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了解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成熟度、专业认同感现状,探讨研究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促进学生专业情感的形成,并主动积极向专业行为转化,从而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成熟度与专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2.
以136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性别及性别角色取向的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结果表明,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学生在职业认同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双性化角色类型的护理学生职业认同感最高,然后依次为女性化类型、男性化类型和未分化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感的情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职业认同感量表对某高职2016级284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71.05±2.22)分,职业认同感总分为(33.93±2.42)分;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P<0.01)。结论高职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护理教育者应根据护生特点,引导其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其学业自我效能感,以期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实践融合对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理论与实践融合对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提供借鉴。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006级的高职护理专业23班46名护生为实验组,22班49名护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融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临床护理课程学习结束后两组护生进行职业认同感测评和对实验组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认同感测评实验组总分为31.83±4.13分,对照组总分29.60±5.12,通过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问卷调查显示67.4%的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遇到过对自己感动的事情,78.3%的学生在医院遇到了触动很大的事。结论:理论与实践融合有利于培养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生职业认同量表对1 025名在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为(60.80±11.34)分;政治面貌、所在年级、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家中是否有护理相关人员、选择专业原因以及职业规划是护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新冠肺炎疫情下护生职业认同感中等偏上,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可依据疫情下护生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减少护理人才的流失,稳定护理团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当前护理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建构主义视角下护理学生职业认同感教育的教学设计。采用情境创设、会话交流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对护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实施教育。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职业认同教育开拓了护理学生职业教育的新途径,有利于学生较快适应临床护士角色,维护护理队伍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新冠疫情爆发前后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的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应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全国3所高校775名护理本科生,在线填写调查问卷。结果:疫情爆发后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显著高于疫情爆发前(P<0.05),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是影响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结论:疫情爆发后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显著提高,护理教育者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护理专业,媒体应加大宣传以提升大众对护理专业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广西本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现状以及职业认同感培养的影响因素。方法运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生职业认同感问卷对广西南宁市某高校510名护理专业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总分为(56.92±10.38)分,属于中等水平,四年级护生职业认同感最强。家庭背景、社会实践与专业是否相关、参与社团、母亲文化程度4个因素与护生职业认同相关(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现状不容乐观,本科护生职业发展认知、职业情感水平偏低,应结合影响因素,利用各种途径,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黄敏  祁冰  李厚成  左红霞  范颖  姚虹  王娜 《海军医学杂志》2013,(6):419-420,F0003
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1]。护士职业认同感就是护士本人对护理职业的积极看法和感情,以及决定自己积极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2]。不容乐观的是,大多数护士并未形成积极的职业认同感,或职业认同不稳定。目前临床护士竞争越来越激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了解护士职业认同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利于从根本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而培养临床护士形成积极、稳定的职业认同感,这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促进护理学科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了解男护士对自身职业认同感的状况,分析影响男护士对自身职业认同感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以《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为基础自行设计调查表,并分别对我市两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5名男护士和25名女护士进行有关职业认同感的调查。结果:男护士对今后护理工作的定向及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明显低于女护士,且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护士对自身所从事的护理工作不认可,对护理职业所处的环境不满意。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男护士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注意改善护理职业环境,从而提高男护士对自身职业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实习期间职业认同感状况,为端正本科护生的职业特点,减少护理人才的流失提供依据。方法由采用护士职业认同感问卷对护理学院2009级护理本科实习护生8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22~35(28.57±5.48)分,总体职业认同感偏低;农村护生职业认同感评分高于城市护生;自愿选择护理专业者职业认同感评分高于家人意愿及调剂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本科护生职业认同感仍需提高,临床带教老师应加强本科护生的职业态度教育,注重培养职业兴趣,减少护理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新冠疫情下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对山东省某高校护理专业121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总分为(62.90±11.79)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生兼职工作与护理专业相关以及在新冠疫情下护生对护理专业喜爱程度得分与职业认同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正相关(P<0.05);护生做兼职护理相关工作、在新冠疫情下护生对护理学专业的喜爱程度对护生职业认同感有预测作用(R2=0.274)。