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WISp39基因对U937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一种新发现的p21调控蛋白WISp39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构建了WISp39的真核表达质粒pLenti6/V5-WISp39,并导入了人髓系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转染后用定量PCR检测了WISp39表达的变化,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变化。结果显示:pLen-ti6/V5-WISp39转染48小时后,实验组中WISp39mRNA表达上升了(5.5±1.2)倍,同时U937细胞的增殖明显受到抑制,抑制率为37.6%;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实验时间内,WISp39表达的升高不能明显诱导U937细胞的凋亡,但G0/G1期细胞比例由(40.59±0.7)%上升到(49.79±1.1)%。结论:WISp39对于U937无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但通过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使停滞在G/G期的细胞增多,从而抑制了U937增殖。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α对 U937细胞的促凋亡和抗增殖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干扰素α对白血病细胞U937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用不同浓度的干扰素仪(500U/L、1000U/L、2000U/L、3000U/L、4000U/L)对U937细胞作用不同时间(0、12、24、36和48小时),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分析cyclin E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处理细胞后,U937细胞生长明显受抑,2000U/L干扰素α能引起细胞凋亡,凋亡率为25.28%-70.54%(P〈0.01),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E mRNA表达降低;干扰素α对U937细胞的抑制率,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干扰素α对U937细胞有明显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此结果将为干扰素-α在白血病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有力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干扰素α对白血病细胞U937細胞的抗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用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500U/L、1000U/L、2000U/L、3000U/L、4000U/L)对U937細胞作用不同时间(0、12、24、36和48小时),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方法分析cyclinE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干扰素α处理细胞后,U937细胞生长明显受抑,2000U/L干扰素α能引起细胞凋亡,凋亡率为25.28%-70.54%(P<0.01),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EmRNA表达降低;干扰素α对U937细胞的抑制率,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干扰素α对U937细胞有明显抗增殖和促凋亡作用,此结果将为干扰素-α在白血病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有力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雷帕霉素对白血病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分析该药作用前后mTOR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四唑氮蓝比色试验(MTT)观察雷帕霉素对白血病细胞株KG1、K562和U937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雷帕霉素干预后的白血病细胞株的细胞周期的阻滞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白血病细胞株的mTORmRNA表达。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作用于KG1细胞株时,20nmol/L为最佳有效浓度,细胞被明显抑制,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细胞凋亡明显,mTORmRNA的表达水平亦显著降低。与雷帕霉素作用于KG1细胞株相比,雷帕霉素对K562和U937细胞株的作用相对较弱。结论:雷帕霉素与mTOR结合后可以抑制细胞增殖,KG1细胞株对雷帕霉素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5.
大黄素对U937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药大黄素(Emodin)诱导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的凋亡及凋亡时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0μmol/L大黄素作用前后U937细胞C-MYC、h-TERT、PIM-2、Survivin、野生型P53、P21、TG Fβ1、MCL-1等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大黄素作用时间的延长U937细胞C-MYC、h-TERT、PIM-2、Survivin基因表达逐渐减少,而野生型P53、P21、TGFβ1基因表达逐渐升高,MCL-1基因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大黄素诱导的U937细胞凋亡是多因素启动和网络调节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索拉非尼对U937、HL60细胞株和1例急性髓细胞自血病(AML)患者(AML—M2)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表达情况的影响,探讨索拉非尼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U937、HL60细胞株,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将加有索拉非尼的细胞培养组设为实验组,将加有空白培养液的培养组设为对照组,常规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使用AnnexinV-FITC试剂盒,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0h、12h、24h、48h的细胞凋亡率。运用实时定量PCR(SYBR Green1荧光染料法)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在0h和24h两个时间点CCND1基因的表达量。结果索拉非尼各浓度均可抑制细胞生长,抑制率由1.27%升至89.88%。药物共同培养,实验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24h凋亡率在(19.89±5.73)%。定量PCR测定实验组CCND1表达下调达5.88倍,对照组CCND!表达上调达1.18倍。结论索拉非尼促进AML细胞凋亡和CCND1基因表达下调,CCNDI基因参与了索拉非尼促进AML细胞凋亡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7.
