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判别高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H ARDS/ MODS)各项诊断指标参数界值与平原地区的差异,修改建立更合理的H ARDS/ MODS诊断标准。方法 按统一标准将总数为50 5例ARDS/ MODS患者根据海拔高度分为平原( <43 0 m)对照组( CG,n=1 1 3 )、中度高原( 1 51 7m) 1组( H1 G,n=3 1 4 )和中度高原( 2 2 61~2 40 0 m) 2组( H2 G,n=78)。3组分别用平原常用的ARDS/ MODS评分诊断标准(庐山及Marshall标准)和兰州H- ARDS/ MODS评分,建立3个数据统计模型,绘制受试者运行特征性曲线( ROC曲线) ,计算约登指数( Yoden)和最佳界值,验证3个标准在高原和平原预测ARDS/ MODS结局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用庐山、Marshall和兰州3个标准检验CG时,其ROC曲线下面积、最大Yoden、各指标总分的最佳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多脏器单一指标的ROC曲线分析进一步发现,肺、脑、心、肾等项指标的ROC值在兰州标准中的总体水平明显优于庐山和Marshall标准( P<0 .0 5和P<0 .0 1 )。结论 1平原常用的ARDS/ MODS诊断标准参数不适合中度高原以上地区,修订重建H ARDS/ MODS标准是必要的;2海拔高度>1 50 0 m以上地区可能是区分平原和高原ARDS/ MODS诊断标准的一个有意义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判别高海拔地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H-ARD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H-MODS)诊断指标参数和平原的差异,重估原H-ARDS诊断标准(1999年兰州会议)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方法:将资料齐全且符合庐山、Marshall ARDS/MODS诊断标准的360例患者,根据所在海拔高度分为平原对照组(CG,n=93),≥1517m高度组(H1G,n=223),2261-2400m高度组(H2G,n=44)。3组均按庐山、Marshall和自拟ARDS/MODS的标准(简称兰州标准)建成3个标准数据模型,绘制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最佳截断点对比3个标准在不同海拔梯度上预测ARDS/MODS结局的准确性。结果:用庐山标准验证CG组ROC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优于Marshall标准,两者相比ROC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依次为0.823、0.833、0.731比0.815、0.767、0.763;但用于验证高海拔区如H2G则庐山标准明显低于兰州标准,两标准的ROC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依次为0.855、0.583、0.969比0.914、1.000、0.657;氧合指数(PaO2/FiO2)的最佳界值在CG、H1G和H2G依次为198.32mmHg、131.50mmHg、97.58mmHg;3组ARDS/MODS按平原标准评分分级,CG比较均匀分布在1-3级,而H1G和H2G的病例多集中在3级,多构成比χ^2检验,P<0.000。结论:(1)高海拔地区ARDS诊断标准与平原地区有明显差异,海拔高度≥1517m的兰州地区可能在区分平原与高原ARDS诊断标准是上一个有意义的分界线。已建立的H-ARDS诊断标准参数符合本地区实际,基本可行,参数范围仍宽,建议适度修改。MODS各项指标虽与平原有不同的变化趋向,但样本量较少,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标准(草案)对MODS患者病情预后的评估进行评价.方法 多中心、前瞻性收集自2003~2005年的725例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方差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对患者预后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价系统(SOFA评分)和Marshall评分比较.结果 725例MODS患者总死亡率为58.2%,Marshall评分、SOFA评分、草案评分和患者结局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7,0.701,0.734.结论 MODS草案评分对国内MODS患者病情预后的评估优于Marshall和SOFA评分.  相似文献   

4.
三种评分系统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Marshall评分、SOFA评分与 95庐山标准对MODS患者的预后评估。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住院资料。结果 根据本组资料三种评分系统的病情严重度分值将患者分成轻中重三组 ,分别计算各组MODS患者病死率 ,结果 ,三种评分的判断结果一致 ,即随着患者病情加重 (即各评分的分值升高 )而死亡率升高 ,轻症患者病死率为 14 6%~ 2 0 % ,重症患者为 72 7%~ 83 3 %。与存活组相比 ,死亡组的APACHEII分值、三种MODS评分的分值较高 ,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数目较多 (P <0 0 5 )。APACHEII评分、SOFA评分、 95庐山标准、Marshall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 0 75 0 ( 0 0 63 )、 0 73 0 ( 0 0 67)、 0 70 1( 0 0 69)、 0 686( 0 0 73 )。结论  95庐山标准、Marshall评分、SOFA评分三者都能对MODS的预后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严重多发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ARDS/MODS)已有较多报道,但以颅脑伤为主的多发伤合并ARDS/MODS在西宁玉门地区报道较少。我们调查了31例该地区严重创伤伴颅脑伤符合平原MODS诊断评分标准的病例资料,与兰州、西安地区同类病例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海拔高度MODS诊断标准参数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对61例MODS患者(其中感染组40例,非感染组21例)采用微量双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清PCT 水平,并记录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和Marshall评分,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 析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ODS患者血清PCT水平呈不同程度升高;感染组血 清PCT[13.01(2.73,64.79)μg/L]、APACHEⅡ评分[(17.50±5.35)分]与Marshall评分[(6.38±2.46)分] 明显高于非感染组(1.50(0,2.98)μg/L、(14.67±3.01)分和(4.62±2.01)分,P<0.05或P<0.0013;感染组 与非感染组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不相关(r=0.175,P=0.281;r=0.071,P=0.759),全部 MIDDS患者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也无明显相关性(r=0.229,P=0.076);全部MODS患者血清 PCT水平与Marshall评分显著相关(r=0.514,P<0.001),但感染组的r值更高(r=0.535,P<0.001),非感 染组血清PCT水平与Marshall评分不相关(r=0.003,P=0.991)。结论 检测血清PCT对判断感染导致的 MO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或多器官衰竭患者病情评分系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 (m ultiple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或多器官衰竭 (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是 ICU危重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 ,准确地评价 MODS/MOF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以便适时地预测结局 ,指导治疗 ,对于有效地降低和控制 MODS/MOF相关的高病死率和医疗费用 ,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目前常用的几种 MODS/MOF患者的病情评价系统作一综述。1  MODS评分 〔1〕1.1 评分标准 :对 MOD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量化评价是 MODS评分研究的初衷 ,而要做到这一点 ,选择适宜的、能够反映…  相似文献   

8.
