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19例确证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按病情分为重症感染组(86例)、局部感染组(133例),以47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别PCT、CRP检测情况,另219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按病原体分为细菌组(139例)、病毒组(80例),比较两组别PCT、CRP检测情况。结果:PCT、CRP血清浓度重症感染组高于局部感染组、对照组,三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CRP、PCT随感染性疾病病情的加重,血清浓度呈升高态势。PCT重症感染组主要以>10μg/L为主,占68.6%,局部感染组主要以0.5~10μg/L为主占82%,CRP阳性率两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CT、CRP以细菌感染升高幅度大。结论:CRP、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上是良好的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9至2011年入院的90例细菌性感染的新生儿,其中男48例,女42例,体重在2650至3740g左右,日龄为2~14d,胎龄在(38+2)~(39+5)w左右,并分为重症感染组48例和局部感染组42例。另外选取45例没有任何感染依据的新生儿作为非感染组。检测重症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结果:42例局部感染组患者血清CRP、PCT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2.5±9.6)mg/L和(5.25±2.55)ng/mL;48例重症感染组患者血清CRP、PCT浓度平均值分别为(36.45±13.35)mg/L和(37.95±15.4)5ng/mL;与45例非感染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过医护人员对于患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抗菌治疗后,42例局部感染组患者和;48例重症感染组(共计90例患者)的血清CRP、PCT浓度平均值与治疗前相比,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T的特异性(83%)高于CRP(63.3%),PCT的敏感性和CRP相似(93.3%)。结论:临床上在对患儿使用抗生素的时候,务必要以PCT水平高低作为动态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血清降钙素原对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rocalcition,PCT)在早产儿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新生儿室的60例早产儿分为感染组40例和非感染组20例,检测患儿血清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结果:感染组血清PCT(5.24±1.31μg/L)、CRP...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血清PCT在鉴别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全部66例肺炎患儿,病毒性肺炎21例,均进行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检查,并比较各指标对感染敏感性、特异性方面的差异。结果:10例血培养阳性的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PCT超过2μg/L,其中8例CRP超过60mg/L,87%的细菌性肺炎病例血清PCT的含量超过1μg/L。CRP超过20mg/L与PCT比较其诊断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方面的敏感性基本相同,但特异性相对较低(41%vs86.4%);血培养阳性的患儿血清PCT的浓度要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的病例,而CRP的含量则无明显的区别。IL—6和WBC在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则要低得多。结论:血清PCT的含量超过1μg/L在诊断细菌性感染方面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在鉴别细菌或病毒性感染的阳性或阴性预测值方面要强于CRP、IL—6或WB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病原体致小儿肺炎中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改变和在鉴别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小儿肺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全部的73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PCT、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检查,并比较各指标在细菌性和病毒感染性的小儿肺炎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差异。结果:在各类型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的PCT、CRP、WBC数值比较中以PCT≥1μg/L为诊断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若以PCT≥1μg/L为阳性阈值,则细菌感染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92.5%。结论:PCT作为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优于CRP和WBC。  相似文献   

6.
前降钙素对新生儿重症感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前降钙素(procalcitonin,PCT)对新生儿重症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发光法对30例重症感染新生儿和30例非感染对照组病人在入院时进行血清PCT的定量检测,并与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进行比较。同时检测其敏感度、特异性、预计值和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重症细菌感染病人在入院时血PCT质量浓度明显增高(中位数7.82μg/L,范围0.97~256.81μg/L),而非感染对照组为0.16μg/L(0.10~1.49μg/L)。PCT、CRP和WB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0.62和0.60。预计重症感染的最佳截断值为:PCT>2μg/L(敏感度87%、特异性和阳性预计值100%、阴性预计值88%);CRP>20 mg/L、PCT>0.9μg/L时,敏感度和阴性预计值为100%,可以确诊所有重症细菌感染病人。结论重症感染新生儿入院时的PCT血质量浓度是优于CRP和WBC的细菌感染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重症医学科(ICU)感染性疾病中对细菌性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ICU感染性疾病病人72例分为细菌感染组(47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5例),治疗前空腹采集静脉血2mL,分别采用双抗夹心免疫荧光法及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PCT和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PCT、CRP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t=41.77、5.74,P<0.01)。