CCL23/MPIF-1是人类趋化因子CC家族的一员,在血细胞中仅在单核细胞源的树突状细胞中持续表达,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对人、鼠的髓系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CCL23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和外周血样本均有高表达。为了了解CCL23的高表达在白血病进展、治疗和预后中的意义,选用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加入人类重组CCL23培养72小时,用CCK-8试剂盒测细胞增殖,FITC-AnnexinV/PI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并观察不同处理条件下细胞分化情况及CCL23受体CCR1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单独的CCL23对于U937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分化无明显作用(P〉0.05);但在U937受PMA诱导分化的过程中,CCL23有明显的促分化作用,同时发现此过程中CCR1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CCL23对U937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可能与PMA产生协同诱导分化作用,而且该作用的出现可能与CCL23受体CCR1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甲氨蝶呤(MTX)诱导U937细胞凋亡过程中p73 mRNA的表达变化,用MTX诱导U937细胞凋亡,凋亡指标采用细胞形态学、DNA片段电泳、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含量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等方法;采用半定量反转录PCR(RT-PCR)检测p73 mRNA的表达变化。研究结果显示:MTX可诱导U937细胞凋亡。5μmol/L的MTX作用于U937细胞6小时,可见部分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明显浓缩和核碎裂。DNA片段电泳,MTX处理组可见清晰的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MTX作用于U937细胞,6,8,10小时,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15%,11.43%和14.7%,并使细胞阻滞在G2/M+S期,而对照组细胞不发生凋亡。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U937细胞凋亡前后,p73 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提示,在MTX诱导U937细胞凋亡过程中,p73的mRNA水平表达差异无显性。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RPL36A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人的表达情况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应用RT-PCR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正常人单个核细胞、U937细胞中RPL36A基因的表达情况;RPL36A siRNA经脂质体介导转入U937细胞,采用MTT法及DNA倍体分析检测细胞增殖,AO/EB、TUNEL、Annexin V/FITV检测细胞凋亡,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RPL36A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RPL36A在初治AML细胞和U937细胞中表达明显增高;MTT法及DNA倍体分析发现,U937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周期阻滞;AO/EB染色、TUNEL、Annexin V/FITV检测显示,转染RPL36A siRNA的细胞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RPL36A siRNA作用可引起U937细胞的RPL36A的mRNA水平的降低和蛋白表达量的下降,且呈时间依赖性(r分别为0.9813和0.9537)。结论:AML细胞高表达RPL36A基因,RPL36A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促进AML细胞的过度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U937及原代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磁珠的方法分选CD34~+细胞,体外培养CD34~+细胞及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U937。给予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处理各组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及cleaved PARP的表达情况。结果:大剂量维生素C可以抑制HL-60及U937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r=-0.9664;r=-0.9796)。采用不同浓度维生素C(8及20 mmol/L)分别处理HL-60、U937细胞24 h的结果显示,随着维生素C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r=0.9905;r=0.9971),且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及cleaved PARP的表达也明显增加。无论有无TET2基因的突变,大剂量维生素C均可抑制原代CD34~+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r=-0.9719;r=-0.9699)、促进其凋亡(r=0.9998;r=0.9901),且呈浓度依赖性。但是却对正常的CD34~+细胞的增殖(r=-0.2032)及凋亡(r=0.1912)无影响。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能够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且具有选择性杀伤原代CD34~+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于人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后,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收集1 μmol/L ATRA作用后的U937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A、p16、021、027及p27相关分子skp2)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免疫沉淀方法检测U937细胞中027与Skp2的结合情况.结果 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在1μmol/L ATRA作用72 h后,72%的U937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Western blot分析显示,ATRA能诱导cyclinA、Skp2表达下凋,p21、p27表达上调.免疫沉淀法检测结果显示在U937细胞中p27与skp2存在相互结合的情况.结论 ATRA可能主要通过诱导p27表达上调引起U937细胞生长阻滞,其过程是由p27相关分子Skp2所介导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的模型,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在分枝杆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豆蔻酰佛波醇乙酯(PMA)诱导U937细胞分化使之具有吞噬能力,分别用胞内分枝杆菌(M.intracellulare)、结核分枝杆菌(MTB)、脓肿分枝杆菌(M.abscessus)感染已分化的U937细胞,于感染后0、4、8、24、48和72h提取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u937细胞凋亡率及细胞膜TLR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U937细胞感染后72 h时细胞内总TLR2的含量,并观察阻断TLR2后U937细胞感染分枝杆菌后的凋亡变化。