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陈豪 《中国实用医药》2022,(22):152-154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抗-HCV)阳性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结果 ,为降低血液报废率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109789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研究,所有无偿献血者均接受抗-HCV以及ALT检测,判断血液标本的合格率。结果 109789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中,不合格标本1569例,占比1.43%,其中245例抗-HCV不合格,占比0.22%, 1324例ALT不合格,占比1.21%。结论 加强对无偿献血者的ALT以及抗-HCV阳性筛查,有利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威海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情况,以便针对性采取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方法 对2009 ~2011年间100095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威海地区2009 ~2011年团体献血血液报废率明显高于个体献血,献血者血液检测因素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抗-TP>抗-HCV> HBsAg>抗-HIV,ALT不合格成为首要报废原因,占60.84% (2111/3470),男性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且以轻度升高为主.抗-TP阳性居报废第二位.结论 加强团体无偿献血者ALT的筛选,尤其是男性献血者,以降低团体献血ALT的报废率;个体献血要通过加强街头ALT初筛结果与检验科检测结果的比对,根据检验科结果调整街头ALT初筛的临界值,保持两者间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最大限度的避免ALT轻度升高献血者献血;采用金标试剂对TP进行快速筛查,以降低抗-TP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的原因,以降低无偿献血报废率,减少血液浪费。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本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共计101 963份,应用速率法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不合格情况进行检验,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的阳性率进行检验,以计算不合格率。结果 101 963份血液标本中,共检测出不合格血液标本3996例,不合格率为3.92%,其中ALT的不合格率最高,为1.24%,抗-HIV不合格率最低,为0.34%。结论血液ALT不合格是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应在献血前加强对ALT的检测以降低血液不合格率,减少报废,从而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丹东地区2014年~2015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的原因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改进措施,从而降低血液的报废,保证血液的有效使用。方法对2014年~2015年丹东地区39265名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归类、统计分析。结果各种原因报废的血液为1040人,血液总报废率为2.65%(血液总报废率=不合格人数/采集全血总人数),其中血液检测不合格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占65.19%,原因从高至低依次为梅毒阳性18.75%、Hbs Ag阳性14.90%、抗-HCV阳性12.79%、ALT升高8.46%、抗-HIV阳性8.46%;另外重度脂肪血19.04%,也是重要的报废原因。结论普及无偿献血知识,做好献血前饮食等注意事项宣传,提高献血前初筛的准确率,做好血液由采到发各个环节的工作,降低血液的报废,保证血液的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4,(11):838-840
目的:回顾性分析晋中市十年来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因子检测结果,了解晋中市无偿献血人群血液传染指标流行情况和变化,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血液报废。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晋中市无偿献血者血液HBsAg、抗-HCV、抗-TP、抗-HIV进行检测,统计每年各项感染因子阳性数,并计算出阳性率。结果:晋中市2004年—2013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感染因子HBsAg、抗-HCV检测阳性率呈下降趋势,感染因子抗-TP检测阳性率和抗-HIV(WB法确认)阳性数呈上升趋势。结论:加大力度做好无偿献血经血传播疾病宣传工作,并对呈上升趋势的血液感染因子进行献血前筛查,降低血液报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凯里地区近三年无偿献血血液的报废原因。方法:对血液的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造成血液报废的原因。结果:2010~2012年采集制备无偿献血血液成分共105804U,血液报废共7340u,血液总报废率为6.85%,其中血液检测ALT不合格2649U为主要原因,占血液总量2.47%,占报废总量的36.09%;脂肪血1330U,占血液总量1.24%,占报废总量的18.12%;梅毒阳性有821U,占血液总量0.77%,占报废总量的11.19%;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有621U,占血液总量0.58%,占报废总量的8.46%;不足量323U,占血液总量0.30%,占报废总量的4.40%;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有260U,占血液总量0.24%,占报废总量的3.54%;过期180U,占血液总量0.17%,占报废总量的2.45%;艾滋病毒阳性有96U,占血液总量0.09%,占报废总量的1.31%。