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商进朋 《当代医学》2013,(23):13-14
目的评价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北京市大兴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7-10月份和2011年7-10月份抗菌药物的应用种类、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抗菌药物品种数由36种调整到33种;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同期西药销售金额的比例由29.73%下降至19.92%;用药频度由241.86下降至216.17。结论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可显著降低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和使用频度,提升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
孙静  李馨 《中国医药导报》2014,(22):107-110
目的:对比分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1-2012年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对照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临床应用情况的变化,旨在了解我院采取的管理措施所取得的成效。方法统计2011-2012年我院抗菌药物品种数、销售金额及DDDs等数据,对每年抗菌药物各品种的DDDs进行排序,结合临床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2012年较2011年抗菌药物品种数以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构成比均明显下降,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3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及构成比连续两年排在前3位。注射用抗菌药物中头孢替唑的DDDs排在首位,2012年氨曲南、氟氯西林的DDDs排序跃升前10位。口服抗菌药物中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DDDs占明显优势,抗真菌类药物DDDs偏高。结论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后,我院抗菌药物应用渐趋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抗菌药物用药信息,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金额排序等指标,对2006年1~10月份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用药频度(DDDs)排名前20位的抗菌药物中,大部分药物用药金额与DDDs位次比≥1;各类抗菌药物耗费金额所占的比例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占73.2%;抗菌药物消耗总额占上半年药品总额的比例为19.4%,与去年(27.7%)同比下降了8.3%;抗菌药物使用率达62%,略高于《河南省医院管理评价标准》中二级医疗机构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应用率≤60%的要求。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尚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进行合理性分析,以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2年抗菌药物品种数和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年西药销售金额的比例比较稳定。其他β-内酰胺类,硝基咪唑类和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最大,在各年度均排入前3位;DDDs排序中青霉素类占主导地位。结论: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问题,应进一步加强管理,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院2017~2019年医保新增抗肿瘤药物的利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医保新增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金额和各品种的用药金额、所占比例及用药频度(DDDs),并对销售金额与DDDs进行排序分析。结果:2017年~2019年新增抗肿瘤药物的用药金额及占比升高,由2017年的7.21%增加到2019年的44.06%。靶向药物的用药金额及其占比连续三年稳居第一,其占比由47.98%增加至93.72%。DDDs排序中2017年抗肿瘤中成药位列第一,2018年和2019年DDDs最高的均为靶向药物。2017年~2019年用药金额排名靠前的品种为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参一胶囊、利妥昔单抗。DDDs排名靠前的为注射用曲妥珠单抗、酒石酸长春瑞滨和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结论:2017~2019年我院医保新增抗肿瘤药物利用占比升高,新的医保政策的落地实施,进一步促进了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方法:分别统计2012年、2013年我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全部药品的比例,全年销售金额前10名抗菌药物以用药频度( DDDs )排序、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2013年比2012年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总药品金额的构成比明显下降,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相关指标等数据均比2012年有所改善。结论:医院通过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自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对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省5家县级公立医院,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前后抗菌药物的采购品种、配送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治疗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招标后抗菌药物的品种数、配送金额和DDDs,除单环类药物的配送金额大幅下降外,均呈增长趋势且排名前三位的药品类别与招标前相同,分别为头孢菌素类、复方制剂和喹诺酮类。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DDDs排序在招标前后始终位居第一位。DDDs排序前十位抗菌药物中有8种药物招标后DDC呈下降趋势。结论:药品集中招标降低了医院多数抗菌药物的DDC,使合理用药趋势较招标前有所提高,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使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真正做到为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丹阳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5):3428-3430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应用频度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对2006年1月至6月我院住院患者的注射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年1月至2006月注射用抗菌用药金额共计4629 487元,从用药频度(DDDs)数据和用药金额看,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品种,占全部注射用抗菌药物的86.63%。结论:我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用药指标现状.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06年至2008年门诊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 3年来,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由2.40种下降到2.25种;抗菌药物应用比例由20.74%下降到20.25%,应用品种数由116种下降至110种;注射剂应用比例由11.84%下降至9.48%,应用品种数由304种下降至299种.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物与注射剂应用品种数及所占比例等指标基本合理;全面、有效的指导措施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性调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对本院宫颈锥切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情况.