结果 M.intracellulare M.abscessus感染U937细胞后的细胞凋亡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4h后凋亡率已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MTB感染后的细胞凋亡率也有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分枝杆菌感染U937细胞后的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的排列依次为M.abscessus、M.intracellulare和MTB。U937细胞的TLR2表达量在分枝杆菌感染后4 h内迅速升高,8 h后TLR2的含量稳定下来,不同分枝杆菌感染U937细胞后TLR2的表达并不相同(P<0.05),由高到低的排列依次为MTB、M.intracellulare和M.abscessus。阻断U937细胞的TLR2可以明显降低感染分枝杆菌后细胞的凋亡率。结论 TLR2并不直接引起巨噬细胞的凋亡,但TLR2在分枝杆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鱼藤素对人类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其引起细胞周期与核孔蛋白Nup98和Nup88的改变,探讨其抗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up98和Nup88蛋白表达变化,免疫电镜和流式细胞术观测鱼藤素对Nup98和Nup88的调控,Western blot检测鱼藤素对U937细胞Nup98和Nup88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①鱼藤素对U937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②鱼藤素作用U937细胞后细胞周期发生变化,0、5、10、20、40、80nmol/L鱼藤素处理U937细胞24h,主要使细胞阻滞于S期和G2/M期,而G1/G0期细胞呈浓度依赖性降低。G1/G0期细胞比例依次为73.01%、71.15%、68.42%、52.45%、43.99%和22.82%,S期细胞比例依次为17.18%、16.30%、18.09%、27.56%、31.21%和46.85%,G2/M期细胞比例依次为9.75%、12.31%、13.09%、18.99%、24.83%和27.79%。③鱼藤素可以调节U937细胞Nup98和Nup88的表达,低浓度即可使Nup98表达上调,而使Nup88表达下调。结论鱼藤素能够抑制U937细胞增殖,使细胞阻滞于S期和G2/M期,而G1/G0期细胞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其抗肿瘤机制可能通过参与调控U937细胞Nup98和Nup88的表达,使Nup98表达上调,而使Nup88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法尼酰基转移酶抑制剂手霉素(Manumycin)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用2μmol/L手霉素处理白血病细胞系U937和HL-60细胞不同时间,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色素C、caspase9、caspase8、caspase3的表达。用荧光染料JC-1检测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Δψm),并用caspase抑制剂Z—VAD—fmk阻断caspase的活化,探讨caspase在手霉素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结果 2μmol/L手霉素处理U937和HL-60细胞16h,Δψm显著下降,相对值分别是0.51±0.07和0.41±0.06(P〈0.01)。手霉素诱导细胞色素C从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激活caspase-9、caspase8和caspase-3。50μmol/L的Z—VAD—fmk可完全阻断caspase激活,但仅部分阻断手霉素诱导的U937和HL-60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分别减少51.69%和56.47%。结论 手霉素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U937和HL-6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尿激酶受体 (uPAR)表达与肿瘤 /白血病细胞的侵袭与转移能力明显相关。为探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uPAR基因反义RNA转移体系在抑制白血病细胞表达uPAR中的价值 ,构建了表达反义uPAR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LaCD87SN ,用脂质体转染 交互感染策略建立uPAR基因反义RNA转移体系 ,并以双嗜型aCD87病毒转导U937白血病细胞 ;用PCR分析反义uPAR基因的整合和表达 ;用流式细胞术和明胶酶谱分别检测白血病细胞CD87表达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活性。结果显示 :通过转染 交互感染获得上清中病毒滴度为 6 .3× 10 5cfu/ml的双嗜型病毒产生细胞Am12 /aCD87;aCD87病毒感染的U937/aCD87细胞内存在aCD87原病毒的整合 ,并高水平表达uPAR基因反义RNA。此外 ,与载体对照的U937/NeoR细胞相比 ,U937/aCD87细胞表面CD87分子表达并无明显降低 ,但其分泌MMP 9的能力显著下降。结论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反义RNA转移不能有效地下调白血病细胞表面uPAR表达 ,但可能干扰CD87分子与MMP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观察多激酶活性抑制药物索拉非尼对急性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不同浓度的索拉非尼作用于U937细胞48小时后,使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变化;Annexin V/PI染色后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索拉非尼对U937细胞株的促凋亡作用;PI染色后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中各期细胞比例变化;Western blot检测GSK-3β、β-catenin、Cyclin-D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较,索拉非尼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U937细胞增殖,使细胞阻滞于G1/G0期并促进其凋亡(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索拉非尼处理前后相比,WNT通路中失活型GSK-3β蛋白、β-catenin及cyclinD1表达均下调,并呈现出浓度依赖性。使用GSK-3β抑制剂氯化锂上调失活型GSK-3β蛋白后仍得出同样趋势(p<0.05)。结论:索拉非尼通过减少WNT信号通路负向调节蛋白GSK-3β失活,进而下调β-catenin,cyclin-D1水平,使U937细胞阻滞于G1/G0期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7.
WT1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WT1反义寡核苷酸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WT1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WT1ASO)处理K562、U937、HL-60细胞系,白血病患以及正常人骨髓细胞,然后以台盼蓝拒染法、细胞集落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法确定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结果 WT1 ASO能够抑制WT1表达阳性的K562细胞生长,对WT1表达阴性的U937细胞则无抑制作用;WT1 ASO对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