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李妍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851-852
目前透析已成为多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首选治疗。在这些透析患者当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各家报道虽有不同,但都显示其高发性,且直接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和病死率的增加。但是,相当一部分基层医生对于营养不良的危害认识不足,防治措施简单。本文就临床上简便易行、易推广的诊疗方法介绍如下,以期做到早期关注与干预患者的营养状况,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肾功能减退时,由于尿毒素对胃肠道的刺激,易发生恶心、呕吐、厌食纳差,而这一现象随肾功能恶化进一步加剧,患者由于摄人不足导致营养状况越来越差,出现贫血、浮肿、低蛋白血症、体腔积液等诸多并发症。这一现象在维持性常规血液透析患者中更为突出,不仅给治疗带来困难和复杂性,而且增加病人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研究证实,透析效能的高低与患者的饮食及营养状况有非常密切联系,高通量透析能清除中、大分子物质,但能否达到提高维持性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减少并发症,还需要大量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透患者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残余肾功能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价 (SGA)并测血浆白蛋白 (AL b)、前白蛋白 (PA)、转铁蛋白 (TF)、氮表现的蛋白质水平 (n PNA)、3日膳食摄入记录法分析每日能量摄入营养指标 ,计算尿素清除指数 KT/ V (Urea)、肌酐清除率 (Ccr)和残肾功能 (RRF)。结果 :2 2例腹透患者中营养良好 9例 ,占 40 .9% ,轻~中度营养不良 1 2例 ,占 5 4.5 % ,重度营养不良 1例 ,占 4.5 %。腹透龄越大 ,透析充分性越差。营养良好与营养不良两组患者在 RRF、PA、Alb、TF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尿毒症腹膜透析 (腹透 )患者营养状况 ,以制订营养治疗方案。方法 对 3 3例腹透患者及 2 8名健康体检者 ,采血检测血清总蛋白 (TP)、白蛋白 (ALB)、血红蛋白 (HB)、胆固醇 (CHO)、甘油三酯 (TG)、磷 (P)的含量 ,并进行人体学测定和主观评估。结果 经综合评估 ,腹透组营养不良率占 75 .8% ,TP、ALB、HB、CHO、TG、P、上臂围、上臂肌围和握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腹透组体质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略低于对照组 ,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腹透患者存在较严重的蛋白质营养不良 ,并有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和高磷血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研究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及腹膜透析(PD)相关腹膜炎的发生情况,为腹膜透析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效果和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行稳定腹膜透析患者75例,通过MQSGA、BMI、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评价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氨基酸腹膜透析对腹膜透析患者透析效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住院患者21例,采用自制的氨基酸腹膜透析液,白天的3袋为正常腹膜透析液,夜间以氨基酸腹膜透析液留腹8 h左右,应用8周,观察CAPD患者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钙(Ca)、血磷(P)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5%腹膜透析液渗透压为341 mOsm/kg·H2O,加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后,渗透压提高到365~379 mOsm/kg·H2O,与2.5%腹膜透析液渗透压基本相似,但单袋出超量较1.5%及2.5%腹膜透析液增加。治疗8周后,患者血ALB由(27.49±3.82)g·L-1增加到(28.64±4.41)g·L-1(P<0.05);多数患者血ALB水平升高,最高增幅为8 g·L-1左右。患者血BUN、UA、血P水平均降低(P<0.05),血HB水平升高(P<0.05),但血Cr及血Ca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短暂恶心、呕吐,未观察到有腹痛、腹泻及腹膜炎的发生。结论:应用自制的氨基酸腹膜透析液对CAPD患者进行夜间留腹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透析效能,并改善营养状态,纠正营养不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李国刚  赵砚池 《医学综述》1997,3(3):142-143
<正>营养状况是影响透析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评价方法有很多,传统的一种方法是用尿素氮的出现率(UNA)来估测体内的蛋白质分解量,并根据蛋白质摄入量计算出氮平衡,但这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护理方法,以供参考。方法纳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营养状况评估。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4例。传统组接受常规腹膜透析护理,综合组给予综合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况评分变化和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与护理前对比,患者营养状况评分和生化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综合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大于传统组,其中,治疗后传统组营养状况评分明显低于综合组,血红蛋白(91.83±20.21)低于综合组(109.84±23.76),转铁蛋白(2.03±4.21)低于综合组(2.84±6.71);血浆白蛋白(33.83±5.24)低于综合组(35.84±6.76),前白蛋白(213.14±20.23)低于综合组(224.83±4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整体营养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持续性非卧床性腹膜透析患者实施综合营养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0例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采取随机实验法,将30例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前提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营养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上对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实施综合营养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取ESRD接受MHD患者71例,根据患者透析间期平均体重变化(IDWG)分两组:控制良好者为A组(平均IDWG%3.5%),控制不良者为B组(平均IDWG%≥3.5%),分别检测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DWG)、干体重(DW)、体重指数BMI、人体学指标、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1年后A、B两组DW、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体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比较HB、RBC、TC、TG、LPɑ、HCO-3、n PCR、SPKT/V、ALB、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i PTH、BS、GH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IDWG控制良好者可减少MH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控制不良者促进MHD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微炎症状态、营养状况与透析充分性的关系。