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本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倍半氧化羧乙基锗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家兔灌胃给药600mg/kg,其经时变化按双室模型处理,结果表明:灌胃给药吸收较快Ka为1.729±0.8390h~(-1),t1/2为4.4±1.7h,tmax 1.6±0.42h.静注给药消除速率较灌胃快,K为0.5489±0.0616h~(-1),t1/2β1.27±0.147h,C1_B为293.7±31.1ml/kgh。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重组人胸腺肽α1(rh-Tα1)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采用^125I标记rh—Tα1同位素法,观察单次皮下注射后的体内过程。^125I—rh—Tα1单次皮下注射后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消除半衰期(t1/2ke)为5.42~7.07h,绝对生物利用度91.28%。^125I-rh—Tα1在大鼠体内组织器官中分布广泛并能较快地消除,其在肾、胃、肺和卵巢等组织器官中有较高的积聚,而脑中则较小。^125I-rh.Tα1主要经肾由尿排泄,给药后120h内,药物的82.4%由尿排出,7.6%由粪排出。  相似文献   

3.
二聚细辛醚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聚细辛醚是具有降脂作用的新成分,小鼠和大鼠ig、iv后,血中放射性—时间曲线符合开放二室模型。ig和iv后的平均t 1/2β:小鼠分别为107.1±7h、107.5±5h;大鼠101±7.9h、102.9±6.4h。Vd:小鼠为11.9±2.3L/kg、7.9±3.7L/kg;大鼠5.0±0.21/kg、6.0±3.4L/kg。该药吸收快,分布迅速、广泛,体内消除较缓慢。21d内从尿和粪中排泄分别为96.7%和1.02%。血浆蛋白结合率为48%。尿液提取物经TLC放射自显影和液体闪烁仪测定结果主要以原形药物排出,并有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雄性Wistar大鼠灌胃盐酸法舒地尔的吸收和分布特征,为临床试验提供依据。方法大鼠分别灌胃和静注给予4 mg.kg-1盐酸法舒地尔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血浆和组织中法舒地尔和羟基法舒地尔的浓度,用DAS 2.1.1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灌胃给药后,大鼠血浆中法舒地尔和羟基法舒地尔的ρmax分别为(30.4±17.9)和(199±108)μg.L-1t,max分别为(0.3±0.1)和(0.7±0.7)h,AUC0-t分别为(53.3±13.7)和(434±223)μg.h.L-1t,1/2分别为(2.7±1.6)和(2.3±1.0)h,法舒地尔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0.2%。组织分布试验表明,给药后0.25 h大部分组织中法舒地尔和羟基法舒地尔的浓度即达到峰值,6 h后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均显著下降,法舒地尔主要分布在胃和小肠组织,其次在肝、脾等组织,羟基法舒地尔主要分布在肝组织,其次在胃、肠、肾等组织。结论大鼠灌胃盐酸法舒地尔后,在胃肠道迅速被吸收,并较快分布于全身各组织,血浆和组织中羟基法舒地尔的浓度明显高于法舒地尔的浓度,法舒地尔和羟基法舒地尔均没有组织蓄积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鼠和猴iv、im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rh -bFGF )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大鼠iv125I-rh -bFGF1600ng/kg,猴分别iv和im125I-rh-bFGF750ng/kg 后 ,用SDS -PAGE结合放射性计数测定生物样品中rh-bFGF含量。结果 :rh -bFGF在大鼠和猴血浆中的T1/2 较短 ,在大鼠肺和坐骨神经的放射性计数最高 ,48h尿累积排出降解物为给药量的92 52 %。结论 :大鼠和猴iv125I-rh-bFGF后 ,血中消除快 ,降解产物主要由肾脏排出 ,主要分布于大鼠在肺和坐骨神经。猴im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90 %。  相似文献   

6.
