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与改良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3年1月三亚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侧卧位改良后外侧入路,研究组接受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血清学指标、髋关节功能、平衡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下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③两组患者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PCT、CRP、ES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患者PCT、CRP、ES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术后PCT、CRP、ESR评分低于对照组;③两组患者PCT、CRP、ESR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UCLA髋关节系统评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UCLA评分、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患者UCLA评分、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UCLA评分、Harris评分比对照组高;③两组患者UCLA评分、Harri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平衡功能评分(BBS)比较,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B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两组患者BB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出院当日、术后1个月BBS评分比对照组高(P <0.05);③两组患者BB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相比于侧卧位改良后外侧入路,侧卧位改良直接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效果更佳,可改善患者平衡功能与髋关节功能,促进术后康复,减轻软组织损伤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前入路组46例和后外侧入路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X线假体位置信息、髋关节功能、平衡功能、炎症因子水平、骨代谢指标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后外侧入路组比较,前入路组手术时间增长(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减少(P<0.05);术后1个月骨钙素、髋关节和平衡功能评分升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Ⅰ型胶原C端肽水平降低(P<0.05)。前入路组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后外侧入路组(P<0.05)。两组术后X线假体位置信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 结论两种入路方式均可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但直接前入路较后外侧入路手术损伤小,短期恢复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经直接前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行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2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直接前入路(DAA)患者100例作为DAA组,后外侧入路(PLA)患者185例作为PLA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失血量、手术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VAS评分、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屈曲、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功能评价指标。结果 DAA组失血总量、隐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占比小于PLA组(P <0.05),手术时间、直腿抬高时间短于PLA组(P <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Harris评分、VAS评分、ROM指标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Harris评分、VAS评分、ROM指标有差异(P <0.05);②两组患者Harris评分、VAS评分有差异(P <0.05),ROM指标无差异(P >0.05);③两组患者Harris评分、VA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ROM指标变化趋势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 采用DAA行初次单侧THA可有效降低围手术期的失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疼痛,有利于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陈迎新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1993-1995
目的对比后外侧入路(PLA)与直接前方入路(LDAA)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股骨头坏死(ONFH)的疗效。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淅川县人民医院就诊的96例ONFH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纳入PLA组和LDAA组,每组48例。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指标(引流量、首次下床时间)水平。对比两组术后1、3个月时的Harris评分。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DAA组术中、术后各指标水平均低于PLA组,两组术后3个月时的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后1个月时,且LDAA组术后1、3个月时的Harris评分均高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AA下THA治疗ONFH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手术创伤,有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前外侧入路与后外侧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96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2例48髋,前外侧组(ASA组)行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组(PSA组)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关节Harris评分及SF-36生活质量评分。结果ASA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16±0.92)cm、(64.07±9.32)min和(13.16±2.51)d,均显著低于PSA组(P〈0.05),两组手术失血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A组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达到(90.16±12.57)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和PSA组术后Harris评分(P〈0.05),ASA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优良率达到64.58%,显著高于PSA组的54.17%(P〈0.05);ASA组总体健康评分达到(73.08±5.26)分,显著高于PSA组的(69.26±5.31)分(P〈0.05)。结论选择前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较后外侧入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术后关节功能更好,患者生活质量更高,综合疗效优于PSA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微创前外侧入路(orthop dische chirurgie München,OCM)与常规后外侧入路(posterolateral approach,PLA)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入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OCM组与PLA组,分别对2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总出血量、输血率、术后开始下床时间、术前与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术后放射学检查假体位置等进行对比评估。结果:2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总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时间,术后24 h、48 h、72 h VAS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2组输血率,术后1周VAS,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假体位置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均无脱位情况发生,OCM组患者1例(0.71%)术中发生股骨距骨折,经钢丝环扎固定处理,随访过程显示假体稳定,无松动、下沉。结论:与PLA入路比,OCM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切口小,出血少,早期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1例,根据入路不同分为后外侧组(38例)和前外侧组(43例).后外侧组采用经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外侧组采用经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2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1 d、术后14...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牵引床辅助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 应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在本院及合作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的92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无牵引床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牵引床辅助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后影像学指标以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各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股骨假体中心性固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双下肢长度差值小于10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HH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HH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牵引床辅助直接前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指标、股骨假体中心性固定率和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同年资医生施行的全髋关节置换术243例(248髋)。根据手术入路分为DAA组121例(124髋)与PLA组122例(124髋)。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间围术期指标、手术并发症,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早期临床恢复情况,通过术后骨盆正位片来评价假体位置。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时间为8~21个月,平均14.5个月。与PLA组相比,DAA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切口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脱离助行器行走天数更短,住院时间也更短(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DAA组术后1 d、3 d、7 d的VAS评分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前Harri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DAA组术后1月、3月、6月的Harris评分更高(P<0....  相似文献   

10.
杨业静  刘阳 《海南医学》2014,25(6):819-821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s入路在髋关节疾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取75例我院收治的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疾病患者,随机分为H组(38例)和w组(37例),分别经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s入路。详细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H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和切口长度均较短,且术中出血量少于W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获得明显提高(P〈0.05),术后3个月w组的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H组(P〈0.05),但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出现伤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或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改良Hardinge入路和改良Watson-Jones入路均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取得满意效果,其中改良Watson-Jones入路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改良Watson-Jones微创入路与Gibson后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Watson-Jones微创入路手术,对照组患者则接受Gibson后侧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C-反应蛋白、血沉及大腿周径增加值、髋关节功能评分等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手术时间、总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血沉及大腿周径增加值等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3)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各个时期的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改良Watson-Jones微创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优化手术过程、减少手术创伤,提升远期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后外侧入路和直接前方入路对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12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05例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观察组采用直接前方入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髋臼假体影像学结果以及髋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前倾角、外展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HH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手术入路均可有效植入髋关节假体,但直接前方入路手术切口较小,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3.
