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FK506)替换环孢素A(CsA)并联合应用霉酚酸酯(MMF)及泼尼松(Pred)防治肾移植术后肝功能异常患者的有铲性一。方法 肾移植术后8例肝功能异常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平均38.23岁),用FK506替换CsA治疗,停用CsA24h后,开始给予FK506。FK506初始剂量根据患者体重、肝功能损害程度及术后时间确定,服药1周后,根据全血FK506谷值浓度调整剂量,使其  相似文献   

2.
用于肾移植的几种免疫抑制方案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肾移植后几种常用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 根据所使用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将87例肾移植患者分为4组,A组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为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和泼尼松(Pred);B线为环孢素A(CsA)、MMF和Pred;C组为CsA、硫唑嘌呤(Aza)和Pred;D组为CsA和Pred。观察术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情况、排斥反应发生率、并发症及免疫抑制剂用量的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3.
他克莫司抗同种肾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附136例报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他克莫司(FK506)在同种肾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的效果及毒副作用。方法 136例肾移植患者在术后24h开始服用FK506,起始量0.15mg.kg^-1,d^-1,同时口服霉酚酸酯(MMF)1.0g/d、泼尼松(Pred)30mg/d。观察FK506的治疗效果、理想的治疗窗及毒副反应。结果 肾移植术后136例应用FK506的患者中,肾功能2~7d恢复正常为96例,8~15d恢复正常为23  相似文献   

4.
普乐可复预防同种肾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并比较新型免疫抑制普乐可复(FK506)对预防同种肾移植受者排斥反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98例肾移植受者分成2组。(1)FK506组(n=40);主要用药为FK506+霉酚酸酯(MMF)+泼尼松(Pred);(2)环孢素9A(CsA组)(n=58);主要用药为;CsA+MMF+Pred。结果 2组受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2.5个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FK506)对猪胸腺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5头猪按1mg/kg肌肉注射FK50621d,然后取猪胸腺制成细胞悬液,双色法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 FK506组的胸腺T淋巴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表面抗原阴性的前T淋巴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FK506组CD1^-CD5^-、CD2^-CD5^-和CD4^-CD8^-双阴  相似文献   

6.
他克莫司的20例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FK506)在肝移植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30例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为FK506高浓度组、FK506中浓度组、CsA转换为FK506组、FK506转移为CsA组。观察各组临床表现、药物副作用病理学变化。结果 FK506高浓度组容易出现感染、药物性肝损害等不良表现,FK506中浓度组叶也出现多种并发站,但易于处理。结论 FK506是一种高效免疫抑制剂,FK506血药中浓度是一种较理想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丙型肝炎的受者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方法 将25例丙型肝炎病毒RNA(HCV RNA)阳性的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硫唑嘌呤(Aza)+环孢素A(CsA)+泼尼松(Rred)(Aza组)、霉酚酸酯(MMF)+CsA+Pred(MMF组)和MMF+Pred,并以30例HCV RNA阴性受者为对照。结果Aza组和8/12的患者肝功能发生异常;MMF组有2/8的患者肝功能发生异常;M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应用霉酚酸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肾移植术后早期不同剂量霉酚酸酯(MMF)与环孢素A(CsA)和泼尼松(Pred)联用预防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4例肾移植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MMF2.0g/d(A组)、1.5g/d(B组)及Aza 50~100mg/d(C组),每组均联用CsA及Pred(剂量相同)。观察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移植肾功能及药物的副作用。结果 A、B、C组急性排斥反应的发  相似文献   

9.
