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会厌炎52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会厌炎52例中35 ̄45岁35例(67.3%),单纯抗生素治疗9例,抗生素加糖皮质激素治疗38例,抗生素加糖皮质激素加直接喉镜下脓肿切开2例,气管切开3例,结果治愈51例,1例发病后6小时后喉梗阻,气管插管无效行气管切开后死亡,该病以控制感染,保持道通畅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
急性会厌炎,也叫急性声门上喉炎,以其起病急骤、病势凶险为特征,如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病人可在几小时内死亡,甚至引发会厌炎性猝死,是值得高度重视的耳鼻咽喉科急症。最近遇到因急性会厌炎猝死引发医疗纠纷尸检1例,特此报道。  相似文献   

3.
例1男,35岁,因咽喉痛加剧半天,咽喉阻塞感2 h就诊。查体:体温37.6℃,白细胞6.8×10~9/L。急性病容、流涎、不敢吞咽、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无异常,以“急性会厌炎”收入院。由于患者原因,于45 min后才肌内注射地塞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会厌炎的诊治方法及救治措施。方法 对230例急性会厌炎采用全身与局部的联合用药,脓肿形成的及时切开,严重喉梗阻的行气管切开。结果 230例均痊愈,单纯药物治疗206例,行会厌切开20例。气管切开4例。结论 急性会厌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应及时明确诊断,救治的重点是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消除会厌肿胀。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急性会厌炎的认识,以减少误诊,避免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方法: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我科诊治的急性会厌炎52例。结果:45例治愈,1例行气管切开术,1例死亡,5例反复发作。结论:明确诊断,及时、准确、合理治疗可以预防或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发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治疗成人急性会厌炎伴喉阻塞的急救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科进行治疗的148例急性会厌炎伴喉阻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初始均予以急救处理,6 h后显效70例(47.3%);有效68例(45.9%);无效10例(6.8%);10例无效患者和有效患者28例(有效但症状好转不显著)中有20例经家属或本人同意采取麻醉予以气管内插管治疗,18例行气管切开术;110例未经气管插管法治疗的患者待喉梗阻有所缓解后,予以抗炎等治疗,均于5-7 d出院。18例气管插管的患者有2例插管后病情恶化,转为气管切开术治疗,其余16例在第3天均顺利拔管,于5-7 d出院;18例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住院后7-10 d康复出院。结论成人急性会厌炎伴喉阻塞,多为急性起病且病情变化较快,应尽早进行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气管插管法对于治疗在初始治疗不理想患者可及时解除喉梗阻,提高急性会厌炎伴喉阻塞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冯晓春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1):1369-1370
目的 探讨急性会厌炎的临床特点、发病诱因、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会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经大剂量药物治疗后缓解,1周后经间接喉镜检查会厌恢复正常,痊愈出院;1例发生严重喉痉挛、呼吸困难、喉梗阻症状明显,行气管切开,11d后经间接喉镜检查会厌恢复正常,痊愈出院.结论 临床对急性会厌炎最关键的是要能准确的诊断,防止误诊,及时治疗,控制感染并密切观察呼吸道通畅情况,必要果断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9.
30例急性喉梗阻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威 《中原医刊》2004,31(11):5-6
为了了解近年来诊治喉梗阻患者病因、急救和治疗的趋势,总结救治的经验教训,本文收集了我院2000年-2002年收治的30例喉梗阻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病因、症状及处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了急救处理中抗菌素和激素的合理应用,心衰和肺水肿的防治以及气管切开的时机问题。  相似文献   

