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雷公藤叶与根主要有效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雷公藤叶与根主要有效成分的比较李汉保,王玉玺,徐学银(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10002)雷公藤的根因具有抗炎免疫作用而被广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红斑狼疮等与免疫有关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在抗排斥、抗肿瘤方面也显示出诱人的前景。雷公藤为多年生小灌木,生长缓慢,随着适应症的增加,将加剧资源的匮乏。而同一植物不同部位的叶,因种种原因尚未应用于临床。为了解决资源问题,我们以活性最强的环氧二萜内酯类成分为指标,将....  相似文献   

2.
黄芪根、茎、叶中总皂苷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宇  王凤芝  张枬枬  陈玉娟  李玉莲 《中草药》1998,29(10):674-674
生药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和蒙古黄芪A.mongholicusBge.的干燥根。皂苷为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黄芪的入药部位为根。我们通过实验分析比较黄芪根、茎、叶中总皂苷含量,为开发黄芪地上部分,扩大药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1仪器和材科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药品:黄芪甲苷(ASI)标准品(781-9000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黄芪根、茎、叶来自大兴安岭野生黄芪(膜荚黄芪)。2方法和结果2.1总皂苷的提取与纯化:取黄芪根、茎、叶粗粉干燥至恒重,分别精确称取根、茎、叶样品约5g(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赶黄草花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赶黄草花、茎、叶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寻找赶黄草不同部位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 ODS柱,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流速0.8 mL ·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80 nm,进样量10 μL。 结果: 赶黄草花共标示出15个共有峰,其中5号峰为芦丁峰,9号峰为槲皮素峰;10批赶黄草花的相似度在0.925~0.960。赶黄草花分别与茎、叶对比,花的共有峰数目最多,茎最少;茎、叶、花指纹特征峰相对含量有较大差异,花所含特征峰成分的相对含量基本高于茎和叶。 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为赶黄草各部位药材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参考;为保证药材质量,建议赶黄草药材在花期采收。  相似文献   

4.
藏药椭圆叶花锚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椭圆叶花锚(Halenia elliptica D.Don)是龙胆科(Gentianaceae)花锚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藏茵陈”类药用植物中的一种,主产于青藏高原,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西南各省区,生长在海拔2500-4200m的河沿两岸及其附近灌丛林地、林下湿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中华藏本草》、《中国民族药志》等书籍记载其全草或地上部分入药,味苦,性寒,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从雷公藤茎和叶中分离出三种二萜内酯化合物,雷公藤内酯醇(Ⅰ),雷公藤内酯二醇(Ⅱ)和雷醇内酯(Ⅲ)。Ⅰ和Ⅱ是高活性的抗白血病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防风根茎的药用价值.方法 解热作用实验采用2,4-二硝基苯酚致热法,观察大鼠3 h内的体温变化;镇痛作用实验采用扭体法;抗炎作用实验采用小鼠耳肿胀法.结果 防风根的镇痛和抗炎作用优于根茎,解热作用二者差异不显著.结论 防风根茎和根药理作用相似,疗效次于根.  相似文献   

7.
山银花茎、叶、花中绿原酸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揭示山银花茎、叶及花中绿原酸的分布状况,为确定金银花药材合理的药用部位及良种选育特征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山银花茎、叶及花中有效成分绿原酸的分布规律。结果绿原酸在花中主要分布于萼筒一子房壁外表皮细胞及其下3~5层细胞、花冠外表皮细胞及其下1~2层细胞和花冠内表皮纤毛细胞;在叶片中主要分布于上表皮细胞和下表皮纤毛细胞;在茎中仅零星分布于次生韧皮部细胞。结论 花中绿原酸分布最为广泛、含量最丰富,叶片次之,茎中最少;花冠内表皮纤毛和花冠外表皮腺毛的密集程度,以及萼筒和花冠的长度可作为山银花的育种特征。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叶总酯片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汉保  王玉玺 《中成药》1991,13(10):4-5
雷公藤历来用根。本文首次报道了叶取取物——雷公藤总酯片的工艺及标准,为解决雷公藤的资源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南板蓝的根,茎,叶中靛玉红五靛蓝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文法  闭业范 《中成药》1990,12(2):31-32
  相似文献   

