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药材》2017,(1)
目的:应用系统选择法选育出丰产性好、抗病、抗逆性强,且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的板蓝根新品种。方法:采用单株选择法,于2009年选择绿茎型板蓝根单株→2010年进行结籽期选择试验→2011年进行成药期品系鉴定试验→2012年进行新品系"定蓝1号"品比试验→2013~2014年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选育出的板蓝根新品种"定蓝1号"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27.7%;特/一级品出成率较对照分别提高3.3和11.3个百分点;根病率/病情指数分别降低2.75和2.17个百分点;总灰分3.6%、酸不溶性灰分0.4%、浸出物51.0%、R,S-告依春0.256%,分别优于2010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选育出的"定蓝1号"和规范化栽培技术为板蓝根高产、优质、抗病、抗逆生产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适宜在海拔1 800~2 500 m,年降水量450~550 mm的半干旱及高寒阴湿生态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中药防风栽培品与野生品药材性状显微组织差异比较.方法:药材性状比对,根横切面、粉末显微特征测量和比对.结果:药材性状方面:防风野生品根呈长圆锥形或长圆柱形,少分枝;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断面有多数棕色油点;气味特异.防风栽培品根常有分枝;根头部横环纹较少,断面棕色油点较少;气微.显微组织方面:防风野生品根横切面韧皮部有多数类圆形油管,10~22环列;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但年轮状不明显.防风栽培品根横切面韧皮部油管10~11轮;木质部导管可见大小相间呈年轮状.结论:防风栽培品与野生品在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上存在一定差异,外观性状的差异和根横切面韧皮部油管环数的多少,可以作为两者的鉴别特征;1~4年的栽培防风可以根据木质部导管的年轮判别生长年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 完善南板蓝根的鉴别标准.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的方法对野生与栽培南板蓝根的形态及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野生与栽培南板蓝根药用部位、外观性状及横切面组织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 生态环境对马蓝生长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生长环境的南板蓝根药材形态及组织结构有明显的差异,建议《中国药典》增加栽培品的鉴别内容.  相似文献   

4.
黄红慧  李景照 《光明中医》2012,27(8):1669-1670
通过对板蓝根主要病虫害的系统调查,发现在柴胡的整个生长期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白锈病、根腐病、黑斑病、灰斑病、菜粉蝶、蚜虫.并阐述了其主要的防治方法.旨在为板蓝根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板蓝根原植物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 Fortune.的根,别名北板蓝、大青根等.菘蓝以根(板蓝根)、叶(大青叶)入药.主产于河北安国、江苏南通、如皋及安徽、陕西等地.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广泛栽培[1].板蓝根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效.近年来随市场销售量的不断增加,群众种植积极性增高,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中药》2010,12(7):24-24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为毛茛科植物,以干燥根入药,栽培品干燥根称之为白芍,野生品干燥根称之为赤芍。  相似文献   

6.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为毛茛科植物,以干燥根入药,栽培品干燥根称之为白芍,野生品干燥根称之为赤芍。  相似文献   

