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的依从性与药物利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药物利用研究是指全社会的药物市场、供给、处方及其使用的研究,其重点是药物利用所引起的医药的、社会和经济的后果以及各种药物和非药物因素对药物利用的影响.由此可见,影响药物利用因素,除药物本身外,还要受诸多非药物因素的影响.比如医生、药师是药物利用的主导者,药品生产企业是药物利用的原动力,保险公司是药物利用的协调监控者,政府的宏观决策、管理决定着药物利用的走向,这些因素都在药物利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患者作为药物利用的主体,许多方面都影响着药物的利用.如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的程度、经济状况、对医药知识的认识程度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药物的利用,在此就患者的依从性与药物利用的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12(2):104-104
32 药物利用 (drugutilization)全社会药物的供给、销售、处方和使用的情况 ,特别是由此引起的医药的、社会的及经济的后果。33 药物利用研究 (drugutilizationstudy)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对药物利用情况及其所引起的医药、社会和经济后果的研究的统称。以药物和药物相关人群为对象 ,应用流行病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 ,描述人群中药物利用情况 ,提示药物利用的效应 ,推断药物利用的影响因素 ,制定药物利用的改进措施 ,验证干预措施的效果。药物利用研究的目的是力求实现用药合理化。38 药物滥用 (drugabuse)WHO的定义为 :持续地或偶尔过量用药…  相似文献   

3.
庆格乐  张庆 《北方药学》2006,3(2):53-55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降糖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利用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Index,DUI)作为分析判断药物利用情况指标,并对降糖药物间联合应用和降糖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使用了14种降糖药物,其DUI≤1.结论:本院使用降糖药物基本合理,药物联合应用中存在不合理情况.  相似文献   

4.
闫庆松  杨悦 《中国药房》2010,(4):318-320
目的:将药物利用研究与基本药物制度联系起来,促进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方法: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信息监测的重要性,并对药物利用研究在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结果和结论:建议将用药频度等指标应用于临床药物的使用监测中,创造条件以深入开展药物利用研究,从而促进我国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定量构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 确定药物分子结构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得到一种能够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行定量预测的模型,对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行预测。方法 计算药物分子的理化、量化参数,并用神经网络对药物分子的理化、量化参数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行关联。结果 利用得到的关联关系预测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预测结果令人满意。结论 根据所用的方法,利用药物分子的理化、量化参数可预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6.
陈瑞玲  张艳梅 《药品评价》2011,8(22):22-23,27
限定日剂量是世界卫生组织药物利用研究小组推荐的药物测量单位,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的成人用药平均日剂量.解剖-治疗-化学的药物分类/限定日剂量现已成为药物利用研究的基本工具.本文通过文献检索,对利用ATC/ DDD系统开展抗菌药物应用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限定日剂量在监测抗菌药物应用研究中的地位,DDD值确定原则和方法.旨在利用ATC/DDD推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疗实践的深入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出台与实施 ,药物利用的合理性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探讨心血管药物的合理应用 ,观察药物利用的趋势 ,向临床提供指导依据 ,我们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WHO)药物利用研究组 (DrugUtilizationResearchGroup ,DURG)建议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dailydose ,DDD)作为测量药物利用的单位[1] ,利用数据库开发工具DELPHIV4 0编写的“药物利用与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DDD指药物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平均日剂量。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I(drugutilizationindex)作为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抗老年痴呆药物利用情况,比较各种药物使用频率。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抗老年痴呆药物利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取统计学方法对药物种类、限定日剂量、药物使用频率以及购买药物开支金额进行分析,对药物利用特点与趋势进行总结。结果抗老年痴呆药物使用频数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购买药物的开支金额增加较快,所购的药物中最多的是脑代谢激活剂,此外购买的脑循环改善剂以及胆碱酯酶抑制剂较多。结论我院近3年抗老年痴呆药物利用情况基本合理,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部分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不足,每年使用量有少量提升,绝大部分使用较多的药物价格居中,总体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述了纳米晶在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加快药物溶出速度及提高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31篇,对纳米晶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及生物利用度的机制、制备方法、物理稳定性及其在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方面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纳米晶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有效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及口服生物利用度,易于工业化生产。结论纳米晶在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及生物利用度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开展药物利用研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马嘉  陈盛新 《中国药房》1999,10(4):174-175
药物利用研究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64年莫斯科药物毒理学会议上具次提出的,它主要起源于60年代初发生的反应停事件[1]。WHO认为,中球死广人数中有近ig不是死于自然衰老及疾病,而是死于不合理用药[2]。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不仅危害了病人健康,而巨浪费了有限的卫牛资源。药物利用研究以保证药物使用安全、有效为主要目的,使药物利用研究与合理用药两者有机地结合,临床用药更加趋于合理化。1药物利用研究的范畴及作用1.1药物利用研究的概念WHO专家委员会认为,药物利用研究是指药物在社会上的市场、分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ExcelVBA,通过药物INN英文名实现自动获取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DailyDose,DDD)。方法:通过代码动态设置ExcelVBAQueryTables对象中Add方法的Web查询字符串,变量为药物INN英文名,实现自动获取药物的DDD值。结果:利用ExcelVBA能简便的实现自动获取药物的DDD值,并且通过对代码的扩展,可实现自动计算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以及与DDDs相关的其他用药指标,较人工操作简便、快捷、高效及准确。结论:利用EXCELVBA自动获取药物DDD值切实可行.提高了药物利用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薇 《医药导报》2011,30(3):384-386
[摘要]目的了解门诊抗感染药物的应用现状及趋势,并对药物利用分析的方法进行观察比较。方法抽样调查2008年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门诊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处方,统计抗感染药物使用品种、用药频数(DDDs)、药物日均费用(DDDc)、药物利用指数(DUI)、平均治疗日数(ATD),进行药物利用分析。结果该院门诊口服抗感染药物使用率较高的依次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硝咪唑类、β 内酰胺酶复合剂类和大环内酯类等5类,药物使用品种和剂量较合理,但采用ATD指标分析时显示大多数药物的治疗日数低于药品规定的疗程日数。 结论该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某些不合理之处,今后的药物利用评价宜采用多指标分析。  相似文献   

