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痔发病者较多,有“十人九痔”说法,是成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国内有报道称,肛门直肠疾病发病率占59.1%,而其中痔的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87.25%。痔的治疗方法多样,如保守疗法、手术疗法、注射治疗等。注射治疗由于其所使用的药物的不同,产生的效果及并发症等有所不同。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安阿明教授发明的国家二类痔疮新药“芍倍注射液”,  相似文献   

2.
哈孝贤 《开卷有益》2004,(11):14-15
痔,是肛门的常见疾病之一。在中医文献中,痔不仅包括了痔核、肛裂、息肉、肛门乳头瘤、肛门直肠狭窄及肛门湿疣等,还包括了肛漏和脱肛。所以,在中医外科学中通常所指的“痔”,其实是肛门病的统称。但本文所要谈的痔,则是一般所说的“痔疮”,是一种直肠下端肛门边缘静脉丛瘀血、扩张所形成的柔软结节。痔疮以肛管与直肠连接处的齿线为准而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大类。病变在齿线以上的为内痔;在齿线以下的为外痔;如果病变在齿线的部位,齿线上下皆有的,则称为混合痔,也叫做内外痔。从中医的角度而言,痔疾的发生,虽与体质的禀赋虚弱有关,但…  相似文献   

3.
问:我发现我的肛门上有一小痔,但极少出血,只是有时大便时感觉不舒服.请问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吗? 答:痔是一个极其常见的疾病,差不多60~70%的人都患有这种疾病,所以人们常说“十人九痔”。形成痔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习惯性便秘和排便习惯不好,习惯性便秘的人由于经常需要用力排便,结果使得直肠及肛管的静脉充血、淤血,如果这种状况长期的不到改善就会形成痔。腹部压力增高也是常见的原因,尤其在怀孕期间胎儿压迫血管,影响血液回流,形成痔。另外如果直肠下端及肛门有反复出现的慢性感染时,也易出现痔。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十人九痔”,说明痔是多发病、常见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生,20~40岁发病多,并随年龄增长增高其发病率。男性比女性多。传统的观念给痔的定义是:直肠下端、肛管、肛门缘内的直肠上、下静脉丛的血管发生曲张形成的团块叫做痔。和食管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一样,痔不仅有血管腔扩张变宽,还有血管长度的增加使血管迂曲。近年来关于痔的病因有新的学说,因而痔的新概念是:肛管粘膜下层内血管垫增生,向下滑脱而成痔。一、病因痔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主要有两种学说,第一种学说是传统的,在许多书上还占统治地位,第二种学说则是近些年来新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洗痔汤”在肛肠疾病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门直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我省的发病率约为60%,以“痔”为多见,其次是肛周脓肿、肛裂、肛瘘、脱肛等。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彭显光教授的经验方“洗痔汤”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7岁,因“排便时有肿物脱出肛门外30余年”于1998年11月12日入院,入院查:便后直肠脱出肛门外约10cm,表面粘膜有同心环绉壁,形似倒宝塔状,诊断为直肠完全脱垂。入院后第2d行直肠周围消痔灵注射术:在骶管麻醉下使肛门松驰,直肠完全脱出肛门,消痔灵与注射用  相似文献   

7.
痔是常见疾病之一。在全人群中痔的发病率为 34.37% ,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发生痔。手术疗法是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且症状、体征较重的晚期痔的最终治疗方法。但是传统的手术方法可引起许多并发症 ,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我们在遵循痔手术治疗原则的基础上采用改良方法治疗难治性混合痔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手术方法 具体方法分 4步 :①采用骶管麻醉。麻醉生效后取膀胱截石位 ,消毒肛门、肛周以及直肠下端 7cm的直肠粘膜 ,插入喇叭式肛门镜 ,暴露并固定好痔区粘膜。再次消毒后在直视下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熏洗加微波照射治疗痔疮14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超平 《右江医学》2009,37(4):481-481
痔是齿线两侧直肠上、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痔的发病率很高。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我科自2002~2008年以来,使用微波照射加中药熏洗治疗143例痔患者,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微波治疗痔12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痔是我们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组疾病,据有关普查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病率为59.1%,痔占所有肛肠疾病中的87.25%,而其中又以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的52.19%.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因此,痔的防治成为肛肠疾病的重点.我科自1999年以来,使用微波治疗123例痔患者,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痔是一种人类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古有“十人九痔”,今有“十人十痔”之称。目前医学上对痔有着明确的理念,分为生理性痔与病理性痔,我们要讨论的是病理性痔,即症状性痔(便血、肿痛、肛坠、脱垂等表现)。一旦有临床症状即需医治,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即使手术,只不过改善症状而已,没有根治疗法,因为生理性痔人人皆有,它是肛门直肠弹性垫,在排便、排气、控制大便功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协调作用。如果手术予以肛垫全切或全扎或全注射,肛管疤痕形成过多,肛门紧缩,弹性极小,出现肛门狭窄,便细难下,痛苦不堪。有的过多损伤内括约肌则肛门松弛、大便难以控制等。因此,痔手术应当适可而止,只需改善症状,重在平常预防。  相似文献   