7.
薄层扫描法测定板蓝根冲剂中靛玉红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板蓝根冲剂由板蓝根单味药组成,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靛玉红为板蓝根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中未收载靛玉红含量测定方法,因此采用薄层扫描法对板蓝根冲剂中的靛玉红进行测定能有效地控制药品质量。1 仪器与试药日本岛津CS930薄层扫描仪;板蓝根冲剂及阴性对照液(南昌白马庙制药厂);靛玉红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2 样品溶液的制备采用氯仿为溶剂在索氏提取器中提取8h制备供试品液;同法制备缺板蓝根阴性对照液;配制浓度为54μg·ml-1靛玉红的氯仿对照品液。3 薄层色谱条件薄层板:硅胶G薄层板(青岛海洋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产地、不同年限的太白贝母鳞茎品质与根际土壤因子之间相关关系,为太白贝母药材的优质、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份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鳞茎及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农化分析方法对根际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 H及6种土壤酶活性进行测定,采用HPLC法测定鳞茎中贝母辛和9种核苷含量,UV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利用SPSS 22. 0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产地和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根际土壤因子与鳞茎品质之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土壤因子方面,野生品根际土壤速效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6种土壤酶活性均高于栽培品,而速效磷,p H低于栽培品。随生长年限增加,栽培品土壤养分指标呈现不同趋势的变化,野生品无明显变化,但两者的土壤酶活性大多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鳞茎品质方面,太白贝母鳞茎9种核苷含量和生物碱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呈现降低趋势,栽培品变化趋势较大,而野生品变化不大,多数栽培品核苷及生物碱含量高于野生品。相关性分析显示,根际土壤因子之间及土壤因子与鳞茎品质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整体上说,土壤营养状况和鳞茎品质随着年限的增加呈下降状态。结论:太白贝母品质主要受到其根际土壤因子综合影响,在太白贝母野外就地保护或人工栽培过程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土壤各养分的含量及其比例关系,以保证其品质。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赤芍野生品与栽培品性状显微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赤芍及其栽培品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差异。方法:赤芍的药材性状及其显微组织特征比对,显微数量分析方法。结果:不同产地的赤芍比较显示,道地产地多伦产赤芍呈圆柱形,并较其他产地药材直而长,外皮具排列紧密的纵沟纹,较易剥落,断面粉白色;根的横切面导管切向排列,并与木纤维束整齐交互排列;木纤维束由4~19个纤维组成。赤芍的栽培品与野生品药材性状、显微组织方面的差异表现为:栽培品的根呈圆锥状,须根多,外皮较平滑,气味弱;根横切面栽培品导管的排列方式与野生品不同,栽培1~2年的根导管稀疏,径向排列,三、四年生的外侧导管呈团块排列;五、六年生的根外侧导管有切向排列;赤芍栽培品淀粉粒较多,单位观察面积数量2656个/mm2,草酸钙簇晶数量较少,27个/mm2;而野生品的淀粉粒数量较少,1791个/mm2,草酸钙簇晶较多,72个/mm2。结论:道地药材多伦赤芍与其他产地药材略有差异,可以根据其外观形态和木纤维束情况区别其他产地赤芍。赤芍野生品和栽培品在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上存在差异,外观性状的差异、根横切面导管的排列方式和单位面积草酸钙簇晶和淀粉粒的数目,可作为两者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黄芩药材野生品与栽培品性状显微特征差异性比较。方法:药材外观性状比对,根横切面,粉末和解离组织显微特征比对,显微测量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外观性状区别:野生黄芩外表粗糙,色泽较深,栓皮脱落状,质地较轻,老根中心常枯朽状或中空;栽培黄芩一般较细,色泽较浅,外皮紧贴,有细纵纹,质地较重。显微组织区别:野生黄芩根横切面木质部导管呈切向排列,1~2年生栽培黄芩的导管呈径向排列;栽培黄芩的韧皮纤维和石细胞都较野生品大,经t检验,黄芩野生品和栽培品在韧皮纤维直径、石细胞的长径和短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黄芩野生品和栽培品在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上存在差异,外观性状的差异和木质部导管的排列方式可以做为两者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1.
板蓝根含片中靛玉红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板蓝根含片是中国药典 1995年版收载的板蓝根颗粒经剂型改造制成的 ,由板蓝根一味药组成。抑菌试验表明 ,靛玉红、靛蓝为板蓝根的有效成分。关于板兰根含片中靛玉红的含量测定 ,我们未见文献报道。我们通过实验探索 ,建立了以测定靛玉红含量来控制中药制剂产品质量的方法 ,现报道如下。1 仪器与试剂薄层扫描仪 (TlscannerⅡ ,瑞士Camag公司 ) ;点样仪(NanomatⅡ ,瑞士Camag公司 ) ;硅胶G薄层板 (自制 ) ;试剂均为分析纯。靛玉红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 方 法2 .1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选择取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丹参栽培品、野生品及其不同产地丹参药材性状和显微组织差异比较。方法:药材性状比对,根横切面、粉末显微特征测量和比对。结果:丹参野生品与栽培品在药材性状差异为:丹参野生品根有数条,长圆柱形,表面棕红色或暗棕红色,粗糙,常呈鳞片状剥落。丹参栽培品根多分枝,表面砖红色或红棕色,外皮紧贴不易剥落。显微组织方面差异为:丹参野生品木质部导管有直径较大和较小的相间排列形成的导管束;有的产地样品皮层有石细胞。丹参栽培品无石细胞;导管径向或切向排列,未见导管束。道地药材川丹参与其他产地不同,其根较粗壮肥实,直径可达1.2 cm;质坚实,断面黄褐色,略呈角质样;根横切面木质部导管稀疏,径向排列,维管束19~24束,木纤维少。结论:丹参野生品与栽培品、道地药材川丹参与其他产地丹参在材性状与显微组织存在差异,可以通过药材外观形态、根横切面维管束的排列方式等特征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板蓝根新品系的内在品质;改进板蓝根质量标准。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板蓝根质量标准及附录相关方法 ,比较板蓝根新品系与市售板蓝根的内在质量;薄层鉴别以水和80%甲醇为溶剂作比较,含量测定项下供试品制备以超声处理和煎煮作比较。结果板蓝根新品系内在质量达到《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标准;薄层鉴别以水为溶剂提取效果好,含量测定样品处理以超声方法更为简便有效。结论板蓝根新品系内在品质优良;改进后的薄层鉴别方法合理,结果呈阳性。改进后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间作模式下板蓝根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差异,探讨板蓝根最佳种植模式。方法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板蓝根与玉米6:1(T1)、6:2(T2)、12:4(T3)和计板蓝根与芝麻4:2(T4)、9:5(T5)、15:7(T6),共6种模式,测定板蓝根农艺性状、根产量、大青叶产量及玉米或芝麻产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间作后单株板蓝根重和大青叶重增加,板蓝根最佳模式为板蓝根与玉米6:1和6:2间种,经济效益分别增加11.6%和11.9%。结论板蓝根与玉米间作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板蓝根最佳模式为板蓝根与玉米6:2间种。  相似文献   