结论:血站应从低危人群中招募无偿献血者,加强对献血者的征询及宣教,献血前增加ALT的快速筛查对减少血液报废、节省血液资源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LT快速反应试条献血前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中心血站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无偿献血标本10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0例,为未使用ALT快速反应试条初筛的标本;实验组500例,为经ALT快速反应试条初筛后的标本。对比两组标本初复检后的阳性率,判断ALT快速反应试条在献血前应用的可行性。同时对未采用ALT快速筛选的500例阳性标本进行ALT快速筛选后复检,评判ALT快速筛选降低报废率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标本初复检后,ALT阳性不合格标本3例,阳性率(初筛假阴性率)为0.6%,明显低于对照组初复检后阳性不合格标本30例,阳性率为6%,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献血前使用ALT试条初筛后能够有效减少不合格血液的采集,降低血液的报废率,对保证临床有足够安全的血液供应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影响无偿献血者ALT单项阳性因素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氨基转移酶(ALT)为肝功能检测的指标之一,除在肝炎的诊断及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外,在血站系统对无偿献血者的筛查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本站对无偿献血者ALT检测初筛用赖氏法,复检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动力学法(≥40u为阳性)[1]。但ALT检测的非特异性、假阳性而引起的血液报废率升高给献血者造成不必要的精神损失和血液浪费。对此,笔者对ALT单项阳性的影响因素作如下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血液收集1999-06~2000-06无偿献血者10600例,其中ALT阳性280例,占全部标本的2.64%。随机抽取的标本因饮酒、药物、溶血、仪器…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22):160-163
目的了解2012~2016年梅州市无偿献血人群的丙型肝炎感染状况,以期为保证无偿献血血源质量和安全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梅州市无偿献血者共151 995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这151 995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采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进行抗-HCV检测,对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感染在不同年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血型、不同职业的分布进行分析。对抗-HCV阳性血液标本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IFCC法),统计ALT检测不合格情况,并分析抗-HCV阳性血液标本ALT不合格在不同性别的分布情况。结果 151 995例无偿献血者的抗-HCV阳性率为0.058%,低于全国无偿献血人群HCV感染率,2013年的无偿献血者抗-HCV阳性率最低(0.045%),2015年最高(0.079%);男性人群、女性人群的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057%、0.060%,不同性别的抗-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60岁的抗-HCV阳性率最高(0.089%),18~24岁最低(0.053%),不同年龄段的抗-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型血的抗-HCV阳性率最高(0.080%),A型血的抗-HCV阳性率最低(0.041%),不同血型的抗-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和军人的抗-HCV阳性率最高(0.131%),高于其它献血人群(P<0.05)。抗-HCV阳性血液标本中,共检出9例ALT不合格,ALT不合格率为10.227%,男性和女性抗-HCV病例中的ALT不合格率分别为10.769%、8.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2~2016年梅州市无偿献血人群的丙型肝炎感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的感染分布较为均匀,而不同职业人群中,学生和军人的丙型肝炎感染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降低血液报废率,对扬州市无偿献血中ALT升高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方法ALT初检采用赖氏法,复检采用速率法;其他指标均按国家标准执行。结果2002~2005年无偿献血血液样本197946例,不合格血液8467例,其中ALT阳性6907例。统计分析:血液不合格率逐年明显下降,χ2=9996,P<0.001,每年ALT阳性构成比基本保持在80%左右;第三季节ALT阳性构成比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季节,χ2=392.1,P<0.001;男性ALT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χ2=2711,P<0.001。结论每年ALT阳性构成比基本保持在80%左右,其中非病理因素占主导地位,造成大量血液不合理报废,因此应加强对献血人员献血前的宣传教育;HCV感染与ALT无相关性,ALT活性指标对筛选HBV、HCV感染窗口期无任何意义,建议淘汰ALT这一献血者筛选指标,RNA水平的检测方法应该是今后HCV感染者筛选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杨图深  陈亦明 《中国当代医药》2013,(23):170-171,173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红细胞类、血浆类制品报废原因与献血人群的相关性,以更好地指导献血招募工作,降低血液报废率,避免血液浪费。