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114-116
目的 探讨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6月在我院诊断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NIHSS评分、MoCA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 (1)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序贯疗法急性脑梗死能提高预后、提高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和S100β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术的老年患者1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81例患者术前静脉输注75 mg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为观察组,81例患者术前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脑氧代谢情况、认知功能状况、S100β.结果 术后,对照组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含量差(Da-jvO2)、脑氧摄取率(CEO2)、桡动脉-颈内静脉球部乳酸差(VADL)、S100β平稳波动;T0~T1时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显著降低,而后逐渐升高,T3时恢复至术前;T0~T1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增加,而后逐渐降低,T3时恢复至术前.观察组VADL平稳波动;T0~T1时SjvO2、NIHSS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增加,而后逐渐降低,T3时恢复至术前;T0~T1时Da-jvO2、CEO2、MMSE评分、MoCA评分、S100β显著降低,而后逐渐升高,T3时恢复至术前;观察组SjvO2、MMSE评分、MoCA评分T1、T2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Da-jvO2、CEO2、NIHSS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S100β T1、T2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可明显改善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术后认知功能状况,降低S100β,与脑氧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3.
王丹 《中国民康医学》2022,(21):12-14+18
目的:观察丁苯酞序贯疗法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13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65,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和观察组(n=65,行丁苯酞序贯疗法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认知功能[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抑制率、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黏度、红细胞沉降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63/65),高于对照组的87.69%(5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抑制率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小板黏附率、全血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ACI)应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ACI患者106例,随机抽取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其余53例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生理功能(PF)四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MH、RE、SF、PF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ACI应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方案,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整体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5月淇县人民医院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丁苯酞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丁苯酞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较前提高,NIHSS评分及血清NSE、S100β水平均较前降低,丁苯酞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及血清NSE、S100β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丁苯酞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3/43)、11.63%(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有效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损伤,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使用rt-PA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辅助治疗。使用NIHSS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使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后的生命质量;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7、14、30 d,研究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67/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55%(6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1/68),低于对照组的7.46%(95/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施以丁苯酞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提升患者生命质量,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及炎症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医治的62例急性的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的常规药物治疗90d,观察组给予2周的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后,再给予患者76d的丁苯酞(胶囊)治疗,并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分,以及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五聚素-3(PTX-3)]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前,两组NIHSS、MMSE、Barthel及炎症因子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MMSE、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MSE、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BV、CBF水平和BI、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MTT、TTP水平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可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接受认知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经1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MMSE和ADL评分以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氟伐他汀,研究组予以氟伐他汀联合丁苯酞,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NIH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经秩和检验,研究组临床有效率(89.47%)较对照组(65.7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氟伐他汀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疏血通、丁苯酞注射液辅助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ACI患者138例,按照rt-PA溶栓后辅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疏血通联合丁苯酞组(n=69)和丁苯酞组(n=69)。两组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丁苯酞组在rt-PA溶栓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辅助治疗,疏血通联合丁苯酞组在rt-PA溶栓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丁苯酞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认知功能(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炎症因子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脂质过氧化物(LPO)、8-羟化脱氧鸟苷(8-oHdG)、髓过氧化物酶(MPO)、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不良反应。结果 疏血通联合丁苯酞组总有效率(97.10%)高于丁苯酞组(86.96%)(P<0.05);治疗2周后,疏血通联合丁苯酞组NIHS...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丁苯酞序贯治疗方法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6年1月-2017年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及全科医学科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和丁苯酞软胶囊。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3个月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并观察两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4 d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NIHSS评分下降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后14 d下降(P0.05),试验组下降明显(P0.05)。(2)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4 d两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增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试验组增高明显(P0.05)。(3)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序贯治疗可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认知功能障碍,安全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3.
李卫青 《当代医学》2021,27(31):38-40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美国卫生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HISS频分、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与不良反应(胃肠反应、头晕、头痛)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Barthel评分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278例,将其分为MS组和无MS组。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残疾程度,采用简易精神状况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认知功能。结果 MMSE和MoCA两种量表对患者认知功能检出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间MMSE和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患者发病1天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高于非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加重的危险因素,MoCA量表比MMSE量表更能发现脑梗死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轻度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参归益智方联合丁苯酞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的影响。方法:150例A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5例,给予参归益智方和丁苯酞口服;对照组75例,仅给予丁苯酞口服;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正常组,比较3组血浆VEGF、NO水平差异。治疗12周后,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VEGF、NO水平及MMSE量表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VEGF、N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VEGF、NO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MMSE评分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224,P<0.05)。结论:参归益智方联合丁苯酞能明显提高AD患者血浆VEGF、NO水平及MMSE评分,显著改善A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明显提高认知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治疗过程中早期应用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就诊于本院的88例AIS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以接受早期双抗血小板治疗者为常规组,以接受早期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治疗者为丁苯酞组,每组各44例。两组均接受4周治疗,分析两组治疗过程中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血清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4周治疗过程中,常规组死亡率为6.82%,丁苯酞组死亡率为2.27%。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丁苯酞组GCS评分、MoCA评分及MMSE评分均高于常规组,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治疗过程中,两组GCS评分、MoCA评分及MMSE评分均呈升高趋势,NIHS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丁苯酞组Hcy及CR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治疗过程中,两组Hcy及CRP水平均呈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丁苯酞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治疗过程中,丁苯酞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1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双抗血小板联合丁苯酞治疗可有效改善AIS的临床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社区康复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VCI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30例。丁苯酞组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丁苯酞组的基础上予社区康复锻炼。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FIM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MMSE评分、FIM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MMSE量表评分、FI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治疗组MMSE量表评分、FIM评分较丁苯酞组高(P<0.05)。结论:丁苯酞能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丁苯酞联合社区康复临床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丁苯酞。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新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AC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定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S)和S-100β蛋白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NES和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ES和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46/48),高于对照组的9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ACI,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降低血清NES和S-100β蛋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与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认知功能、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医院收治的ACI(依据头颅CT及MR诊断)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0例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上使用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对照组66例患者仅采用常规基础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IHSS)量表评价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应用生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相关指标。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的NIHSS评分、MMSE评价和血清细胞因子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NIHSS、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1、1.145,P>0.05),治疗2、4周后均改善(P<0.01)。治疗2周、4周,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4.017、5.676,P=0.000、0.000);治疗4周,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t=2.515,P=0.013)。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sCD40L、IL-18、hs-CRP、NO、eNOS、VEGF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O5),治疗后2周,2组上述指标均改善(P<0.01)。治疗2周、4周,观察组血清sCD40L、IL-18、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NO、eNOS、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尤瑞克林与丁苯酞治疗ACI患者能促进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恢复,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李胜利  李银银  信连英  武金燕  刘鹏 《西部医学》2018,30(10):1505-1508
【摘要】目的 探讨超早期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 PA)静脉溶栓对高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高龄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予以超早期rt 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均明显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arthel指数均上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早期rt PA静脉溶栓对高龄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肯定,安全性高,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建议合理延长时间窗,以扩张静脉溶栓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