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发生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大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建卡就诊并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以孕期是否感染HBV及患有ICP为研究因素,依次分别以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孕期贫血、产后出血、胎儿窘迫、胎膜早破为病例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依次分析HBV感染及ICP孕妇发生各种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结果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HBV并患有ICP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增加41%(OR=1. 41,95%CI:1. 04~1. 90),发生胎膜早破的风险增加35%(OR=1. 35,95%CI:1. 06~1. 71),发生妊娠合并症的风险增加了77%(OR=1. 77,95%CI:1. 37~2. 29)。妊娠期HBV感染与ICP对产后出血(OR=2. 89,95%CI:1. 18~7. 13)及妊娠合并症(OR=5. 21,95%CI:2. 40~11. 29)存在相乘的交互作用(P0. 05),且与妊娠合并症的发生存在剂量反应关系(χ~2=94. 27,P趋势0. 001)。结论妊娠期感染HBV并伴有ICP孕妇发生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及妊娠合并症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及时防治妊娠期HBV及ICP可降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产科收治的64例ICP孕妇(观察组)及同期64例正常孕妇(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比较2组孕妇妊娠结局,分析可导致孕妇发生IC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高雌激素水平、低硒摄入量、低锌摄入量及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雌激素水平、低硒摄入量、ICP家族史及机体免疫失调为ICP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照组其胎儿窘迫、早产儿、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及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在其分娩前应详细全面检查,减少或避免ICP孕妇产生,提高胎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分析ICP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ICP孕妇为ICP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产检未发生ICP的孕妇150例为对照组。筛选影响ICP发生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孕妇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羊水污染、产后出血、早产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孕妇产次、ICP家族史、乙肝病毒感染、双胎、尿蛋白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雌激素、免疫失调、低硒摄入及低锌摄入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CP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乙肝病毒感染、尿蛋白阳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雌激素、免疫失调及低硒摄入(均P0.05)。ICP组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P发生与乙肝病毒感染、肾功能损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雌激素水平、免疫失调及低硒摄入等密切相关,ICP对妊娠结局影响较大,应早筛查、早诊断及早治疗ICP,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的胎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住院治疗的471例ICP孕妇纳入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 分析ICP孕妇的胎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ICP孕妇的孕周(χ2=38.834,P=0.000)、发病时间(χ2=21.470,P=0.000)、多胎妊娠(χ2=19.529,P=0.000)、合并高血压(χ2=10.963,P=0.001)、合并糖尿病(χ2=7.098,P=0.008)、合并乙肝(χ2=5.879,P=0.015)、ICP既往史(χ2=7.193,P=0.007)、生化指标(TBA:χ2=23.410,P=0.000;ALT、AST:χ2=6.114,P=0.013;TBIL:χ2=8.204,P=0.004;DBIL:χ2=5.361,P=0.021)水平与胎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具有相关性;进一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发病时间(OR=2.92,95%CI=1.37~6.22)、多胎妊娠(OR=2.29,95%CI=1.42~3.71)、合并高血压(OR=2.41,95%CI=1.09~5.33)、合并糖尿病(OR=1.95,95%CI=1.07~3.56)、TBA水平(OR=2.05,95%CI=1.05~4.01)是ICP孕妇的胎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其中发病孕周是ICP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孕妇发病时间、多胎妊娠、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TBA水平是ICP孕妇的胎儿不良结局的高危因素,早期发现,对ICP孕妇的胎儿加强监护及采取治疗,结合孕周、病情变化评估是否需要终止妊娠和合适的分娩方式,可改善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血清学免疫指标与其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6年9月诊断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7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轻度ICP45例、重度ICP 30例,并以同期正常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调查分析产妇免疫功能量化指标,以妊娠结局不良为终点事件,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免疫功能相关指标与妊娠结局不良的风险关系。结果 ICP患者CD3、CD4水平分别为(13. 31±1. 82)%、(12. 32±2. 26)%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重度ICP低于轻度ICP,而CD8、Ig A、Ig G、Ig 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重度ICP高于轻度ICP,ICP患者C3、C4、L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患者,且重度ICP低于轻度ICP,而WBC、N水平高于正常组,重度ICP高于轻度ICP,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D3、CD4、CD8、Ig