方法统计2011~2012年红细胞类、血浆类制品的报废原因,其中红细胞类制品按ALT含量升高、传染性标志物阳性、其他共三类原因统计;血浆类制品按脂肪血浆、其他共两类原因统计。分析报废主要原因与献血人群的性别、职业、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2011~2012年红细胞类制品报废原因中ALT含量升高占60.51%,传染性标志物阳性占21.87%,其他占17.62%;血浆类制品报废原因中脂肪血浆占97.36%,其他占2.64%。报废主要原因与献血人群的性别、职业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液报废与献血人群的关系密不可分,女性、学生人群献血后报废率低,建议扩大对女性、学生人群的献血招募,同时在对男性、非学生献血者进行献血招募时应加强对其进行宣教、健康征询等工作,从而降低血液报废率,避免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学校集体献血活动中,学生献血前血液初筛省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可行性.方法 所有的献血者分为两大类:参加学校集体献血活动的学生献血者和除学生献血者外的其它献血者.ALT测定策略:其它献血者2007至2011年进行献血前初筛和采血后复检;学生献血者2007至2009年进行献血前初筛和采血后复检,而2010、2011年献血前省略初筛,仅采血后复检.结果判断:ALT>40 U/L为阳性.统计分析2007至2009年学生献血者与其它献血者初筛ALT的阳性率间的差异、学生献血者献血前初筛ALT的阳性率3年间的差异,2007至2011年学生献血者献血后复检ALT的阳性率5年间的差异.结果 2007至2009年,学生献血前ALT初筛的阳性率分别为:0.18%、0.20%、0.18%,其它献血者献血前ALT初筛的阳性率分别为:3.82%、4.00%、3.91%,两者献血前ALT初筛每年的阳性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献血前ALT初筛的阳性率3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7至2011年,学生献血后ALT复检的阳性率非常低,分别为:0.15%、0.12%、0.12%、0.20%、0.20%,5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学校集体献血活动中,学生献血者献血前初筛省略ALT测定对血液最终复检ALT的阳性率影响不大,与献血前初筛ALT的效果基本持平,献血前血液初筛可省略ALT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HBsAg、抗-HCV、抗-HIV、抗-TP酶免四项中再检标本检测结果进行追溯,分析造成再检的原因,为是否对单试剂阳性献血者进行永久屏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追溯分析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本站无偿献血者酶免四项再检标本2329例,用原试剂进行双孔再检的情况.结果 再检标本66.98%为阴性,阳性符合性仅为33.02%.阳性献血者中除抗-TP主要为双试剂阳性报废外,其他3项均以单试剂阳性报废为主,尤其是抗-HIV,单试剂阳性报废占87.10%.结论 单试剂阳性献血者永久屏蔽会造成一定比例合格献血者的流失.建议对单试剂阳性献血者实行暂时屏蔽,并定期追踪复查,复查阴性者可解除屏蔽,复查阳性者再进行永久屏蔽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张钢  左正荣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160-161
目的:通过对单采血小板报废原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适当的措施与对策,降低单采血小板报废率,充分保护血液资源。方法:对长沙血液中心2007年1月~2009年12月采集的单采血小板报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长沙血液中心2007年1月~2009年12月单采血小板报废率为5.44%,报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LT偏高、血小板过期、HBsAg(+)、抗-HCV(+)、抗-TP(+)、抗-HIV(+)。结论:单采血小板主要报废原因是ALT偏高、血小板过期,建议加强献血者招募时的宣传教育,开展ALT初筛检测,加强与临床沟通,做好血小板采集计划,降低单采血小板报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郑州市无偿献血者ALT初筛前后检测结果分析,评价AIT初筛的必要性。方法对郑州市2008年至2012年AIJ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郑州市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无偿献血者的Au、的不合格率进行统计,并分析ALT初筛前后不合格率的变化。结果2008年至2012年ALT平均不合格率为3.60%。实施ALT初筛不合格率从4.20%下降至1.95%。结论ALT初筛的开展显著降低了ALT的不合格率,避免了血液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张家港市2007~2012年无偿献血者传染性疾病指标的筛查情况,为制定预防传染性疾病的输血传播、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11352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的ALT、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张家港市无偿献血者总阳性率为2.56%,其中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0%、0.54%、0.28%、0.10%、0.63%,各年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献血者传染性疾病相关指标检测,建立相对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能有效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丙酮酸氧化酶法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泽旭 《医药论坛杂志》2004,25(6):12-13,15