15.
板蓝根注射液是我厂主要产品。成品常见烟雾状黑点沉淀或点块状灰白色沉淀。为解决沉淀问题,笔者通过实验,对原工艺进行了改进。一、改进后的工艺取板蓝根500g(以干燥品讨),水煎2次,第一次1.5h,第二次1h。药汁滤过,  相似文献   

16.
板蓝根与马蓝根的形态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板蓝根为常用中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流感、腮腺炎等病毒及细菌感染性疾病。药理研究证明板蓝根(菘蓝Isatis indigotica)与马蓝根(马蓝Strobilanthis cusia)均有抗菌及退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肺炎杆菌等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过去文献记载板蓝根及根茎中未见石细胞,亦有报道有石细胞,且以此为板蓝根的鉴定持征,结论的不统一,有碍商品正确鉴定。另有报道板蓝根药材中有“性糯”不易折断及“性硬,易折断两种。为此,我们对栽培于我所相同条件下的菘蓝,依开花前及开花结种后两批采收其根茎和根,进行形态组织比较,并对南板蓝根(马蓝的根茎及根)进行  相似文献   

17.
南板蓝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元  钟鸣 《河南中医》2006,26(8):78-80
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的干燥根茎及根。其性寒、味苦,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用于温病发斑、丹毒、流感、流脑[1]。1995年版《中国药典》已作为新增品种南板蓝根收载。南板蓝根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凉血消炎的功效,其制剂板蓝根冲剂和感冒退热冲剂,临床上常用于防治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肝炎等疾患。在我国华南、西南等南方地区广泛应用。随着国际上大量应用天然药物,板蓝根的有效成分、药理活性得到了深入研究,但多以北板蓝根(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研究为…  相似文献   

18.
徐长卿野生品及栽培品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卫贤  刘宁 《中药材》1989,12(12):37-38
本文通过薄层层析对徐长卿野生品及栽培品中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比较;采用乙醇提取——差示光谱法测定了徐长卿野生品及栽培品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徐长卿野生品及栽培品中所含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不同生长年限栽培的徐长卿,丹皮酚含量相差较大;不同采集时间,其中丹皮酚含量也有差别;而根及根茎中丹皮酚含量较全草高。  相似文献   

19.
许树相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1):664-664
吴茱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功能 ;用于厥阴头痛 ,寒疝腹痛 ,寒湿脚气 ,经行腹痛 ,脘腹胀痛 ,呕吐吞酸 ,五更泄泻等 ,外用治口疮。近年来 ,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 ,市场上常出现混淆品。为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现将本院曾经购进的吴茱萸混淆品作扼要的介绍。1 吴茱萸来源《中国药典》2 0 0 0版规定为芸香科植物 Evodia rutaecarpa(juss.) Benth、石虎 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officinais(Dode) Huang 或疏毛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pa(Juss.) Benth.var.bodinieri (Dode) Huang的…  相似文献   

20.
百解藤与银不换类药物,民间作为清热解毒、消炎止痛良药,它们都是轮环藤属多种植物的根。近年来从本属植物中,提出箭毒碱(1-Curine)作为肌肉松弛剂。经研究该属七种植物的根中,箭毒碱含量差别较大,外形非常相似,且与木防己、一文钱亦很相近,故曾有混入(四川的土藤经鉴定是轮环藤和木防己根的混合品)。为保证药材质量,进行了以下研究。一、百解藤、银不换类及其易混品根的形态组织1.百解藤[Cyclea hypoglauca (Schauer)Diels]根呈细长圆柱形,略波状弯曲,直径0.5~2 cm。表面灰棕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