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乙型肝炎(乙肝)血清学五项指标(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的检测,对乙型肝炎的防治,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对食品卫生从业人员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加强卫生监督,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此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卫生学意义。因此,结合每年度食品卫生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于2003~2004年对章丘市331名食品卫生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者进行了五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市2003~2004年在食品卫生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了HBsAg检测,对检出的331例HBsAg阳性者(年龄在18~50岁)进…  相似文献   

2.
慢性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检测主要包括血清学和病毒学两部分,血清学检测指标主要有病毒表达产物及其抗原抗体系统,即血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五项标志物,病毒学检测指标主要有血清HBV DNA和肝组织中共价闭合环DNA(cccDNA)等。HBV DNA是反映HBV复制活动和传染性最直接的指标,在确定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监测抗病毒药物疗效以及评估急慢性乙型肝炎(乙肝)。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浦口区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提供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感染率.方法 对2009~2010年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抽取空腹血样3~5 ml进行分析.结果 共有25 324例接受检测,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1074例,检出率为4.24%,HBV标志物五项[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全阴者11 322例次,占44.71%.乙肝大三阳102例,检出率为0.40%,其中男84例,占82.35%,女18例占17.65%;乙肝小三阳524例,检出率2.07%,其中男318例,占60.69%,女206例,占39.31%.结论 受检者存在感染的概率较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没有保护性抗体的人群实施乙肝疫苗接种或补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南阳某高校入学新生HB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为今后的HBV感染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2011~2012年南阳某高校入学新生986名,对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展开HBV感染情况检测,并统计分析检测结果。结果本组学生中,血清乙肝5项指标检测共出现8种组合模式,其中5项检测结果全部阴性者942名,HBsAg阳性者29名,HBsAb阳性者11名。结论该校学生乙肝抗体较低,因此学校应组织学生展开乙肝疫苗接种,降低HBV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我院对389例HBsAg阴性群体采用ELISA法,复检了乙型肝炎病毒(HBV)五项指标,发现部分人群仍存在HBV感染。现报告如下。 1 检测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389例肝功正常、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门诊病人186例,住院病人63例,健康查体者95例,献血员45例。年龄16~55岁,其中有17例两年前注射过乙肝疫苗。 1.2 方法:采用ELISA法,试剂盒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操作严格按说明进行。 2 结果 389例HBsAg阴性群体中,乙肝五项出现一项以上阳性者144例,占37%,见表1,其中HBsAg阳性率为0.26%,抗—HBs阳性率为24.4%。抗—HBe阳性率为8%,抗—HBc阳性率为28.5%,以上乙肝标志物全部为阴性者245例,占63%。  相似文献   

6.
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抗原抗体即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以下简称乙肝五项)己做为临床上诊断乙型肝炎的常规方法广泛应用,但对唾液中上述指标的研究国内报道较少。我们用ELISA的方法对98例乙肝病人和60例健康人的血清和唾液中的乙肝五项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证明以唾液诊断乙型肝炎具有与血清检测同样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克服乙肝五项指标检测临床应用中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肝五项指标通常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又简称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指标作为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重要标志,在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健康体检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还由于对HBV感染者体内抗原抗体的发生发展以及对疾病状态和抗病毒治疗之间的关系不甚了解,在临床应用中仍有不少的误区,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克服乙肝五项指标检测临床应用中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肝五项指标通常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又简称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指标作为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重要标志,在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健康体检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还由于对HBV感染者体内抗原抗体的发生发展以及对疾病状态和抗病毒治疗之间的关系不甚了解,在临床应用中仍有不少的误区,应引起大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为了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我们把HBsAg检测作为从业人员上岗前健康检查和定期复查的一个重要内容。HBsAg阳性者做五项乙肝血清标志物及ALD检测.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者调离治疗。现将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1995-1999年间的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人群分布及其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方法固相放射免疫标记技术测定2140例住院患血清HBsAg及其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及其e抗体(HBeAg、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确定浓度在5μg/L以下的HBsAg阳性例数,并分析相关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共检HBsAg阳性198例,HBsAg浓度在5Mg/L以下的有43例,占总数的2.01%,占HBSAG阳性人群的21.72%。对上述低水平HBsAg人群的5项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获得5种模式,以“HBsAg、抗-HBc、抗-HBe阳性”,“HBeAg和抗-HBs阴性”模式为主(74.4%).结论低水平血清HBsAg人群不可忽视。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有重要意义,同时检测相关HBV血清标志物。对确定上述人群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西藏拉萨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免疫学标记的组合模式。方法 共 2 2 4 8例HBV血清样本 ,均以免疫酶联技术 (ELISA)法检测5项指标。以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HBV DNA。为表述方便 ,设定血清免疫学标记检测项目第 1— 5项的排列顺序为 ( 1)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 2 )乙肝表面抗体 (抗 -HBs) ,( 3)乙肝e抗原 (HBeAg) ,( 4 )乙肝e抗体 (抗 -HBe) ,( 5)乙肝核心抗体 (抗 -HBc) ,并以出现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代码。结果 本组血清HBV免疫学标记的组合模式共 19种 ,并可分为感染期模式组和恢复期模式组。感染期模式组以“145”、“135”和“15”模式为主 ,占全部样本的 4 1 5%。恢复期模式组以“2”和“2 4 5”模式为主 ,占全部样本的 4 0 2 %。结论 本组HBV血清免疫学标记的模式较为复杂。推测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组合模式转换表现为e系统 ,s系统的转换 ,以及抗 -HBe ,抗 -HBc和抗 -HBs的消失等。  相似文献   

