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4月长兴县中医院重症监护室248例患者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标本,采用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进行检测。结果分离铜绿假单胞菌210株,其中,多重耐药菌60株,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为28.6%。60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痰液(40株,66.7%),其次为伤口分泌物(11株,18.3%)、尿液(9株,15.0%)。耐药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头孢他啶(41.7%)、头孢吡肟(38.3%)、哌拉西林(48.3%)、替卡西林(58.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8.3%)、替卡西林/克拉维酸(58.3%)、氨苄西林/舒巴坦(100.0%),耐药率均较高;氨曲南(33.3%)、亚胺培南(30.0%)、美罗培南(30.0%)、庆大霉素(40.0%)、阿米卡星(26.7%)、环丙沙星(33.3%)、左氧氟沙星(33.3%),耐药率均较低。检出10株泛耐药菌株,检出率为16.7%,通过补充药敏实验,6株(6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对于多黏菌素B无耐药发生。结论对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可以采用青霉烯类、喹诺酮类联合用药治疗,对于泛耐药菌株可以应用多黏菌素B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128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预防措施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方法 应用ATB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细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回顾分析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结果128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的有96例(占75%)和伤口分泌物15例(占11.7%);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最低(17.9%),对氨曲南的耐药率最高(61.7%).结论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十分严峻,加强细菌培养和药敏监测,对有效治疗和预防铜绿假单胞医院感染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该院检出的348 株铜绿假单胞菌(PAE)耐药性及多重耐药PAE 耐药基因检测。方法将血液科检出348 例PAE 菌株进行体外耐药监测,并对其中36 株多重耐药PAE 菌株进行耐药相关基因OprD2、VIM、GIM、SPM、IMP-1、TEM、VEB、PER、aac(3)-Ⅲ、aac(6)’-Ib-Cr 、TEM检测。结果多重耐药PAE 对妥布霉素、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美罗培南比较敏感,对其他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明显的耐药性,PCR 基因分析结果显示, OprD2 和IMP-1 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7.22%和94.44%, aac(3)-Ⅲ和aac(6)’-Ib-Cr 阳性率分别为38.89%和27.78%,TEM 阳性率为75.00%, qnrA、qnrS和qnrD阳性率为50.00%、61.11%和47.22%,其他基因低于15.00%。结论PAE 耐药性较强,多重耐药PAE 耐药基因主要为OprD2 和IMP-1 基因。 相似文献
4.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对多种抗生素有天生的耐药性。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其耐药情况日趋严重,甚至出现了多药耐药及泛耐药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极为复杂,主要包括耐药基因突变、产生灭活酶、改变药物的作用靶点、药物渗透障碍与主动外排机制高表达、形成生物被膜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监测近3年来我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率的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珠海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黑马DL一10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系统进行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所监测的22种抗生素中,有3种是天然耐药,有4种耐药率低于2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上的分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以痰标本为著,给临床医生治疗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带来困难。因此,规范、连续地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耐药监测,及早发现耐药菌株,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铜绿假单胞菌(PA)是医院内感染及获得性感染的最常见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之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致其耐药情况日趋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及泛耐药株的出现,成为临床上治疗最棘手的问题。PA的耐药机制极为复杂,主要包括外膜蛋白的缺失或突变;主动外排机制;产生β内酰胺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青霉素结合蛋白和DNA拓扑异构酶的改变;生物被膜的形成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和耐药性特点,为防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对2009年9月~2012年9月我院培养出的428例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分布情况。对所有培养菌进行药敏试验,观察试验结果。结果:428例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患者以ICU和呼吸内科发病率最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药敏试验结果中,耐药性最高的为氨苄西林/舒巴坦,敏感性最高的为多粘菌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发生在ICU和呼吸内科,且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需要对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控,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2013~2015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的动态变化,为临床控制感染和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铜陵市人民医院临床微生物室2013~2015年临床科室送检各类标本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应用WHONTE 5.6软件对其临床科室分布和药敏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呈逐年增加;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平均占70.49%,其次为创面伤口分泌物,平均占12.85%;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和呼吸内科,分别为15.86%和15.63%;3年间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均保持在>90%,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敏感率逐年增高,至2015年,敏感率均>80%,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及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保持耐药,耐药率均>70%,对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呈逐年下降,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维持在30%左右。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增多,以肺部感染为主,检出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且耐药性日趋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ICU检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存在情况。 方法 将ICU检出Pae菌株进行体外耐药监测,并对其中19株多重耐药菌株进行耐药相关基因OprD2、IMP-1、GIM、SPM、VIM、TEM、PER、DHA和VEB检测。 结果 PCR结果显示OprD2基因、IMP-1基因阳性率100%;TEM基因阳性率73.7%;VEB基因阳性率10.5%;PER、DHA 、GIM、SPM、VIM基因无阳性检出。 结论 ICU铜绿假单胞菌中携带率多种耐药基因是导致菌株出现多重耐药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uriginosa,PA)属革兰阴性杆菌,假单胞菌属,为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它可引起多种感染,是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困难.因此,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监测,及时了解其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及临床指导价值.现将我院2006年1~6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16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杜娟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29-30