11.
衣挺出,久乃缩”,也提出了饮食、久坐、便秘、腹内压增高、情绪精神状态、腹泻痢疾、妊娠等为痔发病的因素。中医认为,痔是血行不畅,而血液瘀积,热与血相搏,则气血纵横,筋脉分错,结滞不散,气血俱滞而引起的病变。 中医对痔的分类法历代各不相同,总的来说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趋于详尽和全面。近代及现代中医一般将痔分为内痔、外痔、内外痔三类。痔在肛门内者称内痔,痔在肛门外者称为外痔,肛门内外皆有者称为内外痔。 早期内痔和外痔无明显症状,仅有轻度肛门部不适或偶有便血,体格检查时方可发现患病;后期可出现明显便血、脱出、疼  相似文献   

12.
痔发病者较多, 有"十人九痔"说法, 是成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国内有报道称, 肛门直肠疾病发病率占59.1% , 而其中痔的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87.25%[1].痔的治疗方法多样,如保守疗法、手术疗法、注射治疗等.注射治疗由于其所使用的药物的不同, 产生的效果及并发症等有所不同.我科2009年1月~2009年10月采用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肛肠科主任安阿教授发明的国家二类痔疮新药"芍倍注射液", 以"安氏疗法"治疗各期内痔、静脉曲张型混合痔10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上认为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是指肛门齿状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和充血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外痔发生于齿状线以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痔外静脉丛破裂或反复发炎纤维增生而成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痔疮、肛瘘等肛门直肠疾病同,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世有“十人九”痔之说早在二千多年前,《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因而饱食,经脉横解,疡为痔”即指肠内积滞压迫肠壁,影响脉络而言主。现代医学认为,直肠下端,肛管和肛门边缘的静脉丛曲张扩大形成的柔软肿块为痔。静脉丛瘀血扩张,静脉壁反复受到刺激,损伤感染,造成炎症上,使局部组织增生,因此痔不仅是静脉瘀血扩张,而且是静脉丛之间组织增生炎变而成。  相似文献   

15.
<正>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称为环状混合痔[1]。痔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据相关资料报道,痔的发病率占人口总数的40%左右,占肛门直肠疾病的构成比的87.25%,而环状混合痔是肛肠科难治性疾  相似文献   

16.
痔,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肠管皮肤下静脉发生扩张,屈曲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义称痔疮、痔核、痔病、痔疾等.<说文解字>中称:"后病也."<增韵>中称:"隐疮也."现代称的痔一般是指肛门直肠生痔而言.分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明代<外科正宗>说:"不论老幼男妇皆然,盖有生于肛门之内,又突于肛外之傍."一般而言,肛门病症需内外并治,有的还要进行手术治疗,以专科诊治为主.  相似文献   

17.
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但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国内普查报道,肛门直肠疾病发病率占59.1%,其中痔的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87.25%^[1]。痔的疾病包括内痔、外痔或两者都有。成年妇女和年轻男性的内痔病因不同,在成年妇女,常见的原因是慢性劳损,导致血管丛充血和膨大,从而使血管周围的支持结缔组织拉伸和破裂。  相似文献   

18.
韩国峰  李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377-378
痔是直肠黏膜下和(或)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而引起的柔软静脉团。其是常见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目前对内痔的治疗有下列看法:①无症状不需治疗;②各种非手术疗法;③保守疗法失败或Ⅲ、Ⅳ期内痔选择手术治疗。传统的三,四期内痔以外剥内扎的手术为主,但术后常见肛门部疼痛,肛门水肿、出血等并发症,患者痛苦大,恢复时间长。  相似文献   

19.
痔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在一般人群中,痔的发病率是46.26%.痔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其中以20-40岁的人群多见,并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逐渐加重,直到70岁以上才有下降的趋势.50岁以上的人群中痔的发病率占到60-70%[1].痔的临床症状有:痔核扩大所致肛门肿物脱出;痔核内血管栓塞引起肛门疼痛和水肿;痔核血管破裂引起肛门出血.  相似文献   

20.
宋丽萍  刘应美 《右江医学》2011,39(5):683-685
<正>痔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在肛门直肠疾病中其发病率占首位。对于病程长、反复发作,合并感染、出血的患者,经保守治疗不理想的则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手术治疗是痔核切除,术后容易出现出血且疼痛剧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切除术(PP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