10.
急性会厌炎又称声门上喉炎,是急性喉炎的一种特殊形式.多骤然起病,且病情来势凶险,如果处治不当,可引起会厌迅速剧烈水肿,继发喉水肿窒息衰竭死亡.为提高护理人员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现将我科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急性会厌炎4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甲膜穿刺置管术治疗紧急喉梗阻的效果。方法:1998年7月~2005年3月,对286例紧急喉梗阻患者行环甲膜穿刺置管术。结果:所有病例均1次操作成功,穿刺时间少于1 min,出血少,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环甲膜穿刺置管术治疗紧急喉梗阻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2.
急性结肠梗阻57例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结肠梗阻的诊断、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1年1月- 1997年11月间手术治疗的急性结肠梗阻5 7例。结果 癌性结肠梗阻占71.9% (41/ 5 7) ,而术前确诊率仅31.7% (13/ 4 1)。术前选用预防性抗生素静滴,术中行肠减压、结肠灌洗,Ⅰ期切除手术4 4例,占77.2 % (44 / 5 7) ,无死亡及吻合口漏发生。结论 对急性结肠梗阻应加强术前诊断,减少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后并发症是降低失败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结肠梗阻的诊断、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1年1月~1997年11月间手术治疗的急性结肠梗阻57例。结果:癌性结肠梗阻占71.9%(41/57),而术前确诊率仅31.7%(13/41)。术前选用预防性抗生素静滴,术中行肠减压及结肠灌洗,行Ⅰ期切除手术44例,占77.2%(44/57),同时Ⅰ期吻合36例,占81.8%(36/44),其中左半结肠病变者占55.6%(20/36),无死亡及吻合口漏发生。结论:对急性结肠梗阻应加强术前诊断和认识,完善术前术中处理是降低Ⅰ期肠切除和吻合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小儿喉乳头状瘤重度气道梗阻手术的围术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小儿喉乳头状瘤重度气道梗阻手术的围术期管理方法.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于2005年7月-2009年3月收治的70例Ⅲ度和Ⅳ度喉梗阻的喉乳头状瘤患儿,记录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时及手术开始后5、1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呼气末二氧化碳(P_(ET)CO_2).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术中通气方式、拔管期和拔管后处理等一系列环节分析围术期的管理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为5~35 min,术后5~20 min拔管送苏醒室.手术结束时MAP为(66±6)mmHg(1 mmHg=0.133 kPa)、HR为(138±11)次/min,与麻醉诱导前的(69±8)mmHg、(155±10)次/min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结束时SpO_2为(98.3±1.2)%、P_(ET)CO_2为(44.8±3.8)mmHg,均较麻醉诱导前的(91.9±2.3)%、(68.1±11.8)mmHg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合理的围术期管理下,患儿麻醉诱导平稳,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均顺利完成手术,安全度过围术期.结论 小儿喉乳头状瘤重度气道梗阻手术围术期管理的关键是充分的术前评估和谨慎使用肌松药,合理选用气管导管及气管插管的方法,术中维持足够的麻醉深度,根据手术需要采取相应的通气方式,尽量避免气管切开,拔管期和拔管后密切监测呼吸循环功能,保护气道避免误吸.  相似文献   

15.
李磊  周谦  李远西  袁程远  龙莉  雷加萍 《四川医学》2009,30(10):1581-1583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喉梗阻的疗效。方法150例急性喉梗阻患儿,随机分为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组(n=50),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盐酸布地奈德组(n=50)、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肾上腺素组(n=50),并辅以常规治疗。结果喉梗组完全缓解最快起效时间为10min,最慢72h,3组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发现,3组间对于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喉梗阻的完全缓解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进一步的组间结果比较,显示肾上腺素组较盐酸布地奈德组、地塞米松组缓解时间更短,盐酸布地奈德组较地塞米松组缓解时间短。3组治疗方法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氧喷肾上腺素与其他两种治疗小儿急性喉炎并发喉梗阻的方法相比较,起效更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氧喷盐酸布地奈德组优于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体表胃肠起搏对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麻痹性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同时伴有麻痹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及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取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等常规治疗措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试验组加用体表胃肠起搏,对比2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监测血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肠梗阻解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血淀粉酶、TNF-α、CRP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治疗第5天、10天后治疗组血淀粉酶、TNF-α、CRP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体表胃肠起搏治疗可获得理想的疗效,能够促进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缓解腹胀、腹痛症状,疗效好、安全性高,仪器携带、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节细胞减少症引起新生儿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24例神经节细胞减少症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治疗方法,术前检查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66.7%)钡剂灌肠后可见扩张段、狭窄段,与先天性巨结肠相比,无明显移行段,扩张段为肠腔稍扩张,狭窄段较短,结肠壁僵硬.有20例(83.3%)患儿的24小时钡剂排空较差,17例(70.8%)患儿的AChE呈阳性.10例可见U型或W型RIAR,肠蠕动频率及节律性降低.行巨结肠根治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未出现大便失禁及复发者.2例行关瘘术的患儿,未出现腹胀、排便困难症状.无1例死亡.结论 神经节细胞减少症可引起新生儿急性肠梗阻,临床诊断需采用病理检查手段,临床治疗需采用肠造瘘或巨结肠根治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分析 1980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47例妊娠期合并急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行非手术治疗有效,另外10例行手术治疗。10例手术病人中小肠粘连7例,行肠粘连松解术5例,小肠切除吻合术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回盲部、升结肠肿瘤各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肠脾曲癌1例,行左半结肠切除、结肠双造瘘术。结论 妊娠期急性肠梗阻病人应早期诊断,先行非手术治疗12~24小时,如无效或者怀疑窄性肠梗阻,尽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外科急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宣武医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6例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患者中行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一期吻合者55例(其中行无污染肠道减压41例),手术切除同时近端结肠预防性造瘘者21例,近端结肠临时性造瘘8例,永久性造瘘2例。全组围手术期死亡3例(3.5%),发生术后并发症24例(27.9%),其中吻合口瘘4例,切口感染7例,肺部感染9例,盆腔脓肿4例。结论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手术方式的选择应个体化,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在做好术中肠道减压的前提下,首选一期切除吻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近4年来对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病人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1999年中对11例该病病人治疗的病案及各项数据。结果:11例病人均行急诊手术,其中9例行一期肿瘤根治切除加一期肠吻合术,2例行梗阻近端结肠造瘘术。所有病人术后恢复,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病人在条件允许下,应行一期肿瘤根治切除加一期肠吻合。同时注意术前准备,术中清洁灌肠及手术中“无瘤”措施的应用,以期恢复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