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青年结直肠癌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诊治的60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年龄〈35岁为青年组(47例),36~60岁为中年组(264例),〉61岁为老年组(297例),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其发病情况、性别、发病部位、组织学分级、大体类型、首发症状、分期、治疗、预后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结果与中、老年组比较,青年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为:首发症状典型,如以腹痛、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肠梗阻等;确诊时病理分期较晚,以Ⅲ、Ⅳ期为主;组织学分化程度以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为主;大体病理类型以菜花型、溃疡型为主;姑息手术所占的比例较高;预后较差,3年生存率低于中、老年组。结论年青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分期较晚、组织学分化程度差,根治手术率低,预后差,临床应给予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
青年人与老年人结直肠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青年人与老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探讨其异同点。方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与老年人相比,青年人结直肠癌病变部位以直肠多见,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理分化程度差、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高、转移早、预后差。结论:青年人与老年人结直肠癌有不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3.
老年结直肠癌与中青年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比分析老年结直肠癌和中青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提高对老年结直肠癌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 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27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3组:老年组:≥60岁:中年组:36岁~59岁;青年组:≤35岁.回顾性分析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其发病情况同中、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的差异.结果 各年龄组患者的发病部位均以直肠、乙状结肠、升结肠多发.老年组和中年组结直肠癌的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便血和排便习惯改变,青年组患者首发症状以腹痛、便血为主.老年组患者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龄组患者.老年组和中年组患者行根治性手术的比例高于青年患者.老年组结直肠癌患者Ⅱ,Ⅲ期的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老年患者确诊时合并心肺等疾病明显高于中、青年患者.结论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并发症较多、根治手术率高,恶性度较低,临床应给予早期正确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0岁青年人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将1995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并有完整手术资料的568例直肠癌病人分为两组:〈40岁(青年组,109例),≥40岁组(中老年组,459例),对这两组病例,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两组的家族史、误诊率、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及侵袭深度等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部位、大体类型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5a生存率分别为34%、66%,有明显差异(P〈0.0001)。结论青年人直肠癌在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上与中老年人有着明显不同的特征,要提高对青年直肠癌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5.
青年人结直肠癌101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特点与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1996年1月—2007年12月间手术的101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1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中,误诊63例,误诊率达62.3%,误诊以肠炎、痔疮、痢疾多见;其发病部位以直肠最多,41例(40.6%);其次为乙状结肠,18例(17.8%);降结肠最少,4例(3.9%);病理类型以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多见,占73.3%;Dukes分期其中C+D期为主,56例,占55.4%。结论青年结直肠癌恶性程度高,误诊率高,预后差,早期行直肠指检对发现直肠癌有重要作用;电子结肠镜检查可及早诊断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并适时进行干预,从而大大降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率,为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了解青年人结直肠癌发病规律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4年12月至2014年9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且病例资料完整的38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年龄≤40岁)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中老年(年龄> 40岁)结直肠癌患者80例组成中老年组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青年组结肠癌与直肠癌的临床特点.结果 青年组与中老年组结直肠癌患者在麻醉ASA分级、症状时间、误诊率、分化程度、肿瘤直径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在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肠道腺瘤及息肉史、首发症状、发病部位、临床分期、术前CEA以及CA19-9等方面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老年组肿瘤直径明显小于青年组(P<0.05).青年结肠癌肿瘤直径大于青年直肠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青年组结肠癌误诊率为37.5%,高于青年直肠癌的7.1%,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9).青年结肠癌患者症状时间小于青年直肠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青年人结直肠癌确诊时间长、误诊率高、肿瘤类型相对复杂且分化程度低、肿瘤生长快,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以期提高5年生存率.方法:回顾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1月对青年人结直肠癌160例的手术治疗,分析症状、病程、病理类型、分期及随访情况.结果:我国青年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高于国外,男性大于女性;以黏液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35%),肿瘤浸润较深;与老年人结直肠癌相比,恶性程度高、切除率低、5年存活率低(11.5%);误诊率高达60%.结论:对不明原因的便血、腹泻或进行性贫血、有家族遗传史等高危患者,应尽早肠镜检查,以提高早期诊断率,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青年人直结肠癌特点及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1-2010.12收治的80例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治疗和病理特点.结果 青年人结直肠癌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以粘液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35%),肿瘤浸润较深;5年存活率低(12.5%);误诊率高达60%.结论 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化差是其预后差的重要原因,且易误诊,应提高认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青年人(≤40岁)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112例60岁及其以上(老年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结直肠癌青年组与老年组患者在误诊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手术方式、侵袭程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青年人结直肠癌临床症状不典型,恶性程度高,易误诊、漏诊,预后差。