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乔红英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11):1974-1977
目的 分析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为制定食源性疾病相关防控措施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导出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数据,对监测病例人群和时间分布、病原学检测结果、可疑饮食暴露史等进行分析.结果 共上报病例6...  相似文献   

2.
南宁市2006年食源性疾病哨点医院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宁市就诊腹泻病人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点,以有效控制南宁市食品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方法对2006年5月~12月在瑞康医院、南宁市第一、第二人民医院腹泻门诊就诊的腹泻病人采用个案调查方式和采集病人粪便进行细菌和病毒检测,并对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病高峰期为8~10月,病毒性食源性发病高峰期10~12月。诺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是南宁市2006年主要的病原菌。结论南宁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知识宣传教育,建立和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和预警预报系统网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连市就诊腹泻病人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点,以有效控制大连市食品污染,减少食源性疾病发生.方法对2012年夏季在中心医院腹泻门诊就诊的腹泻病人采用个案调查方式和采集病人粪便进行细菌和病毒检测,并对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采集的425份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等三种致病菌的检出率是:29.65%;轮状病毒的检出率是:6.12%;诺如病毒未检出.结论大连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食源性疾病知识宣传教育,建立和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和预警预报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宁德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宁德市的食源性疾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8—2020年宁德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数据,利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宁德市2018—2020年共上报食源性疾病患者9 706例,男、女比例为0.94∶1.00,25~34岁年龄组患者数最多(占18.39%),发病高峰期为12月份(占20.10%),患者以农民为主(占34.30%),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占98.19%),暴露食品种类以水产动物及其制品为主(占31.08%),宁德市2018—2020年食源性疾病暴露场所最多的是家庭(占63.48%)。结论:根据宁德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充分利用多种信息化渠道,并结合现场宣传工作,开展线上线下健康宣传,进一步加强对食源性疾病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居民食品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6-2018年张家港市食源性疾病发病趋势及病原分布变化,为有针对性地防控张家港市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8年张家港市哨点医院符合食源性疾病病例定义的就诊病例信息,并采集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和病毒检测。结果 2016-2018年共采集1 918份病例标本,检出各类细菌、病毒共351株,诺如病毒阳性最多,为161株;副溶血性弧菌117株、沙门菌67株、志贺菌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2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1株。食源性致病菌检出高峰出现在第三季度,病毒的检出高峰在冬春季。20~39岁食源性病例的患病最多、检出率最高,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最多。结论 2016-2018年张家港市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为诺如病毒、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应加强主动监测,注意全市致病病原谱的变化,同时加强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2014年石家庄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市食源性疾病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试点医院以腹泻症状为主诉的疑似食源性就诊个案和病例粪便标本病原菌监测的所有结果,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病例545例,主要症状为腹泻(99.8%)、腹痛(21.3%)、恶心(16.1%)、呕吐(15.8%)和发热(13.0%),粪便性状以水样便为主(82.6%);检出诺如病毒31例(50.0%),沙门氏菌29例(46.8%),志贺菌属1例,副溶血性弧菌1例(1.6%),病原体检出率达到11.4%。结论相关部门应根据石家庄市食源性疾病特点,加强监督管理,预防与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疾控与试点医院应加强病例食源性信息追溯,提高病原菌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宜兴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为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7年宜兴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16-2017年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690例,通过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共发现7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食源性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25~44岁组,占36.81%。发病时间集中在第三季度(7~9月),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引起食源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27.83%,病毒主要为诺如病毒,检出率11.64%,15~24岁组病原检出率高于25~44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13,P <0.05)。引起食源性疾病主要可疑食品为肉与肉制品(34.04%)、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7.99%)、粮食类及其制品(10.93%),可疑进食场所为家庭(51.49%)、餐饮业(22.14%)、学校食堂(16.87%)。