霉酚酸酯在肾移植后肝功能不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和评价肾移植后肝功能不良患者使用霉酚酸酯(MM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例患者术后免疫抑制方案为:9例采用环孢素A(CsA)、硫唑嘌呤(Aza)、泼尼松(Pred);3例采用CsA、Pred。发生肝功能不良后,停用Aza;9例采用三联治疗的患者,6例减少CsA和量1/4-1/3,3例改用CsA、Pred;3例采用二联治疗者,1例减少CsA,2例停用CsA;12例均加用MMF1.5~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术后应用FK506抗排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FK506 在肾移植术后抗排斥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 方法 对肾移植术后单独应用环孢素A(CsA)50 例和术后应用FK506 50 例( 术后24 小时应用FK506 40 例,CsA 中毒后改FK506 10 例)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 CsA 组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9 例,发生率为18 % ,逆转8 例(88 %) ,肾功能在2 ~26 天恢复正常38 例(76 %) ,肺部感染2 例,泌尿系感染1 例,肾中毒2例,肝中毒3 例,高血糖2 例,腹泻1 例,摘肾1 例。FK506 组AR4 例均逆转,肾功能2~13 天恢复正常40 例(80% ),高血糖14 例(28% ),肾中毒2 例,肝中毒1 例,腹泻22 例(44% ),1 例因肺部感染、高血糖难以控制仍改用CsA。应用CsA 肝中毒的10 例患者改用FK506 后肝功能7 ~16 天全部恢复正常。 结论 肾移植术后应用FK506 安全有效,排斥率明显降低,副作用小,但对长期存活的影响及并发症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在高危肾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高危肾移植患者术后应用环孢素 A(CsA)和他克莫司(FK506)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8例高危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CsA组(30例)和FK506组(28 例),观察肾移植后 1年内两组的急性排斥发生率和药物逆转率、药物毒副作用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FK506组和 CsA组的人/肾存活率分别为100%/100%和93.3%/86.7%;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和16.7%;抗排斥治疗的逆转率分别为100%和60%。FK506组药物毒副作用也较 CsA组小。结论 在高危肾移植患者的免疫抑制治疗中FK506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他克莫司 (FK5 0 6 )和环孢素A(CsA)在尸肾移植中应用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 10例尸肾移植患者分为FK5 0 6组和CsA组 ,随访 12~ 32个月 ,观察两个组血药浓度变化、急性排斥和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人 /肾 1年存活率、血肌酐、肝功能、血糖及血脂水平、药物不良反应、感染发生率以及FK5 0 6逆转顽固性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结果 血中FK5 0 6和CsA浓度谷值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FK5 0 6组与CsA组相比 ,急、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 .0 5 ) ;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脂血症和牙龈增生发生率以及术后 3个月血肌酐水平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高血糖和震颤发生率明显升高 (P <0 .0 5 ) ;感染发生率及人 /肾 1年存活率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与CsA相比 ,FK5 0 6是一种更高效的免疫抑制剂 ,长期使用可以有效降低肾移植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 ,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肾移植患者术后不同免疫抑制方案对血清可溶性CD30(sCD30)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免疫抑制方案将肾移植患者分为环孢素(CsA)治疗组(79例)和他克莫司(FKS06)治疗组(33例),对患者临床资料、sCD30水平、肌酐值及血药浓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sCD30水平及第24月时肌酐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CD30水平在手术后均逐渐下降,术后第7天开始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两组患者第24个月时肌酐值、血药浓度均与术前sCD30水平相关(P<0.05).结论 以CsA或FKS06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均能降低肾移植患者术后sCD30水平;并且sCD30水平与远期肾功能、血药浓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肾移植患者术后不同免疫抑制方案对血清可溶性CD30(sCD30)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免疫抑制方案将肾移植患者分为环孢素(CsA)治疗组(79例)和他克莫司(FKS06)治疗组(33例),对患者临床资料、sCD30水平、肌酐值及血药浓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sCD30水平及第24月时肌酐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CD30水平在手术后均逐渐下降,术后第7天开始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两组患者第24个月时肌酐值、血药浓度均与术前sCD30水平相关(P<0.05).结论 以CsA或FKS06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均能降低肾移植患者术后sCD30水平;并且sCD30水平与远期肾功能、血药浓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肾移植患者术后不同免疫抑制方案对血清可溶性CD30(sCD30)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免疫抑制方案将肾移植患者分为环孢素(CsA)治疗组(79例)和他克莫司(FKS06)治疗组(33例),对患者临床资料、sCD30水平、肌酐值及血药浓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sCD30水平及第24月时肌酐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CD30水平在手术后均逐渐下降,术后第7天开始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两组患者第24个月时肌酐值、血药浓度均与术前sCD30水平相关(P<0.05).