方法按照超敏C-反应蛋白(hs-CRP)≤5 mg/L和hs-CRP〉5 mg/L,将腹膜透析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营养状况指标及透析充分指标与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hs-CRP、尿素清除率(Kt/V)、标准化蛋白分解率(nPCR)、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QSGA)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及透析充分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加(interdialytic weight gain,IDWG)与其营养状况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观察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8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IDWG分为两组,IDWG<干体重的3%/d为A组,IDWG>干体重的3%/d为B组.营养状况调查采用生化法(包括清蛋白、前清蛋白、总胆固醇、肌酐、透前血钾和血磷浓度)、标准蛋白分解率(nPCR)、人体测量(包括体重、体重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结果 A组前清蛋白、清蛋白、血钾、血磷、血肌酐水平较B组低,A组nPCR、体重、体重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较B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生存曲线表明,A组患者2年存活率显著低于B组,71.8% vs 92.7%,P<0.01;血白蛋白水平<4g/dl的患者较白蛋白水平>4g/dl患者有较低的生存率,61.9% vs 91.5%,P<0.03.结论 IDWG与血液透析患者营养参数密切相关,持续低水平的IDWG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营养不良和较高的死亡率,临床应重视该类患者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3.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随机选择病情稳定,符合观察奈件的透析患者52例(男/女,32/20)。进行膳食营养评价、半定量SGA评分、人体测量以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以SGA评分作为评价指标,78.8%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vJ,ALB作为评价指标,67.3%的患者营养不良;基于AMC判断,则有55.8%的患者营养不良。营养摄入量与营养评价指标关系密切:DEI与BMI呈正相关(P〈0.05),与ALB、PA呈正相关(P〈0.05,P〈0.01),而与SGA、CRP呈负相关(P〈0.01,P〈0.05):DPI与PA呈正相关(P〈0.01)。蛋白质摄入充分组PA明显高于摄/k不足组(P〈0.01);热量摄入充分组ALB高于摄入不足组(P〈0.05)。结论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膳食营养与CAPD患者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就维持血浆蛋白而言,摄入充足的热量可能比蛋白质更重要。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蕾  陈孟华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2):1094-1096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糖尿病腹膜透析病人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调查了规律腹膜透析治疗3个月以上的52例患者的原发病因、营养状况、透析方案、残肾功能、超滤量、尿量、容量状况及其他一般情况等。结果①52例患者中,根据SGA评估,29例为营养不良,其中糖尿病连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16例,糖尿病CAPD病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88.90%)明显高于非糖尿病CAPD病人(38.20%),P<0.001。②与非糖尿病CAPD病人比较,糖尿病CAPD病人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明显下降,CRP明显上升(P<0.05);握力明显下降(P<0.01);体重和平均动脉压明显增高(P<0.05);肌酐清除率及液体总清除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尿病组的透析液糖浓度、糖总量、总剂量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CAPD病人水肿的发生率(94.44%)明显高于非糖尿病CAPD病人为47.06%,P<0.001。③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与水肿程度之间(r=0.611,P<0.0001)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者,主要与炎症发应及容量负荷过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随机分为左卡尼汀治疗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3个月时血红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尿素氮、肌酐、ALT等指标并分别进行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3个月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有明显下降,Alb、Hb、TF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态及与卡尼汀缺乏相关的临床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入选80例合并营养不良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n=80),使用Baxter CT190双醋酸膜滤器行高通量透析6个月,观察高通量透析前后患者改良SGAN、BMI、TSF、MAMC、ALB、PA、TF、透析前CH、BUN、SCr等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80例合并营养不良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高通量透析6个月后,各项营养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高通量透析方法更有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国一项双盲随机临床试验表明,每天进行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治疗,可正向改善营养不良透析患者的能量平衡。该研究发表于《国际肾脏》[Kidney Int2009,76(2):199]。研究者随机给12例营养不良的透析患者每天皮下注射ghrelin共1周。结果显示,可持续增加循环中ghrelin水平至注射后2小时,适度降低血压,并随即显著增加患者食欲,导致在用药后第一次进餐的能量摄入增加。在进行ghrelin治疗的1周中,其持续作用体现在食物日志及研究中的最后一次进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残余肾功能(RRF)对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分为3组:对照组、A组(RRF〈3ml/min)和B组(RRF≥3ml/min)。患者均采用常规处方透析,并抽血检测生化、血脂及蛋白营养指标,计算RRF、尿素清除指数(KT/V)、周肌酐清除率(Ccr/w)、单位透析剂量(PV/S)及蛋白质分解率(PCR),评估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PI)。结果:RRF与KT/V,Ccr/w及残余尿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0.83,0.80),与透析时间、透析超滤量呈负相关(r分别为-0.41,-0.33),与PV/S无关。A组患者Ccr/w,KT/V及血浆前清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f)明显低于B组,但PCR高于B组。A、B两组间三酰甘油、清蛋白及胆  相似文献   

19.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每日由腹透液丢失蛋白质约10g、氨基酸约10g,营养不良问题比较突出,它不仅影响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是合并症和死亡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我们对20例腹膜透析患者进行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和饮食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记录饮食日记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观察。方法选择腹膜透析患者80例,在护理人员和营养科医生的共同指导下记录3日饮食日记,根据患者的化验检查、饮食习惯制定相应的饮食治疗方案。随访6个月,观察到患者饮食中磷的摄入量显著下降,随访第1个月(801.5±188.2)mg/d,第6个月(698.7±175.7)mg/d(F=4.457,P0.05);血液中血浆白蛋白上升,第1个月(34.62±3.28)g/L,第6个月(38.56±2.53)g/L (P0.05),而血液中血磷浓度下降,随访第1个月(2.01±0.44)mmol/L,第6个月(1.51±0.23)mmol/L (P0.05)。结果 /结论腹透患者应用饮食日记进行饮食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血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