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讨论维生素B1缺乏症儿童的诊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口服维生素B1每日15~30mg,重症或有呕吐腹泻者给予肌内注射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43岁.右侧大腿外侧麻木3年,走路时症状加重,无外伤史.门诊按"股外侧皮神经炎"治疗,给予口服维生素B1、维生素B12、局部理疗均无效.检查:臀部无畸形,右侧髂前上棘部有压痛,局部无红肿,右大腿外侧皮肤麻木伴有轻微触痛,双下肢肌力正常,无病理反射.  相似文献   

3.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0岁,因停经47 d来我院门诊就诊,诊断为宫腔内早孕.按照患者意愿药物流产,按说明书口服米非司酮,第1次50 mg,以后每隔12 h一次,每次25 mg,共5次.当患者口服完6片米非司酮时,出现双耳耳鸣,左耳严重,右耳较轻,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诊断为神经性耳鸣,给于谷维素、维生素C、维生素B2、B12等药物治疗,10d后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4.
巨幼红细胞贫血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致,亦可因遗传性或药物性DNA合成障碍引起的.我科曾收治了一例因缺乏维生素B12引起巨红细胞贫血合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病患者,口服维生素B12,静注弥可保等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用维生素B1B12穴位(地仓、天容、翳风)注射治疗灼口征的可行性.方法治疗组20例采用维生素B1B12穴位注射治疗,同时口服谷维素.对照组15例单纯口服谷维素.结果治疗组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0%;对照组显效1例,好转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3.4%;经统计学检验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B1、维生素B12穴位注射治疗灼口综合征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论脚气病性心肌病诊疗心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维生素B1缺乏症一旦诊断成立或疑及本病即应给予治疗,治疗效果一般较好.病情轻者可口服维生素B1 5~10mg,每日3次,同时给予治疗剂量的烟酸、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如不能口服或吸收不良者可肌注50~100mg,每日1~2次,连续7~10日.有心衰者宜用维生素B1 50~100mg加入葡萄糖液20~40m1缓慢静推(应皮试阴性后),待心衰控制后改口服.水肿明显者可用速尿.洋地黄类药物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讨论维生素B6药用价值.结论 有人首先证明腕管综合征患者有维生素B6缺乏,并对10例患者每日口服维生素B6 300mg,治疗2~4周.结果 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缓解,治疗前有6例预定进行手术治疗,经用维生素B6治疗后只1例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1 病历摘要患者,女,25岁,农民,主因"右肩部、腋下丘疹、水疱7d,加重波及周身5d"收入院.患者诉入院前9d左侧牙痛、腰痛,当地医院给予"牛黄上清丸、甲硝唑"等治疗2d后,患者发现右肩部、腋下出现丘疹、水疱,伴触痛,自觉发热(具体未测量),患者再次就诊于当地诊所考虑"带状疱疹",给予"聚肌胞、维生素B1、维生素B12、黄色药粉"等治疗2d,病情未见缓解.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B1治疗迟发性胰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用维生素B1 治疗迟发性胰性脑病的机制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 :对符合迟发性胰性脑病的患者 ,5例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称常规治疗组 ,7例给予维生素B1 肌注 ,并给予复合维生素B口服 ,称维生素B1 组 ,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常规治疗组 5例全部死亡 ,维生素B1 组均获痊愈。结论 :维生素B1 治疗迟发性胰性脑病有效 ,提示迟发性胰性脑病系维生素B1 缺乏所致 ,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注意维生素B1 的补充可望防止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口服中药联合皮内注射维生素B1、B12针治疗带状疱疹.方法:采用口服中药联合皮内注射维生素B1-B12针,并配合口服阿昔洛韦片.结果:14例全部治愈.结论:口服中药联合皮内注射维生素B1、B12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能明显缩短病程,适用于各部位的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98例设为治疗组,非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98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后,另予以急性脑梗死患者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口服治疗4周,再次测定两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B族维生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复方地黄颗粒治疗复发性口疮(RAU)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复发性口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口服复方地黄颗粒;对照组口服转移因子胶囊和维生素B2、维生素C片,连续用药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腔黏膜溃疡、疼痛及全身症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地黄颗粒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优于转移因子胶囊和维生素B2、维生素C片.  相似文献   