结论宜兴市食源性疾病呈季节性波动,副溶血性弧菌和诺如病毒是主要致病病原体,15~24岁人群需要重点关注。应加强监测体系建设,提高食源性疾病暴发处置能力,同时加强餐饮单位卫生监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8—2020年南宁市哨点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掌握该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情况,为食源性疾病暴发及食品安全隐患的早期预警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8—2020年南宁市41家哨点医院上报的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要求对生物样本进行培养和检验。结果 2018—2020年南宁市各哨点医院共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19 346例,9—12月病例最多(40.64%),但未形成明显高峰。男女病例比例为1.01∶1;报告病例数最多的为18~<55岁组(42.57%);病例中散居儿童和农民较多,分别占22.73%和21.54%。病因明确的食源性疾病大多由水果类及其制品所引起(18.50%)。已知购买场所中农贸市场占比最高(30.47%);食品加工及包装方式以散装(包括简易包装)、家庭自制和餐饮服务业为主,三者合计占83.09%。致病微生物总检出率为12.67%,其中诺如病毒检出率最高(11.10%)。结论 2018—2020年南宁市食源性疾病发病率较低,存在严重低估的可能,应加强对哨点医院的督导,加强对重点场所和人群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2019—2022年德州市食源性疾病的主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食源性疾病在德州市的发病和流行趋势,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和分析德州市2019—2022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并用χ2检验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德州市2019—2022年食源性疾病病例207 515例,发病年龄以45~<75岁的中老年人为主(106 131例,占51.23%),职业以农民为主(147 620例,占71.14%);发病时间集中在5~9月;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203 425例,占98.03%),暴露食品为水果类及其制品的有65 391例(占31.51%);暴露食品的加工场所及进食场所均以家庭为主,分别是92 370例(占44.51%)、196 967例(占94.92%)。结论 夏季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农民是食源性疾病的发病主体,发生在家庭的食源性疾病应当作为目前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应根据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及监测,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整理分析河南省安阳市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报告和监测情况,为制定和调整食源性疾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安阳市2019—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采集患者粪便并检测相关病原体,对监测结果进行整体统计分析。结果 2019—2021年安阳市共报告22 867例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男10 340例,女12 527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于6—8月,其中以30~<40岁组(16.01%,3 661/22 867)最多;报告罹患率最高为龙安区(680.32/100 000)。可疑暴露食品中水果及其制品(26.64%,6 364/23 887)报告最多,加工或包装方式以家庭自制(34.96%,8 350/23 887)、散装(包括简易包装)(34.38%,8 212/23 887)为主,家庭是主要的进食场所(83.15%,19 862/23 887)。安阳市食源性疾病病原学监测总标本检出率为8.73%。结论 应进一步完善该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加大重点高危人群监测力度,针对家庭自制食品,尤其是在夏秋季节,加强食品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2—2018年深圳市10个区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揭示深圳市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趋势,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8年深圳市627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上报的食源性疾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龄、性别、地区、初步诊断、食源性疾病种类等。结果 2012—2018年期间,共上报病例254 223例次。其中,2012年发病率最低,为7.26/万,至2017年达最高,为61.86/万,2018年发病率又降至2014年的水平;男女发病人数比为1.20∶1,男性患者的总数量多于女性患者,2015—2018年中,2016、2017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8月份的就诊病例数最多,占9.77%,4月份的就诊病例数最少,占6.58%;平均发病率最高的行政单位(区)为南山区,年均发病率为36.70/万,最低为盐田区,年均发病率3.30/万;各年龄组中,31~40岁的病例数最多,占29.01%,发病人数最少的年龄组为71岁以上组,占1.40%;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类型中,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占比最高,为88.66%,有毒动物性食源性疾病占比最低,为0.03%。不同行政单位内的食源性疾病各种类型发生率基本一致,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生率均最高。结论 深圳市食源性疾病病例具有时间性、地区性及人群流行特征,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宣教及监督管理,并提高食源性疾病的监测能力,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李佳凡  吴金菊  赵存喜 《安徽医学》2018,39(9):1149-1154
目的 调查合肥市社区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知信行及其临床诊断能力并分析相关因素,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的培训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41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取929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医务人员基本特征对食源性疾病认知及其临床诊断能力的影响。结果 社区医务人员知识、态度、行为和临床情景模拟诊断的得分分别是(8.38±2.92)、(7.18±1.64)、(9.51±3.41)、(5.49±2.54)分。多因素分析表明科室是食源性疾病知识及行为的影响因素(P< 0.05),是否参加培训是态度及行为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合肥市社区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认知和诊断水平有待加强,培训应区别不同科室有针对性开展。  相似文献   

13.