奥拉西坦在大鼠和小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奥拉西坦(ORC)在大鼠和小鼠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生物样品中ORC浓度, 在大鼠和小鼠进行其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排泄试验。结果: 大鼠灌胃给ORC 100,200和400 mg.kg-1后表明, 本品po吸收速率快,达峰时间短,药物自血清消除较快。小鼠1次ig给药100 mg.kg-1后,80%以上药物在给药后3 h内由消化道消失;药物吸收后能分布到各种组织脏器, 给药后36 h累计尿排泄原形药物量约为药物剂量的80%; 蛋白结合率低,平均结合率为10.5%。结论: 奥拉西坦是一吸收快、消除快、主要以原形药物由尿排泄、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rhLTα-Da)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大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125I标记重组人淋巴毒素α衍生物(125Ⅰ-rhLTα-Da)后,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和尿粪标本中的总放射性量,血浆样本同时以三氯乙酸(TCA)沉淀法检测放射性量,分析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25、75和225μg/kg)125Ⅰ-rhLTα-Da,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特征,血浆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0.641、0.677和0.616 h(TCA沉淀法对应的t1/2α为0.626、0.632和0.594 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11.356、13.373和16.033 h(TCA沉淀法对应的t1/2β为11.329、14.437和12.891 h),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和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rhLTα-Da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符合二室模型特征,消除速度较慢,但不易蓄积。  相似文献   

8.
研究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肽(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1~34,rhPTH1~34)在小鼠中的组织分布和在大鼠中的排泄,为国产rhPTH1~34申报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用Iodogen法将放射性同位素125I标记到rhPTH1~34的酪氨酸残基上,通过同位素示踪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相结合的方法考察皮下给药后,125I-rhPTH1~34在小鼠中的组织分布和在大鼠中的排泄。大鼠皮下给予125I-rhPTH后,125I-rhPTH主要从尿中排出,48 h内通过尿液排出(80.33±3.92)%的放射性活性,而相同时间内通过胆汁和粪便排出的放射性活性仅为(7.12±1.52)%和(2.55±1.28)%。RP-HPLC分离结果表明在0~2 h,2~4 h和4~8 h收集的尿液中有125I-rhPTH1~34原型存在,其含量分别相当于该时段通过尿排出的放射性活性的33.62%,17.23%和16.05%;在胆汁和粪便中没有检测到125I-rhPTH1~34原型。小鼠皮下注射给予125I-rhPTH1~34后,rhPTH1-34主要分布在肾脏,并在给药后25 min达到峰值,此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在肾脏中的相对积累系数不断下降;与肾脏不同,rhPTH1-34分布到其他组织中的速度较慢,在给药后120 min相对积累系数才达到峰值;此时rhPTH1~34在各组织中的相对累积系数的的大小为:肾>胃>脾>肺>肌肉>肠>心>肝>骨>脑。rhPTH1~34主要在肾脏代谢并以原形和代谢物的形式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9.
张宇  秦臻  孙旸  吕加国  吴芳  刘霞 《药学实践杂志》2020,38(3):237-240,249
目的研究HMS-01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为后续研究提供支持。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建立灵敏、特异的测定血浆等生物样品中HMS-01浓度的分析方法,用建立的方法开展HMS-01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在SD大鼠上分别进行了1个剂量单次灌胃给药、1个剂量单次静注给药的药动学研究,以获得基本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静脉注射1 mg/kg的HMS-01后,雄性与雌性大鼠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221和409 ng·h/ml,平均清除率分别为4.53和2.41 L/h·kg,平均血浆消除半衰期分别为0.786和1.27 h,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5.13和3.82 L/kg。灌胃给予30 mg/kg的HMS-01后,在大鼠体内血浆浓度达峰时间tmax为1.17 h,达峰浓度cmax为1243 ng/ml,消除半衰期(t1/2)为2.00 h。雄、雌大鼠AUC0-t分别为2271和8529 ng·h/ml,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4.3%和69.5%。结论HMS-01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口服吸收较好,雌性大鼠的生物利用度远高于雄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125Ⅰ标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125Ⅰ-rhTPO),研究大鼠单剂量皮下注射125Ⅰ-rhTPO的药动学特性.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予125Ⅰ-rhTPO 0.5,2及8ug·kg-1,sc,于不同时相取血测放射性计数,计算相应的血药浓度及药动学参数.