13.
弥可保对股外侧皮神经炎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丽 《重庆医学》2005,34(1):99-100
目的讨论弥可保(甲基维生素B12)对股外侧皮神经炎的治疗效果.方法肌电图检测确诊为股外侧皮神经炎61 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弥可保组:使用弥可保口服500μg/次,1日3次,2个月;B组维生素B12组:维生素B12,500μg/次,肌肉注射,隔日1次,1个月后停止,改用口服维生素B1及维生素B6各10mg/次,每日3次.结果两组相比弥可保与维生素B12对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均有治疗作用.弥可保较维生素B12 的疗效更佳.结论弥可保对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有促进其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患儿,女,11岁,因发作性手足疼痛7d于2004年12月24日入院.患儿自7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足疼痛,呈针刺样,伴患处皮肤发红、发胀,持续约半小时缓解.以后每天均发作数次,每次持续约10~30min不等,以夜间为著.疼痛遇热加重,遇冷减轻.曾到市中医院骨外科就诊为"四肢末端疼痛待查",予以口服维生素E、消炎痛等药物,疼痛有所减轻.既往体健,无类似发作史,家族中无类似发作史.查体:发作间歇期四肢末端无红肿,关节活动无障碍.门诊以"肢痛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后给予口服维生素B1、静滴抗生素、能量等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两种方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 选择带状疱疹患者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病毒唑0.6g,静滴,每天1次,连续7次为一疗程;维生素B1 10mg,维生素B6 10mg,每天3次口服,维生素B12 500μg肌注,每天1次,连续10d;芬必得1粒,每天2次内服.对照组给予病毒灵0.2g,每天3次口服,维生素B1 20mg,每天3次口服.两组均不用其他治疗药物.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止痛、结痂及痊愈时间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01),对照组中有2例遗留神经痛.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带状疮疹可以缩短病程,疗效好,无后遗神经痛,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6.
挪威一项研究纳入6837例服用B族维生素或安慰剂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分别给予口服叶酸(0.8mg/d)、维生素B12(0.4mg/d),口服维生素B6(40mg/d)或口服安慰剂治疗。中位治疗39个月,随访38个月后发现,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56岁,2004年6月4日就诊.主诉:右眼视物模糊,视物变形1个月余.因情绪变化,1个月前突觉右眼视物模糊,视物变形,到专科医院求治,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右眼(OD)".予肌苷片0.1g/次,口服,3次/d,维生素B120 mg/次,维生素C 0.2 g/次,口服3次/d.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和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方法:将15例患者在口服中药的同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用相应的穴位,注射维生素B12、维生素B1和丹参注射液.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痊愈5例,经2个疗程治疗痊愈9例;1例无效.经3个月随访无复发.结论口服中药和穴位注射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1一般资料   例 1,患者,女性, 42岁,有哮喘史及青霉素过敏史。因手足发麻、坐骨神经痛使用维生素 B1治疗。开始口服维生素 B1 20 mg,每日 3次。 3天后改用维生素 B1注射液 100 mg,肌肉注射。用药 1/2量时,患者出现头昏、胸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发抖、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容物。查体:脉搏细弱、血压 9/5 KPa、心率 108次 /min、心律齐、心音略低。考虑维生素 B1注射液所致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给药,急给吸氧、地塞米松 20 mg加 50%葡萄糖 20 ml静注 ,约 1 h后症状消失。   例 2,患者,女性, 78岁,无药物过敏…  相似文献   

20.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69岁。因右颈部、耳部皮肤簇状水疱伴疼痛5天,全身散在丘疱疹、水疱伴瘙痒2天就诊。患者5天前感右颈部、耳部刺痛,并于右颈部、下颌、耳部、耳周出现密集簇状丘疱疹、水疱,来笔者所在医院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予盐酸伐昔洛韦片300mg,口服,2次/d,维生素B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