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许婷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476-6477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在儿科病房的应用。方法总结儿科病房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把握了每一个护理环节,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结论重视儿科病房的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儿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实施精细化管理的12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住院未实施精细化管理的118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率差别。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8.3%及89.8%,投诉率分别为5.0%和12.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儿科病房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儿科护理人员对小儿疼痛管理认识以及态度现状。方法:采用自填式的半结构化问卷,对随机抽取的120名儿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其中重症监护室58名,儿科普通病房62名。结果:儿科疼痛知识方面的培训仅只占37.50%。儿科护理工作人员对疼痛的管理认知水平偏低,只有33.33%采用客观的疼痛评估方法来评估疼痛,同时局部浸润止痛药和局部麻醉药的使用率只有37.50%和27.50%。结论: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儿科护理人员疼痛管理方面的知识培训和教育,有效管理小儿疼痛,从而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4.
运用心理激励机制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提高儿科病房护理质量.方法运用多种心理激励手段让护士参与制定工作计划、护理质量控制和讲课.结果既提高了护理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又提高了病房护理管理质量,每月病人满意率均在96%~98%.结论心理激励能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儿科一日病房(输液观察治疗区)病人管理流程改进的效果。方法:2008年1月在儿科成立流程管理改进小组,分析一日病房现有的管理流程缺陷及不合理因素并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取消独立的一日病房就诊区设置,改变门诊医师只评估病人不处理仅需输液观察治疗病人的现状;标化治疗方案,推行单元制输液制;编号输液;固定接诊护士,合理分工;弹性排班,整合人力资源。结果:一日病房病人管理流程改进使病人输液治疗等候时间从2007年25~35min下降到2008年15~20min,投诉率和差错率分别从2007年的0.1%、4%下降到2008年的0.02%。病人满意度从2007年的90.4%上升到2008年97.5%。结论:对一日病房病人的管理流程进行改进,延长了病人有效就医时间,缩短了治疗等候时间,规范了医疗护理行为,减少了护理差错,使病人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将分层管理应用于儿科病房对工作效率以及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儿科病房中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将护理人员按“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分层方案划分并分配职责,调整床护比,定期实施考核。结果儿科病房中开展分层管理的试验组在院方评价中专科护理、护理文书以及健康教育这三项得到的分值更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调查表的比较显示试验组的服务态度、健康教育、护理操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管理优化了优质服务病房的护理结构,使得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掘,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让优质的护理服务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患儿的年龄特殊性决定了儿科护理工作的高难度和高风险性,儿科病房护理管理也成了管理工作中的难点[1]。近年来,我们将细节管理应用到儿科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儿科护理管理难点1.1患儿及家属因素患儿病情变化快,自我表达能力和认知能力差,不能正确反映疾病表现,患儿易哭闹、反抗,对护士工作不配合,重复穿刺率高;家属缺乏疾病基本知识,且期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家护协作护理模式在儿科病房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科室200例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责任制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除常规责任制护理外,采取一定干预措施后,两组从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平均用时、减轻护士工作量及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平均用时、静脉外渗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护协作护理模式在儿科病房输液管理中的应用值得临床扩大研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4):1131-1131,1133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管理经验,分析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儿科护理管理水平。方法比较儿科实施细节管理前后护理工作的变化情况,对实施细节管理前后护理评价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为进一步完善儿科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实施细节管理后,我院儿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由75.00%提高到92.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儿科病房健康教育持续质量改进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应用持续改进的观点不断将护理实际与护理质量标准对比,找出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目标,采取整改措施,并评价效果。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素质均得到提高,患者满意度由85%上升到97%以上,健康教育覆盖率由83%上升到100%。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效提高了儿科病房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行为科学在儿科陪护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爱兰  黄志君  梁海华 《全科护理》2008,6(31):2886-2887
[目的]探讨行为科学在儿科陪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儿科病房陪护群体的存在给管理工作带来的利弊,总结儿科陪护管理中行为科学的应用方法。[结果]行为科学方法应用在儿科陪护管理上,可调动陪护和患儿的参与意识,实现共同管理、达到化弊为利的目的。[结论]行为科学方法应用在儿科陪护管理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危机预防理论在儿科病房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对儿科病房8 285人次静脉输液应用危机预防理论进行管理和干预,包括培养护士危机意识、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完善相关制度、危机监测和预控和定时危机演习的方法。结果应用危机预防理论后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无护理部投诉事件和护理危机事件发生。结论应用危机预防理论,降低了儿科因输液外渗引发的投诉事件,有效降低和避免护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行为科学在儿科陪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儿科病房陪护群体的存在给管理工作带来的利弊,总结儿科陪护管理中行为科学的应用方法.[结果]行为科学方法应用在儿科陪护管理上,可调动陪护和患儿的参与意识,实现共同管理、达到化弊为利的目的.[结论]行为科学方法应用在儿科陪护管理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儿科病房服药到口护理工作改进中的管理作用。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儿科住院患儿服药不能到口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讨论。结果:住院患儿服药到口率从42.5%提升到99.19%(P<0.01)。结论:品管圈方法的应用提高了住院患儿服药到口率,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升了护士的个人素质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护理人员的配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儿科病房护理工作具有随机性强,病人病情变化快,护理计划性弱,护理操作时间多等特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儿科病房护理工作密集时段的调查,了解儿科病房护理服务的需求,以探索改进护士排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在儿科病房中组建QCC活动小组,采用QCC活动的相关管理内容拟定本次活动的主题、把握临床现状、分析现存的原因、拟设的目标、制订相关对策并实施、有形成果与无形成果的评价等一系列步骤,比较实施前后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无形成果。结果:实施后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无形成果较实施前明显提高。结论:在儿科病房中实施QCC活动,可明显提高儿科护士的满意度和素质,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从而提高儿科病房临床护理质量,利于优质护理服务的顺利开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儿科护士长有效管理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工作中,儿科病房在内容和方式上相对其他科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儿科护理管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8.
探讨循证护理学指导的病房管理工作方法和效果.在中国医院知识库网站搜集有关护理差错的文献,分类整理后找出病房管理的重点,实施改进措施后与往年的差错数量比较.在2006~2007年的文献中搜集到10年间发生的2 181件临床护理差错,与药物使用有关的差错占81.2%,其他依次为医嘱处理11.0%、护理记录5.2%、护理处置2.5%.按新模式进行病房管理后,1年内的差错由17~18件减少到5件.在循证护理学指导下,病房管理工作重点突出,有条不紊,护理差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病房加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管理,采用管理工具FOCUS-PDCA,对科室加床未实施PDCA管理前与实施PDCA管理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PDCA管理前加床患者健康教育合格率96.46%、分级护理落实合格率94.26%,病人满意度94.87%;实施PDCA管理后加床患者健康教育合格率98.83%、分级护理落实合格率97.04%、病人满意度98.71%。实施PDCA管理后病区护理安全管理优于实施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病区加床护理安全管理,能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中应用跌倒/坠床持续预警管理对小儿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779例患儿,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分量表进行持续预警管理,对照组采用临床护理等级分级制度进行管理,比较2组患儿跌倒/坠床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跌倒、坠床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7.13%高于对照组92.68%(P0.05)。结论在儿科病房中实施跌倒/坠床持续预警管理,可有效降低患儿跌倒/坠床发生率,并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