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探索核磁ADC值与灌注成像相对血流量(r CBF)和相对血容量(r CBV)在鉴别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与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意义,提高对两种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经本院病理证实的93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MRI平扫与动态增强数据。通过后处理软件选择动态增强图像中选择感兴趣区,测量相对血流量(r CBF)、相对血容量(r CBFV)及病灶ADC值,并对测量数据对PCNSL与GB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CNSL信号均匀,弥散受限,明显强化或不均质性强化,周围可见水肿。GBM信号不均,实性部分弥散受限,多数呈不规则性强化,周围大片水肿。PCNSL的ADC值低于GBM,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NSL与GBM病灶r CBF与r CBV发现,PCNSL的r CBF(2.52±0.75)和r CBV(3.57±0.93)低于GBM的r CBF(5.15±1.05)和r CBV(7.95±1.9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ADC值和r CBF和r CBV能够进行有效鉴别,在临床鉴别PCNSL与GBM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提高PCNSL与GBM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及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脑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0例脑淋巴瘤与14例胶质母细胞瘤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常规MRI及DWI的信号特点,测量肿瘤实性成分的ADC值,以对侧正常脑实质为对照,计算出r ADC值,并对两组间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淋巴瘤的实性成分在DWI上呈等或略高信号,其ADC均值为(0.64±0.18)×10-3mm2/s,r ADC均值为0.85±0.13;胶质母细胞瘤的实性成分在DWI上信号复杂多变,其ADC均值为(0.98±0.18)×10-3mm2/s,r ADC均值为1.23±0.17;两组间的ADC值与r 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扩散加权成像及ADC值的测量对脑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常规MRI检查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基于1.5T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技术对比性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胶质母细胞瘤(GBM)的影像表现。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36例)与胶质母细胞瘤(35例)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MRI平扫与1.5T MRI动态增强。对比2组患者检测结果中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相对血流量(r CBF)、相对血容量(r CBV)。结果 GBM组的ADC最小值、ADC最大值、ADC平均值与r CBF、r CBV均高于PCNS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1.5T MRI动态增强扫描和灌注成像技术,通过对比ADC值与r CBF、r CBFV可以显著提升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胶质母细胞瘤的鉴别有效率,因此该检查方法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少见的恶性肿瘤,仅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0.8-6.6%,发病高发年龄为50~6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1-3]。我科诊断2例发生在老年患者的原发性颅内淋巴瘤,结合文献复习,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例PCNSL患者的MRI表现,所有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朵1例术前误诊为脑膜瘤,2例位于幕上,1例位于幕下,1例同时生长于幕上及幕下。4例肿瘤边缘均可见明显分叶或浅分叶。所有病灶实质内均未见钙化。T1WI以等、稍低信号为主,T2WI序列以等或稍高信号,3例周围水肿较轻、1例水肿明显。3例病灶信号均匀、1例信号不均。增强扫描后所有病灶均匀明显强化,3例呈明显团块状或斑片状均匀强化,1例出现“脑膜尾”征。结论PCNsL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当脑内肿瘤明显分叶,周围水肿较轻,信号较均匀,并明显均匀团块状或斑片状强化时,结合临床可以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作出诊断,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较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具有不向中枢神经系统轴以外播散、生物学行为具有侵袭性、病理形态存在异质性、临床元典型性、影像表现多样性、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的特点,依靠病理免疫组化及分子生物学方可确诊。对手术切除分歧较大,虽然对放射及化学药物治疗敏感,但缺乏共识方案,较全身及其他部位淋巴瘤预后差。该文就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沈博  周玮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1):1008-1009,103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较少见的颅内肿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0.8%-1.5%左右,其中多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multiple primary central ner- vous system lymphomas,MPCNSLs)占33.0%-45.0%,绝大部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与多发转移瘤、多发结核性肉芽肿相似,术前定性诊断较困难,笔者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并具有完整影像资料的MPCNSLS的病例11例,回顾分析其MRI影像特点,探讨该病的影像学特征,提高MPCNSLS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ontro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是在脑、脊髓、脑膜或眼发生的罕见侵袭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无中枢神经系统之外的部位累及.PCNSL绝大多数来源于B淋巴细胞,极少数来源于T淋巴细胞.90%是弥漫大B细胞型,另有其他少见类型Burkitt或T...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 ,76岁。因出现近期遗忘和虚构表现 2个月于2 0 0 2年 2月 2 2日入院。患病期间患者未给予任何有效治疗 ,记忆力进行性减退 ,捏造与虚构越来越显著。为明确诊断入我科。患者既往身体健康 ,无免疫缺陷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病史 ,无饮酒史。体格检查 :血压 :1 50 90mmHg,意识清楚 ,问话时患者言语正常 ,但回答并非真实事件 (虚构 )。记忆力差 ,尤以近事遗忘为著。简单计算力尚可 ,复杂计算力差。定向力较差。不能清楚判断时间和空间。营养正常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视力正常 ,眼球运动自如 ,无眼震。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替莫唑胺辅助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确诊复发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46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非替莫唑胺组(26例)和替莫唑胺组(20例),非替莫唑胺组予以大剂量甲氨蝶呤联合利妥昔单抗化疗,替莫唑胺组予以增加同步替莫唑胺化疗,统计不良反应、缓解效果,随访生存期。