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脑卒中患者出院时的治疗效果,评价脑卒中后抑郁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根据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测定得分将脑卒中患者分成抑郁组50例及非抑郁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评价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出院时疗效对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抑郁组治愈10例(20%),非抑郁组17例(34%);抑郁组显效15例(30%),非抑郁组21例(42%);抑郁组未愈10例(20%),非抑郁组3例(6%)。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抑郁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显著差于非抑郁组。结论:脑卒中后发生抑郁将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功能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选择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对照组给予Bobath疗法进行康复治疗,1次40 min,3次/周。观察组给予Bobath疗法加PNF方法进行康复治疗,1次40 min,3次/周。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及肢体功能锻炼。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40.37±6.60、41.05±6.3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32.09±5.52、20.07±3.34)分,(37.09±5.54、34.09±2.07)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30.07±5.06、31.27±5.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两组Barthel指数(45.06±5.71、57.34±3.34,36.71±6.02、40.31±5.19)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观察组极严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赖7例;生活需要很大帮助8例;生活需要帮助23例;生活基本自理21例。对照组极严重功能缺陷,生活完全需要依赖19例;生活需要很大帮助20例;生活需要帮助10例;生活基本自理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功能康复可减轻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措施对于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预防再跌倒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两组入院后进行相同的常规治疗后,干预组早期开展综合性干预治疗,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治疗。干预治疗全部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进行。结果进行康复干预后2周、4周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Fugl-Meyer指数及Barthel积分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分别为8.7%和2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干预后的患者跌倒效能量表(FE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开展早期综合性康复干预可以改善神经功能损失情况,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后遗症和致残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许楠 《智慧健康》2021,(6):27-29
目的 研究精细化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82例为实验对象,随机划分两组,精细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作为评价两种护理方法效果的主要依据.结果 经护理两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较护理前皆得到明显改善(P<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作用.方法 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针刺组和结合组,每组40例.所有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采用康复训练,针刺组加用针刺治疗,结合组给予康复组和针刺组的治疗.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DS)和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ADL能力.结果 治疗后结合组的NDS和BI评分是(4.90&#177;3.52)、(74.20&#177;10.50),与康复组(10.50&#177;3.20)、(47.50&#177;15.80)和针刺组(8.30&#177;3.65)、(62.70&#177;12.60)比较,差异有统计数意义(p<0.05).结论 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早期干预,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6.
安丽荣 《现代保健》2009,(22):45-4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黛力新治疗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例脑卒中无抑郁状态的患者作为对照,对40例脑卒中的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抑郁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进行评定其疗效。结果抑郁组在治疗后SSS评分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SSS评分比抑郁组显著升高,与抑郁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和抑郁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可明显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黛力新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王朝刚  尹明才 《中国卫生产业》2013,(33):157-157,170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9月-2012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36例.根据HAMD量表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给予康复治疗.并评定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抑郁组患者治疗后基本情况恢复有效率低于非抑郁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抑郁患者的NIHSS评分高于非抑郁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对患者卒中临床恢复及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患者48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对两组患者的NIHSS及ADL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IHSS和ADL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康复组各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实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侧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 15 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均采用常规药物和功能锻炼进行治疗 ,康复组加用双侧电刺激治疗 ,对照组加用单侧电刺激治疗。疗程 1月。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 (FMA) ,改良Barthel指数 (MBI)于初期、末期 ( 3个月 )对两组病人评定并进行t检验。结果 治疗后 ,康复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1;FMA、MBI明显提高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1。结论 双侧电刺激治疗可明显促进患肢运动功能康复 ,降低致残率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中医康复训练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5月—2019年10月期间的82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根据单盲分组法将其分成两个组别(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予以常规康复训练和中医康复训练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与ADL评分分别为(6.55±1.33)分和(71.06±2.44)分,与参照组相比存在明显优势(t=9.5766,P=0.0000;t=14.8840,P=0.0000)。