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8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分成实验组(超声下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阻滞麻醉)和对照组(蛛网膜下腔麻醉),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运动与感觉阻滞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麻醉后5、10、15、30 min实验组患者的SBP及D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42.5%)(P<0.01)。结论:超声下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在髌骨骨折手术中临床疗效突出,安全性良好,对患者术后镇痛及早期功能训练比较有利。  相似文献   

2.
3.
雷光磊  陈思伶 《四川医学》2010,31(12):1836-1837
目的探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用于髌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 80例行髌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采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正确定位引出异感后分别注入0.5%罗哌卡因20ml和0.3%罗哌卡因10ml;Ⅱ组选择L3~4间隙行硬膜外麻醉,给予0.75%罗哌卡因10~15ml。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阻滞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结果Ⅱ组麻醉5min后各时点的SBP、DBP均明显低于麻醉前及Ⅰ组(P〈0.05或P〈0.01);Ⅰ组镇痛时间长于Ⅱ组(P〈0.05),但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于Ⅱ组(P〈0.05),Ⅱ组术中使用麻黄碱例数高于Ⅰ组(P〈0.05);Ⅱ组患者围术期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Ⅰ组(P〈0.01)。结论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镇痛时间长,并发症少,适用于髌骨骨折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4.
5.
芦智波  滕琦 《中外医疗》2012,31(5):64-64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在股骨干骨折术中的应用。方法股骨干骨折拟手术治疗患者36例,ASAI~II级,随机分为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组(S组),气管插管全麻组(T组),每组18例。术中监测Bp、HR、SPO2、ECG变化,记录患者全麻用药量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S组七氟醚用量明显少于T组(P〈0.05),患者苏醒快,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T组(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可有效减少全麻用药量,维持循环稳定,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在股骨干骨折术中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在小儿股骨干骨折手术中的效果,为后续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的5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麻醉方式分为2组,全身麻醉组患儿采取单纯全身麻醉,超声股阻滞组加入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对比分析2组麻醉情况。结果:超声股阻滞组术后6、12小时疼痛程度均低于全身麻醉组(P<0.05);超声股阻滞组患儿切皮等阶段平均动脉压等生命体征较全身麻醉组稳定(P<0.05),全身麻醉组及超声股阻滞组的麻醉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3.6%、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股骨干骨折手术中采取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理想,安全性高,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高龄和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0月威海市立第三医院收治的60例高龄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实施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生命体征指标、神经阻滞起效与持续时间、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皮前后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高龄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能稳定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延长神经阻滞时间,有利于提升术后镇痛作用和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9.
王庆阳 《吉林医学》2022,(7):1790-1792
目的:探讨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在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64例,应用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32例进行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变化情况、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 min、10 min、30 min两组患者SBP、DBP均低于麻醉前,且研究组SBP、DBP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前、麻醉后5 min、10 min、30 min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症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较好,患者的血压、心率维持稳定,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李寿春  宋苗苗  高玉蓓  许娟娟 《海南医学》2020,31(19):2490-2493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用于超声引导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麻醉的镇静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髌骨骨折手术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于神经阻滞前10 min开始静脉注入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0 min注完),对照组于神经阻滞前10 min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1 mg/kg,比较两组患者入手术室(T0)、神经阻滞前(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20 min (T3)、手术结束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和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在T1时的HR [(72.5±5.7)次/min vs (77.1±6.0)次/min]、MAP [(82.1±8.4) mmHg vs (84.8±8.5) mmHg]、Ramsay评分[(2.4±0.5)分vs (2.7±0.4)分],T2时的HR [(69.6±6.2)次/min vs (79.7±14.8)...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骨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则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进行60 min(T2)、手术进行90 min(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以及感觉及运动阻滞时间、术后疼痛程度(VAS).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T1、T2、T3时点MAP水平分别为(102.53±9.56)mmHg、(100.32±8.26)mmHg、(99.91±6.35)mmHg,均高于对照组的(92.10±8.73)mmHg、(88.74±7.42)mmHg、(89.07±6.28)mmHg,HR分别为(79.02±6.49)次/min、(80.19±7.42)次/min、(76.48±6.82)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92.28±7.28)次/min、(93.42±5.83)次/min、(82.37±7.28)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3.25±1.08)min、(9.68±3.18)min,均长于对照组的(1.78±0.49)min、(2.35±0.89)min,且感觉及运动持续时间分别为(268.36±27.28)min、(245.37±30.26)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15.23±22.37)min、(190.59±21.3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h及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VAS分别为(2.49±0.78)分、(3.09±0.9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8±1.13)分、(4.92±1.