结论 以CsA或FKS06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均能降低肾移植患者术后sCD30水平;并且sCD30水平与远期肾功能、血药浓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他克莫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长期应用他克莫司 (FK5 0 6 )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肾移植术后符合入选条件的 12 6例服用FK5 0 6和 10 9例服用环孢素A(CsA)的患者进行为期 3年的随访。详细记录了患者的服药剂量、FK5 0 6和CsA谷值浓度 ,观察排斥反应、毒副反应发生率 ,计算人 /肾存活率。结果 FK5 0 6组和CsA组 1、3年人 /肾存活率分别为 :98.4 % / 96 .8%、95 .2 % / 90 .5 %和 97.2 % / 96 .3%、94 .4 % / 89.0 % ;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3.5 %和 19.3% (P <0 .0 5 ) ;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3.2 %和 8.3% (P <0 .0 5 ) ;糖代谢紊乱发生率分别为 :16 .7%和 9.2 % (P<0 .0 5 ) ;神经精神毒性分别为 :14 .3%和 12 .0 % ;肝功能损害分别为 :6 .3%和 10 .1% (P <0 .0 5 ) ;肾功能损害分别为 :3.2 %和 8.3% (P <0 .0 5 ) ;脱发分别为 :5 .6 %和 0 (P <0 .0 5 ) ;感染分别为 :7.1%和 6 .4 %。结论 FK5 0 6长期使用疗效确切 ,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FK506)肾毒性模型中钙离子代谢的变化情况,探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地尔硫草(Dil)对FK506肾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 按公式将肾移植术后FK506、环孢素(CsA)和Dil的首剂治疗剂量换算成大鼠的治疗剂量.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CsA组(25 mg·kg-1·d-1)、FK506组(0.8 mg·kg-1·d-1)和FK506加Dil组(0.8 mg·kg-1·d-1及8 mg·kg-1·d-1),每组6只,用药4周后建立各组大鼠肾毒性模型.观察各组大鼠SCr、血电解质、肾组织的病理改变(HE染色)、电子显微镜F肾脏细胞内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CsA组和FK506组大鼠SCr值分别为(36.00±2.61)和(34.17±4.54)μmol/L,均高于FK506加Dil组和对照组[(28.50±2.07)和(29.17±3.43)μmol/L,P<0.05].CsA组和FK506组大鼠血钙浓度分别为(2.00±0.04)和(2.05_4-0.04)mmol/L,均低于FK506加Dil组和对照组(P<0.05).CsA组和FK506组均可观察到肾小管细胞轻微肿胀及空泡变性、线粒体肿胀及空泡化等病理改变.与FK506组和CsA组相比,FK506加Dil组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明显减轻或接近正常.结论 钙离子代谢紊乱可能介导了FK506引起的肾毒性,Dil可用于预防FK506的肾毒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肾移植术后应用他克莫司(FK506)和环孢素A(CsA)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73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接受肾移植,术前患者的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术后将患者分为两组:FK506组40例,术后服用FK506、霉酚酸酯(MMF)及泼尼松(Pred)预防排斥反应;CsA组33例,术后服用CsA、MMF及Pred预防排斥反应。术后追踪随访1~6年,观察两个组患者肝功能损害情况以及HBVDNA阳性率,发生肝功能损害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并给予护肝治疗。结果 术后FK506组有4例(10.0%)、CsA组有16例(48.5%)发生肝功能损害,FK506组有2例(5.0%)、CsA组有9例(27.3%)HBVDNA转阳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组肝功能损害的16例中,10例将CsA切换为FK506,另6例治疗方案不变,结果转换药物者肝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未转换者(P〈0.01),且治疗1~2周时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胆红素总量的水平也明显低于未转换者(P<0.05,P<0.01)。结论 与CsA相比,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肾移植术后应用FK506可降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减少乙型肝炎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非糖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对防止大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方法 大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后 ,分别应用他克莫司 (FK5 0 6 ) 霉酚酸酯 (MMF)和FK5 0 6 MMF 泼尼松 (Pred)行免疫抑制治疗两周 ,并设对照组 ,动态观察受者血糖、胰岛素及C肽变化 ,并作移植部位的形态学检测。结果 FK5 0 6 MMF组和FK5 0 6 MMF Pred组与对照组相比 ,移植胰岛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移植后 2个月在受者肝汇管区可见较多形态完整的胰岛细胞。FK5 0 6 MMF组维持术后正常血糖、胰岛素及C肽的时间超过 6 0d ,而FK5 0 6 MMF Pred组与前者比较 ,分泌C肽较少 (P <0 .0 5 ) ,血糖维持在较高水平 (P <0 .0 1) ,胰岛素水平两组差异无显著性。FK5 0 6 MMF Pred组停药两周以后的血糖水平较用药期间、停药两周内有明显降低 (P <0 .0 5 ) ,胰岛素和C肽分泌有所增多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应用FK5 0 6 MMF和FK5 0 6 MMF Pred均有很强的免疫抑制效应 ,但糖皮质激素对胰岛细胞有毒性作用。小剂量FK5 0 6与MMF联用对移植胰岛细胞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