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外科发展的趋势,随着对脊柱生物医学的研究,大家逐渐认识到保持腰椎结构的完整对脊柱稳定的重要性。第二代后路纤维椎间盘镜(MEDⅡ)手术即属于高新技术显微内窥镜的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我院自2001年9月-2003年5月应用MEDⅡ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0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周泰仁  曹德良 《上海医学》2000,23(4):234-235
1995年 3月~ 1997年 10月 ,我院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合并腰椎管狭窄共 110例 ,疗效较满意。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10例 ,男 5 8例 ,女 5 2例。年龄 2 6~ 72岁。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 35例 ,单纯腰椎管狭窄症 5例 ,两者均有病变 70例。以腰4 -5,腰5-骶1为多 ,也有腰4 -骶1两个间隙均有病变。二、手术方法本组病例 ,全椎板切除术摘除突出之髓核及双例神经根管扩大术或单纯作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术 6例 ,10 4例均取开窗术方法摘除髓核组织及神经根管减压术。本组病例中有 6 5例做 2个间隙 (腰4 ~骶1)的双侧神经根管扩…  相似文献   

3.
4.
5.
云波 《海南医学》2002,13(10):62-62
我院自 1995年 2月~ 2 0 0 0年 8月手术治疗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管狭窄 36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中 ,男 2 9例 ,女 7例 ,年龄 2 5~ 6 2岁 ,病程 1~ 6年。均有腰腿痛病史 ,单侧下肢痛伴小腿外侧酸胀麻木感 2 7例 ;双侧下肢痛 9例 ;间歇跛行2 5例 ;小腿肌肉萎缩及背伸肌无力 17例 ;术后复发 1例。 34例直腿抬高试验<5 0° ,加强试验阳性。 2例症状与体征分离。所有病人均有椎旁压痛、叩击痛 ,其中 32例有沿神经放射至患侧下肢。均行腰椎正侧位片及CT扫描、加作椎管造影检查 6例 ,显示…  相似文献   

6.
吕强  金伟 《华夏医学》2004,17(4):572-573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临床上通常采用椎管开窗扩大减压、椎间盘摘除的手术方法来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椎体滑脱及硬膜外瘢痕粘连形成,产生疼痛等症状,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自2000年以来,我院采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或二者并存者,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神经根沉降症在非特异性下腰痛(LBP)和症状性腰椎管狭窄症(LSS)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该研究包括140例病例.LSS组(n=70)表现为跛行,伴或不伴LBP和腿痛,硬膜囊代表性区域<80 mm2,行走距离<200 m;LBP组(n=70)为非特异性腰痛,无腿痛和跛行,硬膜囊代表性区域>120 mm2,行走距离>1 000 m.比较两组阳性神经根沉降症出现机率.结果 LSS组70例病例观察到66例出现阳性神经根沉降症,而LBP组0例.两组间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BP组中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有更严重的功能障碍(LBP组65%,LSS组61%,P<0.05).LBP组中代表性区域面积(CSA)明显大于LSS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DI和最小硬膜囊CSA相关系数R=0.14(P=0.099),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阳性神经根沉降症广泛地出现于LSS病例中,表示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用性.假如可证实该症的高度特异性,一个阳性沉降症将可诊断LSS,而高敏感性被证实,则一个阴性的沉降症可排除LSS.  相似文献   

