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设立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拉米夫定口服,保肝对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保肝对症治疗,两组疗程均半年。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各种辅助检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两组患者行抗病毒及保肝治疗,予以对照组用药指导、病情监测、营养饮食等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采用自制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疾病知识调查表评估两组疾病认知度,比较干预后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疾病认知度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率[90.24%(37/41)]高于对照组[73.17%(30/41)](P<0.05)。结论给予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TB)合并乙型病毒性感染(HBVI)患者中抗病毒治疗与保肝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应用作出指导。方法:共选取了102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照组进行抗结核与抗病毒治疗,实验组再抗结核与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再采取护肝治疗,对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肺结核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后ALT、AST、TBIL各项肝功指标均比同期的对照组要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4.1%)要高于对照组(86.3%),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中抗病毒联合保肝治疗,能够对肝脏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保证抗结核治疗的顺利进行,具有临床普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已成共识,抗炎保肝治疗是重要的补充,在抗病毒治疗开始、过程中都需要抗炎保肝,特别在抗病毒禁忌证、抗病毒继发失败、重型肝炎中,抗炎保肝为主要治疗方法。临床应该合理应用抗炎保肝药物,尽可能发挥其最大作用,以获得综合治疗的最佳效果。1、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现状目前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及随访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1)不是治疗时机且不需治疗:有少部分患者为HBV携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病毒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延续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疾病与治疗知识了解情况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的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大幅度提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时使用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接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拉米夫定,观察组则为恩替卡韦。结果观察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以及病毒转阴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恩替卡韦能够获得更佳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患者76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选择中药苓泽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为(3.80±1.65)分,对照组(9.58±2.67)分。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欧奇伟 《中外医疗》2011,30(8):106-107
目的探讨苦参碱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47例为治疗组,41例为对照组,2组均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治疗组加用苦参碱治疗。用药12周后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HBeAg阴转率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ALT复常率、TBiL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苦参碱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结论苦参碱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二者联用降酶,退黄,保肝及对临床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苦参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抗纤维化作用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00例,在一般保肝治疗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静脉滴注,600mg/次,1次/日,疗程1月;对照组100例,应用一般保肝治疗,疗程1月。两组均于治疗前后观察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CL-IV)等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均好转,肝功能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苦参素注射液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不仅具有较好的保肝作用,且抗纤维化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祛风保肝汤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1例),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德福韦酯片,每日口服10mg。治疗组加服自拟祛风保肝汤煎剂,每日服1剂,疗程48周。并于第4、12、24、48周时检测患者血清HBV-DNA水平、HBeAg转阴率、ALT复常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降低HBV-DNA水平都有较好的效果(P<0.01),在治疗12周后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24、48周后治疗组在降低HBV-DNA水平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12、24、48周后血清HBeAg转阴率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在治疗12周后治疗组血清ALT复常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自拟祛风保肝汤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CHB,可提高CHB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治疗组,另设同期接诊的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干扰素α-1b 500万U,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及一般护肝药物,疗程均为6个月,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检测HBV-M、HBV-DNA、肝功能.结果 治疗组HbeAg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42.22%和46.66%,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干扰素α-1b具有明显的清除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柴芩调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21例慢性乙肝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给予常规保肝治疗联合口服柴芩调肝胶囊;对照组60例,予常规保肝治疗,疗程12周,检测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生化指标 ALT、AST、P-CⅢ及 HA 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柴芩调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患者在改善肝脏炎症损伤,延缓和逆转肝纤维化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水飞蓟宾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89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一般保肝治疗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水飞蓟宾卵脂复合物胶囊,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IV)、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CIII、CIV、HA、LN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水飞蓟宾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梁彦玲  张全会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1):1378-1379,1390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90例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抗病毒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抗病毒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变化、HBVDNA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抗病毒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ALT、AST、GGT、ALP、TB的变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组HBVDNA转阴率为62.2%,对照组为4.44%,在治疗过程中抗病毒组无因严重肝功能损害而停止抗结核治疗者,而对照组有8例(17.8%)因严重肝功能损害而停止抗结核治疗.结论 肺结核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化疗中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有重要意义.对改善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病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情况及治疗前后乙肝病毒DNA(HBV-DNA)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0%(1/20)比30.00%(6/20)](P<0.05);在治疗后,肝功能各指标结果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结果低于对照组[(3.04±0.41)lg拷贝数/ml vs观察组(5.83±0.64 lg拷贝数/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期间加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降低肝损害发生率及肝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杨翠 《中外医疗》2014,(12):117-118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治疗组患者恩替卡韦治疗,给予对照组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治疗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HBe Ag转阴率及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血清ALT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应用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显著,预防乙肝病毒复制,安全有效,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给予抗病毒及护肝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及抗结核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在抗病毒及抗结核的基础上加以甘草酸二铵进行肝脏保护治疗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能够显著缓解抗结核药物对肝脏的损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89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一般保肝治疗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水飞蓟宾卵脂复合物胶囊,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IV)、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PCIII、CIV、HA、LN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水飞蓟宾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林青 《吉林医学》2011,(10):1938-1940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109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患者分为两组,安络化纤组56例,使用安络化纤治疗;对照组53例,只做一般保肝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而安络化纤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络化纤可以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病情。  相似文献   

20.
李文 《大家健康》2013,(9):117-118
目的探讨保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治疗的36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给予肝泰乐0.1g,复合维生素B2片,维生素C0.1g,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保肝汤。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AST、ALT、AIB、TBil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