郭帮卫  侯伟  孙睿 《临床医学》2023,(10):25-28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心肌酶水平与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确诊的82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期间是否继发MODS将其分为MODS组(n=30)和非MODS组(n=52)。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序贯(脓毒血症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和Marshall评分进行病情评估。采用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PCT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MMP-9水平,电化学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心肌酶水平。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血清PCT、MMP-9及心肌酶水平与MODS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脓毒症患者血清PCT、MMP-9和心肌酶水平与脓毒症危重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MODS组患者Marshall评分、APACHEⅡ、SOFA、PCT、MMP-9、CK-MB、CK和LDH水平均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5)。血清PCT、MMP-9及心肌酶水平脓毒症患者继发MODS的危险因素(P<0.05)...  相似文献   

9.
由中华高原医学分会主办的全国首届高原与平原危重急症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学术会议于2005年9月12~15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87人、特约代表7人。国内著名创伤、烧伤界主要学科带头人盛志勇院士,高原医学界主要学科带头人吴天一院士等7名著名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国内危重病急救医学界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者王今达教授书面交流了本标准的讨论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预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为其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入住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的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2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arshall的MOD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依据应激性溃疡诊断标准判断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用秩相关分析MODS评分与应激性溃疡发生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价MODS评分对应激性溃疡的预测作用,计算Youden指数确定最佳临界值.结果 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93 (P <0.01),ROC下面积为0.793 (P <0.01),预测应激性溃疡的MODS评分最佳临界值为9分.结论 MODS评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应激性溃疡的发生,MODS评分>9分时应进行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1.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过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过程、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对一个综合性ICU中连续发生的110例MODS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3.6%的患者表现为单相速发型,76.4%为双相迟发型(P<0.01)。全部患者都发生了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两种类型MODS的病死率分别为30.8%和44.1%(P>0.05),总病死率40.9%。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全身性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发生率、人均受累脏器个数及受累脏器功能分期均有显著差异。结论:MODS发病过程表现为两种类型,以双相迟发型为多。两种类型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全身性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受累脏器个数及功能失常的程度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危重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危重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的改进措施。方法:根据烧伤发病时间将133例MOD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原Fry和山本保博等提出的多器官衰竭(MOF)诊断标准及单纯液体复苏为主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以Sauaia和王今达等提出并经作者改进后的MODS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比较2组间MODS发病率、确诊时间、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修订后的MODS诊断标准较MOF标准的确诊时间提前;治疗方法改进后,组间治疗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原MOF的诊断标准已不适用于MODS的早期诊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引入和观察有利于MODS的早期诊断。在治疗中应果断去除“二次打击”的致病因素,坚持早期液体复苏和“二抗三同步”治疗方法,有利于提高MODS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改变 ,寻求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连续监测 30例 ICU中严重感染、创伤患者外周血可溶性 P选择素 (s P选择素 )和血栓调节蛋白 (TM)浓度的动态变化 ,并计算其诊断 MODS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正确诊断指数。结果 :发生 MODS患者的 s P选择素、TM水平比未发生 MODS患者明显升高 (P均 <0 .0 5 )。 s P选择素对 MODS的诊断灵敏度高 ,但特异度不理想 ,诊断能力不高 ;提高诊断的截断值其特异度和正确诊断能力提高。TM对 MODS诊断的灵敏度高而特异度不足 ;诊断能力低 ;提升截断值后灵敏度下降 ,特异度提高 ,诊断能力提高 ,但 TM仍不足以作为独立的 MODS诊断指标。两个指标联合诊断意义更大。