8.
9.
<正> 我院近十年间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根管狭窄症416例,其中1989~1994手术182例,硬脊膜损伤流出脑脊液4例,椎静脉丛损伤出血6例,神经根损伤3例,椎间隙感染3例,总并发症8.8%。1994~1998年手术234例。硬脊膜损伤2例,椎静脉丛出血1例。椎间隙感染1例。总并发症为1.7%。将1994年前称为前期手术,其后称为后期手术。本文就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分析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416例,男229例,女187例,年龄19~75岁,平均44.8岁。突出间隙:L_(4~5)间231例,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的手术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并发症的预防问题。方法:应用椎体间开窗、半椎板切除及全椎板切除术的治疗方法。结果:报告5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手术治疗,随访2个月-6年,平均8个月,术后发生并发症19例,比率为3.6%。结论:只要术前认真研讨、分析病情,术中仔细认真、操作轻柔,做到解剖清晰,就可减少甚至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并且由于该术式适应症较广泛,仍不失为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童立苗  姚丰产  刘红书 《海南医学》2013,24(15):2219-2221
目的探讨臭氧在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采用臭氧经皮注射治疗46例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严密随访6个月,并分别于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采用MacNab改良方法进行疗效评价,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分,比较不同时点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周时显效率为80.4%(37/46),总有效率为93.5%(43/46);术后3个月时显效率为76.1%(35/46),总有效率为91.3%(42/46);术后6个月时显效率为76.1%(35/46),总有效率为89.1%(41/46);三个时点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1),术后6个月显著低于3个月(P<0.01)。术后轻度不良反应2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臭氧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疗效肯定,远期效果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总结分析经手术证实的71例60-81岁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病例临床资料。结果:各种检查以CTM诊断符合率最高,达96.8%。绝大多数患者通过采用扩大开窗和双侧潜行扩大开窗加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优良率为90.2%。结论:CTM能 显著提高该病符合率,合适的微创手术能达到安全、有效保持脊柱稳定的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陈兴海  刘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42-44,67
目的评价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SNRB)与椎旁神经阻滞(PVB)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痛的患者,随机分为DSA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组(A组)和椎旁神经阻滞组(B组),比较两组得宝松用量、局麻药混合液用量、加用镇痛药物15服情况。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4d疼痛VAS评分、临床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得宝松、局麻药混合液用量较B组少,加用镇痛药物比率A组比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4dA组VAS评分优于B组,A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相比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有1例疼痛反复发作改手术治疗。结论DSA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目标性强、准确性高、安全、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而腰椎旁神经阻滞因盲目注药存在药物注入血管和神经根袖内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07年8月~2010年1月采用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0例、3d、3、6个月,单纯行臭氧消融术,B组:50例,臭氧消融术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治疗前1d、治疗后3、6月测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总有效率来评估治疗效果(比较常用的是MaeNab法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治疗前ld明显降低(P〈0.01或P〈0.05),Bd、3、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组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A组明显降低(P〈0.05),A组治疗后3为86%、80%、74%,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8%、88%、84%,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较A组提高.结论 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可成为一种优化的微创手术推广.),治疗总有效率来评估治疗效果(比较常用的是MaeNab法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治疗前ld明显降低(P〈0.01或P〈0.0),Bd、3、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组治疗后3d、3、6个月VAS值较A组明显降低(P〈0.05),A组治疗后3为86%、80%、74%,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98%、88%、84%,B组治疗后3d、3个月、6个月总有效率较A组提高.结论 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可成为一种优化的微创手术推广.),治疗总有效率来评估治疗效果(比较常用的是MaeNab法评价疗效).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MED)选择性减压术式(简称“MED术式”)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情况。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MED术式,经椎板间隙入路选择性减压手术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51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依次实施后路椎板全切除减压术,而观察组则行MED术式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2.00%(23/25),高于对照组的69.23%(18/2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优、良、可、差等项目中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5.2±4.5)min,术中出血量(55.4±3.7)ml,显著低于对照组(86.3±2.4)min、(68.8±2.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ED术式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可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椎板切除椎间融合RF内固定术治疗发育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对23例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后髓核摘除、椎间自体髂骨植骨RF系统内固定术。术后随访2.4年,观察患者腰腿痛改善和腰椎融合情况。结果:本组术后1年腰腿痛较术前平均改善89%,术后4年腰腿痛较术前平均改善86%,疗效下降不显著,椎间融合率91%。结论:椎板切除椎间融合RF固定治疗发育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中期临床与影像学评估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ED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神经根解剖变异的价值。方法采用第二代经后路腰椎间盘镜系统(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0例,术中发现16例神经根解剖变异,发生率为2.8%。按Kadish分型:Ⅱ型10例,Ⅲ型1例,Ⅳ型5例。其中腰4,5间隙突出6例,腰5骶1间隙突出9例,腰4,5及腰5骶1间隙均突出1例。16例手术均在镜下顺利完成。结果16例术后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没有神经根损伤表现。近远期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腰骶神经根解剖变异发生率低。MED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视野清晰,镜下容易分辨出突出椎间盘与神经根,对神经根解剖变异显露清楚,可以有效防止神经根损伤,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非影像引导下侧隐窝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病例各40例,治疗组为非影像引导下侧隐窝神经阻滞术;对照组为针刺、推拿、牵引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有效率及疼痛缓解程度。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5%(37/40例),对照组为80.0%(32/40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疼痛改善程度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P〈O.05)。结论非影像引导下侧隐窝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98例,分为2组,第1组44例进行标准开窗,髓核摘除术,第2组54例同时行侧隐窝及同水平椎间孔扩大术,结果:随访3-7年,第1组中有21例重新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腿部症状,占48%,第2组中有9例出现症状,占17%,8例X线腰椎侧位片与术前比较,所有摘除髓核的间隙均变窄,并有小关节突的增生,椎间孔变狭窄。结论:髓核摘除术后,由于腰椎应力改变,腰椎关节与小关节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继发性神经根管狭窄(侧隐窝与同水平椎间孔)是引起腰腿部症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218例术式选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周勇  范清宇 《医学争鸣》1998,19(4):446-448
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手术术式选择。方法:分析21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病例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椎间盘突出侧别,椎管狭窄部位及与突出间盘间相互关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术式选择进行分析探讨。结果:218例中椎间盘旁侧型突出者169例,占77.5%;中央型突出者49例,占22.5%。椎管狭窄中神经根通道狭窄者109例,占50%;腰椎中央管狭窄者41例,占1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