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为了对淮南地区儿童眼外伤有一较全面的了解,更好地开展儿童眼外伤的防治工作。方法 对我院眼科1994年1月~1998年12月,5年共收住院治疗的儿童眼外伤96例进行临床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眼外伤分别占住院总人数的5.72%;占儿童住院人数的59.26%;占眼外伤人数的25.00%。来自本市的占76.04%;男:女=1.67:1;眼别无明显差异;7~14岁(65.63%)为儿童眼外伤好发年龄;24h内就诊率为42.71%;眼球钝挫伤(52.08%)和眼球穿孔伤(30.21%)为眼组织损伤的主要方式;致伤因素多样;角膜损伤最多见;致盲率治疗前为53.13%、治疗后为21.88%,脱盲率为31.25%。结论 儿童眼外伤是儿童临床常见眼病,并且是儿童主要致盲致残的疾病之一,强调重视和预防的重要性,及时正确的诊治、手术适用症的把握可以减低眼外伤对视力的损害,提高脱盲率。  相似文献   

2.
282例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眼外伤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科2001年~2005年儿童眼外伤住院病例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5年共收治儿童眼外伤282例(288眼);男∶女为5.5∶1;平均年龄7.9岁;多以玩耍、打斗时锐器或钝物、爆炸、玩具枪弹等致眼球破裂或挫伤为主要致病原因;治疗后有用视力≥0.3者占41%,致残30.9%,致盲26.0%。结论儿童眼外伤是儿童单眼致盲的主要原因,伤后及时正确处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盲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眼外伤的人群分布特征,探讨眼外伤的防治措施.方法:对952例眼外伤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外伤性质、受伤环境、致伤原因、视力及后果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显示,男性∶女性=4.77∶1;右眼∶左眼=1∶1.15;高发年龄为<10岁和10~40岁;职业依次为工人、学生、农民、学龄前儿童;外伤性质以眼球开放性损伤多见;受伤地点多见于工作场所、公共环境和家庭;致伤物种类以异物为主;致盲率32.86%;眼球摘除占2.57%.结论:眼外伤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眼外伤的预防及眼外伤发生后的及时正规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日雄 《华夏医学》2003,16(3):332-333
目的 :研究眼外伤的人群分布特征 ,探讨眼外伤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 95 2例眼外伤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外伤性质、受伤环境、致伤原因、视力及后果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显示 ,男性∶女性 =4 .77∶ 1;右眼∶左眼=1∶ 1.15 ;高发年龄为 <10岁和 10~ 4 0岁 ;职业依次为工人、学生、农民、学龄前儿童 ;外伤性质以眼球开放性损伤多见 ;受伤地点多见于工作场所、公共环境和家庭 ;致伤物种类以异物为主 ;致盲率 32 .86 % ;眼球摘除占 2 .5 7%。结论 :眼外伤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 ,眼外伤的预防及眼外伤发生后的及时正规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械性眼外伤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方法:分析机械性眼外伤患者1373例(1401只眼)的临床资料,了解受伤情况,损伤类型,损伤程度,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结果:1373例中418只眼,获得>0.2的视力,542只眼获得>0.05的视力,其中9例眼球破坏严重,3例行眼球摘除,5例行眼内容剜除术,另1例保留眼球。入院致盲率为65.16%,出院致盲率为56.06%,出院时脱盲率9.1%。结论:现代显微手术的应用及时尤其是伤后24h内正确的处理,可明显降低伤眼盲的发生率,提高脱盲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皖南地区807例眼外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状况及临床特点,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807例眼外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状况及临床特点。结果:807例住院眼外伤患者以钝挫伤和穿通伤为主,分别占41.3%和39.2%。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以青壮年多见。职业以农民最高,其次为工人和学生。脱盲率37.5%,最终致盲率36.6%。结论:眼外伤是致盲的最主要病因之一,后果严重,应加强预防。加强劳动安全防护和少年儿童的安全教育对预防和减少眼外伤的发生非常重要。早期就诊和手术是降低致盲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118例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儿童眼外伤各相关因素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儿童眼外伤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18例(128眼)住院儿童眼外伤的致病因素、年龄、性别、临床治疗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儿童眼外伤的发生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多在8~14岁;眼球穿通伤居首位;致伤物依次为:锐器伤、爆炸伤、挫伤等;农村患儿多;致盲因素主要是并发症。结论:眼外伤是儿童致盲原因之一。应利用媒体等各种渠道加大力度宣传其危害性,提高全民的防范意识,对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儿童眼球穿通伤1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眼球穿通伤的常见致伤原因、治疗、预防和减少眼外伤的发生。方法:对本院198例儿童眼球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占79.8.%,女性占21.2%,多发生于7~10岁(50%),盲目率为45.9%。结论:眼外伤严重危害视功能,伤后及时救治,降低致盲率。摘除眼球一定要慎重,术后竺志者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眼外伤4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眼外伤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疗效,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29例眼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9例眼外伤中,男女之比为5.40∶1,左眼占47%,右眼占44%,双眼占9%.眼外伤多发于21~40岁.工人及农民眼外伤者203例,占47.3%.工作场所受伤者占29.60%.暴力性眼外伤占21.40%,车祸外伤占9.21%.住院眼外伤患者以开放性眼球损伤、眼挫伤及眼附属器挫伤为主.眼部损伤以眼睑挫伤裂伤、角巩膜裂伤、前房积血、外伤性白内障较常见.治疗后致盲率下降了13.4%.结论:眼外伤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职业活动中的安全防护,强调规范操作可大大降低职业活动中眼外伤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视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析儿童、成人眼外伤的危险因素、受伤状况、愈后,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时392例成人(18岁以上)和儿童(14岁以下)眼外伤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眼外伤对眼球具有严重的破坏性,致盲率高,入院时儿童致盲率61%,成人为64.1%,其中儿童严重眼外伤发生率高,治疗后儿童致盲率达47.6%明显高于成人(30.3%)。结论: 儿童眼外伤损伤严重,并发症多。治疗后致盲率比成人高。  相似文献   

