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55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27例)与对照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后的Rankin量表(mRS)的得分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第24小时与第7天的平均NIH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第24小时与第7天的平均mR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第7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案和时间对NIHSS得分无交互作用(P=0.189),但对mRS得分有交互作用(P=0.033)。GEE模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第24小时与第7天的NIHSS得分平均降低3.071(95%置信区间:-5.280~-0.862;P=0.006),mRS得分平均降低1.190(95%置信区间:-1.953~-0.428;P=0.002)。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使用丁苯酞能有效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烧伤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血浆凝溶胶蛋白(GSN)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3月恩施州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118例严重烧伤患者,分为烧伤脓毒血症组(n=51)和烧伤非脓毒血症组(n=67),选取健康者45例作为对照组,烧伤脓毒血症组患者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n=18)和存活组(n=33)。分别于患者入院当天(T1)、第2天(T2)、第4天(T3)、第7天(T4)和第14天(T5),以及对照组体检当天,利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PCT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浆中GSN含量,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PCT和血浆GSN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烧伤脓毒血症组患者T1-4时血清PCT水平均高于烧伤非脓毒血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烧伤脓毒血症组患者T2-5时血浆GSN水平均低于烧伤非脓毒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烧伤脓毒血症组患者T1-5时血浆GSN水平均低于烧伤非脓毒血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死亡组患者T1-5时血清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而T1-5时血浆GSN水平均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烧伤脓毒血症组患者血清PCT总体水平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r=0.437,P < 0.05),而血浆GSN水平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r=-0.518,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CT总体平均值和血浆GSN总体平均值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烧伤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CT和血浆GSN水平随病情变化而动态改变,PCT总体水平与患者预后呈正相关,而血浆GSN水平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可作为早期预测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开发并验证一种新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评分系统-前后循环梗死评分系统(anterior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 infarction image score,APCIIS)。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前循环AIS组(n=109)及后循环AIS组(n=54)。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前循环AIS及后循环AIS患者预后情况的危险因素。以血栓负荷评分(the clot burden score,CBS)及基底动脉闭塞评分(the basilar artery 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score,BATMAN)为参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该新型评分(APCIIS)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 在前循环AIS组,APCIIS的预后评估价值虽然未能优于CBS,但显示出相对更高的敏感度86.8%、特异度90.1%及曲线下面积0.939。在后循环AIS组,APCIIS的预后价值优于BATMAN评分。结论 APCIIS是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1种方便可靠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信息化时间追踪管理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救治速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的AIS患者475例,分为时间追踪组(n=291)和非时间追踪组(n=184)。对比两组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ODT)、入院至影像学检查时间(DIT)、影像学检查至静脉溶栓时间(INT)、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ONT)、影像学检查至股动脉穿刺时间(IPT)、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OPT)、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NT)和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PT)。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启动时间追踪与未启动时间追踪患者的ODT与DNT、ODT与DPT相关性。结果 在静脉溶栓患者中,时间追踪组DNT短于非时间追踪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23,36)min vs 33(23,43)min,Z=2.123,P<0.05];未启动时间追踪患者的ODT与DNT呈负相关(r=-0.293,P=0.001),启动时间追踪患者的ODT与DNT无相关性(r=-0.034,P=0.723)。在血管内治疗患者中,时间追踪组ODT、OPT均长于非时间追踪组[246(113,431)min vs 166(82,299)min,342(211,519)min vs 277(142,406)min],DIT短于非时间追踪组[18(14,23)min vs 26(16,3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67、2.182、4.077,P均<0.05);未启动时间追踪患者的ODT与DPT呈负相关(r=-0.234,P=0.024),启动时间追踪患者的ODT与DPT无明显相关性(r=-0.056,P=0.424)。结论 信息化时间追踪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速度,消除ODT对DNT、DPT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lara cell protein-16,CC-16)水平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4年4月~2016年4月住院的ARDS患者97例,根据ARDS严重程度分为轻度ARDS组(n=28)、中度ARDS组(n=33)及重度ARDS组(n=36)。根据住院30天病死情况,分为生存组(n=57)及病死组(n=40)。所有患者入院时检测常规实验室指标及血清CC-16水平,记录APACHEⅡ及SOFA评分。ROC曲线检测CC-16、APACHEⅡ及SOFA评分的预后价值。结果 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血清CC-16水平由高至低分别为重度ARDS组(27.33±8.14ng/ml)、中度ARDS组(20.27±6.97ng/ml)及轻度ARDS组(13.87±5.23ng/ml)。住院30天内病死的ARDS患者基线血清CC-16水平显著高于生存患者(24.98±8.33 vs 18.03±8.05,P=0.000)。