结论早期中风偏瘫患者应用中医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PS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2例P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进行为期8周的对照治疗。观察显效时间和有效率。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病情严重程度量表(CGI-SI)、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组显效时间分别为(8.7±3.5)d和(12.2±7.6)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0.9/和76.7/,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罗西汀不良反应较轻,无需治疗。结论帕罗西汀与阿米替林疗效相近,但帕罗西汀起效快,不良反应少,治疗PS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PSD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和干预后25 d对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抑郁状态和生活质量于干预后25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2,P〈0.01;t=11.25,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改善PSD患者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合并不同内科疾病的卒中后抑郁发病率及临床特点。评价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及安全性、耐受性。方法选择2002年1月至2004年6月期间神经内科病房脑卒中患者226例,将226例病人按照合并的内科疾病的不同分为4组。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筛选卒中后抑郁病人。将筛选出的76例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2组:西酞普兰治疗组38例,谷维素对照组38例,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谷维素治疗8周。结合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NFD)及Barthel(BI)指数判定疗效。结果合并内科疾病组与不合并内科疾病组抑郁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西酞普兰治疗组前后HAMD变化值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值及BI变化值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合并内科疾病的卒中病人抑郁发生率高于不合并内科疾病的卒中病人,合并的内科疾病数目越多,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越高。西酞普兰能减轻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残疾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心理治疗,治疗组给予心理治疗和帕罗西汀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HAMD、MESSS、TESS评分,入院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Cor含量。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脑卒中后抑郁的显效率为71.7%,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0.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4%和66%(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D和MES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罗西汀治疗组血浆Cor含量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经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后,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血浆Cor含量降低可能是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一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帕罗西汀对癫痫后抑郁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疗效。方法对93例癫痫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成帕罗西汀治疗组(48例)和不使用帕罗西汀的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4周、10周、24周由专人进行Beck抑郁问卷(BDI)测定及QOLIE-31量表测定。结果治疗组在治疗10周及24周,与对照组及治疗前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对癫痫后抑郁有显著的疗效,明显提高癫痫后抑郁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  相似文献   

18.
国产与进口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国产与进口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门诊、住院抑郁症病人138例,分为试验组69例,男性28例,女性41例,年龄(42.50±12.43)岁(21-66岁),病程0.04-3.5a。对照组69例,男性30例,女性39例,病程0.04-4a。年龄(42.25±11.38)岁(17-63岁)。2组分别口服国产及进口帕罗西汀20-40mg/d,治疗12周。疗效评定采用汉米斯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安全性评价应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结果试验组痊愈率为70%,有效率为86%,对照组痊愈率为74%,有效率为90%,2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和28%,2组的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好,常见的有恶心、头痛、出汗、失眠,嗜睡。结论国产帕罗西汀的抗抑郁作用疗效肯定.使用安wg ,与进口帕罗西汀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任务导向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儿童手功能及日常活动参与的疗效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陕西省康复医院做康复训练的4~14岁痉挛型脑瘫儿童6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采用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儿童分别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精细运动(PDMS-FM)、儿童能力评估量表(PEDI)进行功能及能力评定并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与对照组PDMS-FM评分、PED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研究组:t值分别为4.514、22.557;对照组:t值分别为3.451、16.013,均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016、4.011,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学龄期儿童PDMS-FM、PEDI评分均高于学龄前期儿童(t值分别为3.968、4.625,均P<0.05),手功能分级(MACS)为Ⅰ~Ⅱ级的儿童PDMS-FM、PEDI评分均高于MACSⅢ~Ⅳ级儿童(t值分别为2.917、3.579,均P<0.05)。结论痉挛型脑瘫儿童通过任务导向性训练有利于改善双手抓握及实物操作能力;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的日常生活活动。年龄及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等因素可能影响任务导向性训练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癫痫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我院60例2017年1月-2018年12月癫痫伴抑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左乙拉西坦500 mg每日两次治疗,试验组则采取左乙拉西坦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癫痫每个月发作的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以及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且药物开始发挥作用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盐酸舍曲林对癫痫伴抑郁的治疗作用确切,可有效控制癫痫,改善抑郁,且联合用药起效快,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以及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联用未增加不良反应,药物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