结论 :s P 选择素联合 TM有助于 MODS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度高原地区急危重症患者的I临床表现和多脏器功能监护中的特征性变化,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方法根据病因、原发病/伤和慢性病所致的多脏器功能损害情况,将我院ICU收治的98例急危重症分为创伤组(49例)、感染组(24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组(25例)。监测项目包括血气指标,生化指标以及血、尿、便常规和相关特殊检查,均按照Marshall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分级标准(平原标准)及高原地区多脏器功能评分分级标准(兰州标准)进行评分,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显示3组各脏器疾病分布大体均衡,具有可比性;在肺部功能状态(低氧血症)方面兰州标准评分明显高于平原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不同转归情况下兰州标准评分显示脑损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1)。结论急危重症患者在ICU监护中将肺脏功能评分(氧合指数评分)调整后的兰州标准评分与平原标准区别开来更符合实际要求,但脑损害评价重于平原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OPP)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MODS患者各90例.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患者静脉血中C-反应蛋白(CRP)和AOPP的浓度;同时对MODS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 Ⅲ)评分,追踪患者1个月内的生存或死亡情况;分析CRP和AOPP浓度与器官功能障碍程度和病情转归的关系.以同期90例与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MODS组患者血CRP[(22.22±4.32)mg/L3和AOPP[(130.66±18.08)μmol/L]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38±0.89)mg/L和(33.20±5.32)μmol/L3和SIRS组[(5.32±1.22)mg/L和(48.58±6.03)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健康对照组与SIR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ODS组中死亡患者(47例)血CRP和AOPP浓度显著高于存活患者(43例,P均<0.05);MODS患者血CRP、AOPP浓度与APACHE Ⅲ评分E(98.66±20.87)分]均呈高度正相关(rl=0.469,r2=0.528,P均<0.01).血CRP、AOPP浓度随衰竭器官数增加而明显升高(P均<0.05),AOPP浓度与CRP呈高度正相关(r=0.448,P<0.01).结论 AOPP可能参与了MODS的发病过程,AOPP浓度异常增高反映MODS患者体内存在严重氧化应激状态,可作为判断MODS患者器官功能障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国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例资料,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MODS诊断标准及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方法 对北京市8家三级综合医院的413例MODS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死亡组和存活组间反映各个器官功能的各项指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选择有差异的指标作为候选指标,将各指标异常程度分为4个间隔,分别赋予相应的等级分值,最终建立诊断标准草案。结果 MODS原发病因仍然是重症感染、创伤、大手术后、重症胰腺炎。413例MODS患者总住院病死率为53.5%(221/413例),住院28d内病死率为37.3%(154/413例);发生2~6个器官功能障碍者的病死率为28.6%~100.O%;住院第1周内并发脑、心、肾、呼吸功能障碍者病死率分别为72.8%、64.3%、61.7%和54.7%。治疗中呼吸机使用频率为76.0%,而透析的应用频率为8.2%。建立了MODS诊断标准、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草案:主要纳入呼吸、心血管、肾脏、凝血、脑、肝脏、胃肠道7个脏器系统,每个脏器系统仅用1个指标表示其功能障碍与否,分别是氧合指数、收缩压、血清肌酐浓度、血小板计数、意识状态、血清总胆红素浓度、排便状况;每个指标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分别赋予0~4分,0分为功能正常,4分为器官功能衰竭,1~4分为器官功能发生障碍且程度逐渐加重。结论 ①MODS总住院病死率依然较高(为53.5%);重症感染、大手术后、创伤、重症胰腺炎是MODS的主要原发病因。②建立的MODS诊断标准、病情严重度评分系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需要更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大鼠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质量浓度变化以及他在大鼠肺、肾、小肠组织中的表达,初步验证细胞外基质的损伤是MODS发病机制之一,为MODS防治提供的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0只(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8只大鼠)、MODS模型组(32只),模型组又分为造模后12 h、24 h、48 h、72 h不同时相组,每组8只.模型制备采用二次打击模型即失血加酵母多糖攻击:大鼠左眼球取血1 mL/100 g,4 h后无菌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石蜡混悬液(1 g/320 mL),用量4 mL/100 g.造模后在不同的时相处死搜集标本.用光镜观察肺、肾、小肠标本在MODS不同时相的结构变化;用ELISA法检测对照组及模型组不同时相血浆中MMP-9的质量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测定MMP-9在MODS不同时相的肺、肾、小肠中的表达.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各组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脏器充血、水肿、炎症细胞浸润.ELISA检测表明造模后12~48 h模型大鼠血浆中MMP-9质量浓度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峰值见于造模后48 h(P<0.01);免疫组化检测表明各组织中MMP-9的阳性表达12-72 h组均比正常对照组有所增加(P<0.05),且与血浆MMP-9质量浓度变化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MMP-9的增加与早期器官功能的损害密切相关.其机制可能是破坏血管基膜的完整性及组织结构,导致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防治百草枯中毒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确诊的 6 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30例。对照组行血液灌流及基础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思密达、大黄。观察 2组伴发多脏器损害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MODS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均显著降低 (P<0 .0 5或 P<0 .0 1)。结论 :思密达、大黄对百草枯中毒后 MODS的发生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