A是ICP妊娠不良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娠妊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免疫指标异常与妊娠不良结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8月-2010年11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ICP合并HBV感染的孕妇48例作为研究组,102例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ICP孕妇作为对照组,对2组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率、临床表现以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发病率明显提高,达到3.9%,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病时间明显提前,且分娩时间明显提前,早产率、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的比率均明显提高,分别可达到64.6%、87.5%和3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合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孕妇,在采取相应治疗阻滞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外,对孕妇进行密切的监测,以防止早产的发生,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以确保母婴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孕早期高危因素与不良妊娠结局关系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孕早期高危因素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 ,为加强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以 2 0 0 0年 1月~ 2 0 0 0年 6月在铜陵市 30个妇幼保健网点进行孕期保健体检的孕早期妇女为研究对象 ,追踪观察至分娩 ,获得有效调查表 12 5 7份。结果 孕妇年龄 30岁以上、孕早期发热 38.5 0以上、孕早期阴道出血、HBe Ag阳性、既往异常妊娠史且生育间隔 2年以内、既往异常妊娠史且孕早期阴道出血等与不良结局的发生有密切统计学关联。结论 孕早期多种高危因素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孕期保健应从孕早期开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产儿的预后。结果:孕妇瘙痒评分增加,出现黄疸、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窒息及围生儿病死率增加,有黄疸的ICP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的可能性较大。结论:动态观测ICP孕妇瘙痒程度、有无黄疸,及时发现羊水胎粪污染,可以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帮助预测妊娠结局,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状态对新生儿结局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基于该院2010-2011年的出生队列,选取孕前无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且无其他感染性疾病和内科并发症的孕妇6 070例为非HBV携带组,单纯乙肝HBsAg携带孕妇277例为HBV携带组,将两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新生儿结局包括早产(PTB)、低出生体重(LBW)、巨大儿、大于胎龄儿(LGA)、小于胎龄儿(SGA)、死胎和出生缺陷。孕妇妊娠结局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胎膜早破(PROM)、孕期贫血、羊水过多、羊水过少、产后出血和前置胎盘。结果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BV携带组孕妇发生自发性早产、SGA、死胎、出生缺陷的风险性较非HBV携带组孕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与非HBV携带组孕妇相比,HBV携带组孕妇罹患ICP的危险性是非HBV携带孕妇的2. 01倍。尽管HBV携带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GDM、PROM、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高于非HBV携带组孕妇,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HBV携带状态是ICP的独立危险因素,需对此类病人更多的关注,而孕妇携带HBV并不增加其他新生儿或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肝功能指标改变,围产儿结局.方法对该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间5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P孕妇血清转氨酶(ALT、AST)及胆汁酸(TBA)水平升高,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ICP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升高.结论ICP孕产妇预后良好,围产儿危险增加,必须高度重视,加强胎儿监护及药物治疗,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将明显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肝功能指标改变,围产儿结局。方法:对该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间5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P孕妇血清转氨酶(ALT、AST)及胆汁酸(TBA)水平升高,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ICP早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升高。结论:ICP孕产妇预后良好,围产儿危险增加,必须高度重视,加强胎儿监护及药物治疗,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将明显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2.
吴玉琼  李娜  陈珣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9):4499-4500
目的:分析妊娠期肝功能异常的分娩结局,评估单纯性肝功能异常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选取单纯性肝功能异常的孕妇169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61例为研究组,同期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肝功能异常2组与对照组合并乙肝病毒感染,3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功能异常2组剖宫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尤以ICP组为明显,剖宫产原因胎儿宫内窘迫占51.2%。ICP组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率及死胎、死产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性肝功能异常组及对照组。结论:加强孕期监护,及时发现肝功能异常,尤其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6月1日—2022年12月1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7例IC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妊娠结局将患者分为不良结局组39例和无不良结局组7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变量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CP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产妇年龄(OR=1.21,P<0.05)、ICP家族史(OR=1.06,P<0.05)、发病时孕周(OR=1.37,P<0.05)、高胆汁酸(OR=1.43,P<0.05)及低钙血症(OR=1.24,P<0.05)是ICP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钙血症(OR=1.25,P<0.05)和高胆汁酸(OR=1.21,P<0.05)是ICP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重度ICP患者中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于轻中度ICP患者(33.33%vs. 0.00%,P<0.05)。在妊娠结局不良的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孕妇焦虑、抑郁现状,探讨孕妇焦虑、抑郁不良情绪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3年1—6月期间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期健康保健并有明确意向在该院分娩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状态特质量表(STAI)、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对研究对象的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追踪随访其妊娠结局,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描述孕妇焦虑、抑郁与孕妇妊娠结局的相关关系,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22名孕妇中,存在焦虑情绪18人(5.6%),其中状态焦虑者13人(4.0%),特质焦虑者5人(1.6%);有95名(29.5%)孕妇存在抑郁情绪,有89名(27.6%)孕妇表现为有抑郁倾向。