张攀  沈骏  史睿  潘杰 《中外医疗》2023,(1):82-86
目的 比较3种不同手术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贵州省中医院骨伤科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tsy, THA)的10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直接前方入路组(DAA组)31例、后外侧入路组(PLA组)29例、外侧入路组(DLA组)40例。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术后1周、4周、12周、24周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DAA组手术切口长度为(9.67±0.26)cm,均小于PLA组的(14.59±0.22)cm、DLA组的(12.63±0.1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术中出血量为(240.48±14.07)mL,均少于PLA组的(440.28±14.86)mL、DLA组的(420.93±10.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术中输血率为9.7%,均低于PLA组的20.7%、DLA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术后1周、4周H...  相似文献   

14.
叶猛  曹溢  张保  俞宇  董俊  胡联英  项辉  贾其余 《安徽医学》2020,41(2):198-201
目的 比较髌上入路髓内钉和经髌韧带入路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并获完整随访的64例胫骨干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经髌韧带入路组(34例)和髌上入路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累计次数、骨折愈合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膝关节评分及Johner-Wruhs功能评分差异,评定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髌上入路组和经髌韧带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髌上入路组术中累计透视次数、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低于经髌韧带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髌上入路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Johner-Wruhs功能评定优于经髌韧带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双下肢不等长、骨折畸形愈合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较经髌韧带入路,髌上入路在减轻患者术后髌前疼痛,降低术中透视次数,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5.
郑杰  陆禹严 《吉林医学》2014,(18):4028-4029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强直性脊柱炎183例(296髋)患者(经后外侧入路106例,经前外侧入路77例)临床资料。结果:183例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Harris评分术后平均提高到(82.8±3.7)分,前外侧入路提高到(83.7±4.2)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屈曲畸形矫正,276个髋关节总活动度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6个方向活动总和均增加,后外侧入路增加到(187.9±11.2)°,前外侧入路增加到(190.2±9.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外侧入路出现术后脱位4例,前外侧切口1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强直疗效确切,但后外侧入路术后较容易出现脱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直接前方入路(DAA)在全髋置换术(THA)中的应用疗效及经验总结。方法共纳入156例首次THA 患者,其中82 例采用后外侧入路(PLA),74 例采用DAA,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AA组的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时间和引流量减小,与PLA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AA 组术后1、3 和7 d 疼痛评分低于PL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AA 组的部分下地负重、完全负重时间和总住院时间较PLA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AA 组术后1、3 和6 个月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PLA 组,术后6 个月DAA 组髋关节功能优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HA 采用DAA 手术创伤更小,疼痛减轻,早期功能锻炼时间缩短,髋关节功能改善更佳,有较好的应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直接前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 并对发生术后持续性疼痛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DAA组(40例)和PLA组(60例)。比较2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至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3、5 d疼痛VAS评分,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出现术后持续疼痛的30例病例作为进一步研究对象,进行相关风险因素分析。结果100例均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与PLA组比较,DAA组切口长度更短,术后至开始下床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1、3、5 d疼痛VAS评分更低,术后1、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体质量指数高和手术时间长是影响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持续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与PLA手术比较,DAA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切口显露创伤小、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的优点,尤其是在病人自我感觉恢复方面更具有优势。年龄<60岁、体质量指数>26 kg/m2、手术时间>1 h是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持续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赵强  党鹏  徐晓民 《安徽医学》2016,37(10):1276-1278
目的 探讨肱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对术中操作、术后复健的影响。方法 收集西安市北方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取不同入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患者51例,根据入路方式不同分为3组,即鹰嘴截骨入路组(n=17)、舌形瓣入路组(n=18)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n=16),分析3种入路方式的操作时长、术后复健时长、失血情况等指标。结果 ①完成治疗后根据骨折的稳定程度、复健程度,一般为3~30 d,对3组作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3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4.1±3.4)、(96.2±2.5)与(89.1±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操作时长,鹰嘴截骨入路组最高、舌形瓣入路组最短;术后复健,舌形瓣入路组最慢、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最快;失血情况,截骨入路组最重、肱三头肌两侧入路组最轻。结论 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操作时长比鹰嘴截骨入路组短,且失血情况轻、术后复健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直接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接受初次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61例,其中直接前方入路36例(观察组),后外侧入路2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疼痛VAS评分、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切口小(8.4±0.7 cm),术中失血量少(315.0±116.0 mL),输血率低(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106.4±12.5 min)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术后第1、3、7 d分别为2.5±0.6分、1.8±0.4分、1.1±0.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76.1±4.8分,优于后外侧组的65.2±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臼前倾角及外展角观察组分别为17.7±1.2 °、43.9±2.9 °,对照组分别为18.0±0.9 °、44.7±3.1 °,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直接前方入路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髋关节功能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是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双髋关节骨性强直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中期随访结果。方法: 对12例21髋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双髋关节骨性强直前外侧入路THA术后患者进行了28~143个月,平均62个月的随访。临床随访根据Harris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对假体是否松动、脱位及异位骨化等的X线评定分析。结果:Harris的评分术前(8~54)平均31分,术后(64~94)平均82分。髋关节屈曲畸形由术前平均30.14°矫正到术后平均6.2°。患者髋关节屈伸、收展、内旋外旋总活动度由术前平均27°提高到术后平均152°。结论:前外侧入路THA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