结论:新冠疫情下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较正常情况下有所改善,护生兼职工作与护理学专业相关及护生对护理职业喜爱程度对职业认同感有较好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护理实习生临床实习适应能力、职业认同感与临床实践行为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实习适应能力量表、护生职业认同感问卷、临床实践行为表现量表对江苏省某市4家三甲医院进行临床实习的232名本科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的临床适应能力、职业认同感、临床实践行为表现3个变量彼此之间正相关(P<0.05),临床适应能力为职业认同感和临床实践行为表现的中介变量,间接效应比为75%。结论:护理教育者应重视护理实习生临床适应能力的培养,推动学生早临床、多临床,进而提高其职业认同感和实习期间的临床实践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叙事教育对中外合作办学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和职业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级中外合作办学护理本科生54人为对照组,2018级中外合作办学护理本科生57人为实验组。在护士人文修养的教学过程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实验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开展叙事教育,比较两组护生心理弹性和职业认同感情况。结果:教学前,两组中外合作办学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和职业认同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实验组中外合作办学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和职业认同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叙事教育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护理本科生心理弹性并强化了其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中期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自行设计基本信息问卷和职业认同量表,对采用整群方便取样法选取的310名实习中期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实习中期护生职业认同量表总分为(88.09±9.75)分,在是否谈恋爱、是否为农村户口、对护理专业的兴趣、毕业后就业方向、实习医院级别、对实习医院教学满意度方面,实习中期护生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习中期护生职业认同感处于中上水平,仍有提升空间,在临床实习阶段对护生职业认同感进行培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目前聘用制护士职业认同感的现状,为护理管理者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培训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使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以及刘玲编制的护士职业认同感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聘用制护士的职业认同感现状评分为(95.81±21.85),职业认同感五个因子得分为:职业认知评价(25.24±8.23)、职业社会支持(21.24±4.58)、职业社会交往技能(18.84±4.74)、职业挫折应对(22.71±3.51)、职业自我反思(20.54±4.72),不同年龄、护龄、婚姻状况、子女状况的聘用制护士其职业认同感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学历、转班方式的聘用制护士其职业认同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聘用制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处于一般水平,医院应注意加强对聘用制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培养,加强对年轻护士、聘用制护士的管理与引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28-130
目的调查分析"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口腔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方法调查对象选取齐齐哈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各个年级学生150例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运用李克特5点量表,统计分析150例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调查分析结果。结果男性和女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一、四、五年级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评分显著高于二年级、三年级(P0.05);第一志愿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评分均显著高于调剂学生(P0.05)。结论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职业认同感受到年级、志愿、培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将志愿录取生比例上调能够将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提升。  相似文献   

18.
段丹  饶玉霞  尹玲  李杨 《右江医学》2022,(7):495-499
目的 探讨中医医院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提供参考意见。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护士职业认同感评定量表对湖北省某三甲中医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文化程度、参加护理工作的原因等护士职业认同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职业认同感得分为(97.78±15.53)分,工作压力总分为(99.86±16.53)分,工作压力与职业认同感呈负相关(r=-0.455,P<0.01);工作压力及文化程度是中医医院护士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加强职业教育,帮助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减轻护士压力,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9.
《西北医学教育》2020,(1):106-110
目的调查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感现状,并探究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感的关系。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问卷、情绪智力量表及职业认同感量表对某医学院校381名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情绪智力总均分为(3.69±0.59)分,职业认同感总均分为(3.32±0.51)分。情绪智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其职业认同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469~0.578,均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情绪管理(β=0.492,P<0.01)、自我情绪运用(β=0.413,P<0.01)可独立解释职业认同感36.7%的变异量。结论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情绪智力与职业认同感均处于中等水平,情绪智力对其职业认同感存在正向影响,医学教育者可通过加强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来提高其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法、中文版关怀能力量表(CAI)和职业认同感问卷(PIS)对福州市933名本专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理专业大学生(以下简称“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及其关怀能力的现状,分析职业认同感对护生关怀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护生关怀能力较低,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与其关怀能力呈正相关(r=0.379, P<0.01),是关怀能力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可以解释CAI总分12.9%的变异。护理教育需加强关怀教育改革,促进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提升护生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