方法 抽取本院(干预前)2013年6月~2014年12月、(干预后)2016年1月~2017年3月行单一宫颈锥切术各110例,调查分析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抗菌药物使用率,给药疗程、联合用药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干预后,本院宫颈锥切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较为合理,第一代头孢菌素使用率由21.82%上升至34.55%,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由12.73%下降至0.00%,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4小时内病例数由32.72%上升至53.64%,抗菌药物使用时间48小时内病例数由53.64%下降至3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院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干预临床抗菌药物管理,有效限制第三代头孢菌素用于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减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时间,并未增加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评价药师对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全程持续干预前后的效果。方法通过药师实施的一系列措施来改变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状,从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品种选择、用药时机、用法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干预效果,并与干预前的数据进行比较来验证干预效果。结果经药师干预,医师对疝修补术围术期患者预防用药在适应症、具体品种、用法用量、使用权限、溶媒选择、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给药时机和禁忌症方面较干预前均明显得到规范;人均住院药品总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由20.47%降至6.19%,人均抗菌药物总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由11.97%降至0;人均总住院时间由12.3 d降至6.3 d;人均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时间由5.2 d降至0.2d。结论药师对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是切实可行的,可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叶志雄  黄少冰  冯柳银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119-121,124
目的了解广州市番禺疗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趋势特点,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9-2011年抗菌药物使用数据,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进行分析。结果 3年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全部药物使用金额比例均低于10%,且总体有下降趋势,其中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复方制剂、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是3个主要使用的亚类。就单品种而言,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年用量及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频度连续3年均居首位。结论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合理,但限定日费用较高的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使用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基于MRI高分辨率T2加权图像的影像组学主成分分析(PCA)法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射化学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因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接受新辅助放射化学治疗后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80例患者资料,男60例、女20例,年龄为28~74岁,平均年龄为(56.2±9.9)岁。患者行新辅助放射化学治疗前接受3.0 T MRI检查,在高分辨率T2加权图像上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再采用PCA法进行特征值降维,使用降维后的特征与病理完全缓解(pCR)标签建立logistic回归分类器模型,将样本随机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进行机器学习,分别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MRI高分辨率T2加权图像共提取到1 409个影像组学特征,PCA法重新组合并选取了前5个最能代表整个影像组学特征矩阵的新特征,分别能代表整个影像组学特征矩阵中9.926 016 67×10-1、4.854 545 00×10-3、2.509 013 91×10-3、2.489 032 30×10-5、7.372 984 50×10-6的信息。Logistic回归分类器模型交叉验证测试集的平均AUC为0.761(95% CI:0.694~0.828),灵敏度为90.3%,特异度为40.0%,准确度为79.0%。结论 基于MRI高分辨率T2加权影像组学PCA法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射化学治疗的疗效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就甲状腺组织树突状细胞(DCs)数量及患者外周血DCs细胞膜糖蛋白变化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HT)患者病理过程中的意义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研究选取确诊HT患者113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手术中的甲状腺组织以及外周血进行DCs计数以及DCs膜糖蛋白Galectin-9表达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受试对象113例,对照组120例受试对象基本情况可比性良好。观察组患者分型参照Woolner''s分类法,包含L-型(lymphoid type)39例,O-型(oxyphilic type)37例, P-型(pronounced type)37例。L-型HT患者DCs细胞计数为(6.54±1.37)×106/L,O-型HT患者DCs细胞计数为(9.55±1.08)×106/L,P-型HT患者DCs细胞计数为(3.59±1.33)×106/L,全部HT患者的平均DCs细胞计数为(7.27±1.35)×106/L;均高于对照组的水平(1.12±0.34)×106/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s中Galectin-9蛋白表达比例水平,结果提示L-型HT患者DCs中Galectin-9蛋白表达比例为24.66%,O-型HT患者DCs中Galectin-9蛋白表达比例为21.29%,P-型患者为20.54%,全部患者的平均DCs中Galectin-9蛋白表达比例则为24.32%;均高于对照组的7.20%。同时,DCs膜表面糖蛋白Galectin-9表达的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也提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HT病理过程中存在者DCs细胞的参与,故可见几种常见类型患者DCs细胞计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同时健康人DCs中Galectin-9蛋白量表达高于HT患者水平,可能与HT患者存在过度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施干预措施对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16月(干预前组)及2012年76月(干预前组)及2012年712月(干预后组)Ⅰ类切口手术病历454份,对2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实施干预措施,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干预前的62.19%降至干预后的9.88%;术前2 h以内预防给药率由干预前的48.80%升至干预后的88.00%;总用药时间≤24 h的比例则由25.60%升至84.00%。