结果在大鼠体内均可以用二室模型拟合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低、中、高3个剂量的cmax分别为(0.43±0.07),(1.29±0.10),(4.44±1.17)ug·L-1;tmax分别为(16.80±6.57),(11.60±0.55),(8.40±2.19)h;AUCo→t分别为(24.43±1.32),(62.93±6.96),(233.80±56.22)ug·h·L-1;MRT分别为(41.69±3.07),(36.00±1.64),(38.22±2.80)h;T1/2(β)分别为(32.30±4.20),(27.27±5.54),(30.05±3.81)h.经统计分析,T1/2(β)在3个剂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max,MRT有统计学差异(P<0.05);cmax和AUCo→t随剂量增加而显著增加(P<0.01).125Ⅰ-rhTPO 2ug·kg-1,sc后,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96h后经尿和粪排泄的放射活性及甲状腺组织富集的碘达80%.结论125Ⅰ-rhTPO的tmax,MRT,cmax,AUC0→t在3个剂量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而T1/2(β)无统计学差异;2ug·kg-1sc后,血中分布明显高于其他组织;大部分放射性经泌尿系统排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在大鼠的体内过程特性及绝对生物利用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大鼠随机分组,分别一次性灌胃给药阿德福韦酯3.0,1.0,0.3 mg·Kg-1,静脉注射0.54 m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阿德福韦在生物样品中的含量,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大鼠口服阿德福韦酯后于0.7,3,6h测定各组织的药物浓度.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Kg-1,24h内收集胆汁,测定药物胆汁排出率.用平衡透析法测定药物的人血清蛋白结合率.结果该药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无滞后时间的二室模型,高、中、低三个剂量的AUC(0~∞)分别为10.7±1.19,3.91±0.315,1.54±0.074 μg·mL-1·h;tmax在0.62~0.76 h之间,Cmax与给药剂量成正比,分别为2.26±0.299,0.758±0.0529,0.388±0.0269 μg·mL-1;t1/2 为5.0~7.3 h;绝对生物利用度为分别为(53±5.2)%,(51±8.1)%,(42±6.0)%.静脉注射给药阿德福韦后t1/2(ke) 为7.5±0.16 h,AUC(0~∞)为 6.35±1.58 μg·mL-1·h.母体药物阿德福韦在组织中分布情况为肾>肝>胃,其他组织中的浓度均远低于血浆中浓度.胆汁累积排泄率低于2%,在0.10~4.0μg·mL –1的浓度范围内,人血清蛋白结合率为<5%.结论阿德福韦酯在动物体内迅速吸收,消除半衰期较长,胆汁不是该药的主要排泄途径,血液及主要脏器无药物蓄积.阿德福韦是生物样品中检测到的唯一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2.
咖啡酸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美英  周婷婷  周茂金 《中国药房》2008,19(16):1220-1222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咖啡酸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并用于药动学研究。方法:测定大鼠灌胃与静脉注射给药后咖啡酸的血药浓度,采用药动学程序Topfit 2·0进行统计处理,计算非室模型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鼠灌胃给药后咖啡酸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0·56±0·12)μg·mL-1,tmax为(0·18±0·04)h,t1/2为(0·67±0·12)h,ke为(1·05±0·20)h-1,AUC(0~t)为(0·34±0·05)μg·h·mL-1;大鼠静脉注射给药后t1/2为(0·45±0·05)h,ke为(1·55±0·18)h-1,AUC(0~t)为(9·07±2·24)μg·h·mL-1。结论:大鼠灌胃给予咖啡酸后,吸收迅速,消除半衰期较短,其绝对生物利用度较低。  相似文献   

13.
7头猪(65.14±9.65kg)单剂量静注100mg/kg磺胺二甲嘧啶。给药后分别在不同时间间隔采集血样,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血中游离磺胺浓度。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符合开放二室模型,所得主要动力学参数为。分布半衰期(t1/2a)0.22±0.88(h);消除半衰期(t1/2)15.32±1.44(h);表观分布容积(V_d)4.8840±0.7821(100ml/kg);清除率(Cl_B)0.2221±0.0372(h×100ml/kg);药时曲线下面积(AUC)461.27±79.21(h×mg/100ml)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Tcp(ther))31.14±4.39(h)。本文还根据单剂量给药参数推算了多剂量给药方案,供兽医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大鼠iv吡喹酮20mg/kg,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消除快,t1/2β=0.36±(SD)0.07h。im10,20,40mg/kg或ig100mg/kg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较快,但消除相与iv比却相对明显缓慢。MAT_(im)和MAT_(ig)均大于MRT_(ivo)ig的生物利用度为13.2%,有明显首过效应。im则吸收完全,当im10和20mg/kg时消除动力学呈线性关系,而当增至40gg/kg时,有呈非线性趋势。大鼠在im20mg/kg,iv20mg/kg以及ig300mg/kg后,胆汁中均能检测出原形吡喹酮,其浓度以iv最高,im居中,ig最低。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3H]标记的黄花夹竹桃次甙乙(Neriifolin简称次甙乙)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后[3H]-次甙乙在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T1/2β)为5天,分布容积(Vd)为15.3L/kg。药物的主要分布在肝脏、胆汁和胃肠道内。灌胃给药吸收迅速完全,30 min血药浓度即达高峰。无论静脉注射或灌胃后,放射性主要从粪中排出,尿中较少,排出形式主要是代谢产物。[3H]-次甙乙与血浆蛋白的结合为91.7%。结果表明:次甙乙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与一般亲脂性强心甙相似。  相似文献   

16.