CC-16单独使用的AUC为0.782(95%CI:0.691~0.872),CC-16联合APACHEⅡ及SOFA评分的 AUC为0.811(95%CI:0.728~0.895)。基线血清CC-16水平较低(<18.78ng/ml)患者30天总体生存率显著高于CC-16水平较高(≥ 18.78ng/ml)的患者(83.7% vs 38.9%,P=0.000)。结论 血清CC-16水平可作为ARDS患者短期病死情况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脑出血患者外周血microRNA-7(miR-7)表达的变化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9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5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脑出血组,同期体检的5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miR-7的表达;随访脑出血患者的短期预后并根据出院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mRS< 3分的预后良好患者和≥ 3分的预后不良患者,分析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及miR-7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脑出血组外周血miR-7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脑出血组中预后不良患者的入院时GCS评分、外周血miR-7的表达水平、早期肠内营养比例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 <0.05),随机血糖、hs-CRP、初始血肿体积、出血破入脑室比例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 <0.05);miR-7表达减少及随机血糖、hs-CRP增加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早期肠内营养是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 <0.05);miR-7表达减少对短期预后不良具有预测价值(P <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外周血miR-7表达减少且是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短期预后不良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DEACMP)患者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90位DEACMP患者。根据抽中奇偶数的结果将患者分成两组,偶数患者作为实验组,奇数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LR4 mRNA、NF-κB p65水平及洛文斯顿作业治疗用认知评定量表(LOT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Wahlund改良脑白质疏松分级量表(ARWMC)评分,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改良Rankin(mRS)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TLR4 mRNA、NF-κB p65相对表达量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前后LOTCA、ADL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 <0.05),ARWMC的差值小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mRS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mRS评分有差异(F =122.783,P =0.000);②实验组与对照组mRS评分有差异(F =43.885,P =0.000);③两组mR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F =66.939,P =0.000)。结论 高压氧治疗DEACMP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来改善患者预后,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水平与其30天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8月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急诊科就诊的499例已诊断为COPD并因急性发作入院的患者,根据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n=463)和死亡组(n=36),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实验室指标的差异性。再根据RDW中位数水平分为RDW低值组(n=250)和RDW高值组(n=249),比较两组30天预后的差异,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独立相关因素。 结果 死亡组患者的RDW水平[14.1(13.1~14.8) vs 15.0(13.2~16.2),P=0.005]显著高于存活组,同时年龄、白细胞计数及降钙素原亦显著增高(P<0.05)。RDW高值组的30天的病死率显著高于RDW低值组(10.0% vs 4.4%,P=0.016)。RDW水平(标准偏回归系数=0.116,P=0.015)、较差心功能(标准偏回归系数=0.23,P=0.000)及白细胞计数(标准偏回归系数=0.169,P=0.000)与AECOPD预后不良呈独立线性相关。 结论 RDW水平与 AECOPD患者的30天预后密切相关,对判断其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不同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从中寻求一种便捷、有效且并发症少的促排卵方案。方法 选取195例PCOS不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克罗米芬组n=48)、B(来曲唑组n=50)、C(克罗米芬+来曲唑组n=47)、D(来曲唑+来曲唑组n=50)4组,观察4组之间的成熟卵泡数、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排卵率、妊娠率以及早期流产率等。结果 A组成熟卵泡个数较B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排卵率、妊娠率而言,C组和D组分别较A组、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D组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期流产率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结论 来曲唑+来曲唑方案也能够相对提高PCOS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及排卵率,为促排卵方案提供了一个新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血压集束化管理方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于我院脑血管病中心接受单纯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6例,将其中静脉溶栓治疗后接受血压集束化管理的患者归为集束化组,未接受血压集束化管理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前血压、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在院死亡率,以及溶栓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血压集束化管理、NIHSS评分、发病至静脉溶栓时间、血压等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286例患者中集束化组161例、对照组125例,两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心房颤动、入院时NIHSS评分和溶栓前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集束化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8%(4/161) vs 8.00%(10/125),χ2=4.598,P=0.032];在院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3%(6/161)vs 3.20%(4/125),χ2=0.058,P=0.810];90 d预后良好率(mRS评分为0~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11%(100/161)vs 49.60%(62/125),χ2=4.485,P=0.034]。