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本刊1995年第四期14页《水浒传》中的“蒙汗药”一文,写得很生动,引起不少读者的兴趣,特别是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人,对古代“蒙汗药”中的成分很关心,它究竟是由哪些药味组成的,研究它,可能对从古文献中发掘古代使用麻醉药的品种有好处。例如《三国演义》中华佗对关羽刮骨疗毒时使用的麻沸散就有不少人考证研究。同样,小说中的“蒙汗药”也  相似文献   

2.
3.
《水浒传》歌颂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 ,塑造了一百零八个生气勃勃的人物形象 ,成为我国文学史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影响巨大的作品之一。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其中关于饮料的描写 ,就是其中熠熠生辉的片断。  一、饮茶风尚  茶叶不唯清香爽口 ,人人喜爱 ,而且茶叶含有生物碱、茶多酚、脂多糖、多种维生素 ,对肥胖病、糖尿病、痢疾、胃肠炎、龋齿、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所以 ,茶成为饮料中的主力军。  《水浒传》中也多次提及茶 ,现举一例。如 :第 3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说 :“史进便…  相似文献   

4.
古典名著《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巨著。小说塑造的宋江、李逵、武松、鲁智深等108名粱山英雄豪杰,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揭示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统治者的残暴和腐朽。故事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有力,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成书六百多年来,让中外读者久读不厌,爱不释手。而书中描写的北宋时期的酒文化,更能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为读者所关注。同时也能让读者领略到华夏酒文化的源远流长。通读整部《水浒传》,你会发现北宋时代酒文化味特浓,书中叫上名字的酒,就不少于10种,有透瓶香酒、茅柴白酒、蓝桥风月…  相似文献   

5.
邱俊霖 《养生月刊》2022,(5):459-461
大碗酒、大块肉,这似乎成了梁山好汉们的标配.然而,《水浒传》里的好汉们是否需要吃一些蔬菜水果来调剂调剂餐食呢?答案是肯定的. 多吃水果有利于身体健康,好汉们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大鱼大肉的同时,自然免不了要多吃些水果来补充营养和水分.  相似文献   

6.
7.
8.
正《三国演义》中,英雄层出不穷,与之同时,还有很多生得猥琐死得窝囊的小人物。他们大多成为英雄豪杰的陪衬。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个人物:于糜、樊能、夏侯杰。知晓此三人者,绝对称得上寥寥无几,但说起他们所陪衬的英雄,肯定是鼎鼎大名,妇孺皆知。于糜和樊能衬托了小霸王孙策的勇猛,夏侯杰则是被猛张飞大喝三声吓死的胆小鬼。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早期非医文献中"瘅"字具有"劳病""旱病""厚盛""难""恶""怒"等含义。"瘅"在《黄帝内经》中亦有"劳病"义,表示内脏因过用而劳伤的一类疾病,如脾瘅、胆瘅、消瘅等,病因通常与饮食、情志和五藏本身的柔脆相关;在脾瘅、消瘅等病中存在津液的亏耗,故"瘅"亦具有"旱病"义;杨上善、王冰注《黄帝内经》,"瘅"始有"热"义,表示疾病存在热象,它限定了"瘅"是一种带有"热"之特性的"劳病",不同于一般的热病或劳病;"瘅"尚有"厚盛"义,表示热势的亢盛。据此认为临床对瘅病的治疗既需关注火热的标象,又需注重其五脏虚弱、津液亏耗的病本。  相似文献   

10.
《内经》中关于“神”的论述颇多,多集中于《灵枢·本神篇》、灵枢·天年篇》、《素问·灵兰秘典论》等篇,而尤以《灵枢·本神篇》论述最详。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对于祖国医学的理论及临床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对《内经》中有关“神”的论述加以归纳分析,以就教于同道。一、关于“神”的含义《内经》中论述“神”,主要有以下4种含义。1.概括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是东汉张仲景继承《内经》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劳动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撰写而成的。它是祖国医学理法方药比较完整的一部典著,至今其理论和诊治疾病的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仍十分有效。本书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以疾病分篇章,采用病与证相结合的诊治方法,在辨证论治上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相似文献   

12.
<正> 《内经》中涉及到气的内容极其丰富,上至天文,下穷地理,中及人事,几乎每篇中都有关于“气”的记载,少则几处,多则百余处。书中共论述了80余种气,基本上囊括了中医气学理论的全部内容。其名称之多,涵义之广,是一般中医书籍罕与伦比的。因此,系统地整理研究《内经》中论述的气,对深入探讨气的实质,揭示人体生命科学的秘密是十分必要的。一、气的涵义《内经》中关于“气”的理论是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为基础,吸收天文、地理、气象等知识与大量的医疗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具有医学特点的一整套理论。  相似文献   

13.
14.
神在诊断防治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内经》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其论述散在于各篇章,因此笔者将其归纳成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祝由是一种中医疗法,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以祝由治疗正邪中人。《灵枢·贼风》中以祝由治疗宿邪因精神情志因素诱发的疾病。历代医家对祝由多有阐发,将祝由训为“祝说病由”或“祝断病由”。祝由的原理是“移精变气”,是通过胜其病因、调畅气机,改变人体的精气状态从而治疗疾病。祝由与巫术有别,巫术将无法解释的客观世界的现象,朴素地归纳为“鬼神”作祟,而祝由所言“鬼神”是指人神志出现偏倚时,心中所生的邪念。目前,祝由主要应用于精神疾病,但根据其作用机制仍能够拓展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伤寒》《金匮》中的“粉”字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猪肤汤方有“白粉五合熬香”;大青龙汤方后有“汗出多者,温粉粉之”。《金匮要略》蛇床子散方,以“白粉少许”与蛇床子末和合相得,如枣大;甘草粉蜜汤中则用“粉一两”。以上涉及到白粉、温粉和粉,这三者是何物?在50年代后期,《中医杂志》及一些中医刊物上,曾就甘草粉蜜汤中的“粉”作过讨论,有说是铅粉,有说是米粉,有说是粱米粉,最终未成  相似文献   

17.
"得气"与"气至"是《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起效环节的论述,"得气"强调守正气,与"针感"不同;"气至"要根据针刺前后的脉象变化来判断,是针刺有效的关键所在。针刺治疗中的各种手法,正是在"得气"基础上的"调气",从而达到"气至"之效。医患双方的"治神"和"守神",是发挥针刺治疗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选取《说文解字》例字,通过分析发现,书中对某些字并不拘于因形求义的解说方法,而是用哲学观点来说解文字,其含义反映了汉代人对于人与自然的认识水平和《说文解字》释词方法的灵活多样。通过参照《内经》相关论述,揭示《说文解字》通过词义解释体现出"天、地、人"的宇宙思维模式,与中医"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的思想完美契合,这表明古代哲学思想为中医基础理论形成和古代文字学阐释字义提供了共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仲景医著中运用"急"字处颇多,如"急与之"、"急下之"、"急当救表"、"急当救里",是指急不可缓;"脉紧急",是形容脉之至数和形状;"四肢拘急不解"、"脚挛急"、"项强急"等,是描述病人的自觉症状.历代注家,对此急字的解释,有的似是而非,有的视为无足轻重.其实这一急字,关系  相似文献   

20.
“气味学说”是《内经》针对药物的功能特点所总结的理论。仲景“勤求古训”,在他富有影响的经典著作《伤寒论》中,注重药物的气与味,并依据“气味学说”进行遣方用药。本文就《伤寒论》中的“气味学说”做一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