11.
350例眼外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350例眼外伤进行临床病例分析,探讨眼外伤的致伤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住院的350例(355眼)眼外伤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致伤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前后视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0例(355眼)眼外伤中男女比例为6:1,多发年龄为20~40岁;职业多见于农民工、工人及农民。致伤因素主要有撞击伤、异物伤、车祸、化学伤等;临床表现主要为钝挫伤、角膜穿通伤、眼球破裂伤等。治疗前视力>0.05者有217眼,占62.0%,治疗后视力>0.05者有298眼,占85.14%。结论:跟外伤对眼部损伤大,严重影响视功能,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合理的预防和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宋良  孙宇飞 《吉林医学》2010,31(22):3771-3772
目的:分析儿童眼外伤临床特点、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30例(130眼)儿童眼外伤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儿童眼外伤常见致伤物:玩具枪、鞭炮烟花、棍棒、刀剪利器、化学物等。致盲最多是穿孔伤,钝挫伤次之。治疗前盲目者55眼,治疗后盲目者14眼,视力恢复>0.7者52眼。眼球穿孔伤67眼,视力恢复≥0.30者40眼。结论:儿童眼外伤的关键在于预防,尽可能以显微手术挽救以利恢复其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13.
田英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5):103-103
目的:探讨湘西地区儿童眼外伤致盲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94例(201眼)儿童眼外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湘西地区儿童眼外伤具有以下特点:3—12岁患儿占77.32%,男女比例3.73:1,致伤物种类多;农村患儿占73.71%,留守儿童占62.24%,以寒暑假为高峰;就诊较晚,24小时内就诊占49.48%,5天以上就诊占28.35%;眼穿通伤占55.22%。⑤眼并发症及后遗症多且复杂;轻损伤感染致盲多。结论:儿童眼外伤后早期及时正确的诊治是减少感染机会和并发症,抢救残存视力,降低致盲率的重要环节,更要注重预防。  相似文献   