孕妇状态焦虑、特质焦虑与低出生体重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流产史、孕期感染史、孕期用药史、有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抑郁情绪与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龄、孕期感染史、孕期用药史、孕期特质焦虑情绪、孕期抑郁情绪。结论孕妇孕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普遍存,且与不良妊娠结局存在一定相关性,孕期特质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是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叶枫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3):397-398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产妇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8例ICP患者(ICP组)及68例非ICP孕妇(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ICP孕妇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t=5.04,P〈0.01),ICP孕妇早产发生率、FGR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3L(x^2≥3.89,P〈0.05)。结论ICP孕妇影响围生儿结局,应加强对其监测管理,早诊断及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改善孕妇的围生儿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总胆汁酸(TBA)水平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改善母婴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台州医院分娩的200例ICP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TBA和肝酶检查结果将200例ICP孕妇分为轻度ICP组88例、中度ICP组77例和重度ICP组35例,选取同期分娩的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孕妇TBA、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以及母婴预后情况。结果 ICP孕妇与健康孕妇TBA、ALT、AST、TBIL、DBIL水平有明显差异,且不同程度ICP孕妇上述指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ICP孕妇妊娠和围生儿结局较对照组差,且ICP越严重妊娠和围生儿结局越差(P0.05)。结论 TBA可作为早期诊断ICP和预测ICP孕妇母婴预后的可靠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3622例孕妇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肝功能、血总胆汁酸,并分析症状、妊娠结局,比较HBV血清学阳性孕妇与阴性孕妇ICP的发生和转归差异。结果:3622例孕妇中HBV感染率7.9%。HBV感染孕妇ICP的发生率为10.1%,明显高于无HBV感染的孕妇ICP的发生率3.9%(P<0.001)。HBV感染者肝功能和血总胆汁酸的变化与无HBV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HBV感染者ICP发病和终止妊娠的时间明显早于无HBV感染者,且早产率亦高于后者(均为P<0.05),但两者终止妊娠的方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症状HBV感染孕妇ICP发病率增加,发病早,且更易发生早产,临床应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影响,为临床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改善妊娠结局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医院产科产检并分娩的孕妇1 200例,根据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将其分为两组,HBV感染组112例和非HBV感染组1 088例;对比分析两组的ICP发生率和肝功能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C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孕妇瘙痒出现时间、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等。结果 1 200例孕妇中HBV感染112例,感染率为9.3%,发生ICP 54例,发生率为4.5%;HBV感染组的孕妇发生ICP 13例,发生率为11.61%,非HBV感染组的孕妇发生ICP 36例,发生率为3.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合并发生ICP的孕妇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非HBV感染的ICP孕妇;HBV感染合并ICP的孕妇皮肤瘙痒出现时间、早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HBV感染的ICP孕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参与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发生过程,因此要加强对HBV感染孕妇的围生期监护,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而且对于HBV合并ICP的孕妇,积极治疗的同时要预防早产和产后出血的发生,以确保能得到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在该院产科门诊就诊并建档的孕妇3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将孕妇队列中确诊为不良妊娠结局的76例孕妇作为病例组,将妊娠结局正常的234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24.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产史(OR=1.828,95%CI:1.051~3.180)、孕早期保胎史(OR=1.773,95%CI:1.021~3.080)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剖宫产史(OR=0.219,95%CI:0.073~0.655)是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与孕前体重指数过低者相比,孕前体重指数正常(OR=0.113,95%CI:0.026~0.501)、超重(OR=0.171,95%CI:0.045~0.654)和肥胖(OR=0.188,95%CI:0.044~0.804)均是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结论流产史、孕早期保胎史、剖宫产史、孕前体重指数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应加强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促进其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及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良妊娠结局与既往孕产史间的相关性。方法由专业人员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开封市妇产医院2013年1-9月收治的96例孕妇展开调查研究。根据孕产次予以分组,分析妊娠不良结局与既往孕产次间的相互关系。结果①既往伴孕产史的妇女,其不良妊娠率要比首次妊娠妇女更高,特别是早产儿率要比无孕产史妇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既往产次越多,孕妇引发不良妊娠结局的概率越大;既往产次为0、1、3及≥4次的产妇,其不妊娠结局率分别为9.09%、11.43%、14.28%及16.67%,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既往孕产史是不良妊娠的高危因素,通过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采用科学的避孕方法,减少妊娠次数,能减少妊娠不良结局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