结果:替莫唑胺组治疗有效率85%,显著高于非替莫唑胺组的有效率50%(P<0.05),替莫唑胺组患者复发后生存期中位数高于非替莫唑胺组(P<0.05),且替莫唑胺组Kaplan?Meier生存期曲线较非替莫唑胺组也显著延长。结论:替莫唑胺对治疗复发性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有一定疗效,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淋巴瘤全部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术后生存期5 d~40月。术后18例患者接受放疗。经影像学证实的术后复发共16例。其中最短复发时间为术后第29 d。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史短、临床症状重,影像学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即使于显微镜下全切除,也可于术后短期内复发。大多数淋巴瘤对放疗敏感。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对9例原发性中枢性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PCNSL)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39~70岁,平均54.6岁)的临床、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PCNSL临床表现复杂,颅内高压为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头颅CT以及MRI检查显示中枢侵及额叶多见.PCNSL主要起源于B细胞,综合治疗效果好,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结论:PCNSL临床与影像学缺乏特异性表现,脑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手段,活检确诊后积极放化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PCNSL)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 35例PCNSL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并进行随访 ,应用单克隆抗体LCA、CD2 0、GFAP、CD4 5RO、PC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本组所有 35例淋巴瘤细胞在脑组织中呈弥漫性生长 ,分布疏密不均 ,但无滤泡形成 ,肿瘤内血管不同程度增生 ,2 1例 (6 0 % )可明显见到淋巴瘤细胞聚集在血管周围呈袖套样分布和多层环状向心性排列。本组发现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32例、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2例、弥漫性大T细胞淋巴瘤 1例。结论 PCNSL的组织病理学形态存在异质性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确定淋巴瘤细胞的干系分化 ,达到相互鉴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alternatives and evaluate the related clinical results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 treated with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GKS).Methods From January 1995 to December 2001, 44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PCNSL, who had undergone stereotactic biopsy or craniotomy, and who had received a confirmed dignosis through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were treated with GKS. All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1-46 months with an average postoperative period of 27 months. The clinical materials, image features, treatment methods and results of follow-up,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Results The symptoms and signs of the patients were markedly improved within 1-3 weeks after GKS. The Ka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was also improved from a preoperative average of 40% to a postoperative one of 90%. Thiry-eight patients (86.36%) were in complete remission (CR), the other six (13.63%) were in partial remission (PR). The local control rate reached 100%, and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26.5 months. The main side effect was brain edema, which can be treated with dexamethasone and mannitol.Conclusion GK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in multimodality treatment of PCNSL A stereotactic biopsy coupled with GKS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djuvant chemotherapy or radiotherapy should then be given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特征、治疗手段及预后。方法:通过临床及病理确诊的8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回顾性分析。结果:PCNSL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以高颅压、癫痫发作和神经系统缺损症状和体征为主要表现,脑脊液蛋白正常或增高,肿瘤单发或多发,好发于大脑半球及脑室周围、基底节、胼胝体和丘脑。结论:PCNSL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影像学有其特点,但均缺乏特异性。脑活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唯一手段;治疗以外科、放疗、化疗多种方式的联合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诊断和治疗。对象国内文献59例、本院6例PCNSL。结果 PCNSL以神经系统表现为突出。CT、MRI等对诊断有重要帮助,但确诊靠病理检查。化疗应选用能通过血脑屏障的药物,放疗应足量。结论增强对PCNSL临床特征的认识是及时诊断该病的关键。PCNSL的治疗应化疗和放疗结合。  相似文献   

18.
毕宏烨 《北京医学》2007,29(10):587-589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方法 总结我院1993年7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16例免疫正常的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PCNSL,男11例,女5例,中位年龄52岁.就诊时主要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偏瘫和癫痫,肿瘤多位于幕上的额顶颞叶.11例行手术,4例行立体定向活检,均给予放化疗,2000年1月以前的10例患者行VM-26 BCNU化疗,2000年1月以后的6例患者均给予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2000年以前的10例患者已全部死于肿瘤复发,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2000年以后的6例患者已有3例死亡,中为生存期为29个月.结论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无特殊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联合放疗治疗PCNSL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