12.
余传萍  郑友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2082-2083
我们对2004年在我中心体检的19823例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004年度本辖区从事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年龄16~54岁;男8436例,女11387例;食品从业人员13932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5891例。1.2方法:所有体检者均空腹静脉采血2ml,采用ELISA法进行乙肝病毒HBsAg检测,对HBsAg阳性者,做HBV五项标志物检测。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在有效期内使用,操作及结果判定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2结果2.1食品、公共场所HBsAg阳性检出情况:…  相似文献   

13.
莫甲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20-121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五项指标与乙肝病毒基因(HBV-DN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乙型肝炎患者752例,对HBV-DNA含量与HBV五项进行分析,采用光激化学发光测定HBV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荧光定量PCR测定HBV-DNA。结果乙肝大三阳(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HBV-DNA阳性检出率为93.01%,小三阳(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HBV-DNA阳性检出率为50.74%,说明大三阳病毒复制能力最高,传染性最强,小三阳病毒复制能力与感染性较大三阳比较均较弱,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五项检测与HBV-DNA含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HBV五项检测对乙肝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精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及时准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我所对2000年进行婚前查体的男女青年全部进行了HBsAg检查,同时对HBsAg阳性者做乙肝五项检测,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0年1~12月份青岛城阳区婚检人员,共计7400人次。 1.2 检测方法 取婚检人员静脉血分离血清,用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HBsAg,滴度>1:32为阳性,对确定HBsAg阳性者进行乙肝五项检测。试剂盒由上海科华提供,方法为ELISA法,操作按说明书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佛山市三水区2009年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及感染模式。方法对2009年在佛山市三水区疾病防治所体检的4410名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检测。结果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总体阳性率为7.48%,但HBsAg阳性者中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率为64.85%,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率为16.36%。结论佛山市三水区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基本与全国HBsAg阳性率持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控制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我们把HBsAg检测作为从业人员上岗前健康检查和定期复查的一个重要内容。HBsAg阳性者做五项乙肝血清标志物及ALD检测。HBsAg和HBeAg均为阳性者调离治疗。现将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1995~1999年间的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1995~1999年深圳南山区从事食品、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化妆品生产人员、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人员。 1.2 检查方法 抽取受检人静脉血2.0ml,分离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阳性者再次抽取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和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模式特征。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其抗体(HBsAb)、e抗原(HBeAg)及其抗体(HBeAb)以及核心抗体(HBcAb)五项HBV血清标志物。结果:11 573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HBsAg阳性为721例,占总数的6.23%,HBV-M感染模式有8种,以HBsAg+HBeAg+HBcAb和HBsAg+HBeAb+HBcAb感染模式为主。结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人群中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和乙型肝炎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肝产妇乳汁中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和HBV DNA的关系,为乙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乳汁中HBV-M,采用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乳汁中HBV DNA含量情况。结果:100例血清HBsAg阳性产妇中HB-sAg(+)、HBeAg(+)、抗-HBc(+)(大三阳)23例,占23%,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35例,占35%,HBsAg(+)、抗-HBc(+)42例,占42%,分别对100例血清HB-sAg阳性的乳汁作HBV-M及HBV DNA检测,发现大三阳组HBV-M的检出率及HB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根据乳汁中传染危险性采取措施,指导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AART)状态下HIV/AIDS患者合并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的流行状况以及相关血清生化和病毒学特征。 方法 对122例正在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采集血标本,使用酶免法(MEI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HBs Ag、抗-HBs、HBe Ag、抗-HBe、抗-HBc)、肝功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运用RT-PCR法对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标本以及表面抗原和/或核心抗体阳性标本分别进行HCV-RNA以及HBV-DNA测定。以43名单纯HCV感染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 结果 122名 HIV/AIDS患者,乙肝五项指标全阴性97例(78.86%),表面抗原阳性3例(2.46%),表面抗体阳性者总计19例(15.57%),单纯核心抗体阳性者3例(2.46%)。HCV 抗体阳性84例(68.85%),84例HCV抗体阳性标本中HCV-RNA 阳性58例(69.05%),HIV/HCV/HBV合并感染者为0。HIV/HCV合并感染组 HCV-RNA 水平与感染者性别,CD4+ 细胞数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HIV/HCV合并感染组与单纯HCV感染组 HCV-RNA水平、肝功能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HIV感染者HBsAg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HIV/HCV合并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HIV/HCV合并感染与单纯HCV感染者血清生化及病毒学改变相似。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与掌握乙肝血源疫苗的免疫效果,产生的抗-HBs在血清中的变化规律,我们于1991年9月对我市托幼机构内348名接种乙肝血源疫苗0~2年的儿童进行了抗-HBs水平调查,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乙肝血源疫苗由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免疫接种程序及疫苗接种剂量均按照疫苗使用说明进行。采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检测方法:RIA法。检测试剂由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在有效期内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