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常彬  吴洁梅  周晓燕  郝成罗 《四川医学》2010,31(11):1702-170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在彩色超声多普勒引导下对51例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结果 51例患者总穿刺230次,成功225次,成功率97.82%。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前准备充分,术中超声医师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超声引导下肾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68例肾脏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脏活检术,对影响穿刺成功率的有关因素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 168例患者中,157例取得足够病理诊断的肾组织样品,其中14例病理证实为正常肾组织,11例未成功.本研究中所有病例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穿刺成功率与性别相关(P<0.05),与年龄、穿刺针数、肾实质厚度以及临床诊断类型无关.结论 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是诊断肾脏疾病的一种安全方法 ,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成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肾脏疾病经皮肾穿刺活检临床资料,为临床诊断治疗提高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73例患者B超引导下肾穿刺活检病理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肾穿刺患者,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28例(74.0%),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例45例(26.0%)。术后出现疼痛21例,肉眼血尿8例,肾周血肿2例,无动静脉瘘、邻近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肾病理活检能对不同类型肾脏疾病的临床治疗、监测和准确评估疾病预后提供准确、可靠的组织形态学依据。而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是目前一种安全可靠的病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利用穿刺支架配合普通B超探头,应用保险式活检枪进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优点.方法应用穿刺支架在B超引导下,用保险式活检枪,对106例肾脏病患者进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结果穿刺成功率达100%,肉跟血尿发生率低,小于3%.B超复检均无肾脏包膜下血肿发生.结论此方法具有投资小,穿刺成功率高,进针路线全程可见,安全性大,操作、护理方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 应用自动活装置 ,在普通超声探头的引导下对 2 0 3例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结果 成功率 97% ,肉眼血尿发生率 4.0 %。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患者肾活检病理特征及与临床的联系,探讨肾活检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的诊断价值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136例伴有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进行经皮肾穿刺活检,观察肾活检组织病理与各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36例患者中,糖尿病肾病(DN)88例(64.7%),其中结节型肾小球硬化36例(40.9%),弥漫性肾小球硬化52例(59.0%);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48例(35.2%),包括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3例(27.0%),IgA肾病9例(18.7%),膜性肾病6例(12.5%),局灶节段性硬化5例(10.4%),间质性肾炎3例(6.3%),膜增生性肾炎3例(6.3%)(其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2例),微小病变3例(6.3%),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2例(4.2%),肾淀粉样变2例(4.2%),骨髓瘤肾病1例(2.1%),紫癜性肾炎1例(2.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病变时相当部分是非糖尿病性肾脏病变,糖尿病合并肾损害患者应尽早肾活检,以明确诊断并给予正确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床旁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应用自动活检枪装置在床边超声引导下对150例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结果 肾周血肿72例,发生率48%;肉眼血尿10例,发生率6.67%;明显腰痛21例,发生率14%;肾动静脉瘘1例,发生率0.67%.结论 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轻.定位准确,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患者良好的配合可减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穿刺活检术后大出血的原因及最佳救治方案,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 分析作者医院2000/2010年1700例次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术中,3例肾脏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特点与高危因素,探讨最佳救治方案.结果 肾穿刺活检术后大出血发生率1.76‰.2例患者肾活检术前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术前行血液透析治疗,3例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Ig A肾病患者重复肾活检的原因。方法:对比13例重复肾活检Ig A肾病患者2次肾穿刺前临床表现、两次肾脏病理结果以及肾穿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析第2次肾活检的原因,总结Ig A肾病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第2次肾活检原因:13例患者中有11例因蛋白尿未缓解;2例出现急性肾损伤;1例患者病理类型发生改变。通过比较2次肾活检前后患者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治疗方案,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是:(1)感染:3例患者因不同部位的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丹毒各1例)后出现水肿加重,蛋白尿增多,以及肾功能受损;(2)出现急性肾损伤:2例患者服用成分不明的中药,出现急性肾损伤;(3)药物治疗不充分:第2次肾穿刺后,4例患者ACEI/ARB加大剂量,2例加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经随诊观察13例患者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结论:感染、急性肾损伤、药物治疗不充分可能是Ig A肾病治疗失败重复肾活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寻找肾脏弥漫性病变伴大量腹水患者肾穿刺活检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将 1 3例肾穿刺活检的肾脏弥漫性病变患者分成 2组 ,7例患者采取俯卧位穿刺 ,6例患者采取左侧卧位穿刺 ,进行对比。结果 :左侧卧位穿刺取到理想标本所用的穿刺针数及所取出的肾小球数明显优于俯卧位 ( P<0 .0 1 ) ,且血尿机会少。结论 :大量腹水患者侧卧位肾穿刺活检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皮肾穿刺活检是当代肾脏疾病临床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手段[1].临床上利用自动活检枪在B超导向下行经皮快速肾穿刺活检术,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损伤相对较轻的优点.