结论对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实施干预,可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3种不同厚度、不同颜色氧化锆瓷材料的透光率与色度值的关系,为全瓷修复体颜色复现引入透光率系数提供依据,以更好地模拟天然牙本质的光学特性.方法 利用X-rite color i7分光光度仪分别对三种品牌(Lava、Upcera、Doceram)不同颜色、不同厚度(o.9、0.6、0.3 mm)的氧化锆瓷片进行透光率和反射率(L*、a*、b*)的测量,采用SPSS18.0软件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分析,探讨透光率与厚度及色度值的线性关系.结果 3种品牌的氧化锆瓷片的透光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9、0.6、0.3 mm3种厚度的氧化锆瓷片的透光率范围分别为13.63%~27.47%、18.05%~33.96%、25.24%~3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pcera、Doceram、Lava 3种品牌的氧化锆瓷片透光率与厚度、色度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TT=0.366×L*-0.661×厚度-b*×0.280,TT=0.524×L*-0.536×厚度-0.237×b*,TT=0.210×L*-0.610×厚度-0.164×b*.结论 3种品牌的氧化锆瓷片透光率范围无明显差异;随着瓷片厚度的增加,透光率逐渐减小;随着瓷片亮度的增加,透光率逐渐升高;瓷片越偏蓝色,透光率越高.因此,在全瓷修复过程中,引入透光率系数这一比色指标从而重新定义天然牙颜色的认知和表述形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社区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焱  杜淑贤 《河北医学》2011,17(2):199-201
目的: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年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更好地促进医院的科学管理和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合理使用。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12月中心门急诊电子处方共47578张,对含抗菌药物的处方数、所用抗菌素种类和数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值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0952张,占总处方数的23.02%,涉及抗菌药物共7类36种;抗菌药销售金额占西药销售总金额的31.04%;其中头孢菌素类零售金额超过全年抗菌药物零售金额38%,占主导地位;DDDs排序中加替沙星胶囊、头孢拉定胶囊和头孢氨苄胶囊居前3位。结论: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仍需重视其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某医院2016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方法抽取该院2016年所有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感染类型、病原学检查情况进行汇总统计,并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估,对使用不适宜问题进行分类。结果共抽取38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女137例(35.78%)、男246例(64.22%),平均年龄为(59±12)岁,中位年龄为61岁。总送检率为95.30%(365/383);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用药者258例(67.36%);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比阿培南的药物利用指数分别是1.29和0.76;用药不适宜病历共60份(15.67%)。结论该医院2016年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仍存在不合理情况。开展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临床专项点评有利于掌握临床使用情况,发现存在的典型问题,为制定合理用药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回顾临床病例,分析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2周的疗效及预测因素。方法 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并收集临床化验指标,52周时评估疗效,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疗效组年龄、性别、肝功能、HBV DNA定量、血细胞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4周时应答佳组HBV DNA log10水平(2.48±0.45)低于应答不佳组(4.72±0.28),4周时应答佳组HBV DNA下降的log10值(3.31±0.36)大于疗效不佳组(1.54±0.44);12周时应答佳组HBV DNA水平log10(0.80±0.27)低于应答不佳组log10(4.63±0.43),12周时疗效佳组下降HBV DNA下降log10值(4.99±0.39)大于疗效不佳组(1.18±0.60),12周时疗效佳组红细胞[(4.50±0.08)×1012/L]低于疗效不佳组[(6.01±0.13)×1012/L],12周时疗效佳组中性粒细胞[(58.38±2.08)×109/L]高于疗效不佳组[(58.38±2.08)×109/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ogistic回归分析,12周时HBV DNA下降log10值、红细胞水平为评估52周阿德福韦疗效的独立预测因素,这对于制定慢性乙型肝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或许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测定在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CO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苏州九龙医院确诊但未规范使用药物治疗的ACOS患者28例,给予为期12周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受体激动剂(ICS/LABA)吸入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FeNO值、FEV1%pred、诱导痰嗜酸粒细胞(EOS)、血清总IgE、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FeNO值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将患者按不同年龄和吸烟状况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同时选取28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检测其FeNO水平.结果 治疗前、后ACOS患者的FeNO水平[(32.04±8.34)×10-9 mol/L vs (25.56±4.13)×10-9 mol/L,P<0.05]、诱导痰EOS[(18.51±5.36)% vs (13.18±1.56)%,P<0.05]、血清总IgE[(251.91±42.24) ng/mL vs (204.65±28.52) n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FEV1%pred[(52.03±7.03)% vs (55.16±8.20)%,P=0.391]、hs-CRP水平[(10.86±4.92) mg/L vs (9.16±1.82) mg/L,P=0.0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ACOS组患者的FeNO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32.04±8.34)×10-9 mol/L、(25.56±4.13)×10-9 mol/L vs (17.04±0.97)×10-9 mol/L,P<0.05].不同年龄和吸烟状况的患者在ICS/LABA治疗前、后的FeNO值、诱导痰EOS、血清总IgE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ICS/LABA吸入治疗前、后ACOS组患者的FeNO水平与诱导痰EOS、血清总kE均呈正相关(治疗前:r=0.924,P<0.01;r=0.945,P<0.01.治疗后:r=0.247,P<0.01;r=0.443,P<0.01),而与血清hs-CRP、FEV1% pred则无相关性.结论 ACOS患者气道存在EOS性炎症,可使用ICS/LABA吸入治疗,其疗效不受年龄及吸烟状况的影响.FeNO检测可作为检测和评估ACOS使用ICS/LABA治疗疗效的有效手段,且其与诱导痰EOS、血清总IgE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