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年结直肠癌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青年及中老年组结直肠癌患者从性别、家族史、首发症状、发病到确诊时间、肿瘤部位、Dukes分期、病理组织学类型、治疗方法及预后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异同点。结果52例青年结直肠癌中女性65.38%、具有肠癌家族史25.00%、首发症状为大便带血及腹痛67.31%、发病到确诊时间(4.57±1.45)月、误诊23.08%、病变位于直肠42.31%、病理结果恶性度高55.77%、DukesC/D期69.23%高于308例中老年结直肠癌的42.53%、10.06%、39.61%、(2.50±1.22)月、8.77%、23.05%、37.01%、41.88%;3年存活率53.85%低于中老年组的73.70%(P〈0.05)。结论青年性结直肠癌以女性多见,具有肠癌家族史、恶性度高、误诊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应提高青年结直肠癌的警惕性,常规进行直肠指检,及时做电子结肠镜检查,主张对青年结直肠癌的根治范围相对扩张,术后放疗和化疗是必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徐学虎  苏榕  伍尚标  邓念英 《广东医学》2006,27(7):1012-1014
目的 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0岁以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93例(青年组)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和生存率,与同时期收治随机抽取的110例65岁及其以上(老年组)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结直肠癌青年组与老年组患者在家族史、组织分型、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术根治率和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青年人结直肠癌以直肠癌多见,且恶性程度和误诊率较高,病理分期较晚,手术根治率和5年生存率较低。重新审视青年人结直肠癌发病率现状,运用早期诊断手段和及时积极的治疗,才能提高该肿瘤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壮年结直肠癌特点及治疗、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148例青壮年结直肠癌临床资料和病理特点.结果:青年人结直肠癌发病率男性大于女性;以黏液腺癌为主要病理类型(41.5%),误诊率高达56.1%.结论:青壮年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分化差是其预后差的重要原因,且易误诊,应提高认识.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是提高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对51例小于4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收治的149例年龄大于65岁的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探讨青年结直肠癌的特点。结果:青年结直肠癌患者较多有肿瘤或癌前病变家族史。临床症状不典型,以直肠多见,分化差。发展快,病程短:应注意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结直肠癌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本文以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0月间普外科收治并经过病理确诊接受手术治疗的385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青年组和非青年组。对两组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对比分析,是为了提高对结直肠癌的认识,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34例青年胃癌病人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 ,并与 4 0例中老年胃癌病人进行对比。结果 青年人胃癌与中老年人胃癌的临床表现相似 (P >0 .1) ,诊断常被延误 (P <0 .0 5)。其病理类型以未分化癌及低分化腺癌多见 ( 79.4 % ) ,手术切除率低( 4 1.2 % ) ,预后差 ( 5年生存率 8.8% ) ,与中老年组比较P均 <0 .0 1。结论 青年人胃癌病情进展快 ,转移早 ,改善预后的关键是早诊断 ,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寻找结直肠癌的发病规律,为今后结直肠癌的预防、筛查、诊治和预后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8 年1 月-2014 年12 月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20 例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病理组织学分型、肿瘤部位及分化程度等),利用EpiData3.0 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中,男性368 例(59.4%),女性252 例(40.6%);结直肠癌中直肠癌287例(46.3%),结肠癌333 例(53.7%)。首发症状以腹痛、黑便和腹胀为主;便常规潜血指标阳性者300 例(48.4%),阴性者320 例(51.6%)。肿瘤标志物指标CEA 阳性者375 例(57.6%),阴性者263 例(42.4%)。CA199 阳性者197 例(31.8%),阴性者423 例(68.2%);结直肠癌患者中,腺癌563 例(90.8%),黏液癌52 例(8.4%),印戒细胞癌3 例(0.5%),未分化癌2 例(0.3%)。Dukes 分期A 期230 例(37.1%),B 期130 例(21.0%),C期186 例(30.0%),D 期74 例(11.9%)。结论 通过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为结直肠癌诊治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应加强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杨惠英 《当代医学》2010,16(14):151-151,16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诊断方法,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59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误诊原因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9例结直肠癌患者,初期误诊21例,误诊率达35.6%,多误诊为痔疮、肠炎、痢疾;本组5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行根治性大肠切除35例(59.3%),行造瘘及姑息性手术24例(40.7%),59例结直肠癌患者,初期误诊21例,误诊率达35.6%,多误诊为痔疮、肠炎、痢疾;其发病部位以直肠最多。结直肠癌特征:癌肿物生长较快,癌组织分化不良、恶性程度高。病理类型主要为低分化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本组低分化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低分化腺癌)50例(84.7%),按Dukes分期,本组C期、D期共34例,占57.6%。结直肠癌发生部位主要为直肠44例(74.6%),其次近端结肠,远端结肠最少。结论结直肠癌症状隐匿、恶性程度高,误诊率高,早期行直肠指检、电子结肠镜检查、病理学确诊,早发现、早诊断、减少误诊、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青年人直肠癌并非少见,我院从2007~2009年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者共209例,其中30岁以下者17例,占8.13%.但因各种原因使大部分患者得不到早诊早治,本文就17例青年人直肠癌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浅析其误诊因素,以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9.
青年人结直肠癌283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人(年龄≤30岁)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年龄≤30岁的结直肠癌患者共283例,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283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中,临床表现以黏液血便(71.4%)、大便习惯改变(63.6%)最为常见,全组误诊率31.7%,肿瘤部位以直肠(57.2%)最多,其次是乙状结肠(15.8%),恶性度高的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共占50.4%,TNM分期:Ⅰ期11.0%,Ⅱ期23.2%,Ⅲ期29.5%,Ⅳ期36.3%,5年生存率:Ⅰ期79%,Ⅱ期71%,Ⅲ期44%,Ⅳ期6%,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38%和35%。结论青年人结直肠癌误诊率高,恶性度高的病理类型比例高,分期晚,预后差。  相似文献   

20.
潘观宁  刘善超 《广西医学》2005,27(2):279-280
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率较前明显增加,其中很大部分以结肠梗阻就诊。结肠梗阻时呈闭袢性肠梗阻病理改变,容易导致肠壁缺血坏死、脓毒性休克。若诊断延误或处理失当,病死率甚高。现将我院1994年1月至2004年1月急诊手术治疗的43例梗阻性结直肠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