我科2007年8月至2008年6月,在B超导向下采用Bard肾活检枪和18-20 MG的肾活检穿刺针对38例肾病患者施行经皮快速肾穿刺活检术,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UUPO)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2例上尿路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采用F7深静脉穿刺导管施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结果182例共232侧肾脏均一次穿刺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218侧肾脏术后引流通畅;6例导管脱落重新置管成功。56例尿毒症患者引流后肾功能改善;80%(58/72)重度肾积水患者引流后成功保肾。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造瘘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成功率高,在上尿路梗阻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52例肾脏疾病患者进行肾穿刺活检。结果52例肾活检取材成功率为96.2%(50/52),活检标本平均长度为(11.42±3.75)mm,光镜下肾小球平均数为(16.87±5.69)个,肉眼血尿发生率9.6%(5/52);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肾穿刺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该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及进针方向是取材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彩色超声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肾活检在慢性肾实质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对37例肾脏疾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进行肾穿刺活检,常规双肾彩超检查,测量肾脏大小及实质、皮质厚度,血流灌注情况及肾动脉流速、阻力指数,测量肾包膜至皮肤距离以及穿刺角度,选择右肾下极实质最厚处作纵、横切"十"字交叉定位,并于皮肤标记.结果 一次穿刺成功36例,一次穿刺成功率97.30%,1例因患者紧张不能配合穿刺而失败,改日后再次穿刺成功.平均每针取材长度(1.340±0.33)cm,标本长度范围0.6 cm~1.9 cm,肾小球数8.96±7.08,肾小球数范围3~46,符合病理检查诊断要求,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13.51%.结论 彩色超声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穿刺枪行经皮肾活检安全、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肾穿刺活检术的不断改进及免疫荧光、电子显微镜技术在肾脏病理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肾活检已成为确诊弥漫性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本文总结我科近 2年经皮肾穿刺活检 91例 ,结果表明本法直接对肾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现将肾活检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 91例肾穿刺活检患者 ,男 49例 ,女 42例 ,年龄1 4~ 60岁 ,平均 3 1 .7岁 ,均以弥漫性肾脏疾病收住入院。穿刺方法 由临床医师和B超医师共同操作 ,护士配合。病人取俯卧位 ,腹下垫一约 1 0cm厚的硬枕 ,将肾脏顶向背侧 ,采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三硝基甲苯(TNT)对肾脏的损害,我们对5例TNT中毒患者在CT导引下经皮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肾活检),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7.
施向东  王斌 《医学综述》1995,1(8):378-379
肾穿刺活检在肾脏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已被公认,本文总结了我院经皮肾穿刺作出诊断的16例肾脏病患者,进行了临床病理分析,并就此项检查对肾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意义进行初步探讨。1 材料和方法本院自1993年1~4月共进行肾穿刺活检18例,成功16例,穿刺成功率88.8%。男∶女为5∶3。年龄24~62岁,平均年龄34.5岁。穿刺方法是在B超引导探头下,用美国Baxter公司生产Trueut肾穿刺针,在右侧第12肋下缘下0.5~1.2cm,脊柱旁6.5~7cm经皮右肾下极穿刺[1、2]。取材后分别进行光镜、免疫荧光和部分电镜检查。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按WHO1982年肾脏疾病分型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因肾脏疾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分型。方法 选取2006-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肾脏内科住院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的辽宁地区患者156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结果 1562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N)1222例(78.23%),继发性肾小球疾病(SGN)277例(17.73%),肾小管间质性疾病(TID)44例(2.82%),遗传性肾病11例(0.71%),未分类肾病8例(0.51%)。PGN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IgA肾病475例(38.87%),其次为膜性肾病311例(25.45%)、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43例(19.89%);SGN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68例(24.55%),其次为狼疮性肾炎45例(16.25%)、糖尿病肾病44例(15.88%)。不同年龄患者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和年份患者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穿刺指征分别为肾病综合征662例(42.38%),肾炎综合征448例(28.68%)、无症状性尿异常223例(14.28%)、急性肾功能不全105例(6.72%)、肉眼血尿59例(3.78%)、慢性肾功能不全53例(3.39%)、其他12例(0.77%)。不同性别患者肾穿刺指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肾脏病理检查结果患者肾穿刺指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穿刺活检患者中,PGN最常见,其中IgA肾病为最常见病理类型,其次为膜性肾病;SGN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多见。PGN和SGN最常见肾穿刺指征为肾病综合征和肾炎综合征,同一种病理类型可以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使用自动同步负压活检装置进行小儿狼疮性肾炎肾穿刺活检的护理体会.方法 使用自动同步负压活检装置对56例小儿狼疮性肾炎患儿进行肾穿刺活检,由护士长、肾活检护理组组长(固定人员)、责任护士组成肾穿刺活检护理组,根据患儿的病情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护理计划.结果 56例患儿肾穿刺活检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00%.5例患儿并发一过性肉眼血尿,2例并发包膜下血肿.结论 应用自动同步负压活检装置进行小儿狼疮性肾炎肾穿刺活检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科学循证的护理方法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技术,协助提高各种肾病的诊疗结果。方法184例肾病患者进行肾穿活检术。使用美国Bard全自动活检枪在彩超定位引导下进行肾脏组织穿刺,观察临床病理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1次2针穿刺成功179例(97.28%),1次3针穿刺成功5例(2.72%);肾周血肿7例,肉眼血尿4例;病理诊断纠正临床误诊、漏诊患者64例(33.70%);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含Ⅰ、Ⅱ型)3种病误诊,漏诊患者45例为最多,占误诊、漏诊患者的72.58%。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肾穿活检技术快捷、安全、并发症少,能协助临床研究、诊断疾病、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