曾晓玲  彭红  熊飞 《海南医学》2016,(20):3439-3440
目的:探讨突发性儿童群体性食源性疾病的紧急救护措施。方法通过对我科2016年3月25日收治的27例突发性群体性食源性疾病患儿的紧急救护过程,总结救护措施。结果通过医院的快速应对、合理分工和精心救护,27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甲综合医院有完整的预案、技术过硬的专业队伍,再加上有效组织、合理分工和精心救护,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紧急救护,最大程度减少事件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河池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及大肠菌群的检测,初步了解河池市市售食品致病菌的污染情况,提高食源性疾病预警和控制能力。方法按照2010年度《广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手册》要求的检测方法,对13种食品中的9种目标菌进行检测。结果 2010年共监测13种食品150份,检出致病菌6株,总检出率4.00%(6/150)。其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检出率1.47%(1/68),检出副溶血性弧菌5株,检出率20.00%(5/25),未检出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创伤弧菌、空肠弯曲菌和阪崎肠杆菌。大肠菌群总超标率为73.68%(42/57)。结论河池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有针对性的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的污染是防止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2000~2002年食源性疾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规律,以便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方法:收集食物中毒和五个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病数据和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类食源性疾病中,以食源性传染病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3.69%.病死数以食物中毒为多,占65%;前者以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为多,后者以微生物(其中沙门氏茵属为多,占36.86%)、农药及化学物(其中鼠药中毒比例大,占52.82%)为主;24起重大食物中毒案件中,发生在学校的有15起,占62.50%,病例数占71.60%;食源性传染病发病高峰在6~9月份,病例数、病死数均以5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最大。结论病例数经漏报调查校正,估计湖南每年有23200人患病,病死110人,由于本文数据未能涵盖所有的食源性疾病,故此数据仍为冰山一角;应重点加强中小学校食堂卫生与管理;在农村则要加强采食野蘑菇以防中毒的宣传教育;预防食源性传染病应以预防霍乱、痢疾和伤寒为重点;关注的人群主要为10岁以下的儿童学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合肥市接连调查的两起普顿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探讨两起事件发生的联系与原因,为今后预防和处置类似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在事件发生地搜索到的患者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事件发生地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调查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采集剩余食品、可疑食品及病例肛拭子标本进行微生物学检验,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结果 A事件发现5例病例,B事件发现6例病例,所有病例均曾在事件中食用过某同一品牌烧鸡,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发热、头痛、恶心,部分病例伴有腹痛、呕吐;可疑食品同批次未拆封食品中的菌落总数测定结果为3.0×108 CFU/g,大肠菌群计数结果为3.5×107 CFU/g;在1份剩余食品、1份可疑食品同批次未拆封食品、6份病例肛拭子中均检出普顿沙门菌,经PFGE分子分型分析,7株普顿沙门菌分子分型图谱相似度为100%,另1份可疑食品同批次未拆封食品中检出的普顿沙门菌分子分型图谱与其余7株相似度为94.64%,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 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病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综合分析,两起事件均是由于患者食用了同一品牌变质烧鸡,由同一种普顿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  相似文献   

17.
桂林市2008~2011年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桂林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为制定食源性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2011年按食源性疾病监测手册采集桂林市市售7类食品进行食源性致病菌检测,运用SPSS 18.0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共采集食品331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58份,检出率为17.52%。蔬菜及巴氏杀菌奶样本中未检出。速冻米面食品检出率最高,为36.00%,检出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生米面食品检出率高于熟米面食品。动物性水产品检出率为33.33%,副溶血弧菌占77.78%。生畜肉与生禽肉检出率分别为9.62%和2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沙门氏菌为主。即食食品检出率为14.17%,由高到低依次为冰淇淋(50%)、蛋糕(40%)、果汁(30%)和非发酵豆制品(20%),检出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熟肉制品、中式凉拌菜、沙拉均未检出。食品中未检出大肠杆菌O157和空肠弯曲菌。结论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加大监测力度,加强卫生监管,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辖区内医务人员对食源性疾病的认知度和态度、行为的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辖区内三甲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332名医务人员,普遍缺乏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合格率为34.33%,而诊疗态度及诊疗行为合格率达到88.88%和98.19%.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在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的得分[(6.49±2.18)分]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7.04±2.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诊疗态度及诊疗行为方面的得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的宣贯有助于医务人员改善对食源性疾病警觉态度,进而有助于改善监测漏报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乌鲁木齐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构成变化,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疾病监测管理系统收集2009~2013年乌鲁木齐市全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三间分布特征,采集手足口病病例的粪便、咽拭子及疱疹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09~2013年乌鲁木齐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1 15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5.89/10万,全年均有病例报告,6~7月份为手足口病高发季节;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52∶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占总病例数的88.62%,以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中心城区手足口病发病率高于周边城区.2009~2013年共检测2061例手足口病标本,检出阳性标本1 699例,阳性检出率为82.43%.阳性标本中,EV71、CoxA16及其它肠道病毒的构成比分别为32.84%、44.61%和22.54%,结论 2009~2013乌鲁木齐市手足口病发病呈波浪式上升趋势;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构成比有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2年宁夏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对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告手足口病7285例,报告发病率113.93/10万;死亡2例,死亡率0.03/10万。全年都有发病,主要集中在5~11月份,呈双峰型。报告病例以1—4岁年龄组为主,占77.93%;实验室确诊病例以CoxA16阳性为主。报告2起暴发疫情,均发生在托幼机构。结论2012年宁夏手足口病发病率较2011年上升,较2010年下降,有明显的地区、季节、人群特征,防控重点为控制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