集束化组患者收缩压连续变异和舒张压连续变异均小于对照组[(13.37±4.92)mmHg(1 mmHg=0.133 kPa)vs(18.42±3.87)mmHg,t=2.437,P=0.025;(11.23±4.02)mmHg vs(15.48±5.16)mmHg,t=1.842,P=0.0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集束化管理[比值比(OR)=0.798,P=0.002]、舒张压连续变异≤15 mmHg(OR=0.816,P=0.018)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应用血压集束化管理有助于改善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降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过氧化还原蛋白1(PRDX1)、Sestrin2水平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依据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依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佳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群众9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并分析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与NIHSS评分、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较对照组高(P <0.05);轻度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重度组(P <0.05);预后良好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低于预后不佳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 =0.647和0.842,均P <0.05),与mRS评分呈正相关(r =0.717和0.805,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RDX1[R=3.765(95% CI:1.369,7.206),P <0.05]、Sestrin2[R=2.748(95% CI:0.853,6.071),P <0.05]、合并高血压[R=2.063(95% CI:0.824,4.976),P <0.05]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PRDX1、Sestrin2水平异常升高,且与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检测血清PRDX1、Sestrin2及是否合并高血压有助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124例AIS患者于入院后第2天(发病后72h内)、第7天和第14天分别抽血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hsCRP浓度。结果完全性AIS组与进展性AIS组在发病后72h内及1周血清hsCR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发病后不同时期血清hsCRP浓度均明显高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水平与患者入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的B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5、0.40,P均0.01)。结论 AIS患者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随发病后的时间而变化。因此,炎性反应可能在AIS的病理机制起重要作用,检测hs-CRP水平有望成为脑梗死评估病情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中尿酸(U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AIS患者223例,其中大面积脑梗死组49例,非大面积脑梗死组174例,对照组240例,分别测定其UA和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IS患者血清UA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UA和hs-CRP水平较非大面积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非大面积脑梗死组较对照组UA(P>0.05)和hs-CRP(P< 0.05)水平有所升高.结论 血清UA和hs-CRP与AIS的发生有关,且hs-CRP水平能反映脑梗死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并重度泵衰竭的患者早期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AMI并重度泵衰竭、入院后6 h内无心源性休克发生的患者共54例,其中IABP组27例,在早期直接PCI治疗同时应用IABP辅助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直接PCI及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发病14 d及随访6月时CRP、高敏CRP(hs-CRP)及预后。结果 IABP组与对照组入院时CRP和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发病14天及6个月后IABP组CRP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ABP组预后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应用IABP能显著改善AMI并重度泵衰竭患者预后,至少部分与其降低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20mg/d,口服。于治疗前、治疗后3d、7d和14d检测患者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浓度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3d、7d和14d,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MESSS和BI评分在治疗7d和14d后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降低ACI患者血清hs-CRP和S-100β蛋白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淀粉酶(AMS)、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意义及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9年5月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SAP合并腹腔感染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SAP未合并腹腔感染患者11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Ghrelin、AMS、hs-CRP水平。根据28 d预后情况将观察组分为生存组(40例)、死亡组(18例),比较两组血清Ghrelin、AMS、hs-CRP水平及Ranson、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Pearson法分析各血清指标与Ranson、MODS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SAP合并腹腔感染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hrelin、AMS、hs-CRP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并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清Ghrelin、AMS、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不同病因、不同病原菌、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不同年龄、是否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是否合并低氧血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生存组治疗前后血清Ghrelin、AMS、hs-CRP及Ranson、MODS评分的差值高于死亡组。确诊感染5 d后血清Ghrelin、AMS、hs-CRP与Ranson评分呈正相关(r =0.570、0.515和0.650,均P <0.05),与MODS评分亦呈正相关(r =0.657、0.745、0.527,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50岁[O^R=1.937(95% CI:1.215,3.087)]、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O^R=3.384(95% CI:2.332,4.911)]、合并低氧血症[O^R=2.021(95% CI:1.308,3.124)]、Ghrelin[O^R=2.994(95% CI:1.706,5.253)]、AMS[O^R=3.109(95% CI:2.041,4.736)]、hs-CRP[O^R=3.863(95% CI:2.455,6.079)]、Ranson评分[O^R=3.544(95% CI:2.118,5.931)]、MODS评分[O^R=4.297(95% CI:2.704,6.829)]是SAP合并腹腔感染的影响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确诊感染5 d后血清hs-CRP预测预后AUC为0.819(95% CI:0.535,0.789),当截断值>334.71 ng/L时,敏感性为61.11%(95% CI:36.14%,81.74%),特异性为70.00%(95% CI:53.29%,82.91%)。