14.
春节期间儿童眼外伤的临床特点及紧急救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彩  钟文东 《河北医学》2008,14(12):1460-1462
目的:分析春节期间儿童眼外伤的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实施紧急救护措施。方法:对1993年至2006年春节期间儿童眼外伤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儿童眼外伤占同期眼外伤的58%,89%为男性,24h内住院占70%,60%的患儿因燃放烟花炮竹而受伤,塑料玩具枪子弹射伤占20%,85%的外伤为钝挫伤的穿孔伤,50%的患者须手术治疗。通过迅速及时、正确有效及针对性的施护,全部患儿均无严重并发症,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眼球和挽救视力。结论:春节期间儿童眼外伤的主要原因是炮竹性眼外伤,玩具枪子弹也是眼外伤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临床特点表现为"急"、"重"。护士应沉着冷静、紧张有序、迅速到位、协助医生开展紧急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9,(5):671-674
目的:调查1年内机械性开放性眼外伤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机械性开放性眼外伤住院患者532例(550眼)的临床资料,对致伤原因、受伤类型及视力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32例患者中男453例,女79例,男女比例5.73∶1。年龄为1~81岁,平均(40.77±0.49)岁,25~55岁者最多,计356例,占总例数的66.92%。每月平均接诊眼外伤(47.34±9.51)例,受伤人数最多月份为9月61例(11.47%)。职业以农民工人最多,205例(38.53%)。工地施工场所215例(40.41%),受伤原因中有铁屑、铁片、铁丝、钢筋致伤98例(18.42%),铁棍、扳手致伤57例(10.71%),砂轮皮条致伤45例(8.46%)。受伤类型中眼球破裂伤248例(46.62%),穿通伤174例(32.71%)。分别比较各类开放性眼外伤入院和出院时视力,眼球破裂伤和球内异物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力≥0.01的穿通伤和其他眼外伤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致盲率下降。结论:在全年眼外伤患者中,以男性为主,多为青壮年。眼外伤多发生在9月份。患者多为农民工人。受伤类型以眼球破裂伤为主。积极手术治疗后视力能够提高。  相似文献   

16.
[背景 ]探讨住院眼外伤的各相关因素 .[病例报告 ]对 4 6 9例 ( 4 89只眼 )住院眼外伤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 ,眼外伤占眼科住院病人的 2 5 8% ;2 1~ 5 0岁之间者占 76 9% ;眼外伤中眼球钝挫伤占4 7 9% ,眼球破裂伤及穿透伤占 4 4 6 % ,爆炸伤占 7 6 % ,致盲者占 7 8% .[讨论 ]眼外伤在眼科住院病人中占很大比例 ,且可导致严重的后果 ,应积极预防 ,及时治疗 ,减少眼外伤的发生 ,降低致盲率 .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眼外伤的发病特点、并发症、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132例眼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32例眼外伤病人中,男∶女为1.94∶1,多发年龄为25~56岁;眼外伤并发症以前房积血、外伤性白内障、玻璃体积血、继发性青光眼为主;治疗后视力仍为盲者70眼(53.03%)。结论 眼外伤后果严重,并发症多,致盲率高,社会危害大,但大多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加强安全教育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眼外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眼外伤相关因素,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伤后视力,降低眼外伤致残率。方法: 对2004年132例(135眼)眼外伤住院患者相关因素及护理实施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眼外伤占同期住院患者的16.79%(132/786),损伤年龄段以学龄前儿童、学生、青壮年为主。职业以学生、农民、无业人员为主。就诊时间24 h内56例(42.42%),24 h以上76例(57.58%)。致盲29眼,致盲率21.48%。结论: 针对眼外伤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急救、健康教育一体化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眼外伤发生率和视力残疾。  相似文献   

19.
儿童与成人眼外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分析儿童、成人眼外伤的危险因素.受伤状况、愈后,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392例成人(18岁以上)和儿童(14岁以下)眼外伤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外伤对眼球具有严重的破坏性,致盲率高,入院时儿童致盲率61%,成人为64.1%,其中儿童严重眼外伤发生率高,治疗后儿童致盲率达47.6%明显高于成人(30.3%).结论:儿童眼外伤损伤严重。并发症多.治疗后致盲率比成人高.  相似文献   

20.
儿童眼球穿通伤是眼科的常见病,是致盲的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我院自1994年1月-1998年11月共收治儿童眼球穿通伤53例,占同期眼外伤住院人数的38.4%,现将儿童眼球穿通伤的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