsky评分的改善率分别为76.9%和42.3%(P<0.05);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便秘、嗜睡以及乏力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5)。其余二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病例均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明显减轻了毒副作用,不失为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1.
他汀类药物除有降胆固醇作用外,还对恶性肿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可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为:诱导细胞凋亡及分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降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能力、联合增敏以及化学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围化疗期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于化疗前1d晚睡前开始顿服沙利度胺,起始剂量第1周100 mg/d,如能耐受不良反应,每晚增加50 mg,直至按剂量200 mg/d维持,如不能耐受加量者,则维持原剂量,服用至围化疗期结束;同时化疗前30 min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 mg.对照组于化疗前30min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mg,评价两组的止吐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呕吐控制有效率分别为89.5%(34/38)、68.8%(2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类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托烷司琼可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围化疗期的呕吐,不良反应可耐受,进一步提高了沙利度胺临床抗肿瘤治疗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在其病程早期即可检测出播散肿瘤细胞(DTC)。近年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成熟,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均有所提高。该检测对于评价患者个体化疗效、指导临床分期、判断患者预后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在其病程早期即可检测出播散肿瘤细胞(DTC)。近年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成熟,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均有所提高。该检测对于评价患者个体化疗效、指导临床分期、判断患者预后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阿霉素每周给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海鹰  管忠震 《癌症》2001,20(12):1420-1420
目的:评价阿霉素每周给药或每3周给药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阿霉素15-20mg/m^2每周1次或50mg/m^2每3周1次静脉推注,同时加其他抗癌药联合化疗。结果:共316例患者接受了2个疗程以上联合化疗,其中113例接受阿霉素每周化疗,203例接受阿霉素每3周化疗。阿霉素每周化疗的有效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71%,非小细胞肺癌44%,小细胞肺癌80%,乳腺癌54%,胃癌30%,软组织肉瘤33%,原发性肝癌15%,阿霉素每3周化疗的有效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76%,非小细胞肺癌40%,小细胞肺癌83%,乳腺癌47%,胃癌27%,软组织肉瘤29%,原发性肝癌14%,阿霉素每周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脱发,其发生率与阿霉素每3周化疗较为接近,阿霉素每周化疗病人的心电图改变比每周化疗的病人少见,结论:阿霉素每周化疗的疗效与阿霉素每3周化疗相似,阿霉素每周给药的不良反应病人容易耐受, 心脏毒性较轻。  相似文献   

16.
人类白细胞介素-24基因(hIL-24)是一个既抑制肿瘤生长又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的细胞因子类的抑癌基因,可以特异性地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同时与其他基因治疗、放疗、化疗、细胞因子治疗等方式联合应用有抗肿瘤协同效应,能显著提高杀伤肿瘤的效果,为肿瘤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埃克替尼治疗肺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进展期肺腺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给予埃克替尼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给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比较两组肺腺癌患者治疗反应率、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以及治疗1疗程后血清相关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水平,以及不良事件在两组患者中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皮疹、腹泻、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血常规异常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试验组大便隐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对照组30例肺腺癌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43.33%,而试验组达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21.12±6.56)月,对照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为(19.77±6.61)月(P=0.073)。对照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为295.0 (122.67~572.54)pg/ml,试验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为148.0 (56.33~337.42)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两组间(P=0.0585)无统计学差异,但试验组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α均低于对照组,碱性成纤维细胞水平试验组要高于对照组,提示两组实验数据存在差异的趋势。结论 相比仅接受埃克替尼治疗组,沙利度胺联合埃克替尼可提高进展期肺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试验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相比对照组略有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患者未见严重毒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可以作为治疗进展期肺腺癌的新型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传统的肿瘤诊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医学的需要.医疗大数据的应用深刻地改变了肿瘤诊疗模式,同时也使人们对恶性肿瘤本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医疗大数据统计分析以及管理技术正推动恶性肿瘤诊治从"个体化治疗"时代进入"精准医疗"时代,这使得恶性肿瘤的预测、诊断、治疗以及监测等方面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难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有10余种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临床应用,按药物本身性质可以分成两大类:单克隆抗体及小分子化合物,后者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蛋白酶小体抑制剂等,在白血病、淋巴瘤以及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中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临床试验证实许多靶向药物联合治疗及联合放化疗可以取得较单药治疗更为明显的疗效,而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较轻,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0.
Thalidomide is thought to have anti-angiogenic and immunomodulatory properties, including suppress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effects on interleukins and interferons, down-regulation of some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and changes in the proportion of lymphocyte subsets.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e clinical response to thalidomide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MM), idiopathic myelofibrosis (IM), and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 is related to its ability to inhibit angiogenesis or its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thalidomide on T-lymphocyte subsets in 18 patients with MDS, 6 patients with MM, 4 patients with IM, and 3 patients with angioimmunoblastic lymphoma (AILD). These patients had either a relapse or progressive disease following cytotoxic chemotherapy including high-dose chemotherapy with autologous stem cell support. Thalidomide was first administered at 100 mg/day p.o. and increased to 400 mg/day. T-lymphocyte subsets (CD4 + , CD8 + ) were measured by 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er (FACS) before and during treatment with thalidomide. Twenty-six of 31 patients responded to thalidomide, most of them achieving partial remission. The median concentration of CD4 + cells was 443/μl, the median of CD8 + cells was 359/μl (CD3 992/μl). In our cohort,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absolute numbers or proportions of CD3 + (P = 0.12), CD4 + (P = 0.668), or CD8 + (P = 0.143) cells were observed following the treatment with thalidomide. Although the CD4/CD8 ratio declined from 1.6 to 1.0 during 3 months of thalidomide treatment, thi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1). Our findings show that an effect of thalidomide on the T lymphocytes studied is unlikely to be of major importance for the clinical eff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