13.
药物流行病学是近十年来新兴的学科,它是将流行病学知识、方法和推理,用于评价药物的应用及效果。抗菌药物是近代药物研制与开发最活跃的一个领域,这类药物在医院中应用非常广泛。目前关于抗菌药物利用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文献,试述抗菌药物利用流行病学研究的意义和进展。1 药物利用流行病学的兴起 本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学者逐渐将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药物利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评价工作中来。到本世纪80年代中期,药物利用流行病学作为一个新的边缘学科出现了。目前已建立了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学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暴发,药物再利用成为寻找COVID-19治疗药物的有效策略。人工智能(AI)能够快速计算筛选大量药物数据库以获取候选药物,在药物再利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根据算法设计原理,AI应用于药物再利用治疗COVID-19研究的方法可分为3类:(1)基于网络的模型,强调药物与疾病间关联性的识别,以揭示药物的潜在治疗机制;(2)基于结构的方法,通过药物和靶点间结构相互作用的分析实现精确筛选;(3)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方法,利用复杂非线性数据的多维度处理进行候选药物预测。尽管AI在药物再利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对AI计算结果影响显著;实验研究无法全面模拟人体的复杂生理环境,从而可能限制候选药物在非临床研究阶段的精确验证;而且针对原始适应证的药物优化可能影响候选药物在治疗COVID-19中的有效性,治疗时机和个体差异也可能对临床效果产生影响。本文对AI在药物再利用治疗COVID-19研究中的应用和挑战进行综述,以期为将AI技术进一步应用于治疗COVID-19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抗菌药物管理的模式。方法利用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线、分级管理,对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全程提醒,各种数据实时动态查询、统计和分析。结果利用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59%下降至47%,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9%下降至18%,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使用率由85%下降至3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65 DDD下降至39 DDD,治疗用抗菌药物微生物学送检率由25%提高至60%,超权限使用抗菌药物由60%下降至0,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合理率由30%提高至90%,门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由40%下降至90%。结论利用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抗菌药物管理,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难溶性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方法。方法综述了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以及改善难溶性药物吸收的方法。结果药物的吸收是影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其吸收过程与药物因素、剂型因素、生理因素等有密切关系。结论随着药学领域中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难溶性药物通过口服给药也可获得较好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7.
郑顺富 《中国基层医药》2013,(24):3792-3793
目的通过药物利用指数评价医院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促进医院的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门诊处方,对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选择使用频率前10位的抗菌药物进行药物利用指数的统计,根据药物利用指数(DUI)≤1为合理的原则进行医院合理用药的评价。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8.59%,不合理应用主要反映在用法不正确(70.71%)、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16.09%)。在使用频率前10位的抗菌药中,头孢呋辛酯片和头孢他啶胶囊的药物利用指数值≥l属不合理使用的药物,80%的药物为合理使用。结论该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问题,需进一步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术后化疗病人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药物利用评价和药物利用评估法,对116例接受术后化疗的NSCLC病人的药物治疗方案、药物利用情况、治疗过程监测、药物不良反应(ADR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病人共使用8种化疗方案。在化疗辅助用药中,药物利用指数〉1的有10种药物。统计的ADRs发生43例次。结论:应加强对NSCLC术后化疗病人的药物治疗过程监测,注意合并用药的选择与个别化疗辅助用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9.
化疗肿瘤治疗的常规手段之一,但由于细胞毒药物没有明显的靶向性,导致其副作用十分显著。因此免疫偶联药物由于其良好的靶向性及抗癌活性就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文章综述了细胞毒药物与单克隆抗体偶联的各种常用方法,包括使用偶联剂进行偶联、利用肽链进行偶联、利用二硫键进行偶联和利用大分子技术进行偶联,以及抗体偶联药物的研究现状。抗体偶联药物有细胞毒药物、抗体和偶联剂组成,利用各种偶联手段将单克隆抗体与细胞毒药物偶联,不仅可以将细胞毒药物特异性地靶向于肿瘤细胞,而且可以降低细胞毒药物对于正常细胞的杀伤,同时还可以具备缓释、提高药物抗肿瘤活性等效果,是未来肿瘤靶向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同时文章还结合作者的自身工作,对抗体偶联药物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类别抗菌药物后效应,为指导临床合理使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结合笔者临床用药经验并参考相关文献,分析抗菌药物的后效应机制,探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结果利用抗菌药物后效应制定合理抗菌药物用药方案,可以有效地治疗病菌感染。结论临床上利用抗菌药物后效应制定合理的药物使用方案具有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