以PCT≥0.05μg/L、CRP≥5mg/L为阳性标准,PCT和CRP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分别为95.7%、97.9%,特异度分别为88.0%、8.0%,对细菌感染的诊断PCT比CRP具有更高的特异度(χ2=13.60,P<0.01),而灵敏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CT和CRP测定可较好地区分细菌性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且PCT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对于细菌性感染及早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联合检测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对ICU的70例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的含量及动态变化进行检测,同时将70例细菌感染患者分为重症感染组(n=38)和局部感染组(n=32),并与35例非感染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重症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分别为(15.3-4-7.3)μg/L和(20.5±6.8)mg/L,局部感染组血清PCT、CRP浓度分别为(2.5±1.1)μg/L和(10.1±4.6)mg/L,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CT、CRP浓度分别为(0.4±0.2)μg/L和(3.5±2.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细菌感染患者的PCT、CRP浓度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PCT〉0.5μg/L、CRP〉8mg/L为界,PCT与CRP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均为92.9%,PCT的特异性(85.7%)高于CRP(62.9%)。结论血清PCT、CRP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PCT的特异性要优于CRP,动态监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疗效,协助判断疾病的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血浆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121例新生儿按感染情况分成重症感染、局部感染和非感染三组,测定比较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含量.结果:重症感染时,血清PCT、CRP和IL-6浓度升高均有显著性,但PCT显著性更高(P<0.01).PCT阳性率重症感染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与CRP、IL-6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和P<0.05).以2 ng/ml为临界值,诊断重症感染的特异度达94.12%,与CRP、IL-6相比,PCT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更高.结论:PCT在严重细菌感染新生儿体内明显升高,可作为新生儿感染的早期检测指标,其诊断价值优于IL-6和CRP,对早期诊断与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1型糖尿病(T1DM)继发感染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4例T1DM患儿作为继发感染前组(n=34),其中发生院内感染的27例作为继发感染后组(n=27),另外从健康查体儿童中选择条件匹配的正常儿童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40),采用免疫荧光定量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三组患儿的PCT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进行比较,预测PCT、CRP对T1DM患儿继发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结果:T1DM继发感染后组血清PCT、CRP水平中位数分别为5.9μg/L和74.6 mg/L,继发感染前组血清PCT、CRP水平中位数分别为0.5μg/L和5.3 mg/L,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PCT、CRP水平中位数分别为0.4μg/L和4.7 mg/L,继发感染后组血清PCT、CRP水平明显升高,与继发感染前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抗生素药物治疗后,继发感染后组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以PCT≥0.5μg/L为界,PCT诊断继发感染的敏感性为96.3%(26/27),特异性为85.3%(29/34),阳性预测值为83.9%(26/31),阴性预测值为96.6%(29/30);以CRP≥8 mg/L为界,CRP诊断继发感染的敏感性为96.3%(26/27),特异性为73.5%(25/34),阳性预测值为74.3%(26/35),阴性预测值为96.1%(25/26)。PCT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显著高于CRP(P<0.01)。结论:PCT、CRP水平测定可用于T1DM患儿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有效治疗,且PCT比CRP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是一项灵敏度好、特异性高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谢飞  叶云 《热带医学杂志》2013,(12):1496-1497,1549
目的探讨发热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及高敏C一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儿童不明原因发热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住院的172例发热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院时的诊断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n=88)、非细菌感染组(n=61)和非感染组(n=23);同时,将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42)。对各组儿童进行PCT、HsCRP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PCT值为(2.14~1.01)¨g/L,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的(0.09~0.15)斗g/L和非感染组的(0.15~0.12)斗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高于对照组的(0.08-0.05)斗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非感染组和对照组血清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HsCRP值为(38.2±10.1)mg/L,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的(2.60~1.58)mg/L和非感染组的(15.3±10.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高于对照组的(5.0±1.1)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斗g/L为诊断细菌感染的阳性阈值,其诊断敏感性为77.3%,诊断特异性为94.0%;以HsCRP≥5.0mg/L为诊断细菌感染的阳性阈值,其诊断敏感性为81.8%,诊断特异性为50%,PCT的特异性明显高于HsCRP。结论检测血清PCT和HsCRP对发热性儿童患者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具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凯  刘超  王娟 《中原医刊》2014,(2):20-2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78例危重晚期新生儿分为三组:细菌感染组68例,病毒感染组56例,非感染组54例。回顾性分析危重晚期新生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PCT检测阴性的非细菌感染危重晚期新生儿不用抗生素治疗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CT阳性率分别为73.5%、12.5%和13.0%,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检测阴性的非细菌感染危重晚期新生儿不用抗生素治疗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ICU病房,血清PCT可用作晚期新生儿细菌感染与病毒等感染的鉴别诊断指标,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高春明  曹蕴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7(11):1410-14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细菌培养阳性和40例细菌培养阴性住院患者的PCT、血白细胞(WBC)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PCT检测采用半定量免疫色谱法。