AMS AUC为0.775(95% CI:0.646,0.874),当截断值> 330.56 u/L时,敏感性为88.89%(95% CI:63.93%,98.05%),特异性为62.50%(95% CI:45.81%,76.83%)。Ghrelin AUC为0.671(95% CI:0.646,0.874),当截断值> 32.22 mg/L时,敏感性为72.22%(95% CI:46.41%,89.29%),特异性为87.50%(95% CI:72.40%,95.31%)。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Ghrelin、AMS、hs-CRP高低危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清Ghrelin、AMS、hs-CRP在SAP合并腹腔感染中呈异常高表达状态,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预后的重要因子,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运重建前后与预后不良有关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医师预测患者预后提供更多的生物学标志物。   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介入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接受血运重建治疗(包括静脉溶栓、机械取栓切除术或者2者均行)的患者179例,根据3个月后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 3分)和预后不良组(mRS≥3分)。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检验指标、血运重建前后NLR值、NIHSS评分等,并进一步分析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1)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2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入院的NIHSS评分、中性粒细胞数及百分比、淋巴细胞数及百分比、NLR值及血运重建后8h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及百分比、淋巴细胞数与百分比、NLR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NIHSS评分(OR = 1.123,95% CI 1.065~1.184,P < 0.05)是AIS患者血运重建后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诊断分界值为11;(3)NLR值比较:预后不良组血运重建前后的NLR值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IS患者血运重建后NLR值较血运重建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入院时的NIHSS评分是AIS血运重建患者发病3个月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AIS患者血运重建前后NLR变化具有上升趋势,预后不良组血运重建前后的NLR高于预后良好组,但并非AIS患者血运重建3个月后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许爱华  李元红  及心 《海南医学》2011,22(24):108-109
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条件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63例/UMI患者分为PCI组、溶栓组和药物组,设立对照组20例,以放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入院时、24h、72h及住院第7天hs-CRP水平。结果PCI组、溶栓组和药物组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CP〈0.01),治疗24h后达高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后溶栓组CRP浓度高于PCI组(P〈0.05),药物组明显高于PCI组和溶栓组CP〈0.01)。结论不同治疗措施可以影响hs-CRP的浓度变化,血清hs-CRP的浓度变化可作为观察AMI患者临床疗效及预测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记忆受损与血清Tau蛋白的关系.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TB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轻度TBI组(30例)与中度TBI组(30例).另选取20名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在入院时、伤后第72小时、2周、6周和3个月时,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对象的血清Tau蛋白浓度,同时运用神经心理学测试量表对受试对象记忆认知特点进行评估.结果 入院时,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为(574.3±270.1)pg/mL、健康对照组为(79.9±36.3)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07,P<0.05).伤后第72小时,中度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为(1051.2±333.9)pg/mL、轻度TBI组为(805.2±400.2)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5,P=0.012).伤后3个月,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为(100.8±35.6)pg/mL,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01,P=0.051).TBI组患者记忆受损明显,且伤后第72小时患者记忆认知水平处于最低,至伤后6周,TBI组患者记忆受损逐渐恢复至健康对照组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第72小时和伤后2周,TBI组患者血清Tau蛋白浓度与神经心理学测试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早期检测TBI患者的血清Tau蛋白浓度不仅可以评估患者的受伤程度,而且能够有效地反映患者记忆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肽素(Copepti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CPHD患者168例作为CPHD组,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24 h内是否死亡,将其分为死亡组31例和存活组137例.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第0天、第3天、第7天血清Copeptin、hs-CRP及IL-6水平的动态变化,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CPHD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各指标预测老年CPHD患者死亡的效能,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CPHD组患者第0天、第3天、第7天血清Copeptin、hs-CRP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CPHD组患者第7天的血清Copeptin、hs-CRP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第0天和第3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第0天、第3天、第7天的血清Copeptin、hs-CRP及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存活组各指标水平逐渐下降,死亡组各指标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opeptin、hs-CRP及IL-6是老年CP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第0天血清Copeptin、hs-CRP及IL-6水平及三项联合预测老年CPHD患者死亡的AUC及95%CI分别为0.824(0.761~0.893)、0.805(0.738~0.862)、0.773(0.702~0.839)、0.872(0.793~0.942),其中三项联合对预测老年CPHD患者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好,分别为90.2%和82.4%.相关性分析显示,死亡患者第0天、第3天、第7天血清Copeptin与hs-CRP及IL-6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血清Copeptin、hs-CRP及IL-6水平在老年CPHD患者中明显升高,三项联合检测对预测老年CPHD患者的预后具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