目的了解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用常规方法将临床送检的各种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VITEK-60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检出菌株数及标本来源所占比例依次为:痰78株(74.3%),分泌物16株(15.2%),血液4株(3.8%),其他4株(3.8%),尿液3株(2.9%),共计105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吧坦、头孢他啶敏感性较好,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等耐药率较高。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比例不断上升,这与细菌可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及整合子可介导耐药基因横向播散相关,临床医生务必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和本单位耐药监测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通过对2004~2007年笔者所在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分析,为临床提供基本的选药依据.方法 对门诊和住院患者分离的110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监测其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结果 11种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达到61 4%,占前二位的分别是头孢唑啉(95 5%)、氨苄青霉素(92 7%).结论 对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的耐药率差异明显,说明实验室对其正确检测,可帮助临床合理选药,减少耐药性的扩散.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PAE)在临床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PAE的感染情况对分离的321株PAE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1株PAE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脑外科和消化内科的重症监护病房(ICU),PAE对13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耐药率≥50.0%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噻肟90%、庆大霉素77.6%、头孢吡肟54.8%;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尚有较高的敏感率;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15.6%和1 6.2%。结论:PAE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应根据药敏结果和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15.
《医学综述》2019,(22)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在临床上的分布,探讨联合药敏在临床上治疗MDR-PA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市浦口医院细菌室分离保存的全部32株MDR-PA,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依替米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多黏菌素E+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共8组联合药物,分别测量每组每种联用与单用药物对MDR-P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 8组联用药物中,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依替米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多黏菌素E+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这7组药物的MIC值较单用时下降明显。而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组,头孢吡肟单用和与环丙沙星联用时,MIC值均为16μg/mL;环丙沙星单独使用时的MIC值为8μg/mL,与头孢吡肟联用时,MIC值仍为8μg/mL。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依替米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多黏菌素E+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这7组药物的药物之间药效学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的构成比依次为90. 6%(29/32)、93. 8%(30/32)、90. 6%(29/32)、93. 8%(30/32)、87. 5%(28/32)、93. 8%(30/32)、87. 5%(28/32),而头孢吡肟与环丙沙星联合药物中药效学表现主要是无关作用占71. 9%(23/32)。结论通过联合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药物联合,可以抑制或杀灭MDR-PA,是临床治疗MDR-PA感染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临床科室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0-2012年临床痰及咽拭子培养分离的482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482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以呼吸科、ICU、神经外科和肿瘤科为主(75.7%).对13种抗生素耐药率以亚胺培南(18.5%)最低;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耐药率在30.0%以下;对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耐药率在90%以上.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在各科室均有分布,对13种抗菌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科室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年1月-12月分离得到的合格菌株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同时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共检测出680株铜绿假单胞菌:其中呼吸科210株,构成比为30.9%I;CU分离到164株,构成比为24.1%;心内科108株,构成比为15.9%;普外63株,构成比为9.2%;其它135株,构成比为19.9%。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啉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达46.0%、67.6%、59.8%和70.7%,呈高水平耐药。【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加强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及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都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发生院内感染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所有发生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的1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217株铜绿假单胞菌,详细记录送检标本感染分布情况,做细菌药敏试验,观察并比较铜绿假单胞菌对各抗生素药物的耐药性和敏感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呼吸科送检标本中分布率最高,占38.25%,其次为神经科和感染科,分别为15.67%和13.36%。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液中分布较广,共检出144株,占66.36%,其次在创面分泌物和穿刺液中,分别为13.82%和8.76%。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仅占7.83%,对头孢噻肟耐药率最高,占48.39%。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最高,约91.91%,对头孢噻肟敏感率最低,仅9.68%。结论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院内感染多为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且对多种药物耐药率较高,敏感性低,临床治疗难度加大,治疗时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提高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20.
铜绿假单胞菌是引起临床各种感染和医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极易产生耐药性,在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所占比率较大。因此,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监测对控制感染有重要意义。现将2003年1月-2005年12月临床分离的103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