结果:2组PCT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阳性组WBC和CRP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组(P0.01)。细菌培养阳性组PCT、WBC、CRP阳性率依次为36.11%、63.89%、97.22%,细菌培养阴性组PCT、WBC、CRP阳性率依次为25.00%、22.50%、72.50%,细菌培养阳性组WBC、CRP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阴性组(P0.01),2组PCT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灵敏度依次为PCT 36.11%、WBC 63.89%、CRP 97.22%,特异度依次为PCT 75.00%、WBC 77.50%、CRP27.50%。结论:PCT在细菌感染诊断中有一定价值,与WBC和CRP联合检测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C反应蛋白(CRP)联合降钙素原(PCT)针对早期感染性疾病进行预测,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5月就诊的120例疑似感染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感染类别分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对照组;感染组分为全身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采用ELISA免疫法和比浊法测定所有患者的PCT及CRP水平。结果将PCT阈值设定为0.5ng/ml预测感染的敏感性为70.5%,特异性83.2%,阳性预测值83.2%,阴性预测值29.4%;CRP阈值设定为5mg/L时,敏感性为76.5%,特异性66.9%,阳性预测值83.3%,阴性预测值38.5%;全身感染组PCT水平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PCT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各组间CRP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CRP和PCT均可以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它们的水平可能同感染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在感染性疾病的早期预测中将两者联合检测结果更为可靠,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与非细菌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总数水平的不同,探讨PCT、CRP与WBC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20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有无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14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78例,所有患儿分别检测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并对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PCT、CRP及WBC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CRP和WBC。结论:血清PCT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优于CRP和WBC,是小儿细菌感染的敏感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70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检测其血清PCT和CRP水平,并进行诱导痰细菌定量培养,治疗后再次进行血清PCT和CRP水平测定。以痰中的下呼吸道病原菌(PMM)浓度≥10~7CFU/ml作为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金标准,将AECOPD患者70例分为细菌感染组39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1例。比较2组患者血清PCT和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治疗前AECOPD患者PCT和CRP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5),细菌感染组PCT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2组CR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以PCT>0.5ng/ml,CRP>10 mg/L为阳性阈值,PCT和CRP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敏感度分别为94.9%、89.7%,特异度分别为87.1%、67.7%,PCT特异度高于CRP(P<0.05),敏感度无明显差异(P>0.05)。采用Kappa分析PCT和CRP与痰培养诊断AECOPD细菌感染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2、0.58,一致性均较高。结论 PCT和CRP是诊断AECOPD细菌感染较好的炎性反应指标,而PCT更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唐红  陈旭  付玉华 《医学综述》2014,(24):4541-454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80例患感染性疾病儿童临床资料,对细菌培养情况、PCT、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结果进行分析。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分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即为细菌感染组(100例),细菌培养结果阴性为非细菌感染组(80例)。结果 180例患儿中,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和WBC阳性率分别为5.0%(4/80)、72.5%(58/80)和7.5%(6/80),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和WBC阳性率分别为90.0%(90/100)、84.0%(84/100)和36.0%(36/100),显示细菌感染组血清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而CRP阳性率在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WBC阳性率明显低于PCT阳性率。PCT阳性率与细菌感染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作为区分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患儿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明显优于CRP和WBC检测,PCT与患儿感染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疗效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3种指标联合检测对儿童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受试者分为重症细菌感染组(A组)、局部细菌感染组(B组)、病毒感染组(C组)和健康体检组(D组);静脉采血测定PCT、CRP、WBC,并比较4组3种指标水平,分析这些指标的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A组PCT和CRP明显高于B、C、D组(P〈0.05),B组PCT和CRP高于C、D组(P〈0.05),A组WBC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0.5u/L为阈值,诊断重症感染的敏感性为100%,为3种指标中最高;以CRP〉10mg/L为阈值,诊断局部感染的敏感性为85.7%,为3种指标中最高。结论:PCT对重症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高,对局部细菌感染敏感性不如CRP,WBC对感染的诊断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