厚朴酚与和厚朴酚药代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Wistar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方法 用实验建立的RP-HPLC法测定大鼠灌胃给予上述两种成分后不同时间各组织和体液中药物的含量及其蛋白结合率,并计算其在血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上述方法能够良好分离两种成分,浓度-色谱间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0%;两种成分在大鼠体内代谢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二室开放模型,Cmax分别为0.974和0.522mg·L-1,t1(?)β为3.136和3.284h,t1(?)ka为0.160和0.261h;进入体内后,主要滞留于胃肠内,其他主要分布于肝、肺、肾组织中;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8.54%和53.81%;以粪排出为主,尿和胆汁排出量只有约5%。结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吸收较差,进入循环后以肝代谢和肾排泄为主。  相似文献   

17.
甘草甜素对大鼠体内苦参碱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甘草甜素对大鼠体内苦参碱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苦参碱的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H3PO(4三乙胺调pH值至8;35∶65),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20nm。实验分为2组,A组灌胃苦参碱(70mg·kg-1),B组灌胃苦参碱(70mg·kg-1)和甘草甜素(70mg·kg-1)。应用3p97软件处理苦参碱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结果:A组Cmax=(6.861±0.635)mg·L-1,AUC0~t=(47.105±7.062)mg·h·L-1,tmax=(1.471±0.438)h;B组Cmax=(4.122±0.965)mg·L-1,AUC0~t=(35.507±5.024)mg·h·L-1,tmax=(1.158±0.175)h。经统计学分析,2组之间Cmax、AUC、CL、t1/2α、t1/2β、K21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与甘草甜素合用,与其单独给药比较,甘草甜素对其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肼灌胃染毒在小鼠体内的毒物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鼠灌胃7和14mg/kg肼,血中肼浓度的时相为一级吸收一空模型,而消化道中肼的累积消除过程符合非线性动力学;静脉注射7mg/kg肼呈二室模型。肼经小鼠消化道吸收入血很快,吸收率为82~85%,但经灌胃进入消化道的肼却能够被全部消除,消除灌胃剂量的一半所需时间不到3min,至1h基本被全部消除;当血中吸收相基本结束时,灌胃剂量的79~83%已从消化道中被消除,与吸收率近似。肼在小鼠体内分布极快,呈周身分布,可能有“富集”部位。肼从小鼠体内消除快,物质蓄积性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梓醇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建立LC-MS/MS分析方法,应用Xcalibur 1.4数据处理工作站,以待测物(梓醇)与内标物(桃叶珊瑚苷)的色谱峰面积比计算大鼠灌胃50、100和200mg/kg和静脉注射50mg/kg梓醇后,各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选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t检验法统计实验数据,计算生物利用度。结果:梓醇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大鼠灌胃50、100和200mg/kg梓醇后,AUC0→∞与剂量呈正比,t1/2与剂量无关;大鼠灌胃与静注50mg/kg梓醇后,AUC0→∞分别为(70±23)、(104±11)μg.h.mL-1,该剂量下梓醇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6.7%。结论:梓醇的吸收和消除呈一级动力学特征,在大鼠体内的绝对生物利用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口服抗肿瘤药赛特铂(satraplatin)在大鼠的药动学。方法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法测定体内赛特铂的总铂浓度。结果 :剂量为 5 0mg·kg- 1和 10 0mg·kg- 1时 ,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 :T12 β(4 3±s 34)h和 (5 8± 38)h ,Tmax(5 .0± 2 .0 )h和 (6 .0± 1.0 )h ,Cmax(12 .6± 2 .5 )mg·L- 1和 (13.4± 1.5 )mg·L- 1,AUC0 ∞(4 2 2± 12 0 )mg·h·L- 1和 (70 2± 118)mg·h·L- 1。组织分布以肝、肾最高。 4 8h后药物排出已基本完成 ,主要经粪便排出 ,约 5 5 % ,尿排出小于 6 % ,2 4h胆中排出0 .2 3%。结论 :赛特铂的药时曲线为口服一级吸收2室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