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相比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的优点,更适用于老年膝关节镜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8):126-130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和股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膝部以下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150例择期膝部以下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坐骨神经和股神经阻滞组(A组)和硬膜外阻滞组(B组),每组75例。记录两组麻醉前5 min及麻醉后5、10、20、30、60 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及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感觉阻滞及运动阻滞的阻滞程度、麻醉效果等。结果观察期两组的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麻醉后20、3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麻醉前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后20、30 min的收缩压及麻醉后20、30、60 min舒张压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维持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胫神经感觉阻滞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阻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效果优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硬膜外阻滞相比,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和股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膝部以下手术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阻滞起效快,感觉阻滞效果、麻醉效果更优,感觉阻滞、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F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下完成单侧TKA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CFB组(试验组)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对照组),每组20例。记录各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及运动状态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同时间段吗啡消耗量及其相关不良反应、总体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在术后各时间点静息及运动状态时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试验组在各时间段吗啡用量及72h总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0.05)。试验组在术后1、2、4h的股四头肌肌力显著弱于对照组(P值均<0.01)。试验组的阿片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P<0.01)。试验组的总体满意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的CFB能有效缓解TKA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及相关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137-140
目的 探讨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我院骨科行膝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用全身麻醉,观察组使用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的不同时间点MAP和HR变化、各项麻醉指标变化、术后不同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及MMSE评分变化。结果 两组HR、MAP均在麻醉诱导后下降,术中较为平稳,各不同时间点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静脉镇痛自控用药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48 h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对认知功能的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高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护理干预以及麻醉配合的状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手术的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麻醉配合程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麻醉的准备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90%,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结论 在对高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阻滞时,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麻醉配合度及满意度,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复合局部麻醉下膝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复合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组实施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复合局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静息和运动状态下不同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150-153
目的 观察分析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在清醒经口插管中对困难气道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60例,术前评估困难气道,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U组)和对照组(S组),每组30例。在镇静的基础上,U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经口纤支镜引导清醒插管,S组采用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经口纤支镜引导清醒插管。记录入室后5 min(T0),气管导管进入气管即刻(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的动脉收缩压(SBP)、动脉舒张压(DBP)、心率(HR),各个时间点应激反应水平差异,插管过程中及术后的并发症。结果 U组T1、T2、T3的SBP、DBP和HR水平均低于S组(P0.05);S组T1、T2、T3时肾上腺素(AD)、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浓度(CORT)的浓度高于U组(P0.05);U组插管过程中呛咳、恶心及术后咽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的穿刺技术能更好满足困难气道清醒气管插管的需求,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赵刚 《当代医学》2022,28(6):13-15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手术40 min、麻醉苏醒应激反应[肾上腺素(AD)、内皮素(ET)]及预后情况。结果手术40 min、麻醉苏醒时,两组AD、ET水平高于入室时,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预后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给予外周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可降低患者术中机体应激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下肋间神经阻滞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①组、②组、③组,每组30例,①组超声肋间神经阻滞+喉罩全麻、②组传统盲法穿刺肋间神经阻滞+喉罩全麻、③组喉罩全麻.比较①组、②组、③组麻醉诱导前(T0)、切皮时(T1)、切皮后1h(T2)、拔除喉罩后5min(T3)的生命体征和应激反应相关指标水平的波动情况以及①组、②组的肋间神经阻滞效果.结果:③组T3时的MAP和HR水平明显高于T0时的水平,③组T3时的MAP和HR水平明显高于①组、②组;①组、②组T3时的A-Ⅱ水平明显高于T0时的水平,③组T1、T3时的Cor和A-Ⅱ水平均明显高于T0时的水平,③组T1、T3时的Cor和A-Ⅱ水平明显高于①组、②组;①组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均明显快于②组,①组的镇痛维持时间明显长于②组;①组镇痛完全,②组有4例镇痛不全.结论:肋间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麻能更好维持术中血压和呼吸循环的稳定、减轻应激,尤其是超声下肋间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优于传统盲法穿刺肋间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