10.
黄芪毛状根与黄芪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灌胃给予10g/kg黄芪毛状根水煎液,每日1次,连续7~12天,可使环磷酰胺(CY)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的胸腺,脾脏重量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提高,同时促进其容血素抗体形成,提高其淋巴细胞转化率。实验表明,黄芪毛状根有免疫增强作用,其作用效价基本上与药用黄芪类似。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茎、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鸣  夏志林 《中药材》2002,25(1):35-36
目的:研究雷公藤茎、叶水提取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灌胃给药,观察雷公藤茎、叶对小鼠碳粒廓清、免疫器官、血清溶血素含量及迟发性超敏反应的影响。结果:雷公藤茎、叶均具有降低小鼠碳粒廓清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血清溶血素含量,抑制迟发性超敏反应的作用。结论:雷公藤茎、叶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多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雪红 《中成药》2010,32(7):1199-1202
雷公藤多苷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近几年来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病、妇科疾病、糖尿病、皮肤病等.本文概述了雷公藤多苷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为更安全和广泛的应用雷公藤多苷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芪的免疫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杜光  王丽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0):953-953
黄芪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ns ( Fisch.)Bge.,内蒙黄芪 A. mogholicus Bge.的根 ,其性味甘 ,微温 ,中医认为其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排脓、消肿生肌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黄芪含黄芪苷类、多糖类、黄酮类、氨基酸、微量元素、胆碱、叶酸等多种化学成分 [1 ] ,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关于黄芪免疫药理作用 ,从 70年代末到今报道甚多 ,总括这些研究 ,黄芪制剂经历了由黄芪的复方 ,单味黄芪到从黄芪中分离有效成分这一逐步深入的过程 ,而且剂型也从黄芪的水煎剂过渡到黄芪中提出的单体纯品。这一由简单到精细的过…  相似文献   

14.
毛冬青根, 茎枝入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红英  区文英 《中成药》1998,20(8):39-40
通过对毛冬青药材根、茎枝总黄酮含量、总固体收率的测定,以及药效学、毒理学等方面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根、茎枝两者均无显著性差异,为毛冬青的根、茎枝混合入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评述了蝉花在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苦味叶下珠,叶下珠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抗病毒、保肝、镇痛、降压、抗肿瘤等方面对苦味叶下珠、叶下珠的药理作用及其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药用植物雷公藤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生育等多重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雷公藤内酯醇可通过靶向转录因子、激酶或抑制泛素/蛋白酶体等机制发挥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肿瘤细胞凋亡等抗肿瘤作用,但毒性高、水溶性差限制了其应用.雷公藤内酯醇低毒高效的水溶性衍生物LLDT-8免疫抑制作用相关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就雷公藤内酯醇在相关疾病中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做简要综述,旨在为雷公藤内酯醇及其衍生物的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及扩大临床适应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栀子茎和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茎和根分离得到D-甘露醇,齐墩果酸醋酸酯和豆甾醇。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6,(10):2168-2169
目的:研究多叶棘豆叶、茎、花、根多糖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分光光度法测定多叶棘豆叶、茎、花、根多糖对羟基自由基、亚硝酸根的清除率。结果:多叶棘豆叶、花、茎、根多糖对羟基自由基、亚硝酸根均有清除作用,其中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较强,而对亚硝酸根的清除作用较弱,且随着多糖浓度增大,其抗氧化性逐渐增强,其中,根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次是茎,而叶和花的清除能力相对弱。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多叶棘豆多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雷公藤所含萜类单体,如雷公藤甲素、雷公藤氯内酯醇、雷公藤内酯酮、南蛇藤素、扁蒴藤素具有独特的药理学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上述五种萜类成分在炎症及免疫反应、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肿瘤抑制等方面的药理学作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对上述五种萜类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