目的 探讨丙酮酸氧化酶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这一方法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适用性。方法 分别用丙酮酸氧化酶法、赖氏法和酮体粉法检测 5 2 78例体检标本 ,比较各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精密度。结果 丙酮酸氧化酶法的初筛阳性率为 7 0 7% ,复验阳性率为 1 97% ,CV <5 %。结论 酶法ALT检测可实现试验的自动、微量、快速、结果传输的网络化 ,且能够保存每份样品的原始记录 ,便于查询。ALT丙酮酸氧化酶法适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  相似文献   

18.
To appraise the national blood requirement and supply, and to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an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 screening on the blood supply, 407 random blood donor sera were tested for HBsAg,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and ALT activity. HBsAg and anti-HIV antibody were determined by the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echnique using Hepanostica and Welcozyme kits, respectively. The Western Blot test was performed to confirm anti-HIV positive sera by the ELISA technique. ALT was determined by an automated photometer using ALAT kits and serologic testing for syphilis was done by the rapid plasma reagin (RPR) test. The amount of blood required in Ethiopia and the actual supply was calcul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number and type of hospital beds in Addis Abeba and the amount of blood transfusions in units per hospital b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bined donor and unit rejection rate was 34.6%. The annual blood requirement was 7 units for emergency and 4 units for nonemergency beds. The national blood requirement in 1989 was 64,350-80,000 units, but the supply met only a third of the requirement. The mean and 2SD cut off ALT levels were 28 and 69 IU/L, respectively. ALT was elevated in 9.1% of HBsAg positive but apparently healthy donors, while HBsAg screening eliminated 25% of those with elevated ALT activity. This data suggests that there is a serious blood shortage in Ethiopia and that the currently supplied blood is relatively unsafe in terms of hepatitis.(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19.
廖耘  李桂芝  高瞻  李书平  武斐蔚  何炯 《现代临床医学》2012,38(4):267-268, 270
目的:了解成都市近年无偿献血者血液不合格指标的情况.方法:对2007-2010年成都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的筛查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2007-2010年586 694人次献血者血液检测总阳性率为5.27%,血液检测不合格项目由高到低依次为ALT、HBsAg、梅毒、抗- HCV、抗-HIV.男性依次为ALT、HBsAg、梅毒、抗- HCV、>抗- HIV,女性依次为HBsAg、抗- HCV、梅毒、ALT、抗- HIV;30 ~50岁年龄段ALT、抗- HCV、抗- HIV和梅毒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结论: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人群制定科学有效的献血招募策略,积极探索更加实际有效的血液筛查方法提高血液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梅州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标志物的流行状况,进一步做好血液质量监控,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提高供输血管理工作质量。方法对梅州市2002~2011年无偿献血者血液ALT、HB-sAg、抗-HCV、梅毒和抗-HI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LT异常为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不同性别献血者ALT、梅毒、抗-HIV阳性率,不同年龄段献血者ALT、HBsAg、抗-HCV、梅毒、抗-HIV阳性率,不同职业献血者ALT、HBsAg、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不断加大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好献血前的健康咨询,尽量采集低危人群相对安全的血液,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